水稳站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077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稳站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稳站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稳站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稳站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稳站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水稳站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水稳站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水稳站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稳站建设方案.docx

《水稳站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稳站建设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稳站建设方案.docx

水稳站建设方案

水稳站建设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工程为合铜路改造工程,施工起止桩号为K61+285.703~K73+300段,施工总长度为12.014km,一般公路段设计路基宽度为24.5米,城镇街道段(市政段)路基设计宽度为32.0米,街道段左侧辅车道内设计有雨水管道。

本标段共有桥梁五座,其中三座为小桥,一座互通立交和一座中桥,桥梁规模均不大。

本标段为老路改造工程,大部分均为老路拼宽段,有双侧和单侧拼宽,路面结构层为18cm沥青,36cm厚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两层施工),20cm厚3.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5%水泥稳定碎石共计5.75万方,4.5%水泥稳定碎石共计11.2万方。

本标段水稳用量总工约为17万方,水稳用量较大,水稳料源分别为:

水泥计划采用巢湖生产的大江牌普硅42.5级水泥,石料计划按照四挡材料配比,即为石屑、4.75~9.5级碎石、9.5~19级碎石、19~31.5级碎石共计四挡,石料产地为庐江本地。

二、水稳站基本情况概述

水稳站位于省道103上派至庐城段改建工程七标段合铜路与泥河路交口K60+473合铜路西侧,距离合铜路约为300米左右,占地面积约为400m×400m左右,分为石料加工区,职工生活区,水稳拌合区,石料存储区,水稳原材料储备区,机械停放区等。

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水稳站总的占地面积达到16000m2,主要负责供应K61+285.703~K73+300路段水稳层(共12.014km),水稳站采用WDB600水稳拌和机。

拌站临建机械设备配置: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1

水稳拌合机

WDB-600

1台

2

装载机

ZL50

4台

3

运输车

30t

30台

3

吊车

25t

2台

三、编制依据:

1、《S103合铜路(庐城至枞阳段)改建工程二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二册、招标文件;

2、合肥市公路局、项目办关于标准化工地建设的文件和要求;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四、水稳站建设方案:

1、水稳站建设方案

(1)水稳拌和站计划采用原省道103上派至庐城段建设项目七标段水稳拌和站,位于合铜路与泥河路交口K60+473合铜路西侧,距离合铜路约300米左右,占地面积约为400m×400m左右。

原拌合站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水稳石料加工区,一部分为水稳拌和站生产区,场地在建站初期已经采用30cm道砟石进行铺垫压实,上面采用碎石找平碾压,已经满足场地硬化要求。

根据本工程水稳工程量及施工工期要求,现对该水稳拌和站重新规划和整理,基本按照标准化工地施工要求进行建设。

具体分为石料加工区、职工生活区、水稳拌合区、石料存储区、水稳原材料储备区等。

(2)根据工程情况及进度计划,我方在水稳站配置一台WDB-600型拌和机,拌和机产量为600吨/小时。

水稳站总长51米、宽15米,设立于拌合站西南侧。

(3)按照水稳站基础图浇筑拌合机基础,基础向下挖0.8米深度,基础内扎钢筋网后用C25混凝土浇筑。

拌和机和基础各衔接点及支撑点安放预埋地脚螺栓,安装设备时与设备衔接。

(4)拌和机目前配置4个集料仓、2个可储150吨的水泥粉罐,1个成品仓。

所有设备改装在设备进场安装时同步实施。

(5)水泥罐基础施工:

水泥罐基础拟下挖1.5米,挖好基坑后再立模浇筑双层钢筋混凝土,每个水泥罐基础保证3.1×3.1米的尺寸,同时将所有水泥罐的基础连成整体,厚度为180cm。

基础平整度正负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再进行立柱浇筑并预埋地脚螺栓。

(6)主机基础施工:

按基础图尺寸立模浇筑双层钢筋混凝土,钢筋预埋并预埋地脚螺栓。

(7)水稳站安装完毕后,主机及配料机计划采用宽6.9米,高7米,钢棚遮挡,斜皮用方型1.2×1.2×1.2遮挡,成品仓采用5×5m遮挡,保证下雨时,施工不受影响。

 

WDB-600型水稳拌合机组合图

拌合机雨篷示意图

2、储料区的设置

(1)水稳站南北走向按四档规格材料分隔成4个储料区,各区面积一次为石屑区2000平方,4.75~9.5碎石区2000平方,9.5~19碎石区2000平方,19~31.5碎石区2000平方,各区之间都设置3米高砖墙进行分隔(砖墙采用37砖实心墙砌筑),分别设有待捡区与合格区,混凝土搅拌站及梁场也作为备用储料区。

储料区分区墙体示意图

(2)拌合站储料区采用15cm厚度的碎石集料铺筑,场区道路及车辆进出路段均采用20cm厚度的C25混凝土铺筑。

(3)整个场地设有2%的横坡,保证场地内不积水。

在场地四周

(4)针对0-3mm细集料采用雨布进行覆盖,防止0-3mm细集料受潮。

3、水稳站用水设置

水稳站内用水采用地下水,水源来自水稳站西北侧的湖泊之水,使用水泵将湖泊的水直接抽到水稳站的蓄水池,在水稳站南侧挖掘一个长8m、宽5m、高5m的蓄水能力达到200m3水池,按6%含水量每天可供生产3000吨水稳料,以满足正常生产需求。

4、水稳站用电设置

拌合站用电使用原有400KW变压器,变压器接入拌合站,用150mm绝缘电缆线埋置地下,在水稳站控制室旁设立配电箱,供应生活及生产用电。

采用三相交流电,用电线路全部埋于地下,设置三级漏电保护,在配电室、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分别设置漏电保户器,确保用电安全。

同时配置一台300KW的发电机,确保停电状态下能正常生产。

5、生活居住区

生活居住区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远离生产区域,在原有的中心站生活区加盖两栋单层板房作为水稳站人员宿舍区,共有房间32间(标准间:

5.54m×3.64m),人均居住面积为10.76m2(5.54m×3.64m×32间/60人=10.76m2)。

6、整个场地排水系统

备料场由内至外纵向坡度为1%,整个场地按2%横坡进行建设,四周设有0.3m×0.3m碎石渗沟,水稳站上料台及工作场地排水均流往渗沟,渗沟排水至主水沟。

五、水稳站建设实施计划:

水稳站从2015年10月2日开始建设,计划至2015年11月10日完工。

(1)10月2日—10月10日:

对场地初步硬化、浇筑拌合设备基础。

(2)10月11日—10月25日:

拌合设备进场开始安装,开始安装用电设施,搭建拌合站围墙和储料隔墙。

(3)10月26日—11月4日:

试验设备进场,拌合设备安装完毕,开始铺筑拌合区和储料区场地。

(4)11月5日—11月10日:

拌合区建设完毕,原材料进场,开始进行原材料的储存。

六、安全防护和保障措施: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安全目标,成立安全管理组织。

并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坚持安全交底、持证上岗制度,组织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创建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最终实现安全目标。

(2)做好安装及设计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和技术交底。

严格按照安装图纸进行安装。

(3)施工过程中要坚持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互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施工过程中,必须明确施工人员分工和职责,在整个吊装过程中,要切实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5)在吊装作业中,应有统一的指挥信号,各操作岗位应协调动作,起重工要持证上岗。

(6)登高作业要佩带安全带,并系挂在安全可靠的物体上,进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带。

(7)施工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七、文明施工和及环境保护措施:

1、文明施工措施

文明施工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争创文明施工企业,执行文明施工条例,为搞好本工程的文明施工,我方将采取以下文明施工措施:

(1)建立以拌站项目副经理经理为组长,各部门、班组负责人参加的文明施工管理组织。

拌站项目副经理是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整个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各部门、班组负责人分别负责本部门、班组的文明施工工作。

(2)加强职工文明施工素质教育,加强职工的精神文明教育,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

(3)施工现场设备、机具、材料、仓库、办公室、生活区、食堂、厕所、消防设施等,根据施工总体布置,合理布局,井然有序,并布置必要的横幅、彩旗、口号、简介图板及工地广播、宣传栏。

(4)路面结构混合料拌和场、材料堆场进行清理、整平、硬化。

办公区、生活区进行适当绿化。

(5)严格按技术规范、安全生产要求施工,坚决杜绝违章施工、野蛮施工的事故发生。

(6)泥土、砂石、施工废料等严禁乱扔乱倒,违者调离施工现场,并以经济处罚。

2、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是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

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粉尘、噪声等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和危害。

(1)噪音控制:

不在夜间安排噪声很大的机械施工,避免一切非施工的噪声。

(2)防尘措施:

场区内采用水车洒水控制扬尘。

(3)废物处理:

将施工及生活中所生产的废物集中堆置并及时处理。

(4)污水处理:

对施工和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和废水经沉淀池后方可排放。

在出口处设置洗车池,配备高压水枪,污水循环流入沉淀池,洗水污水流入三级沉淀池。

(5)防火措施:

专门设置水稳站独立式消防池,还加强工地现场防火意识教育,现场配备足够数量的防火设备,杜绝火患。

(6)施工材料采用覆盖运输,以防洒漏,污染公路沿线设施。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