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114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docx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

篇一:

微生物实习报告

  菌群检测和

  分析

  摘要

  本实验对生活中的几个水样,包括自来水、热干面、冰红茶、南湖水,进行了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对大肠菌群的检测利用了多管发酵法,通过记录阳性管数并查最大可能数表(MPN)查出不同水样中大肠菌群的可能含量。

结果显示:

热干面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超标;南湖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超标,属于污染状态,不宜直接饮用;自来水和冰红茶因操作失误未得到可靠结果。

对类大肠杆菌的分析表明,南湖水、校所售的热干面中含有类大肠杆菌。

关键词:

水样、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粪大肠杆菌。

  Abstract

  Inthisstudy,severalwatersampleswhichareuniversalinourlifeincludingtapwater,drynoodles,icedtea,waterofNanhuLake,thedeterminationoftotalbacteriaandcoliformcounts.Coliformdetectionusingmultipletubefermentationmethod,byrecordingthenumberofpositivetubesandcheckthemaximumpossiblenumberoftables(MPN)tofindoutthepossiblecontentofthedifferentwatersamplescoliforms.Theresultsshowedthat:

drynoodlesbacterialcount,coliformcountsexceeded;SouthLakewatertotalbacterialcounts,coliformcountsexceededthepolluterofstate,shouldnotbedirectlyconsumed;waterandicedteadidnotgetreliableresultsduetooperationalerrors.TheanalysisshowsthattheclassofE.coli,containingtheNanhuwater,drynoodlessoldbytheschoolclassofE.coli.Keywords:

watersamples,coliformbacteria,totalbacteria,fecalcoliform1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水体污染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而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污染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

夏季气温升高,食品也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人们使用后会造成腹泻、呕吐等中毒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威胁。

因此检测食物、饮用水中的病原菌污染情况显得十分重要。

  食品卫生法规定:

食品中不允许含有伤寒、副伤寒、沙门氏、痢疾、霍乱等消化系统病源菌,但实际上这些致病菌却难以在各个场合中检测出来。

因此,常通过检测与病原微生物有密切关系的指示菌来判断。

水体中细菌性污染主要是由人和动物粪便的不合理排放引起的,因此鉴定水体污染的指示菌可选用存在于人

  ,通过对这些细菌的检测,判断水体是否受到

  粪便污染,从而说明是否有被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

由于不同国家的食品种类不同和对粪便指示菌的认识的差异,而对粪便污染指示菌的应用也具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多以大肠菌群、埃希氏大肠杆菌、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粪链球菌、肠杆菌科等作为粪便指示菌。

世界大多数国家将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粪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作为食品的一类微生物限量标准进行定量分析,大肠杆菌015:

H7作为一个致病菌进行定性检验。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大肠菌群是

  一群以大肠杆菌为主的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包括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柠檬酸菌属(Citrobacter)、肠细菌属(Enterobacter)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等,是肠道中最普遍、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菌。

若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便意味着该食品受到人畜粪便的污染。

大肠菌群多数寄生在温血动物肠道内,在肠道内进行大量繁殖,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被粪便污染的水体中可能有健康人粪便,也可能有肠致病菌携带者的粪便,因此经粪便污染的水体中可能含有肠道致病菌。

由于经粪便污染的水中病原菌数量少,直接检测比较困难,一般情况下只测定水中有无肠道正常细菌存在。

  粪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抱杆菌,在44.5℃

  培养24~48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是用来表示来源于粪便的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是人与温血动物肠道中数量最多的杆菌,其基本形状与大肠菌群相似,而且是总大肠菌群的一部分。

美国《饮用水及废水检验的标准方法》第20版中对粪大肠菌群检测的要求也仅是:

乳糖发酵管产酸、产气者,转种EC肉汤管,于44.5℃+/-2℃孵育24月h,若产气则为粪大肠菌群阳性,否则为阴性l3]。

粪大肠菌群是人类粪便中的主要细菌,具有作为指标菌的一般特征,所以被用来作为评价检品中是否粪便污染的指标菌。

粪大肠菌群数的高低,指示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预示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我国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主要由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三大类

  构成。

同时,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是食品卫生的三项重要的卫生指标,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采用这三项作为食品卫生指标菌,污染和有害的程度以大肠杆菌最为严重,在检验实践中常有大肠菌群阳性而大肠杆菌阴性的情况。

  我国国家标准提供了多管发酵法及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

多管发酵法的原

  理是根据大肠菌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46]以及具备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抱,呈杆状等有关特性,采用三步法进行检验,即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和证实试验。

在乳糖发酵试验中可根据检测的精度确定发酵管数,我国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采用的是九管发酵法,在样本处理中选择三个适宜的稀释梯度作为接种浓度,于37℃条件下恒温培养24h,观察产酸产气情况。

对产酸或产气的发酵管进行EMB平板分离培养,若大肠菌群阳性样本将会出现典型的具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菌落。

证实试验时,选取EMB平板上的可疑阳性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并接种乳糖发酵管复发酵。

最终根据证实试验确定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值。

多管发酵法容易操作,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低,检测费用便宜,无需精密实验仪器,但它耗时费力,完成一个阳性样品的检测需要72h。

  菌落总数:

在我国食品卫生学评价中,菌落总数是指在每个细菌细胞都能形

  成一个可见的单独菌落的假定基础上,检样中的细菌细胞和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于37℃有氧条件下培养后所生成的细菌集落数,其单位是cfu/g(mL),表示

  琼脂中发育、嗜中温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细菌菌落的总数,而并不能测出检样中的实际总活菌数,厌氧菌、微嗜氧菌和冷营菌在此条件下不能生长,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一些细菌受到了限制。

由此可见,大肠菌群是菌落总数所检细菌中的一小类细菌,出现菌落总数很高,但大肠菌群数很低的检测结果是正常现象。

霉菌和酵母菌属于真菌,与菌落总数所检的细菌在分类学上有质的区别;同时,食品中的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检测和菌落总数检测在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上均不同,故两者培养出来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自然不同。

因此,出现细菌菌落总数很低而霉菌和酵母菌超标的情况也属于正常现象。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新取样的南湖水、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实验室自来水、华

  中农业大学桃园食堂二楼新制冷却后的热干面、康师傅1L冰红茶。

  2.2培养基:

  

(1)单倍乳糖发酵液:

猪胆盐5g(可不加),蛋白胨10g,NaCl5g,牛肉

  膏3g,乳糖5g,自来水1000ml,0.04%溴甲酚紫溶液25ml或者1.6%溴甲酚紫溶液1ml,pH7-7.2

  (3倍乳糖发酵液各量乘以三)

  

(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000ml)灭菌条件:

121OC,30min,牛肉膏5g,蛋白胨10g,NaCl5g,自来水1000ml,pH7-7.2(配固体培养基时,加2%琼脂)

  O(3)E·C培养液(1000ml,pH7.2-7.4)灭菌条件:

115C,20min,蛋白胨

  20g,乳糖5g,三号胆盐1.5g,K2HPO44g,KH2PO41.5g,NaCl

  5g,1.6%溴甲酚紫溶液1ml,自来水1000ml,pH7.2-7.4

  (4)伊红美兰培养基1000ml(pH7.2,灭菌条件:

115℃/20min,蛋白胨10g,

  乳糖10g,K2HPO42g,自来水1000ml,2%伊红(曙红cosin)20ml,0.5%美兰

  (Methyleneblue)13ml

  2.3细菌总数测定

  2.3.1主要仪器

  采样用空大蓝盖瓶:

2瓶,小蓝盖瓶装90ml无菌水:

3瓶,试管装9ml无菌

  水:

3管,加玻璃珠三角瓶装225ml无菌水:

1瓶,灭菌5ml吸头(tip):

1包,灭菌1ml吸头(tip):

1盒,试管装单倍乳糖发酵液:

10ml/管x30管,试管装3倍浓缩乳糖发酵液:

5ml/管x25管

  大蓝盖瓶装三倍浓缩乳糖发酵液:

50ml/瓶x2瓶,培养皿(10皿/筒)4

  筒,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200ml/瓶x4瓶

  2.3.2实验方法

  将1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融化后倒10皿,以供试材料作10倍稀释(自

  10-2,共三个稀释度(原样、

  10-1、10-2),每个稀释度做三个重复,用涂抹法(0.1ml)测其中的细菌总数。

稀释方法:

水域、饮料液体样品做10倍稀释,10–1稀释度用5ml吸头吸两次共10ml原液加入瓶装90ml水中,10–2稀释度用1ml吸头吸10–1稀释液1ml加入试管装9ml水中,热干面或其它固体食品取25克放入225ml无菌水震荡10分钟作为10–1再进行稀释;自来水不稀释,用原液做实验。

  2.4多管发酵法测定大肠菌群数(利用15管发酵法)

  2.4.1初发酵

  

(1)南湖水污染液体样品稀释至10-2,以最末稀释度水样接种,接种方法按下所示(接种总量55.5ml)

  

(2)豆奶和饮料等干净液体类样品直接如图加入,但隔夜豆奶需稀释10倍,以10-1稀释度水样按下所示接种(接种总量55.5ml/样品)。

  (3)热干面等固体类样品取25克放入225ml无菌水振荡半小时后为10-1

  -1稀释液。

如图以10稀释度接种(接种总量55.5ml/样品)。

  接种发方法:

3倍乳糖发酵管,内有5ml培养液,加被检测水样10ml,5管重复;1倍乳糖发酵管,内有10ml培养液,加被检测水样1ml,5管重复;1倍乳糖发酵管,内有10ml培养液,加被检测水样0.1ml,5管重复

  (4)自来水接种:

在装有50ml三倍乳糖发酵液的三角瓶中加入自来水100ml,共2瓶;在装有5ml三倍乳糖发酵液的试管中加入自来水10ml,共加10管。

(总接种水量300ml)。

  最后将接好菌的发酵管和平板放37OC培养24h,观察乳糖初发酵结果,查MPN表。

  2.4.2平板分离

  器材:

伊红美兰2瓶

  实验方法:

取伊红美兰平板3块,取产酸产气乳糖发酵管2管,只产酸不产气管1管,分别用接种环蘸取,在平板上划线,培养温度37OC,24h

  2.4.3复发酵与革兰氏染色

  实验方法:

挑取在伊红美兰平板上有金属光泽的样品菌落2个、无光泽的样品菌落1个。

每个菌落分两部分使用:

(1)其中一部分各接种斜面1支(共3支),置于37OC培养。

(2)另一部分接种单倍乳糖管作复发酵,每个菌2个重复,置于37OC培养。

各培养24h。

观察大肠菌群的复发酵结果,取长好的斜面进行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并记录结果。

  粪大肠杆菌的检测:

  和平板分离中一样,取2支产酸产气管和1支只产酸不产气管中各取1ml,分别按种到E·C培养管中,置44.5℃下培养,检验是否为粪大肠菌。

每组用1支不接种的E·C做对照

  3结果与分析

  1稀释平板法测定细菌总数结果

  样品稀平板1平板平板2样品细菌总数释倍数2cfu/mL

  南湖水10-1474242390不合格自来水原液170210290223冰红茶原液1243不合格

  -1热干面10564766563

  经过与国家饮用水标准规定比较,自来水超标。

通过与GB478一84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比较,热干面细菌总量超标。

  表2乳酸初发酵的MPN结果

  从表中来看,南湖水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不宜直接饮用。

热干面中大肠菌群数也超过国家面食糕点类卫生标准。

冰红茶严重超标可能受到污染。

  图1乳酸初发酵各管的情况(从左到右依次是3倍乳糖发酵、单倍乳糖发出现阳性管数

  0.1

  ml

  4

  0

  5100ml中最可能的结果350缺失49>160050ml发10样品1ml酵液瓶ml数南湖水54自来水缺失10热干面52冰红茶55

  酵1ml、单倍乳糖发酵0.1ml)

篇二:

微生物实验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系别年级专业学生姓名指导老师食品微生物检验实习生物与化学工程系12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某某某王老师、黄老师、李老师

  XX学校

  XX年1月13日

  1、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2、实习目的

  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实习,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包扎及灭菌;正确采集样品并对样品进行稀释、滴加、培养;菌落观察、鉴定与计数;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内容,并结合生产和科研技术的发展,开设较高的综合性实验为主,运用综合的实验方、实验手段对我们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综合的培养。

为我们今后从事各种与食品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

  3、实习过程概述

  3.1参加认识实习动员大会

  XX年11月8日上午由黄大川、王瑶琼2位老师召开了微生物实习动员大会。

  上,老师们说明了实习目的、内容、时间、地点,着重强调了此次实习的自主性和和注意事项,另外还应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

  3.2实习内容

  一、腐乳中细菌含量的检测1、实验材料和设备

  1ml移液管5支,1000ml、500ml、100ml的烧杯各1、1、2个,250ml锥形瓶3个,100ml量筒1个,研钵1个,滴定管1支,试管5支,试管架1个,玻璃棒1根,培养皿12个,涂布器1个,洗耳球1个,酒精灯1盏,电磁炉1个,天平1台,药匙1个,pH试纸,标签纸1张,纱布、棉花、线、报纸若干,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

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

  配方:

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转自:

小草范文网: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g琼脂15—20g水1000mlpH7.4—7.6

  步骤:

称量→溶化→调pH→过滤→分装→加塞→包扎→灭菌→倒平皿→接种→培养

  3、样品的稀释

  ①预处理:

在天平上称取25g样品,置于研钵中,然后加50ml无菌水在无菌室里研磨,磨碎后再加175mL无菌水于研钵中,最后转至250ml锥形瓶中,充分振摇后,制成1:

10的样液。

②十倍稀释:

  用1mL灭菌移液管吸取1:

10样液1mL,沿管壁缓缓注人盛有9mL无菌水的灭菌试管中(注意吸管不要触及稀释液面),充分振荡试管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

100的样品匀液。

接着用另一支吸管按上述操作重复,依次制成10倍梯度系列的样品匀液。

每稀释1次,换用1支1mL灭菌移液管。

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min。

4、倒平皿前准备

  开启无菌工作台,先紫外线灭菌,30min后再进入。

(研钵用酒精擦拭后,放在无菌室进行紫外灭菌)5、倒平皿

  倒入的培养液要到培养皿高度三分之一的位置,至少倒10个培养皿。

倒完培养皿后,将其放在一旁等待冷却凝固。

6、接种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根据腐乳的污染情况估计我们选用了10-11、10-12、10-13三个稀释度,进行10倍稀释时,吸取0.5mL样品匀液于无菌培养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了3个平皿。

同时,留1个培养皿作空白对照。

(注:

每个稀释度做三个培养皿是为了降低误差,使结果更准确,因为我们用的是市售型腐乳,污染情况较严重,所以选用了这三个稀释度)7、渗透

  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置30min,使样液渗入培养基。

8、倒置培养

  将渗透好了的培养基翻过来,放在温度为36±1℃的恒温箱中培养24±1h。

9、实验结果

  选取菌落数在30CFU~300CFU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低于30CFU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CFU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

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二、腐乳中霉菌含量的检测

  1、实验材料和设备

  研钵1个,100mL量筒1个,滴定管1支,1mL移液管6支,试管5支,玻璃棒1根,培养皿12个,500mL烧杯一个,涂布器1个,洗耳球1个,药匙1个,试管架1个,酒精灯1盏,电磁炉1个,天平1台,pH试纸,250mL锥形瓶3个,标签纸1张,纱布、棉花、线、报纸若干,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

察氏培养基的配制

  配方:

硝酸钠3g磷酸氢二钾1gMgSO4·7H2O0.5g氯化钾0.5g硫酸亚铁0.01g蔗糖3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步骤:

称量→溶化→调pH→过滤→分装→加塞→包扎→灭菌→倒平皿→接种→培养

  3、4、5跟细菌含量的检测步骤一样6、接种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因为霉菌的菌落较大,所以我们选择了10-11、10-12、10-13三个稀释度,进行10倍稀释时,吸取0.5mL样品匀液于无菌培养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了3个平皿。

同时,留1个培养皿作空白对照。

(注:

每个稀释度做三个培养皿是为了降低误差,使结果更准确)7、渗透

  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置30min,使样液渗入培养基。

8、倒置培养

  将渗透好了的培养基翻过来,放在温度为27±1℃的恒温箱中培养5天。

9、实验记录

  24小时记录一次数据,连续5天。

10、实验结果

  1、实验材料和设备

  研钵1个,100mL量筒1个,滴定管1支,1mL移液管5支,试管5支,玻璃棒1根,培养皿12个,500mL烧杯一个,涂布器1个,洗耳球1个,药匙1个,试管架1个,酒精灯1盏,电磁炉1个,天平1台,pH试纸,250mL锥形瓶3个,铁架台1个,漏斗1个,标签纸1张,纱布、棉花、线、报纸若干,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

  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配制

  配方:

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自然pH步骤:

先洗净去皮,再称取200g马铃薯切成小块,加水煮烂(煮沸20—30分钟,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纱布过滤,加热,再据实际实验需要加琼脂,继续加热搅拌混匀,待琼脂溶解完后,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稍冷却后再补足水分至1000ml,分装锥形瓶,加塞、包扎,(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

3、4、5跟细菌含量的检测步骤一样6、接种

篇三:

XX微生物实习总结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1401班《农业微生物》课程

  实习总结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本学期高职园林技术1401班《农业微生物》课程进行了为期1周的教学实习。

现将实习总结如下:

  一、课程实习内容及结果

  1.通过微生物培养基制备技术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了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通过灭菌与消毒技术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3.无菌操作技术,学会了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4.微生物的纯种分离技术纯种分离技术是微生物学中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

我们通过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学会了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

  5.参观当地生产与加工企业,本学期实习我们带领学生参观了咸阳市西郊污水处理厂,了解了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工艺过程。

二、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学生从最基本的微生物实验室各种灭菌操作、仪器洗涤到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观察、分析、规律的总结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将所学过的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增强了知识体系的巩固。

其中,也学会了不少仪器的使用,包括高压灭菌锅、超

  净工作台、培养箱等等一系列仪器的使用。

增强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获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学生们既可以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兴趣,

  团队精神,保障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培养志趣、陶冶情操的目的。

  实习指导老师:

王晓娥

  二0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