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142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docx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docx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

附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工程

序号

专项工程

主要内容

1

“互联网+”行动推进工程

深入推进“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等14个重点行动,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跨行业、跨领域“互联网+”运营和支撑服务平台,提升公有云计算平台和行业云计算平台服务能力,促进基于云计算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组织开展“互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商用部署,研究工业互联网网络架构体系,构建开放式创新实验验证和服务平台,推进信息经济示范区建设

2

物联网创新应用

示范工程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重点在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专业服务和集成应用服务示范工程。

加快实施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水利、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物流、智能安防、智能环保、智能医疗、智能旅游、智慧民生等物联网专业应用服务专项。

积极参与物联网相关标准制定,引导企业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TD-LTE、移动终端等关键技术和融合发展规律研究,推进相关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融合应用

3

大数据

发展工程

构建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健全大数据共享流通体系、大数据标准体系和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推动信用、交通、医疗、教育、环境、安监等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

在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示范应用,促进大数据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争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4

高性能集成电路

发展工程

贯彻落实国家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实施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项目,推动产业能力实现快速跃升。

加快先进制造工艺、存储器、特色工艺等生产线建设,提升自主可控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数模/模数转换、CPU等关键产品的设计能力和应用水平,推动封装测试、关键装备和材料等产业快速发展。

支持提高代工企业及第三方IP核企业的服务水平,支持设计与制造企业的协同创新,推动重点环节提高产业集中度

5

人工智能创新工程

推动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新型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等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将人工智能新技术嵌入各领域。

建设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和面向社会开放的骨干企业研发服务平台。

在人工智能领域建设一批高质量双创支撑服务平台

6

新药创制与产业化工程

围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医药核心产业体系,以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药物、新型疫苗等新兴药物为重点,推动临床紧缺的重大疾病、多发疾病、罕见病、儿童疾病等新药研发、产业化和质量升级,整合各类要素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体系,提升关键原辅料和装备的配套能力,支撑生物技术药物持续创新发展

7

精准医疗惠民工程

积极推进网络化基因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开展出生缺陷基因筛查、肿瘤早期筛查和用药指导等应用示范。

加快构建一体化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开发与制备平台,加强医疗机构合作,推动个体化免疫细胞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支持企业、医疗和研究机构等联合建设第三方影像中心,开展协同诊疗和培训,试点建立居民影像健康档案。

大幅提升生物基塑料制品、包装材料等替代传统石化塑料制品的比例

8

生物产业创新

发展工程

建设一批创新基础平台,支持基因库、干细胞库、中药标准库、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蛋白元件库等建设。

建设一批转化应用平台,推动抗体偶联药物一体化研发平台、医学影像信息库、农业新品种研发及繁育基地等载体建设。

建设一批检测服务平台,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检测平台、新型技术药物质量和成药性评价服务平台、生物药质量及安全测试技术创新平台、农作物分子育种测试平台、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平台、生物质能检验检测及监测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提高生物创新发展水平

9

关键新材料

升级工程

加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战略产品供给,加快轨道交通装备用齿轮钢、航空航天用碳/碳复合结构材料、高温合金、电子信息用电子化学品、光学功能薄膜、人工晶体材料、节能环保用功能性膜材料、海洋防腐材料等研发和产业化。

积极开展相关配套标准制定工作。

做好3D打印材料、石墨烯材料、纳米材料、智能材料前瞻布局,力争实现重大突破。

加强新材料产业上下游协作配套,在航空铝材、碳纤维复合材料、核电用钢等领域开展协同应用试点示范,搭建协同应用平台

10

智能车间/工厂

应用示范工程

在机械、航空、汽车、船舶、轻工、服装、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领域,开展智能车间/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推进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优化、精益生产、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追溯、智能物流等试点应用,推动全业务流程智能化整合。

在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纺织、食品、医药等流程制造领域,开展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提升企业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质量控制与溯源、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11

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发展工程

针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的四项约束性指标,全面提升节能环保技术水平和供给能力,以大气、水体、土壤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领域为重点,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实现重大装备与产品的产业化。

实施节能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工程、节能装备更新换代工程,推进龙头骨干企业以高新技术和高效产品为依托进行技术改造。

鼓励研发高效节能材料、储能技术、大功率半导体照明芯片与器件、循环低温余热发电设备等高效节能装备(设备、产品)及其关键零部件,推进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重大关键节能技术与产品规模化应用示范。

组织实施节能城市、园区(产业基地)和企业示范工程,推广高效节能技术集成应用

12

重要资源

循环利用工程

围绕适应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和先进装备产业化,推动太阳能光伏板、废弃电子产品稀贵金属多组分分离提取、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废液晶等废弃物新品种的回收利用,开展废弃物新品种回收利用体系示范,促进废弃物新品种规范有序回收高值清洁利用。

建立以售后维修体系为核心的旧件回收体系,在产品营销渠道、煤炭石油采掘等企业推广应用再制造产品。

鼓励专业化再制造服务公司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专项服务,开展设备寿命评估与检测、清洗与强化延寿等再制造专业技术服务

13

新能源集成

应用工程

加快安全高效的远距离输电网、可靠灵活的主动配电网以及多种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互动的微电网建设,开展智能化的大规模储能系统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示范应用,建立适应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多元化负荷接入需求的智能化供需互动用电系统,建成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的新型智能电网体系。

选择适宜地区开展分布式光电、分散式风电、生物质能供气供热、地热能、海洋能等多能互补、协同优化的新能源综合开发和应用示范,综合应用大容量储能、微网技术,构建分布式能源供给利用系统,引导能源供给方式变革

14

绿色低碳综合创新示范工程

在具备发展条件的地区,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技术应用为核心,以互联网为纽带,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建设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与智慧交通系统、低碳社区、碳捕集和富碳农业、绿色智能工厂等综合应用设施,先行先试,推动关键领域改革,促进绿色低碳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镇化建设、生产生活的融合创新,打造一批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区

15

新能源汽车动力

电池提升工程

完善动力电池研发体系,组建动力电池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突破高安全性、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等的技术瓶颈。

在关键电池材料、关键生产设备等领域构建一批技术创新中心,突破高容量正负极材料、高安全性隔膜和功能性电解液技术。

加大生产、控制和检测设备创新,推进全产业链工程技术能力建设。

开展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基础研究开发

16

海洋工程装备

升级工程

推进海工装备及配套设备自主化、品牌化,促进新型装备重点突破和主力装备结构升级,提升设计及配套系统的国产化水平。

适应市场需求,开展超深水半潜式平台经济型钻井船、大型浮式结构物等首台(套)重大关键装备开发和系统的应用示范,推动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促进总装及配套产业协调发展

17

通用航空产业

创新发展工程

以国家航空航天重大专项和民机科研计划为指引,聚焦通用航空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系统、部件和材料,提高系统集成能力。

重点发展先进通用航空器、无人机等,着力开展应用示范和市场推广,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保障和技术服务体系。

力争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支撑的重点通用航空器投入市场应用

18

北斗卫星应用

推广工程

加快发展以遥感、通信、导航卫星为核心的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加强跨领域资源共享与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空间信息的全面应用。

围绕卫星导航、地理信息、遥感、卫星通信等优势领域,重点突破芯片、数据分析处理、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大力建设基础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与卫星通信综合应用系统的公共服务平台。

支持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标准体系研究,促进卫星应用产业规范发展。

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智能交通、车联网、电信、电力、应急救援、气象、物流、水利、林业、渔业、测绘等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19

数字内容创新

发展工程

实施“互联网+”文化数字创意行动计划,以数字化终端为载体,支持一批精品文化遗产数字产品推广项目,传承推广优秀文化和优秀传统美德。

打造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优秀数字文化创意产品,丰富表现形式、拓展传播渠道,建设文化内容数字资源平台,实现文化创意资源的智能检索、开发利用和推广普及,形成产业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