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164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2.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docx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6章教案

讷河市职教中心学校

2016至2017学年度上学期

 

 

课程名称:

_幼儿教育心理学

任课班级:

16学前教育

任课教师:

徐柏鹤

 

课程概况

课程概况

任课教师

 徐柏鹤

班级

16学前教育

总学时

周课时

57

3

课程名称

 

 幼儿教育心理学

使用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课程教学

目标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用书,本书公共四篇十二章内容。

主要有导论、幼儿心理发展与学习、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与教育、幼儿的心理健康等内容,同时揭示幼儿心理形成与发展的利用与教育,提高幼儿教育效能。

 

 

章/节

授课内容

学时

周次

 第一章

第一节

 新课介绍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

 3

 1

第二、三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作用

 心理学研究方法

 3

 2

 

 处理习题

 章节复习

 3

 3

 第二章

第一、二节

 第一节幼儿教师角色

 第二节幼儿心理素质

 3

 4

第三、四节

 第三节师幼关系促进

第四节幼儿教师成长与培训

 3

 5

 

  处理习题

 章节复习

 3

 6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3

 7

机动

 3

 8

 第二节

第二节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3

 9

期中考试

3

10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节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四节个性发展与因材施教

3

11

处理习题

 章节复习

3

12

第四章

第一、二节

第一节学习活动概述

第二节幼儿游戏

3

13

第三、四节

第三节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四节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

3

14

第五章

第一、二节

第一节活动动机概述

第二节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3

15

第三节

第三节调动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处理习题

3

16

第六章

第一、二节

第一节运动技能、

第二节运动技能的发展

3

17

第三、四节

第三节运动技能形成过程

第四节体育

3

18

期末考试

3

19

课题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掌握教育、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的概念及其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理解幼儿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二者的关系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的情感。

教学重

点难点

重点:

掌握幼儿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

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发、案例分析法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开始部分:

组织课堂,新课导入

案例分析《张老师的困惑》

基本部分: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幼儿

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

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

指的是学校教育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

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

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

心思、思想、感情

理:

规则、规律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注:

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心理学分类:

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

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

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结束部分: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案例分析

导入新课

 

教师举例讲解

 

分析对比教育的分类。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心理学?

 

启发引导学生一同分析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联系?

 

教师简单介绍本书的四部分内容。

 

教学

后记

由于第一节理论课,所以我把授课进度放慢了许多,每个知识点基本达到熟练掌握后再往下进行。

为了让学生对这个专业、这个学科产生兴趣,在讲课过程中我穿插了许多自己身上的小案例,一方面学生感兴趣,另一方面拉近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感。

课题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对幼儿教育的热爱。

教学重

点难点

重点:

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难点:

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开始部分:

组织课堂,复习提问

基本部分:

讲授新课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理论作用:

①有助于了解、解释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前因后果。

②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实践作用——有助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有关问题的解决

例如:

强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二、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例:

冯德全立体早教

(二)提高幼儿教育的效能。

例:

幼儿教育模式的不断演变。

(三)提高教师素质。

结束部分:

1、课堂讨论:

谈谈你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2、布置作业

提问学生回答:

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的概念及其关系?

 

讨论:

幼儿园中强化的方式有哪些?

教师举例讲解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启发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幼教的认识。

教学

后记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所以在讲解第二个知识点时,我启发引导学生说一说。

由于她们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多,所以组织的语言教通俗,但我扔给予鼓励,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

课题

第三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对幼儿教育的热爱。

教学重

点难点

重点: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难点:

有效运用心理学方法进行研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一、开始部分

组织课堂,复习提问。

二、讲授新课

案例分析:

“秋天”的画作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从客观世家出发,揭示教育过程中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2、发展性原则:

幼儿心理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3、实践性原则:

研究成果来自实践,服务实践。

4、综合性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立足于创新,而不是因循守旧。

5、教育性原则:

出发点是为了教育幼儿。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测量法、实验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等。

◆观察法

1、观察法的含义——指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如监视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的言语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2、作用

(1)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和客观地评价幼儿。

(2)有助于教师确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

3、观察的程序

(1)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描述。

(2)对观察结果的解释。

例:

记录幼儿沮丧的神情。

4、有效观察的条件“外门看热闹,内门看门道”

(1)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确定目的和对象、制定计、准备工具等)

(2)做好观察记录(描述性的文子、数字、等级记录、视听设备等)

(3)消除观察误差

5、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

(1)轶事记录——幼儿玩玩具——是单独玩/合群玩——(可反映出)性格(孤僻还是开朗、合群)

例:

幼儿张冰

(2)时间取样每隔几分钟进行对同一个幼儿的观察。

例:

观察幼儿注意力的持续时间。

(3)事件取样

◆作品分析法

1、含义:

指通过对儿童的活动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评定儿童身心发展的状况与特点的一种方法。

2、作用

第一,通过对幼儿的活动作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过来。

第二,基于对幼儿作品的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改善或干预方案,一提高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或者矫正的身心疾患。

3、作品分析法过程中的幼儿参与

例如:

幼儿作画给太阳戴眼镜,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哪些?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讨论:

教师采用哪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案例《糖果实验》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观察法。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观察法的作用。

 

通过举例讲解观察的程序和重要性。

 

举例讲解

 

师生讨论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都有哪些?

讨论:

“想一想”

 

师生共同分析图1-2

教学

后记

这节课计划是一课时的内容,但由于学生没有教材,讲课进度比较慢,所以改成两课时的内容,这样学生听起来比较轻松。

 

课题

处理习题章节小测试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本章节的知识内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

点难点

重点:

掌握本章节的知识点

难点: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一、组织课堂、清点人数

二、处理习题

P151-8题

1、给学生十分钟时间思考课后习题;

2、按顺序处理习题

3、对重点问题进行总结

三、章节习题测试

第一章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填空题: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

原则、原则、

原则和原则。

3、观察法的基本形式有、、、。

4、幼儿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等几种。

二、名词解释:

1、教育

2、幼儿教育

3、观察法

三、问答题:

1、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

2、为什么说幼儿是教育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4、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是什么?

5、观察法有何作用?

有效观察的条件有哪些?

 

启发引导学生一起回忆、思考、并回答。

 

测试

互判

教师点评共性题

 

教学

后记

测试效果较好。

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每个知识点,今后还要加强巩固。

课题

第一节幼儿教师的角色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幼儿教师的角色。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维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师的兴趣。

教学重

点难点

重点:

幼儿教师的角色

难点:

如何扮演好幼儿教师的角色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发、案例分析法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一、开始部分

组织课堂,导入新课

案例《瑞吉欧人眼中的幼儿教师角色》

二、基本部分:

讲授新课

(一)课堂讨论:

我眼中的幼儿教师?

(二)幼儿教师的角色有哪些?

1、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人

鲁迅:

“儿童与国之关系,十余年后,皆为成人,一国盛衰,有系于此…”

2、幼儿人格的塑造者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例:

所谓人格,是指做人的资格,是一个人内在特质的总和。

表现为一个人为人处世所体现出的各种品格的总和。

概括为知、情、意、行几个方面。

知,是指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人的智慧、能力等。

情,指一个人的情感、情操、情趣,包括人的性格、气质等。

意,指的是一个人的意志品格,包括人的信念、意志等。

行,指一个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包括人的品格、风格等。

可见,为了使我们的孩子能够担当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就要求他们成长为不但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还应该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坚韧的意志品格。

这一切构成了一个人健全的人格,这也是家庭素质教育的人格目标。

 

3、幼儿心理卫生的保健者

例:

偏食、咬指甲、吸允手指、多动等。

4、幼儿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讨论

(1):

教材《想一想》,教师总结

讨论

(2)今后你要做个怎样的幼儿教师?

5、课堂思考

三、结束部分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自主阅读案例,谈谈瑞吉欧的老师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言。

 

引用名人名言强调教师的角色。

 

教师重点讲解人格。

 

讨论幼儿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引导学生讨论教材中“想一想”

教学

后记

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较简单,所以在讲完知识后,我添加了课外阅读知识内容,在中国教育报中、幼儿教育中节选了几篇用以充实本节课的内容。

①幼儿园应该办成“爱心园”②不该把幼儿园当“小家”看待③怎样让幼儿有个“好人缘”读后让学生写感想,学生思想触动很大。

 

课题

第二节幼儿教师心理素质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师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学重

点难点

重点:

掌握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难点:

从师应具备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一、组织课堂,导入新课

案例分析《枪是用来打谁的?

二、新课讲授

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体现在哪里?

(一)幼儿教师的品德

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恪守职责

例:

上海幼教第一位特级教师赵赫

讨论:

你选择幼教事业的初衷是什么?

2、团结互勉,善于合作

首先:

幼儿教师与同事之间要团结写作,互勉共进

其次:

幼儿教师应与幼儿家长密切合作

(二)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

1、广泛而浓厚的求职兴趣

一位幼师写到:

“观摩我的教育活动时,同事们感叹我的随机教育和认识范围的广播。

2、积极而稳定的情绪

案例《踢猫效应》

如何消除不良情绪:

首先:

学会体查自我情绪。

其次:

适当宣泄。

最后:

培养积极情绪。

3、坚强的意志

4、健全的性格

表现:

聪慧、开朗、待人诚恳、与人相处融洽、活泼、有朝气、善于思考、能面对现实、情绪稳定。

(三)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

1、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广博的知识

2、坚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

(四)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多种多样,重要的是:

1、观察能力

2、与幼儿沟通能力言语和非言语

3、创设教育活动的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阅读案例分析,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体现在哪里?

 

教师讲述赵赫的故事,启发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热爱事业。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自己在工作中如何与同事和家长合作的。

 

学生阅读案例,并说说你有什么感悟?

 

教师举例讲解幼儿园中教师的恶语对幼儿的影响。

如:

你真笨。

笨的要死等。

 

讨论:

对比自己的性格,想想应在哪方面进行完善?

 

引导学生重视学习专业课。

 

讨论从师的能力和幸福感。

教学

后记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教学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总结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比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的同时,课堂效果也不错。

 

课题

第三节幼儿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及其促进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师幼的互动关系;

2、掌握促进教师与幼儿身心良好关系的措施。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幼儿的个性,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

教学重

点难点

重点:

促进教师与幼儿良好关系的措施

难点:

掌握师幼沟通的技巧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启发引导、举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一、组织课堂,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案例分析《拉手》

教师与幼儿的关系

在游戏中朋友

动态的、变化的在教学中主导

在生活中父母

 

(二)促进教师与幼儿建立良好关系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

意大利瑞吉欧

2、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

①物质环境空间、时间、材料

②心理环境师幼、师师、家长教师

3、掌握沟通的技巧

①使用适当的言语

②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

③进行有效的提问

A、提出幼儿能够回答的问题

B、依个别幼儿能力调整难度

C、提问要清楚明确

D、面向全体,注意差异

E、恰当回应幼儿答案

 

课堂练习并回答:

幼儿对教师的提问回答,教师应怎样回应幼儿的答案?

当幼儿对教师的说法提出疑问或反对时,教师应如何处理?

 

三、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启发引导学生讨论:

师幼关系?

 

杜威的理念、尊重儿童天性。

教师讲解生活中的小案例,语言的“无意伤害。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启发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学

后记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个别学生学习兴趣不管怎么调动扔没有什么进展,如何吸引她们学习兴趣是个大难题?

案例分析、教学小故事,对于她们作用不是很大,但还不能放弃?

怎么办?

 

课题

第四节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培训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幼儿教师的成长阶段,并掌握反思的四种方法;

掌握幼儿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记反思日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日后从师的幸福感。

教学重

点难点

重点;掌握课堂教学的常用教学方法

难点:

学习记反思日记。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子案例分析讨论法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一、组织课堂、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幼儿教师的成长

一、关注生存阶段怎样与人相处

三个阶段二、关注情境阶段学生成就

三、关注学生阶段中个别差异

(二)美国学者提出四种反思方法布鲁巴奇

1、记反思日记

写自己的工作经验

2、详细描述

3、交流研讨

4、行动研究

想一想:

教师行动研究与一般的科研课题研究有何区别?

教师行动研究对于幼儿教师有何意义?

(三)幼儿教师的培训

多种形式:

如观摩课、模拟训练、课堂教学等。

1、讲授法:

运用口头语言并借助多媒体手段

2、谈话法:

相互对话。

3、读书指导法:

选读有关的教科书和相关文献。

4、讨论法:

针对某一问题发表各自看法。

5、演示法:

运用实物、教具或其他辅助手段进行示范性教学。

课堂讨论:

分析一节教学活动,说明教师采取哪些教学方法?

 小班主题教案——小蜗牛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一些习性特点。

2、引导幼儿在画,看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橡皮泥制作蜗牛,提高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3、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辅导提高幼儿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难点:

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觉做做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实物小蜗牛若干。

2、制作好的一只橡皮泥小蜗牛。

 3、材料:

彩色橡皮泥,牙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安定幼儿情绪,并引起幼儿对小蜗牛的好奇心,从而我出示实物小蜗牛。

  二、欣赏蜗牛。

  1、让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说出蜗牛身体小,身背着壳像小房子,而且壳是一圈圈的。

  2、请个别幼儿用手摸摸蜗牛头上的两根触角,然后观察到受到刺激的触角会顺速往壳里缩进去,这时大家会觉得非常有趣。

  三、认识蜗牛。

  1、这时候我会告诉幼儿这是蜗牛的触角,蜗牛的眼睛就是长在触角的顶端。

  2、举例说明:

蚂蚁也有触角,当两只蚂蚁的触角碰到一起就是它们在对话,再用蜗牛与田螺。

乌龟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

它们的身体都会缩进壳里,而且壳都是有点硬的,因为它们都是软体动物,所以身上都有壳,这样它们就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3、随机教育:

就像小朋友们要穿衣服,鞋子一样,才不会弄脏身体还能保护自己。

  四、了解蜗牛。

  1、带领幼儿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生活习性,仔细观察蜗牛爬行,出示菜虫与蜗牛进行比赛,突出蜗牛行动缓慢,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

  2、小蜗牛的食物是什么呢?

  经过搜索资料,我会出示部分实物并告诉幼儿蜗牛吃的东西可多了,有各种菜叶,蛋壳,菌类{如木耳。

蘑菇等}还有一些枯了的树枝。

红薯这些都是蜗牛的食物。

蜗牛只喜欢呆在湿润的地方,蜗牛睡觉的时候是缩在壳里的,它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就像小朋友们一样,不但要睡午觉,到了晚上也要睡觉,这样才能身体棒棒,快长快高。

  五、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小蜗牛身上背着壳都有自我保护能力,那么小朋友呢?

应该怎么做?

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并要爱护小蜗牛,不伤害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延伸】

  师:

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一只彩色橡皮泥小蜗牛吧。

  1、引导幼儿多制作大小颜色不同的蜗牛,并添上花。

草,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

  2、幼儿动手制作。

  3、展示幼儿作品欣赏,鼓励大胆创作的幼儿,并给予表扬。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师讲解

学生倾听理解

 

教师阅读自己的反思周记,学生倾听并理解。

教师针对每一个反思方法,分别举一个例子,并进行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