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2392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

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o1=EKε/4。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砝码、数显表、±

15V电源、±

4V电源、万用表<

自备)。

四、实验步骤:

1、

根据图<

1-1)应变式传感器<

电子秤)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

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板的左上方的R1、R2、R3、R4。

加热丝也接于模板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加热丝阻值为50Ω左右

 

图1-1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接入模板电源±

15V<

从主控台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实验模板调节增益电位器RW3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台面板上数显表输入端Vi相连,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档)。

关闭主控箱电源<

注意:

当Rw3、Rw4的位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一直到做完实验三为止)。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电阻应变片R1<

即模板左上方的R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R5、R6、R7接成直流电桥<

R5、R6、R7模块内已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接上桥路电源±

4V<

从主控台引入)如图1-2所示。

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

调节RW1,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图1-2应变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接线图

4、在电子称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

或500g)砝码加完。

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1-1,关闭电源。

重量(g>

电压(mv>

5、根据表1-1计算系统灵敏度S=ΔU/ΔW<

ΔU输出电压变化量,ΔW重量变化量)和非线性误差δf1=Δm/yF..S×

100%式中Δm为输出值<

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

yF·

S满量程输出平均值,此处为200g<

或500g)。

五、思考题:

单臂电桥时,作为桥臂电阻应变片应选用:

<

1)正<

受拉)应变片<

2)负<

受压)应变片<

3)正、负应变片均可以。

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

当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2=EKε/2。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同实验一。

四、实验步骤:

1、传感器安装同实验一。

做实验<

一)的步骤2,实验模板差动放大器调零。

2、

根据图1-3接线。

R1、R2为实验模板左上方的应变片,注意R2应和R1受力状态相反,即将传感器中两片受力相反<

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电阻应变片作为电桥的相邻边。

接入桥路电源±

4V,调节电桥调零电位器RW1进行桥路调零,实验步骤3、4同实验一中4、5的步骤,将实验数据记入表1-2,计算灵敏度S2=U/W,非线性误差δf2。

若实验时无数值显示说明R2与R1为相同受力状态应变片,应更换另一个应变片。

图1-3应变式传感器半桥实验接线图

表1-2半桥测量时,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

重量

电压

五、思考题:

1、半桥测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时,应放在:

1)对边<

2)邻边。

2、桥路<

差动电桥)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

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非线性<

2)应变片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

3)调零值不是真正为零。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

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03=KEε。

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

同实验一

2、根据图1-4接线,实验方法与实验二相同。

将实验结果填入表1-3;

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

1-4全桥性能实验接线图

表1-3全桥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

1、全桥测量中,当两组对边<

R1、R3为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

1)可以<

2)不可以。

2、某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材料拉力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片,如何利用这四片电阻应变片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

F

R1

R3

R2

R4

图1-5应变式传感器受拉时传感器圆周面展开图

实验四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

比较单臂、半桥、全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一、二、三所得的单臂、半桥和全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比较。

阐述理由<

实验一、二、三中的放大器增益必须相同)。

实验五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

二、基本原理:

利用平板电容C=εA/d和其它结构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ε、A、d中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则可以有测谷物干燥度<

ε变)测微小位移<

变d)和测量液位<

变A)等多种电容传感器。

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相敏检波、滤波模板、数显单元、直流稳压源。

1、按图3-1安装示意图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判别CX1和CX2时,注意动极板接地,接法正确则动极板左右移动时,有正、负输出。

不然得调换接头。

一般接线:

二个静片分别是1号和2号引线,动极板为3号引线。

2、将电容传感器电容C1和C2的静片接线分别插入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Cx1、Cx2插孔上,动极板连接地插孔<

见图4-1)。

图4-1电容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将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的输出端Vo1与数显表单元Vi相接<

插入主控箱Vi孔),Rw调节到中间位置。

4、接入±

15V电源,旋动测微头推进电容器传感器动极板位置,每间隔0.2mm记下位移X与输出电压值,填入表4-1。

表4-1电容传感器位移与输出电压值

X(mm>

V(mv>

5、根据表4-1数据计算电容传感器的系统灵敏度S和非线性误差δf。

试设计利用ε的变化测谷物湿度的传感器原理及结构?

能否叙述一下在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实验六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磁电式测量转速的原理。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N匝线圈所在磁场的磁通变化时,线圈中感应电势:

发生变化,因此当转盘上嵌入N个磁棒时,每转一周线圈感应电势产生N次的变化,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等电路即可以测量转速。

磁电式传感器、数显单元测转速档、直流源2-24V。

1、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按图5-4安装传感器端面离转动盘面2mm左右。

将磁电式传感器输出端插入数显单元Fin孔。

磁电式传感器两输出插头插入台面板上二个插孔)

2、将显示开关选择转速测量档。

3、将转速电源2-24V用引线引入到台面板上24V插孔,合上主控箱电开关。

使转速电机带动转盘旋转,逐步增加电源电压观察转速变化情况。

为什么说磁电式转速传感器不能测很低速的转动,能说明理由吗?

了解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

UH=KHIB,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

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霍尔转速传感器、直流源+5V、转动源2-24V、转动源单元、数显单元的转速显示部分。

1、根据图5-4,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装于传感器支架上,探头对准反射面内的磁钢。

图7-1 霍尔、光电、磁电转速传感顺安装示意图

2、将5V直流源加于霍尔转速传感器的电源端<

1号接线端)。

3、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输出端<

2号接线端)插入数显单元Fin端,3号接线端接地。

4、将转速调节中的+2V-24V转速电源接入三源板的转动电源插孔中。

5、将数显单元上的开关拨到转速档。

6、调节转速调节电压使转动速度变化。

观察数显表转速显示的变化。

1、利用霍尔元件测转速,在测量上有否限制?

2、本实验装置上用了十二只磁钢,能否用一只磁钢?

实验八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

了解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及方法。

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透射型二种,本实验装置是透射型的,传感器端部有发光管和光电池,发光管发出的光源在转盘上反射后由光电池接受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相间的16个间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及黑白间隔数有关的脉冲,将电脉计数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

光电转速传感器、直流电源+5V、转动源及2-24V直流源、数显单元。

1、光电转速传感器已安装在三源板上,把三源板上的+5V、接地V0与主控箱上的+5V、地、数显表的Vin相连。

数显表转换开关打到转速档。

2、将转速源2-24V输出旋到最小,接到转动源24V插孔上。

3、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使电机转动并从数显表上观察电机转速。

思考题:

已进行的实验中用了多种传感器测量转速,试分析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简单、方便。

实验九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通过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直流电源、数显单元、测微头、铁圆片。

1、根据图8-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8-1电涡流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9-1电涡流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9-2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2、观察传感器结构,这是一个平绕线圈。

3、将电涡流传感器输出线接入实验模板上标有L的两端插孔中,作为振荡器的一个元件。

4、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金属圆片,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

5、将实验模板输出端Vo与数显单元输入端Vi相接。

数显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20V档。

6、用连结导线从主控台接入15V直流电源接到模板上标有+15V的插孔中。

7、使测微头与传感器线圈端部接触,开启主控箱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0.2mm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

将结果列入表8-1。

表8-1电涡流传感器位移X与输出电压数据

X<

mm)

V(v>

8、根据表8-1数据,画出V-X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最佳工作点,试计算量程为1mm、3mm及5mm时的灵敏度和线性度<

可以用端基法或其它拟合直线)。

1、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需要测量±

5mm的量程应如何设计传感器?

2、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非接触位移测量时,如何根据量程使用选用传感器。

实验十被测体材质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影响

了解不同的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涡流效应与金属导体本身的电阻率和磁导率有关,因此不同的材料就会有不同的性能。

除与实验二十五相同外,另加铜和铝的被测体圆盘。

1、传感器安装与实验二十五相同。

2、将原铁圆片换成铝和铜圆片。

3、重复实验二十五步骤,进行被测体为铝圆片和铜圆片时的位移特性测试,分别记入表8-2和表8-3。

表8-2被测体为铝圆片时的位移为输出电压数据

表8-3被测体为铜圆片时的位移与输出电在数据

4、根据表8-2和表8-3分别计算量程为1mm和3mm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线性度)。

5、分别比较实验二十五和本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小结。

当被测体为非金属材料如何利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