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4623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0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

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广东省潮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本试卷共14页,共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2.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18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的各种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别

C.细胞骨架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网架结构

D.细胞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可能相同

2.下表是与甲(某单基因遗传病女性患者)有关的部分家属患病情况调查。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成员

父亲

母亲

弟弟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舅母

患病

正常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甲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

C.甲弟弟和表弟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D.甲妹妹患病概率为3/4

3.从猪唾液、胰液和新鲜肝脏细胞中分别提取酶E1、E2、E3,它们与三种物质(S1、S2、S3)混合后情况如表一,且S3与E3混合后产生较多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表二为有关颜色反应实验。

据表(表中“+”为有反应,“-”为无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表一表二

物质

E1

E2

E3

S1

S2

S3

        

试管

物质

碘液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1

S1

2

S2

3

S3

4

S1+E1

5

S2+E2

6

S3+E3

A.三种酶的成分均为蛋白质

B.构成S1的单体是葡萄糖

C.据表中信息可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D.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是E3

4.下面左图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右图表示是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曲线图的c-d段时期

B.该细胞的每个染色体组中有3条染色体,包含了该生物基因组中的全部DNA序列

C.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说明细胞在b-c段时期内发生了交叉互换

D.假设图中细胞表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图像,则该生物是单倍体

5.分析右图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肝细胞、甲、乙三部位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B.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需穿过3个磷脂双分子层

C.甲、乙、丙维持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NaHCO3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6.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成分一致)中的扩散速率不同

B.氢氧化钙溶液能用来鉴定体外培养的人的某种细胞是否进行了有氧呼吸

C.用平板划线法测定土壤溶液活菌数

D.用含有尿素的培养基可以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7.2012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多数人的正常出行和生活节奏。

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

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表

B.启用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以追根溯源,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C.研制新型高效可充电电池,发展纯电动汽车

D.尽快将我国汽油生产标准由“国Ⅲ”提高到“国Ⅳ”甚至“国Ⅴ”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B.棉、丝、羽毛、塑料及合成橡胶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C.纤维素、合成纤维、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液化石油气可由石油分馏获得,汽油可由石油分馏或石油裂化获得

9.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可生成22.4L氯气

B.0.1mol·L-1氯化钡溶液中Cl-数是0.2NA

C.18gD2O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相对原子质量:

O-16)

D.4g氦气所含分子数为NA(相对原子质量:

He-4)

10.叠氮酸钠(NaN3)是无色离子晶体,遇高温或剧烈震动能发生强烈爆炸,快速分解成钠单质和氮气,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成分之一。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N3中只含有离子键B.1molNaN3完全分解最多可以产生33.6LN2

C.NaN3快速分解时,NaN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常温下,NaN3化学性质稳定,包装盒上无需特别说明注意事项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O水溶液中:

Fe2+、Cl—、Ca2+、H+

B.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

K+、Na+、I—、S2—

C.无色酸性溶液中:

K+、CH3COO—、HCO3—、MnO4—

D.pH=2的溶液中:

NH4+、Na+、Cl—、Cu2+

12.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有3种同位素B1、B2、B3,B3原子的质量数是B1的3倍,C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D和C可以形成DC型离子化合物,且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6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元素的金属性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强B.E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A和B只能形成原子个数比1︰2的化合物

D.以上元素中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C

13.下列涉及分子动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物体内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停止做无规则运动

C.物体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定表现为引力

D.物体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定表现为斥力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C.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

D.氢原子从定态n=4向基态跃迁,可以辐射连续光谱

15.2012年4月3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中圆轨道卫星,其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约为13小时。

则该卫星与另一颗质量相同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相比,有

A.轨道半径较大

B.向心力相等

C.动能较大

D.角速度较小

16.如图所示,物体A放置在固定斜面上,一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物体A上。

在力F变大的过程中,A始终保持静止,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的合力变大

B.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不变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D.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二、双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

17.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t1时刻

A.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小

B.甲一定在乙的后面

C.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

D.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甲、乙可能相遇)

1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则在此过程中

A.气体的内能增大

B.气体对外界做功

C.气体的压强增大

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19.一带正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电场力做负功。

则粒子位置变化过程

A.场强增大

B.电势升高

C.电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

20.空间虚线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群电子以不同速率v从边界上的P点以相同的方向射入磁场。

其中某一速率v0的电子从Q点射出,如图所示。

已知电子入射方向与边界夹角为θ,则由以上条件可判断

A.该匀强磁场的方向是垂直纸面向里

B.所有电子在磁场中的轨迹相同

C.速率大于v0的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长

D.所有电子的速度方向都改变了2θ

21.如图甲为一火灾报警系统.其中R0为定值电阻,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1,副线圈输出电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线圈输入电压有效值为

B.副线圈输出电压瞬时值表达式

C.R处出现火情时原线圈电流增大

D.R处出现火情时电阻R0的电功率减小

 

22.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I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B.图II用于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C.图III用于提取I2的CCl4溶液中的I2D.图IV用于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23.下一代iPhone将在电池方面有所改进,该电池的一极为一种有机高分子游离基(用R表示)和石墨粉及粘结剂的复合物,另一极是锂,分隔材料为某种聚烯烃,电解质为LiPF6溶解于某种有机碳酸酯溶剂中。

该游离基(R)在空气中十分稳定,在充电时被氧化成阳离子(Rx+),电池充放电的方程式为:

xLi+Rx+

xLi++R。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该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充电时,Rx+由阴极向阳极移动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xLi-xe-=xLi+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R-xe-=Rx+

24.关于下列四幅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图中两个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将有可能弯向不同方向

B.乙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部位是③

C.丙图是在缺镁培养液中长期培养的番茄叶片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

D.丁图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需用高倍镜观察

25.下表列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生物膜结构的相对含量(%),据此可推测

细胞膜

内质网膜

高尔基体膜

线粒体

核膜

其它

附着有核糖体

无附着核糖体

外膜

内膜

2

35

16

7

7

32

0.2

少量

5

60

<1

10

4

17

0.7

少量

A.细胞乙的线粒体氧化活性强度小于细胞甲

B.细胞乙合成的纤维素多于细胞甲

C.细胞乙合成的分泌蛋白多于细胞甲

D.生物膜结构的含量不同取决于基因的含量不同

 

三、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11小题,共182分。

26.(16分)研究人员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一、二的结果分别用下图中的甲、乙表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除满足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外,还必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是、

等。

(2)图甲中a点条件下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低于b点的主要原因是。

日温26℃、夜温20℃一定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吗?

,理由是。

(3)图乙表示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24小时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

②根据图乙在答题卷上画出以A为起点该密闭容器内24小时CO2含量变化的曲线。

欲通过检测CO2的释放量来判断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除澄清石灰水外,还可用_______(试剂)检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27.(16分)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白叶枯病菌感染所致。

研究发现,野生稻中存在抗白叶枯病的性状。

利用基因克隆技术从野生稻中克隆得到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基因,并转入水稻细胞,获得转基因水稻植株。

选取甲和乙两个抗白叶枯病的转基因植株,分别自交,结果见下表。

亲本

子一代

抗白叶枯病(株)

不抗白叶枯病(株)

289

98

370

25

请回答:

(1)白叶枯病菌与水稻细胞相比,其根本区别是。

(2)通过构建野生稻的,从中得到抗性基因。

利用对其进行切割,再连接到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转入水稻细胞。

(3)如果转入水稻的抗性基因都能正常行使功能,乙的自交子一代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的比例显著比甲的低,其可能的原因是甲细胞中               ,乙细胞中                    。

(4)若要以甲为材料设计一个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培育并获得含有抗性基因的纯合植株,可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

(5)请用遗传图解写出甲植株与非转基因植株杂交获得F1的过程。

(假设:

抗性基因为R+、无抗性基因为R-)

28.(16分)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下图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                  功能。

(2)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免疫。

(3)由图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

DC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DC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                  技术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4)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5)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

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

其研究思路是:

利用HIV可识别____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

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6分)酵母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多个地方

涉及到酵母菌,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①中,酵母菌与醋酸菌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②③的实验中,如何测定酵母菌有氧呼吸无酒精产生,而进行无氧呼吸过程中有酒精产生?

测定步骤如下,请补全。

取3支干净的试管编上号A、B、C,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发酵液,在C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做对照。

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并轻轻震荡,观察溶液是否变色。

(3)在④的实验中,如要连续7天测定恒定体积和浓度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需要用7支试管来培养并持续分别测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操作正确的有(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A.将适量干酵母放人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D.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E.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4)酵母菌在⑤中担任的角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某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错误操作是。

(6)在⑧操作中最关键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5分)

增塑剂(又叫塑化剂)是一种增加塑料柔韧性、弹性等的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酒类等行业。

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增塑剂的一种,可由下列路线合成:

已知以下信息:

(-R1、-R2表示氢原子或烃基)

(1)A的结构简式,D→E的反应类型。

(2)DBP的分子式为,D的结构简式是。

(3)由B和E以物质的量比1︰2合成DBP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①能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③能使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④苯环上含碳基团处于对位

31.(16分)

除去杂质后的水煤气主要含H2、CO,是理想的合成甲醇的原料气。

(1)生产水煤气过程中有以下反应:

①C(s)+CO2(g)

2CO(g)△H1;

②CO(g)+H2O(g)

H2(g)+CO2(g)△H2;③C(s)+H2O(g)

CO(g)+H2(g)△H3;

上述反应△H3与△H1、△H2之间的关系为。

(2)将CH4转化成CO,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

2CH4(g)+3O2(g)

4CO(g)+4H2O(g)△H=-1038kJ/mol。

工业上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相同):

①X在75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②Y在60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③Z在44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

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是(填“X”或“Y”或“Z”),选择的理由是;

(3)请在答题卡中,画出

(2)中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

(4)合成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是:

2H2(g)+CO(g)

CH3OH(g)△H=-90.8kJ·mol-1,T℃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

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开始只加入CO、H2,反应10min后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H2

CO

CH3OH

浓度/(mol·L-1)

0.20

0.10

0.40

①该时间段内反应速率υ(H2)=。

②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

υ(正)υ(逆)(填“>”、“<”或“=”)

(5)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要进行循环,其目的是。

32.(17分)

某硫酸工厂的酸性废水中砷(As)元素含量极高,为控制砷的排放,采用化学沉降法处理含砷废水,相关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以下问题:

表1.几种盐的Ksp表2.工厂污染物排放浓度及允许排放标准

难溶物[

Ksp

Ca3(AsO4)2

6.8×10-19

CaSO4

9.1×10-6

FeAsO4

5.7×10-21

污染物

H2SO4

As

废水浓度

29.4g/L

1.6g·L-1

排放标准

pH6~9

0.5mg·L-1

⑴该硫酸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2SO4)=mol·L-1。

⑵若酸性废水中Fe3+的浓度为1.0×10-4mol·L-1,c(AsO43-)=mol·L-1。

⑶工厂排放出的酸性废水中的三价砷(H3AsO3弱酸)不易沉降,可投入MnO2先将其氧化成五价砷(H3AsO4弱酸),MnO2被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⑷在处理含砷废水时采用分段式,先向废水中投入生石灰调节pH到2,再投入生石灰将pH调节到8左右使五价砷以Ca3(AsO4)2形式沉降。

①将pH调节到2时废水中有大量沉淀产生,沉淀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②Ca3(AsO4)2在pH调节到8左右才开始沉淀,原因为

③砷酸(H3AsO4)分步电离的平衡常数(25℃)为:

K1=5.6×10-3K2=1.7×10-7K3=4.0×10-12,

第三步电离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3=。

Na3AsO4的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AsO43-+H2O

HAsO42-+OH-,该步水解的平衡常数(25℃)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3.(16分)

1-乙氧基萘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熔点5.5℃,沸点267℃。

1-萘酚(性质与苯酚相似)熔点96℃,沸点278℃,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醇的沸点为

78.5℃。

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合成其他香料。

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

+C2H5OH

+H2O

1-萘酚1-乙氧基萘

⑴将72g1-萘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入5mL浓硫酸混合。

将混合液置

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

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

烧瓶上连接长直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

⑵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

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

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

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A.③②④①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

⑶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

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

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⑷某同学推测经提纯的产品可能还含有1-萘酚、乙醇、硫酸和水等杂质,设计了如下方案

进行检验,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用金属钠检验1-乙氧基萘是否纯净

取少量经提纯的产品于试管A中,加入金属钠

若,则产品纯净;

若,则产品不纯。

②检验经提纯的产品是否含有1-萘酚

若,则含有1-萘酚;

若,则不含1-萘酚。

34.(Ⅰ)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实验装置主要部件为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固定在轨道右端和小车上;通过传感器测定两者间位移变化,从而测出小车的加速度。

(1)在该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拉力,用传感器测小车的加速度。

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

该实验小组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可知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图线是________(选填“①”或“②”)。

(2)随着钩码的数量逐渐增大,图(b)中的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Ⅱ)

(1)某同学想测绘标有“3.8V0.4A”字样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下列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