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4647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docx

第2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

第2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

 

一、单选题

【问题】1、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国最高的法律渊源的是()(分值:

1.00)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国际条约

【答案】A

【解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国最高的法律渊源。

【问题】2、下列关于宪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值:

1.00)

A、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通过和修改,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公告施行。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一切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都必须依照宪法所确定的原则、基本精神,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否则一律无效。

D、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答案】D

【解析】宪法具有下列特点:

(l)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通过和修改,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公告施行。

(2)宪法规定的是社会、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等重大问题。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制定其他一切法律、法规的基础和依据,一切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都必须依照宪法所确定的原则、基本精神,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否则一律无效。

【问题】3、法律的效力仅次于宪法,法律由国家()公布。

(分值:

1.00)

A、主席

B、企业协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A

【解析】本书所讲的法律是指狭义的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

【问题】4、()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

(分值:

1.00)

A、宪法

B、基本法律

C、非基本法律

D、地方性法规

【答案】B

【解析】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

如刑法、民法、诉讼法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等法律。

【问题】5、()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分值:

1.00)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国际条约

【答案】C

【解析】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问题】6、()有权改变和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分值:

1.00)

A、国务院

B、主席

C、企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A

【解析】国务院有权改变和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问题】7、江苏省已有南京等()个省辖市拥有地方立法权。

(分值:

1.00)

A、8

B、9

C、10

D、11

【答案】C

【解析】江苏省已有南京等10个省辖市拥有地方立法权。

【问题】8、()是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分值:

1.00)

A、宪法

B、行政规章

C、行政法规

D、国际条约

【答案】B

【解析】行政规章是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问题】9、下列关于行政规章,表述错误的是()。

(分值:

1.00)

A、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B、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所制定的规章

C、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只是省级人民政府

D、地方政府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一般以政府令的形式发布。

【答案】C

【解析】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

【问题】10、中国自1983年6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到2006年10月31日,我国共批准了()个劳工公约;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原中华民国政府批准过()个劳工公约,所以历届中国政府共批准了()个国际劳工公约。

(分值:

1.00)

A、10,13,23

B、11,15,26

C、14,11,25

D、11,14,25

【答案】D

【解析】自1983年6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到2006年10月31日,我国共批准了11个劳工公约;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原中华民国政府批准过14个劳工公约,所以历届中国政府共批准了25个国际劳工公约。

【问题】11、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不利法律后果,被称为()(分值:

1.00)

A、法律制裁

B、法律监督

C、法律责任

D、法律实效

【答案】C

【解析】法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违法行为而受到的相应法律制裁。

换言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问题】12、下列关于法津责任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值:

1.00)

A、违宪责任是指由于违宪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B、民事责任可分为违约责任和行政责任

C、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或者因行政法的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D、刑事责任是指由于犯罪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答案】B

【解析】民事责任是指由于民事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可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问题】13、下列不属于行政处分形式的是()。

(分值:

1.00)

A、警告

B、记过

C、开除

D、管制

【答案】D

【解析】行政处分主要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形式。

【问题】14、下列不属于刑事责任中附加刑的是()。

(分值:

1.00)

A、罚金

B、夺政治权利

C、管制

D、驱逐出境

【答案】C

【解析】附加刑包括:

(1)罚金;

(2)剥夺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4)驱逐出境。

【问题】15、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侵犯国家、()和公民的财产权利以及浸犯法人名称和自然人的人身权时所应承担的责任。

(分值:

1.00)

A、集体

B、企业

C、法人

D、他人

【答案】A

【解析】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侵犯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权利以及浸犯法人名称和自然人的人身权时所应承担的责任。

【问题】16、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分值:

1.00)

A、没收财产

B、罚金

C、撤职

D、责令停产停业

【答案】D

【解析】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等7类。

没收财产和罚金属于刑事责任的附加刑范畴;撤职属于行政处分。

【问题】17、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有停止侵权、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分值:

1.00)

A、问责

B、书面检查

C、警告

D、支付违约金

【答案】D

【解析】民事责任承担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此外,还可处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等。

【问题】18、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

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责任。

(分值:

1.00)

A、间接

B、连带

C、部分

D、主要

【答案】B

【解析】连带责任原则。

一般来说,追究法律责任必须坚持责任自负原则,但并不排除在民法和行政法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允许有连带责任或者责任转移的存在。

【问题】19、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情形中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的是()。

(分值:

1.00)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六小时后,才将康某押送到40里外的乡派出所

B、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十年后被人查出

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D、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

【答案】D

【解析】法律责任的免除是指违法者虽然违反了法律,但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而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

免责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时效免责、不诉免责、协议免责、自首及立功免责、补救免责。

A项中,蒋某将入室抢劫的康某关押的行为属于自助免责的情形;B项中,蔡某盗窃的行为已超过追溯时效,属于时效免责的情形;C项中,双方达成合意,属于协议免责的情形;D项属于打架斗殴行为,高某持刀将他人刺伤不是自助行为,也不符合其他免责形式,因此不能减轻或免除其法律责任。

本题答案为D。

【问题】20、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规范的()。

(分值:

1.00)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D、以上三者

【答案】D

【解析】行政责任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1)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职权的行政主体。

(2)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行政处罚在惩罚性质上属于行政制裁。

【问题】21、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公开原则,除要求执法者必须对受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建立完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外,最重要、最关键的在于要求执法者()。

(分值:

1.00)

A、对受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B、建立、完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

C、办案公开制度

D、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答案】D

【解析】坚持公正原则,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求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时要公正、平等没有偏差。

在合法的前提下,应做到客观公正、适度,符合行政法的法理或精神,而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

【问题】22、“一事不再罚原则”指什么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值:

1.00)

A、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罚款处罚

B、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处罚

C、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种行政处罚

D、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依据两个以上不同的法律规范进行处罚

【答案】A

【解析】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针对行政相对人的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予多次的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

“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问题】23、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其违法行为的期限从()起计算。

(分值:

1.00)

A、行为终了之日

B、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但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

C、违法行为发生之日

D、受害人发现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

【答案】B

【解析】追诉时效原则。

追诉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予以追究的有效期限,如果超过这个期限,就不再实施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问题】24、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的罚款(分值:

1.00)

A、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答案】D

【解析】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问题】25、()是行政主体对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对人,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限制或者取消其生产经营活动资格的处罚(分值:

1.00)

A、没收非法财物

B、责令停产停业

C、罚款

D、警告

【答案】B

【解析】责令停产停业,是行政主体对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对人,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限制或者取消其生产经营活动资格的处罚。

【问题】26、下列不属于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形是()。

(分值:

1.00)

A、降低安全生产条件情节特别严重的

B、扣安全生产许可证时限超过120日

C、24个月内同一企业连续发生三次生产安全事故的

D、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

【答案】C

【解析】施工企业具有下列六种情形之一的,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①降低安全生产条件情节特别严重的;②安全生产许可证暂扣期内拒不整改的;③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时限超过120日;④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⑤12个月内同一企业第二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且第二次事故为重大事故的;⑥12个月内同一企业连续发生三次生产安全事故的。

【问题】27、下列关于行政拘留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值:

1.00)

A、拘留,也称行政拘留,特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相对人在短期或长期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处罚

B、拘留有严格的期限限制,即1日以上,10日以下

C、行政拘留只能由公安机关实施

D、法院可以实施行政拘留

【答案】C

【解析】拘留,也称行政拘留,特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相对人在短期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处罚。

拘留有严格的期限限制,即1日以上,15日以下。

行政拘留只能由公安机关实施。

【问题】28、狭义的法律,是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

(分值:

1.00)

A、宪法

B、国际条约

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

【答案】A

【解析】本书所讲的法律是指狭义的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

【问题】29、行政法规是()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分值:

1.00)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D、国务院各部门

【答案】C

【解析】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但高于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有权改变和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问题】30、行为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而承担的责任是()。

(分值:

1.00)

A、违宪责任

B、行政处罚

C、违约责任

D、侵权责任

【答案】C

【解析】违约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而承担的责任;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侵犯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权利以及浸犯法人名称和自然人的人身权时所应承担的责任。

【问题】31、近代法乃至现代法都普遍关心能够保障权利主体权利平等,由此引出在承担责任时必须以行为人有()为前提条件。

(分值:

1.00)

A、故意

B、过错

C、责任能力

D、损害行为

【答案】B

【解析】过错原则。

法律责任的认定一般以存在主观故意或者过失为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承担责任以其行为有主观过错为必要前提。

近代法乃至现代法都普遍关心能够保障权利主体权利平等,由此引出在承担责任时必须以行为人有过错为前提条件。

【问题】32、从轻处罚是指对违法当事人在法定处罚幅度内()予以处罚。

(分值:

1.00)

A、低于处罚幅度

B、高于处罚幅度

C、就轻就低

D、最低限度以下

【答案】C

【解析】从轻处罚是指对违法当事人在法定的处罚幅度内就轻、就低予以处罚,但不能低于法定处罚幅度的最低限度。

减轻处罚,是指对违法当事人在法定处罚幅度的最低限度以下给予处罚。

【问题】33、坚持行政处罚的公正、公开原则,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求行政主体在行使()时要公正、平等没有偏差。

(分值:

1.00)

A、行政自由裁量权

B、行政处罚权

C、监督管理权

D、行政立法权

【答案】A

【解析】坚持公正原则,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求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时要提下,公正、平等没有偏差。

在合法的前应做到客观公正、适度,符合行政法的法理或精神,而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

【问题】34、下列不属于行政处罚种类的是()。

(分值:

1.00)

A、口头警告

B、罚款

C、责令停产停业

D、暂扣许可证

【答案】A

【解析】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等7类。

没收财产和罚金属于刑事责任的附加刑范畴;撤职属于行政处分。

【问题】35、下列不属于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的是()。

(分值:

1.00)

A、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

B、违禁物品

C、民事赔偿

D、非法金钱收入

【答案】C

【解析】没收非法财物,是行政主体剥夺相对人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财物,如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违禁物品以及其他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财物等。

【问题】36、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职权的()。

(分值:

1.00)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行政主体

D、仲裁机构

【答案】C

【解析】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职权的行政主体。

【问题】37、《侵权责任法》属于()。

(分值:

1.00)

A、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政府规章

【答案】A

【解析】以法为结尾的大部分属于法律。

【问题】38、《江苏省工程建设管理条例》法律效力和地位高于()。

(分值:

1.00)

A、《建筑法》

B、《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C、《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D、《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答案】D

【问题】39、《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属于()(分值:

1.00)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政府规章

D、技术标准

【答案】B

【问题】40、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报关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分值:

1.00)

A、安全措施费用投入计划

B、施工安全措施资料

C、安全施工组织体系资料

D、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答案】B

【问题】41、《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分值:

1.00)

A、违约

B、侵权

C、违宪

D、法律

【答案】B

【解析】《侵权责任法》第2条规定: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问题】42、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告知特种作业人员违章损伤危害。

(分值:

1.00)

A、书面

B、口头

C、电话

D、传令

【答案】A

【问题】43、在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执行当场收缴罚款程序时,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款收据(分值:

1.00)

A、省

B、市

C、区

D、乡镇

【答案】A

【问题】44、当场实施处罚的,属于行政处罚的()程序。

(分值:

1.00)

A、普通

B、简易

C、听证

D、执行

【答案】B

二、多选题

【问题】1、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值:

1.00)

A、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创立方式及表现形式

B、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者认可

C、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者法律地位的各种类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D、由同一个国家机关制定或者认可

E、具有相同法律效力或者法律地位的各种类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答案】A,B,C

【解析】法律渊源是指法的创立方式及表现形式,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因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者法律地位的各种类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我国法律渊源主要由各种成文法构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问题】2、我国法的渊源主要由各种成文法构成,即由( )等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所构成。

(分值:

1.00)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或地方法规

D、行政规章或地方规章

E、针对某安全事故的处理决定

【答案】A,B,C

【解析】法律渊源指法的创立方式及表现形式,是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因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者法律地位的各种类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我国法律渊源主要由各种成文法构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问题】3、我国法律渊源主要由各种成文法构成,即由()等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所构成。

(分值:

1.00)

A、宪法

B、国际条约

C、法律

D、规则

E、行政法规

【答案】A,C,E

【解析】我国法律渊源主要由各种成文法构成,即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所构成。

【问题】4、宪法规定的是()等重大问题。

(分值:

1.00)

A、日常生活

B、社会、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

C、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D、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E、家庭矛盾

【答案】B,C,D

【解析】宪法规定的是社会、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等重大问题。

【问题】5、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主要有()。

(分值:

1.00)

A、宪法

B、法律

C、地方性法规

D、村规民约

E、行政法规

【答案】A,B,C,E

【解析】法律渊源是指法的创立方式及表现形式,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因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者法律地位的各种类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我国法律渊源主要由各种成文法构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问题】6、下列法律中,属于基本法律的是()。

(分值:

1.00)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B、刑法

C、民法

D、诉讼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答案】B,C,D

【解析】AE属于非基本法律。

【问题】7、下列法律中,属于非基本法律的是()。

(分值:

1.00)

A、安全生产法

B、建筑法

C、刑法

D、民法

E、特种设备安全法

【答案】A,B,E

【解析】非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种具体社会关系或者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调整范围较基本法律小,内容较具体,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法》)等。

【问题】8、江苏省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为()。

(分值:

1.00)

A、无锡

B、徐州

C、扬州

D、连云港

E、苏州

【答案】A,B,E

【解析】江苏省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为无锡、徐州、苏州三市。

【问题】9、2015年7月31日,经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常州、南通、()、()、()、泰州6个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获得地方立法权。

(分值:

1.00)

A、连云港

B、盐城

C、苏州

D、扬州

E、镇江

【答案】B,D,E

【解析】2015年7月31日,经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常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6个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获得地方立法权。

【问题】10、依根据违法行为的不同性质可将法律分为()。

(分值:

1.00)

A、相对责任

B、违宪责任

C、行政责任

D、刑事责任

E、民事责任

【答案】B,C,D,E

【解析】依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法律责任作不同的分类。

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分类是根据违法行为的不同性质而区分的,包括违宪责任、行政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