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4864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docx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p

四川某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设计室

年月日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一、项目名称及性质

项目名称:

XXX净水厂技术改造工程

主办单位:

XXX

项目负责人:

杜开福

建设地点:

四川省XXX高坪区东观镇

项目性质:

技术改造

二、编制依据

XXX委托XXXXXX设计室承担XXX净水厂技术改造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双方为分工协作,明确责任,签订了本可行性研究的《技术服务合同》(见附件一),按合同并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暂行规定》的要求,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编制原则

1.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确保给水水质的品质。

2.充分利用现有净水厂的构筑物及设备,尽量节省技术改造工程费用。

3.确保安全生产,使供水水质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满足环保要求。

4.利用现有场地,尽量减少新占土地。

第二节建设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XXX位于四川省XXX高坪区东观镇螺溪河畔,全校共占地222.95亩。

自1978年建校至今,先后创办了钻井、地质、泥浆、内燃、驾修、仪表、车工、钳工、测井、物探、驾驶、测试等12个专业工种,创建了实习工厂。

学校现已发展为一所多专业、多功能的综合石油技工学校,师生人数达3500人。

成为XXX培养中级石油技术工人的重要基地之一。

该校现有处理能力为90M3/h的净水处理装置一套,系1980年建成,供全校现有3500名师生的生活及饮用水。

由于净水工艺不完善,技术不配套,处理后的生活饮用水不能达到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严重影响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

再加上该净水厂的蓄水能力有限,现有蓄水能力仅1000M3,不能保证该校3500名师生的每日生活用水要求,只好采用定时供水(每日3次,2.5小时/次),给全校师生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因此,该校净水厂的技术改造已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XXX净水厂技术改造完成后,可完全保障该校全体师生的生活及饮用水,且使供水水质满足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解决目前该校突出的供水矛盾。

第三节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暂行规定》、XXX净水厂可行性研究委托书(见附件二)等文件为依据,

并结合XXX净水厂现有水处理设施,人员素质和技术力量的实际情况,对以下问题进行论证:

1.净水厂生产规模以及工艺处理流程;

2.净水厂总图布置;

3.确定主要处理方案和主要设备选型;

4.自动控制方式和水平;

5.公用系统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

6.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劳动安全及消防等条件;

7.交通运输及施工条件;

8.项目的建设进度,工程投资估算;

第四节研究结论

本项目利用XXX净水厂现有的处理设备及构筑物,增加过滤、消毒的处理流程的技术路线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1.本项目的实施使得XXX净水厂的净水工艺处理流程完善配套,解决了XXX长期存在的全体师生的生活及饮用水水质差和水量不足等问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2.在工艺处理流程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充分利用了原有设备和构筑物,降低了工程投资费用。

(2)选用装填有高效滤料的WSG型中高速机械过滤器,确保给水水质的浊度及感观满足规范的要求。

(3)采用新型的WJ型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于生活饮用水的消毒,消除了三

氯甲烷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4)选用高效、节能型水泵,以及在流程中尽量利用高差,以期最大限度地节能。

3.方案的工程投资为116.39万元,鉴于本项目为该校的生活配套工程,本可研未对项目作内部收益率、动态回收期及不确定因素分析等财务分析。

 

第二章净水厂现状、改造规模及总工艺流程

鉴于上述原因,对该校净水厂的改造已势在必行,必须完善净水处理流程,增加贮水能力和提高供水水量及供水水质,使改造后的净水厂的供水水质满足国家的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达到全天均衡供水的目的。

第二节改造规模

XXX净水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所述:

(1)供水水质严重超过国家的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

求。

(2)供水水量较小,不能满足全校师生的生活用水要求,只能采用定时供水的方式供水。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水处理工艺流程不完善。

(2)水处理手段落后。

(3)水处理构筑物过于简易,无法正常运行。

为从根本上解决XXX净水厂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室与XXX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见附件一)和该校就此工程项目的《委托书》(见附件二),在本次技术改造中,考虑完善该校净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流程、重新设计和配套水处理构筑物。

其技术改造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按XXX净水厂的供水水质超标情况,重新确定净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增加必要的过滤和消毒设施,以保证供水水质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二、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规定的居住区生活用水定额,四川省属第五分区,最高日用水量为150~200L/人.d,按XXX现有师生人数,考虑到时变化系数以及不可预见的因素,XXX最高时用水量为177M3/h,平均时用水量88M3/h。

而XXX净水厂现有清水池两座,有效容积合计为1000M3(700M3、300M3清水池各一座),最大供水能力仅为90M3/h,远远不能满足全校师生的生活用水要求,目前只得采用定时供水制度,给全校师生的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不便。

因而本次技术改造必须增大XXX净水厂的贮水能力和供水能力,根据该厂的现在的具体情况和《任务委托书》的要求,

通过均衡计算和可行性技术比较,本次技术改造需增加1000M3的贮水能力和新建二级泵站以扩大净水厂的相应供水能力。

第三节总工艺流程

为达到供水水质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全天均衡供水的要求,同时为节约工程投资,充分利用XXX净水厂的原有设备和处理构筑物,通过全面的技术可行性比较,提出以下几个水处理工艺流程以供选择。

一、方案流程

方案一:

见下附水处理工艺原则流程图。

 

说明:

1.斜管沉淀池由300M3清水池改造。

2.提升水泵利用原有的给水泵。

3.清水池容积为新建1000M3清水池再加上原有700M3清水池。

 

方案二:

见下附水处理工艺原则流程图。

说明:

1.斜管沉淀池由原有300M3清水池改造。

2.提升水泵利用原有的给水泵。

3.清水池容积为新建1000M3清水池再加上原有700M3清水池。

 

方案三:

见下附水处理工艺原则流程图。

说明:

1.附线功能:

鉴于嘉陵江系高浊度水系,其洪水期最大浊度高达5000mg/L,为确保净水处理效果,本方案特增设运行附线。

以便在原水浊度较高、处理后的水质浊度超标时作为补充运行方案,其工艺原则是将原有的300M3清水池和700M3清水池临时改为平流沉淀池使用,以保证供水水质的浊度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在正常生产运行时,清水池的容积为新建1000M3清水池加上再原有

的300M3清水池和700M3清水池。

二、方案优缺点

方案一:

优点:

1.出水水质较好,能符合GB5749-85《生

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2.管理运行方便。

缺点:

1.工程造价较高。

2.运行中水头损失较大。

3.斜管构造复杂,利用300M3清水池改建

的斜管沉淀池排泥较困难。

方案二:

优点:

1.工程造价比方案一低。

2.日常运行管理费用低。

缺点:

1.运行中水头损失较大。

2.漂白粉含氯量低,用量多,制备容积

大,操作比较麻烦。

且采用漂白粉,排渣对

环境有一定影响。

3.斜管构造复杂,利用300M3清水池改建

的斜管沉淀池排泥较困难。

方案三:

优点:

1.工程造价低。

2.日常运行管理方便。

缺点:

1.对源水水质要求高。

鉴于嘉陵江属高浊

度水系,在洪水期时浊度可高达5000mg/L,

使充49井供水水质变差,可能导致短时间

供水浊度指标超标。

2.压力式过滤罐的过滤周期将比方案一、

二的过滤周期有所缩短,增加反冲洗次数。

三、方案选择

通过对三个方案的可行性技术、施工难易程度、运行管理及投资经济比较,本可行性研究认为第三方案是较为切实可行、且投资较省的方案。

故推荐为本可行性研究的实施方案。

本方案采用的各个水处理构筑物及设备清单详见表2-2、表2-3。

新建水处理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表2-2

序号

水处理构筑物名称

规模及结构、型号

数量

备注

1

清水池

钢混结构1000M3

一座

新建

2

压力式过滤器

金属结构Φ3000

两座

新建

3

泵房、操作化验室

及库房

砖混结构73.8M3

一座

新建

4

提升水泵

IS150-125-400

两台

新增

5

移动式空气压缩机

2V-6/7

一台

新增

6

次氯酸钠制备及投加间

砖混结构11M3

一座

改造

利用原有水处理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

表2-3

序号

水处理构筑物名称

规模及结构、型号

数量

备注

1

清水池

条石结构300M3

一座

已有

2

清水池

条石结构700M3

一座

已有

3

加压水泵

6BA-6A

两台

已有

4

水塔

砖混结构100M3

一座

已有

本技术改造方案充分利用了净水厂的原有各水处理构筑物和设备。

报废的金属过滤罐和消毒池均系净水厂因无法正常运行而早已弃置不用多年的旧构筑物及设备。

四、总工艺流程

改造后的总工艺流程见:

规9701-1《XXX净水厂工艺流程布置图》。

关于方案的几点说明:

1.本工艺流程充分考虑了XXX净水厂的原有水处理构筑物的利用,除原已废弃的过滤罐和消毒池外,其它水处理构筑物均得到利用。

2.如前所述,嘉陵江属高浊度水系,在洪水期间浊度可高达5000mg/L,使供水水质的浊度可能超标。

考虑到这点,我们已在水处理流程中增加了运行附线(附线功能详见方案流程的说明)以期望保证净水处理效果,但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浊度超标的问题,最好能够完善充49井净水处理流程,以改善充49井沉清输水站的来水水质。

充49井现有水处理构筑物如下:

(1)加药池:

混凝土结构,容积为1M3。

(2)混合槽:

砖混结构,长度为10M。

(3)反应池:

条石结构,容积为50M3。

(4)沉淀池:

条石结构,容积为400M3。

(5)吸水池:

条石结构,容积为60M3。

(6)药房:

面积为15M2。

(7)机泵房:

面积为180M2,YB-3泥浆泵三台。

(8)值班室及生活辅助设施:

面积为159.3M2。

充49井沉清输水站主要承担着XXX净水厂源水处理的澄清和沉淀处理任务,处理后利用长输管线输送至校内过滤贮水站。

其水处理工艺流程见下:

从充49井沉清输水站的水处理构筑物和水处理工艺流程分析,该站的

水处理流程基本上是完善的,只要改造部分较落后的水处理设施和水处理构筑物,就可以解决在嘉陵江洪水期间供水浊度超标问题。

第二节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1.气温:

最热月平均气温27.8℃

最冷月平均气温6.6℃

绝对最高气温41.3℃

绝对最低气温-2.2℃

2.湿度:

冬季空气平均相对湿度82.3%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8%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0%

年平均相对湿度79%

3.风荷载:

瞬时最大瞬速V=19米/秒

基本风压值q=30公斤/M2

(q=V2/16~23公斤/M2)

4.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1054.4mm

年最大降雨量1529.4mm

月最大降雨量398.3mm

5.年平均蒸发量:

1373.4~866.7mm

6.雷电日:

年平均43天

年最多60天

7.雪荷载及冰冻:

最大积雪深度5cm

最大冰冻深度无

8.大气压力:

年平均气压980~978.6(毫巴)

最高月平均气压992.5(毫巴)

最低月平均气压965.6(毫巴)

9.地震裂度:

<6度

二、供电

XXX在1973年12月建校时,校内照明和动力用电,由XXX输送电力和二龙配电房供电,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电力供应不足,不能保证学校教学之用。

该校于1981年12月和1990年12月先后两次修建和改造了学校发电房,其电力现有输出功率为320KW,并同时投入资金改造外部供电系统,由原来XXX和二龙配电房供电改为由XXX供电局统一供电。

经过几次改造后,电力负荷已完全能够满足该校的照明和动力用电。

该校目前设有250KVA变压器一台,并计划97年新增400KVA变压器一台。

而本改造工程新增电负荷仅为88KVA,综上所述,该校的电力负荷能够满足本改造工程的用电要求。

本可行性研究不再考虑新增变压器电力系统。

三、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区划图和XXX地震局提供的资料,该地区的地震裂度小于6级,故设计时不考虑地震设防。

第四章总图、土建及公用系统

第一节总图

一、总图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XXX净水厂改造装置建在该校校园内的过滤贮水站的西南面,新增的各个水处理构筑物与原净水厂结合为一体,新建工程占地680.4M2。

由于新建工程的选址在XXX内部,本可研中不考虑新增福利设施。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及本设计室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查勘了解的情况,在总图布置中考虑了以下有关问题:

1.竖向设计中尽量考虑利用自然地形,避免大挖大填。

2.建、构筑物尽量沿地形等高线布置,以避免地基土的分级变形量过大。

3.区域内新建的排水沟均按自然坡向布置。

总图平面采用即考虑工艺流程和地形,又考虑设备集中和与原处理构筑物衔接相结合的原则。

总图平面按矩形布置(见规9701-2)。

中央通道考虑为4.5M,次要通道考虑为2.5M和2M,大门考虑设置为4M。

净水厂技改工程平面布置见规9701-2《XXX净水厂改造平面布置图》。

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总占地面积680.4M2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392.37M2

建筑系数57.6%

二、各水处理构筑物占地一览表

见表4-1。

工程占地一览表

表4-1

序号

构筑物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次氯酸钠配制及投加间

M2

11.6

改造

2

清水池

M2

304.44

新建

3

泵房及操作化验室、库房

M2

73.8

新建

4

压力滤罐

M2

14.13

新建(两座)

5

通道及绿化用地

M2

288.03

第二节、土建工程

一、建筑形式

建、构筑物采用砖混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屋面采用柔性防水。

室内采用水磨石地面,内部采用涂料装修。

二、结构设计原则

1.风载:

按9-74《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选取;

2.雪载:

按覆盖厚度5CM考虑;

3.地震裂度:

<6级,不考虑设防。

三、主要水处理构筑物结构形式

主要水处理构筑物结构形式一览表

表4-2

序号

水处理构筑物名称

构筑物结构形式

备注

1

次氯酸钠制备及投加间

砖混结构

一座

2

清水池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一座

3

泵房、操作化验室及库房

砖混结构

一座

4

压力式过滤罐

金属结构

两座

第三节公用工程

一、供电

1.现有供电情况

XXX电力情况见第三章第二节。

2.新建工程用电

本改造工程用电负荷的增加主要在两台新增的提升水泵和空气压缩机上,新增用电负荷为88KVA。

根据XXX电力系统目前的状况及用电负荷情况,完全能够满足本改造工程的用电所需,故本可研不考虑新增配电设施。

3.系统供电方案

根据XXX的用电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规划情况,本改造工程拟采用如下供电方案:

直接由该校的配电房向改造装置供电,以方便集中控制。

二、通讯

1.现有通讯状况

XXX目前已有程控电话网,现有的150门程控交换机完全能够满足本改造工程对通讯的要求。

2.新建工程通讯设置方案

在新建的泵房设置行政通讯电话一部,以满足生产调度、检修及报告紧急情况时使用。

 

第五章辅助生产装置

第一节化验室

XXX净水厂原设有化验室,但原有的化验设备落后且缺乏一些必要的水处理化验设备,无法准确的提供生产运行管理所必须的化验数据。

鉴于今后运行管理的便利,本改造工程需新建化验室和新增必要的水处理化验分析设备,以保证生产运行的正常和可靠性。

化验室需新增的水处理化验分析设备见下表:

新增化验分析设备一览表

表5-1

序号

化验分析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和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高温电炉

2.5KW

1

2

电热恒温干燥箱

202-Ⅱ

1

3

电热恒温培养箱

GS123

1

4

电热蒸馏水器

2.5KW

1

5

电热恒温水浴锅

HH.S11.2

1

6

光电比色计

GXG-915

1

7

浊度仪

GDS-3型光电式

1

8

余氯比色器

快速比色器(立式)

1

9

电导仪

DDS-11

1

10

酸度计

PHS-25

1

11

离子计

PXJ-2

1

12

自动加码1/1000精密天平

TG-328A

1

13

托盘天平

TG51分度值2度

2

14

电冰箱

制冷温度0~8℃

1

15

高倍显微镜

ZXA-Ⅲ

1

16

高压蒸汽消毒器

YXQ.WY22.66-ⅡR

1

注:

表中未列入化验分析所需的玻璃器皿等材料。

新建化验室考虑与泵房、操作室合建,进行现场取样分析,及时作出水质分析报告单,使操作人员可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单的数据调整生产运行状态,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第二节其它辅助生产设施

一、库房

为方便日常生产运行管理,考虑库房与泵房及操作化验室合建。

存放日常生产运行所必需的各种药剂、维修工具及管道零配件等。

新建库房面积为13.5M2。

二、汽车及车库

新建装置生产及检修的各种材料和药剂由XXX统一考虑,本可研不再增设车辆及相应的车库。

三、消防设施

XXX校内无消防水系统,学校的消防工作由东观镇消防队承担。

本可研不再考虑新建消防水系统和新增消防车,也不在清水池中考虑措施保持必要消防水位。

只是根据GBJ140-9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在本改造工程界内设置相应的移动式消防设施。

四、维修设施

目前XXX设有机电车间负责全校的水、电、气系统的维修和安装、管理。

其主要编制如下:

1.焊工班:

配置有交、直流弧焊机,等离子切割机等。

负责工程维修、安装工作中的焊接及切割任务。

2.车工班:

配置有车、刨、钻床等加工机械。

负责设备和管道零配件加工。

3.电工班:

负责维修及安装校内的电气系统和用电设备。

4.管工班:

负责维修、安装校内的水管线和天然气管线。

5.龙门水泵站:

负责每日从嘉陵江抽水和管理该站的设施。

6.水塔供水班:

负责全校师生生活饮用水的供给及该站的日常运行管理。

根据XXX目前的维修人员的配备情况,完全能够满足本改造装置的维修要求。

故本可行性研究不再考虑新增维修设备和配置上述有关维修人员。

五、医疗设施

XXX已有相应的医疗站,本可研不再予以考虑。

第六章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

第一节水、电、气、风用量

本改造工程耗用水、电、气、风量见下表:

水、电、气、风用量表

表6-1

序号

能源种类

单位

耗用数量

备注

1

新鲜水

T/班

51.4

压力过滤罐反洗用水

2

KW

88

3

蒸汽

T/h

0

4

压缩风

NM3/min

6

压力过滤罐反洗用风

第二节装置能耗及节能分析

一、装置能耗

装置能耗一览表

表6-2

序号

能源种类

单位

耗用数量

备注

1

新鲜水

Kg/t

36.83

2

KVh/t

64.71

3

蒸汽

Kg/t

0

4

压缩风

NM3/t

0.022

二、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

本改造工程能耗主要在机泵运行、照明、压力过滤罐反洗等,要降低装置能耗,本可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

本改造工程采取的节能措施如下:

1.合理选用水处理工艺流程,在高程布置中尽量利用地形高差,降低水头损失,最大限度地节能。

2.选用高效、节能型水泵和节能灯具,降低日常生产运行中的电能消耗。

3.选用装填高效滤料的压力式过滤器,在确保供水水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小水头损失,降低压力式过滤器反洗时新鲜水和压缩风的用量。

 

第七章环境保护及职业安全卫生

第一节环境现状

XXX座落在川北重镇--XXX,位于市郊19公里,全校占地222.95亩。

校园依镇傍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色宜人。

近百种花卉争奇斗艳,七十多种木本植物疏密有致。

小巧玲珑的桂湖园更使校园充满勃勃生机。

目前,该校的校园优美,环境状况良好,学校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视,不断强化师生的环保意识,为防止污染,对各种工业废物和生活废物均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

第二节环境影响分析及环境保护

根据国发(1984)64号《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对“新建、扩建、改造项目(包括小型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一切可能造成污染、破坏的工程项目和自然开发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

”为此,本可行性研究对改造工程的环境保护问题作了重点考虑。

本改造工程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废气、废水和噪声,为此,本可研采取了如下处理措施:

1.废气

废气主要来自本改造工程中的次氯酸钠发生器系统,其主要成份为氢气和少量氯气。

根据废气中所含污染物的特点,本可研采取了将次氯酸钠发生器系统设置在下风向,避免废气向校园和师生生活区排放。

同时严格执行《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将加次氯酸钠制备及投加间单独设置,远离宿舍、

值班室等建筑物。

并设置专用的排气、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