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4882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x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2020-2021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2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B.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

C.蓝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D.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育种原理不对应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染色体数目变异B.青霉素高产菌株——基因突变

C.中国荷斯坦牛——基因重组D.鲁棉1号——基因重组

3.下列有关基因、性状和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DNA不能控制生物性状

B.两个个体的身高不同,基因型一定不同

C.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D.同一株水毛茛,空气中和水中的叶形态不同是由不同基因型决定的

4.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6%和23%,则其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互补链碱基总数的

A.17%、34%B.20%、30%C.34%、17%D.30%、20%

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和位置

B.基因A可突变成a基因或B基因

C.不一定会导致其控制的性状发生改变

D.碱基类似物能改变核酸的碱基导致基因突变

6.干旱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干旱地区种植;潮湿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潮湿地区种植。

干旱和潮湿所起的作用是

A.诱导基因突变B.产生地理隔离C.进行自然选择D.发生共同进化

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复制场所均在细胞核内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C.以亲代DNA的每一条链为模板

D.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8.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上个别基因的缺失会导致基因突变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发生染色体变异

C.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可发生以染色体组或个别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变异观察不到

9.某一果蝇种群中有灰体和黑体两种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64%,Bb的个体占32%,则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60%、40%B.64%、36%C.32%、68%D.80%、20%

10.下图表示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a有2个染色体组,图b有3个染色体组

B.由图d细胞构成的个体可能是由配子发育而来

C.若图b表示体细胞,则该生物可能是三倍体或单倍体

D.若图c代表的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该生物是二倍体

1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的基因、DNA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B.一个基因中包含多个DNA片段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

12.下列关于育种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工程育种可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B.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杂交育种既可选育新品种,也可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

D.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获得新基因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13.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的两条链方向相同B.碱基和磷酸交替排列位于DNA分子内侧

C.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D.每条DNA链都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1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确的是

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可在某患者家系中调查

C.猫叫综合征是缺失1条5号染色体引起的遗传病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15.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

16.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可使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C.随机交配不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基因频率是指某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17.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是低温诱导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取洋葱根尖0.5-1cm,低温下诱导培养36h

C.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实验中采用清水冲洗去除卡诺氏液

18.以下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的是

A.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B.生物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9.下列不属于共同进化实例的是

A.猎豹与斑马之间的“军备竞赛”

B.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剧增

C.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D.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而它们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

20.下图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B.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

B.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D.a上任意三个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

21.某二倍体植物基因B1中缺失了两个碱基对后变成基因B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B2的长度比B1的短

B.该个体的子代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

C.该变异可能导致翻译产生的肽链变长

D.正常情况下B1和B2可出现在同一个配子

22.下列有关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定水稻(2n=24)的基因组序列,可测定一个染色体组的基因序列

B.普通小麦的花粉离体培养长成的植株是三倍体,其体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

C.三倍体无籽西瓜高度不育,所以无籽性状的变异是不可遗传变异

D.单倍体都不可育,因其体细胞中只含有单个染色体组

23.某男学生是红绿色盲,体检时医生询问其家族病史得知其母亲是色盲和血友病患者,而父亲正常。

医生在未对该生作任何检查情况下就在体检单上记录了他患血友病,原因是

A.血友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母亲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他

B.血友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母亲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他

C.父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父母双方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他

D.血友病为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其母亲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他

24.如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合成过程涉及3种RNA

B.存在氢键的形成和断裂

C.核糖体移动方向b→a

D.氨基酸①的密码子是起始密码子

25.达尔文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生活着13种地雀,这13个物种的共同祖先来自南美大陆。

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下列不正确的是

A.13种地雀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发生了定向突变

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地雀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自然选择使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26.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③中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B.过程③所需要的tRNA来自宿主细胞

C.过程①和②所需要的嘌呤数不一定相等

D.过程①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了(-)RNA

27.现有红眼雌果蝇(XAXA)和白眼(XaY)雄果蝇杂交,子一代中偶然出现一只白眼果蝇。

该白眼果蝇出现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白眼果蝇的形成可能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B.亲本雌果蝇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缺失A基因所在片段

C.亲本雄果蝇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缺失a基因所在片段

D.亲本雌果蝇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基因

28.下图是隔离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R表示地理隔离,物种1和物种2交配可以产生可育后代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C.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后,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D.由于图中P的作用,导致基因库1和基因库2出现明显的差异

29.已知等位基因B/b位于21号染色体上。

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男患者(假设形成配子时,第21号的三条染色体一条染色移向细胞的一极,两条移向另一极),该患者的基因型为Bbb,其父亲的基因型为Bb,母亲的基因型为Bb,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患者产生含Bb配子的概率为1/3

B.该患者基因未发生改变不属于遗传病

C.该患者多出的一条染色体来自其母亲

D.其父母再生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概率为1/2

30.以下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片段交换不属于基因重组

B.非姐妹染色单体间进行片段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出现了aa的个体

31.某DNA(14N)含有2000个碱基对,腺嘌呤占30%,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结果如图1;若将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2结果,下列错误的是

A.Y层全部是仅含15N的DNA分子B.Z层与W层的核苷酸链之比为1/8

C.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5600个D.X层与Y层的DNA分子数之比为1/3

3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C.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成了不同物种

D.物种大部分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33.白菜甲(2n=20)与甘蓝乙(2n=18)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后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菜甲和甘蓝乙杂交产生的丙不可育,则甲乙属于不同物种

B.获得幼苗丙的过程,采用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戊的形成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但仍形成了新物种

34.在自然界中,狮(2N=38)、虎(2N=38)是不可能相遇的。

现在动物园中将狮、虎混合饲养,生出两只具有观赏价值的狮虎兽,但狮虎兽不能产生后代。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狮、虎能产生后代说明两者为同一物种

B.自然界中的狮、虎有隔离,动物园中的狮、虎没有隔离

C.狮与虎交配产生的狮虎兽不能产生后代与染色体不能联会有关

D.狮虎兽的产生说明人类可以打破不同种动物之间基因不能交流的界限

35.某精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其双链DNA分子均用l5N标记,再将该细胞转入含l4N的培养基中培养,进行2次有丝分裂后被15N标记的子细胞数不可能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一、非选择题(5小题,共50分)

36.(共9分)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①标记噬菌体②标记大肠杆菌③放射性检测④搅拌和离心⑤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最合理的顺序是(用数字表示)

(2)搅拌离心后沉淀物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则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用(填32P或35S)标记的。

(3)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子代噬菌体的外壳是在大肠杆菌的上合成的,合成新的噬菌体外壳需要的模板和原料分别是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4)用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

37.(共13分)甲图为人体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乙图表示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序号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甲图胰岛素基因中特定的代表了遗传信息,甲图所示生理过程与乙图中相对应的序号是,乙图中③过程发生的时期是

(2)甲图完成过程①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___;乙图中过程④与过程③相比,过程④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

(3)若要改造胰岛素分子,将图A中色氨酸替换为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则碱基发生的变化是。

(4)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其生物学意义是。

38.(共16分)人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分子包括两条α链和两条非α链。

控制α的基因位于第16号染色体上,如果出现有关基因缺失而使α链全部或者部分不能合成,则引起α-海洋性贫血,这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的α-海洋性贫血症进行调查。

请分析回答:

调查对象

表现型

A地区

B地区

C地区

合计

正常

α-海洋性贫血

(1)α-海洋性贫血症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表是他们设计的调查结果记录表,由此判断其目的是调查该病的___________,调查时应在人群中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

(3)如图为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某患者家族系谱图,该家族有两种遗传病(α-海洋性贫血症由A/a控制,色盲由B/b控制)。

请回答:

①α-海洋性贫血症的遗传方式为:

_______________

②若Ⅲ9和Ⅲ7结婚,生育的子女中发病概率是___________,若Ⅲ9和Ⅲ7生了一个患两种遗传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儿子健康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妻子再次怀孕,其避免生出患病小孩的措施是。

(4)从题

(2)分析我国法律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由是。

39.(共12分)下图是以玉米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各种途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2和途径3的育种原理都是__________;和品种B相比,品种C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途径4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控制玉米非糯性(W)和糯性(w)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

在途径1的育种过程中发现一株9号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非糯性玉米(假设9号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雄配子不育而雌配子可育)

现有染色体正常的糯性玉米和一条9号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非糯性玉米(不含w基因),请完善下列杂交实验以判断非糯性基因是否在缺失片段上:

①将上述两种玉米进行杂交,其中________(糯性/非糯性)玉米做母本;

②获得F1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③结果分析与判断:

若F1中非糯性∶糯性=1∶1,则控制非糯性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F1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1-20每小题1分,21-35每小题2分,共50分)

1--5DDCCB6--10CACDA11--15CDCBA16--20BCBBA

21--25CAACB26--30DCDAA31--35BABCA

36.(共9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1)②①⑤④③

(2)32P噬菌体DNA(仅写噬菌体不给分,每空1分)

(3)核糖体(1分)C(4)1:

49

37.(共13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1)碱基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④⑦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分裂间或间期)(1分)

(2)核糖核苷酸(1分)RNA聚合酶(1分)U—A

(3)模板链上的碱基C被替换为A(C→A)

(4)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提高翻译的速度或者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相同蛋白质)

38.(共16分,每空2分)

(1)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发病率随机抽样(随机)

(3)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5/121/4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基因检测或者进行产前诊断备注:

B超检查不给分)

(4)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39.(共12分,每空2分)

(1)染色体变异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1分),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都有所增加(1分)(备注:

结实率高不给分)

(2)随机性

(3)①非糯性③位于缺失片段上全为非糯性,则非糯性基因不在缺失片段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