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4898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docx

外科学章节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试题

《外科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单选题2

1、在先后解决了()等问题后,于19世纪40年代形成了现代外科学

A体外循环麻醉止血抗生素菜引流

B麻醉止血生物医学工程无菌术

C体外循环断肢再植生物医学工程式抗菌素

D无菌术麻醉止血输血

E无菌术麻醉断肢再植止血抗生素

(D)

多选题2

1、现代外科学的范畴包括()

A交通事故伤B巨大肝脓肿C恶性淋巴瘤E甲状腺功能亢进

(ABDE)

名词解释1

简答题0

问答题0

第二章无菌术

单选题4

1、高压蒸气灭菌,欲杀灭带芽胞的细菌至少需()

A蒸气压力15-20ibf/in2,温度121-126℃,维持10分钟

B蒸气压力15-20ibf/in2,温度121-126℃,维持20分钟

C蒸气压力15-20ibf/in2,温度121-126℃,维持30分钟

D蒸气压力15-20ibf/in2,温度121-126℃,维持45分钟

E蒸气压力15-20ibf/in2,温度121-126℃,维持60分钟

(C)

2、关于高压蒸气灭菌器的使用,下列哪项不正确()

A预置专用的包内及包外灭菌指示纸带

B为了避免待消毒包裹松散,应尽量紧密包扎

C瓶装液体灭菌时,可用纱布包扎瓶口

D已灭菌的物品应注明有效日期

E易燃、易爆品禁用高压蒸气灭菌

(B)

3、高压消毒后的物品,超过下列时间不能使用()

A3天B5天C7天D10天E14天

(E)

4、关于碘伏刷手法,哪项是错误的()

A所用浓度一般为0.5%(有效碘)

B应先用肥皂水刷手,前臂至肘上10ml共5分钟

C肥皂刷手后,以碘伏纱布擦手和前臂2遍

D晾干后仍需拿手术衣及戴手套参加手术

E碘伏的杀菌力强,能杀死皮肤深层的细菌

多选题4

1、在较大手术开始前,关于铺巾方法正确的是()

A除手术野外,至少要铺1层巾单

B手术切口周围,应铺4块无菌巾,通常先铺操作者同侧或先铺相对不洁区一侧

C无菌巾铺下后,如位置不准确,可以根据需要围绕手术区移动

D大单的头端应盖过麻醉架,两侧和足端应垂下超过手术床边30cm

E肢体近端手术常用双层无菌巾将手(足)部包裹

(DE)

2、关于肥皂刷手法正确的是()

A必须先刷双手然后双前臂,最后双上臂

B刷洗3遍,共10分钟

C刷洗至肘关节以上上臂10cm处

D刷洗完后即可穿无菌手术衣,参加手术

E洗手消毒完毕后,保持拱手姿势,手臂不能下垂

(ABCE)

名词解释2

1、asepsis:

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2、消毒:

指杀灭的病原微生物和其它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杀灭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简答题1

1、简述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

答:

一般准备:

换穿手术室的清洁鞋和衣裤,戴好帽子、口罩;手臂消毒:

肥皂水刷手、臂,碘伏擦手、臂;穿无菌手术衣和带手套。

问答题0

第三章外科休克

单选题4

1、各类休克共同点是()

A有失血的症状

B有感染的病史

C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及组织灌注不足

D血压下降E脉搏>90分,脉压差缩小

(C)

2、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

A组织灌注“只出不进”

B组织灌注“只进不出”

C组织灌注“有进有出”

D内脏小血管扩张

E外周皮肤、骨骼肌血管扩张

(A)

3、休克期代谢变化()

A乳酸盐下降,丙酮酸盐升高

B乳酸盐/丙酮酸盐比值>10-20

C高钠高钾血症

D高钙血症

E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显著增加

(B)

4、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处理应()

A先补液扩容后手术

B积极抗休克积极进行手术

C如出现酸中毒先纠正酸中毒再手术

D先行中心静脉插管密切监护待中心静脉压升至5cmHg

E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升压后再手术

(B)

多选题4

1、中心静脉压与补液关系()

A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低,应适当补液

B中心静脉压低、血压低,进行补液试验

C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低,压颈心、纠酸、扩血管

D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低,进行补液试验

E中心静脉压低、血压正常,适当补液

(CDE)

2、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

A体温>38℃或<36℃

B心率>90次/分

C呼吸急促>20次/分PaCO2<4.3KPa

D白细胞计数>12×109/L

E体温>38℃或<35℃

(ABCD)

3、下列哪些血管活性药物选择是错误的()

A休克早期应采用血管扩张药配合扩容治疗

B如扩容尚未完成可大剂量使用血管收缩剂

C如扩容尚未完成可小剂量短期应用

D去甲肾上腺素和硝普钠有配伍禁忌不宜用于抗休克治疗

E当中心静脉压>15cmH2O收缩压<80mmHg时可静脉推注西地兰

(BD)

4、某男30岁,体重60Kg,肝破裂入院,入院后神志尚清楚诉口渴,皮肤粘膜苍白、稍冷,脉搏110次/分,血压80/60mmHg,浅静脉塌陷,尿少,估计休克程度及失血量为()

A轻度休克,失血>800ml

B中度休克,失血>800ml

C中度休克,失血<800ml

D重度休克,失血>1600ml

E中度休克,失血800-1600ml

(E)

名词解释2

1、休克:

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但最终共同以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2、有效循环血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简答题2

1、试述休克的一般监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答:

精神状态,反映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皮肤温度、色泽,体表灌注情况的标志;血压,是血容量、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等三要素的客观指标;脉率,脉率变化多出现在血压变化之前,比血压更灵敏;尿量,反映肾血液灌注情况和肾功能的变化。

2、休克的病因分类有哪几种

答:

分:

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

问答题1

1、什么情况下需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反映什么压力的变化,正常值是多少?

答:

严重持久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时需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反映右心房或者胸腔腹腔静脉内压力的变化,在反映全身血容量及心功能状况方面一般比动脉压要早,其正常值为5-10cmH2O

第四章外科病人体液失调

单选题5

1、一女性脱水病人,体重50Kg,血清钠离子浓度为162mmol/L,第一天补液总量应为()

A2000mlB1000mlC3000mlD4000mlE5000ml

(D)

2、男,35岁,因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20天,诉全身乏力,食欲差,伴直立时晕倒,血钾3mmol/L,钠120mmol/L,其中水钠失调为()

A低钾血症,中度低渗性脱水B低渗性缺水C低钾血症,等渗性脱水D低钾血症E等渗性脱水伴轻度低钾血症

(A)

3、细胞外液主要的阳离子为()

ANa+K+BNa+CCa2+Mg2+DH+K+ENa+Mg2+

(B)

4、重度低渗性缺水的调节()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醛固酮系统抑制

C醛固酮系统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醛固酮系统抑制

E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醛固酮系统兴奋引起少尿

(E)

5、某学生,18岁因急性肠梗阻3天入院,BP80/60mmHg,血Na+135mmol/L,K+3mmol/L,HCO3—19mmol/L,其治疗程序中应该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急诊手术解除病因

B抗休克、补充血容量

C纠正酸中毒、给予碱性药物

D立即补钾

E立即给予强心、升压药物

(B)

多选题5

1、胃癌完全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3天,胃管引流量为1000ml/天,胆汁样胃液,下列哪项每天应静脉补充()

A水3000-3500mlB钠10-15g/LC钾4-5gD5%碳酸氢钠200mlE葡萄糖150-200g

(ABCE)

2、在存在多种水电酸碱平衡失调情况下首选应处理的是()

A积极恢复血容量保证循环状态良好

B积极纠正缺氧

C纠正严重酸碱中毒

D积极防治高钾血症

E补钙

(ABCD)

3、关于缺血病人补液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等渗性缺水病人可补生理盐水或平衡盐

B低渗性缺水应补高渗或等渗盐溶液

C高渗性缺水只能补水

D重度低渗缺水应先快速滴注高渗盐溶液,快速纠正重度缺钠性休克

E如合并低钾时可以在尿量大于40ml/h后并补钾

(ABE)

4、一民工体重60推装砖块板车上坡时不慎摔倒,车祸伤及中上腹部,第五天当地医院确诊为胰腺损伤、胰漏转入我院就诊,入院时神志不清,重度脱水外貌,呼吸增快45次/分,心率180次/分,BP80/60mmHg,尿少,急查血K+3.0mmol/L,Na+135mmol/L,

HCO3—12mmol/L,PaCO240mmHg,PH7.13。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诊断为重度等渗性缺水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B应先用等渗盐水,纠正脱水后视情况纠正酸中毒及补钾C立即补充5%碳酸氢钠200ml,再补充等渗盐溶液D先急诊手术,再纠正脱水E在积极抗休克、扩容治疗后酸中毒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后测得HCO3—为14mmol/L,可补5%碳酸氢钠溶液600ml。

(CDE)

5、男,58岁,食道癌患者,吞咽困难,不能进食20天入院,口甚渴,血Na+158mmol/L,补液宜选()

A5%碳酸氢钠溶液B3%氯化钠溶液C0.9%盐水D0.45%氯化钠溶液E平衡盐溶液

(CDE

名词解释3

1、等渗性缺水:

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2、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

3、低钾血症:

血清钾低于3.5mmol/L,引起以肌细胞功能障碍为主的病症。

简答题3

1、外科补钾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能口服尽量口服;分次补钾,边治疗边观察;补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或3g/L);补钾速度:

20mmol/L;尿量超过40mmol/L,再静脉补钾;补钾总量:

40-80mmol/天不等;严禁静脉推注。

2、低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

答:

碱性物质丢失过多如腹泻、肠瘘、胆瘘、胰瘘;酸性物质过多如失血性及感染性休克致酸性物质产生增多;肾功能不全

3、低渗性缺水的主要原因:

答:

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大创面的慢性渗液;排钠利尿剂的应用;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

问答题2

1、某厨师,80kg,因患恶性坏死性胰腺炎,在当地治疗3天后无明显好转转到我院治疗。

入院时T39℃P120次/分R45次/分BP40/20mmHg神志不清,呼气有酮臭味,皮肤粘膜干燥,眼窝凹陷尿少。

K+4.5mmol/L,Na+135mmol/L,血淀粉酶3200u/dl,PH7.15,HCO3-10mmol/L,PaCO240mmHg试诊断该患者为何种水电失调,如何进行补液治疗。

答:

诊断为:

重度等渗性缺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

补液:

生理需要量:

水2500ml、钠4-5g、K+3-4g

额外损失量:

发热,80×4×2=480ml,低渗溶液

累积损失量:

占体重6-7%,8000×6%=4800ml或8000×7%=5000ml,等渗盐溶液

5%SB=(24—12)×80×2/3=640ml

累积量第一个24小时补一半,故等渗盐溶液为2400ml

5%碳酸氢钠约320ml

补液总量=生理量+额外量+1/2累积量(第一个24小时)

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酸中毒仍无改善,积极补碱纠酸

第五章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

单选题3

1、急性肾衰竭少尿或无尿期,病人死亡的常见原因是()

A酸中毒B低钠血症C高钾血症D低氧血症E氮质血症

(C)

2、关于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A少尿不明显草B症状轻C多发生于创伤大手术后DBUN与Cr进行性升高E四氯化碳中毒

(E)

3、肾前性肾衰竭的病因有()

A大出血、休克B双输尿管结石C重金属中毒D感染E四氯化碳中毒

(A)

4、关于急性肾衰不正确的是()

A尿量明显减少是肾功能受损的常见表现

B尿是不是判断急性肾衰的唯一指标

C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会经历少尿期

D血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是急性肾衰的病理生理改变之一

E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是急性肾衰的病理生理改变之一

(C)

多选题3

1、下列哪些是MODS的高危因素()

A严重创伤、大量输血B肠息肉C绞窄性肠梗阻D急性重症胰腺炎E严重的腹腔感染]

(ACDE)

2、下列哪些是常见的器官功能不全()

A急性肝炎B休克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D急性胃肠炎E应激性溃疡

(BCE)

2、哪些抗生素肾脏毒性较小()

A青霉素B先锋霉素C庆大霉素D红霉素E卡那霉素

(ABD)

3、急性肾衰竭,少尿或无尿期,临床表现有()

A氮质血症B低血钾C低氧血症D出血倾向E高钠血症

(AD)

名词解释3

1、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是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序贯继发两个或更多的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衰竭》

2、急性肾衰竭:

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及由此所致的血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积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病征之一,还可能与其它器官的功能障碍并存而构成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3、少尿和无尿:

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尿量不足100ml称为无尿。

简答题3

1、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预防要点

答:

处理各种急症时均应有整体观点,尽可能达到全面的诊断和治疗;重视病人的循环和呼吸,尽可能及早纠正低血容量、组织低灌注和缺氧;预防感染是预防MODS极为重要的措施;尽可能改变全身情况;及早治疗任何一个首先继发的血管功能不全,阻断病理的连锁反应以免形成MODS

2、急性肾衰竭病因和分类

答:

肾前性:

由于脱水、出血、休克、心排量不足等因素所致之血容量减少;肾后性:

是指由于双侧肾输尿管或孤立肾输尿管完全性梗阻所致肾功能急剧下降;肾性: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实质性急性损害,急性肾小管坏死是其主要形式,肾缺血和中毒是其主要病变。

3、急性肾衰少尿期的治疗原则

答:

严格控制入液量,补液原则是“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维持营养、供给热量;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高钾血症;纠正酸中毒,严格控制感染;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

问答题0

第六章输血(自学)

单选题2

1、健康成人一次性失血代偿极限是()

A500mlB800mlC1000mlD1200mlE1500ml

(B)

2、我国目前常用新鲜库血保存期是()

A14天B21天C28天D35天E3个月

(B)

多选题2

1、输血的并发症有()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循环超负荷E疾病传播

(ABCDE)

3、自体输血方式有()

A自体血制品回输B术中自体失血回输C血液稀释回输D预存自体库血回输E代血浆使用

(BCD)

名词解释1

简答题0

问答题0

第七章外科营养(自学)

单选题2

1、营养不良评定标准哪项是错误的()

A体重小于标准体重的15%

B血清铁蛋白小于2.0g/L

C白蛋白小于34g/L

D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0

E三头肌皮皱厚度低于标准10%

(D)

2、下列哪项不是肠内营养不良的并发症()

A误吸B腹胀C腹泻D鼻粘膜糜烂E胆囊内胆汁淤积和结石形成

(E)

多选题2

1、下列哪些病人需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A不宜经口摄食超过5-7天

B急性坏死胰腺炎早期

C上消化道瘘急性期

D烧伤康复期

E股骨骨折的病人

()

2、肠内营养适应证有()

A胃肠功能正常但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不能摄食者

B食管瘘并梗阻

C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第三天

D高位肠瘘,瘘口远端已至空肠管造口管者

E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情稳定30天后

()

名词解释1

简答题0

问答题0

第八章临床麻醉

单选题8

1、椎管内麻醉术前用阿托品的目的是()

A预防呕吐 B减少胃肠道腺体分泌 C减弱迷走神经反射 D减轻内脏牵涉痛E镇静

(C)

2、关于麻醉前肌肉注射用药,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一般麻醉前30-90分钟肌肉注射 

B一般麻醉前10-15分钟肌肉注射 

C一般麻醉前30-90分钟肌肉注射

D一般麻醉前2小时肌肉注射 

E以上都不对

(A)

3、合并糖尿病者,若需进行择期手术,在麻醉前准备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纠正酮症酸中毒后手术

B空腹血糖控制在9.5mmol/L

C空腹血糖应控制在8.3mmol/L以下,尿糖低于(++),尿酮体阴性

D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mmol/L以下,尿糖低于(+),尿酮体阴性

E以上都不对

(C)

4、腰麻穿刺时,穿刺针依次经过的组织,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和蛛网膜

B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

C皮肤皮下组织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蛛网膜

D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蛛网膜

E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蛛网膜

(A)

5、在椎管内麻醉中,关于麻醉平面的判断胸骨柄上缘为()

AT4BT6CT2DT8E以上均不对

(C)

6、腰麻时注药的速度一般采用()

A每秒注射1mlB每2秒注射1mlC每3秒注射1mlD每4秒注射1mlE每5秒注射1ml

(E)

7、腰麻病人并发症呼吸抑制、呼吸停止,最主要的急救措施是()

A立即给氧B立即给呼吸兴奋剂C立即行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D立即加快输液E立即给碱性药物

(C)

8、硬膜外阻滞麻醉时,在初量作用将消失时,注入第二次量,其剂量约为()

A初量的一倍以上B与初量相等C初量的1/2-2/3D初量的1/4-1/3E以上都不对

(C)

9、腰麻术后头痛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性头痛B麻醉平面过高C术前用药不当D术中牵拉腹腔内脏E脑脊液从穿刺孔漏入硬膜外腔,致颅内压下降

(E)

多选题8

1、局麻方法有以下几种()

A表面麻醉B局部浸润麻醉C区域阻滞D神经阻滞E以上均不是

(ABCD)

2、关于麻醉前胃肠道的准备,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择期手术前应常规排空胃

B手术前应禁饮食4小时

C手术前应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D胃没有排空,又需立即手术者,选用全麻时,可考虑行清醒气管插管

E以上都对

(ACD)

3、关于影响腰麻麻醉平面的因素,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药物剂量最为重要

B与药液的比重和容积有关

C穿刺间隙

D病人体位

E注药速度

(ACDE)

4、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 )

A冰水浸浴法B冰代降温法C变温毯D体外循环方法E以上都不对

(ABCD)

5、局麻药据化学结构分类分以下哪类( )E

A酯类B芳香类C胺基类D酰胺类E以上都是

(AD)

6、常用局麻药的一次限量下哪些是正确的( )

A普鲁卡因1000mg B丁卡因表面麻醉40mg C利多卡因神经阻滞400mg D布比卡因神经阻滞150mg E以上都不对

(ABCD)

7、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 )

A术前血压正常者,控制收缩血压不低于80mmHg B术前血压正常者,控制MAP(平均压)在50-65mmHg C让手术野位于最高位置 D降压期间应监测ECG、

SPO2、尿量、直接动脉测压 E以上都不对

(ABCD)

8、关于气管内插管,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为了麻醉期间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B便于吸入全身麻醉药的使用C全麻时,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者应行气管内插管D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者必须行气管内插管E新生儿窒息不宜使用

(ABCD)

名词解释3

1、MAC**:

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到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2、全身麻醉*:

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松。

3、麻醉平面**:

感觉神经阻滞后,可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其上下界限称麻醉平面。

4、局部麻醉*:

用局麻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受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简答题3

1、简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

①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及恐惧的心情,使病人在麻醉前能充分合作,情绪安定,同时可减少全麻用药量。

②提高病人的痛阈,缓解原发疾病及麻醉前有创操作的疼痛,使病人在麻醉操作过程中充分配合。

③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功能,减少唾液分泌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防误吸。

④消除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射,特别是迷走神经反射,抑制因激动或疼痛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以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2、简述局麻药的毒性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

引起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常见原因有:

①一次用药量超过病人耐量;②误将药物注入血管内;③药物作用部位血供丰富,未酌情减量或局麻药液骨未加肾上腺素;④病人因体质衰弱等原因耐受力降低。

预防:

应针对发生原因采取措施①一次用药量不超过限量;②注射前先回抽看有无血液;③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或用药部位酌情减量,如无禁忌,药液内加入少量肾上腺素;④麻醉前适当先用地西泮或巴比妥类药物。

3、简述影响硬膜外阻滞麻醉平面的主要因素:

**

硬膜外阻滞麻醉平面主要取决于:

①局麻药的累积;②穿刺间隙;③导管方向,导管向头端插管后,药液易向胸、颈部扩散,向尾端插管,易向腰、骶部扩散;④注药方式:

药液相同,如集中一次注入,则麻醉范围较广,分次注入则麻醉范围缩小,此外,药液浓度、注药速度及病人体位也可产生一定的影响。

4、简述腰麻时术中并发症:

腰麻时术中易出现的如下并发症:

血压下降:

血压下降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麻醉平面有密切关系,麻醉平面越高越易引起血压下降;呼吸抑制:

高平面腰麻时病人常出现呼吸抑制,平面愈高,抑制愈严重;恶心、呕吐:

常由于高平面引起血压下降、呼吸抑制致脑缺氧兴奋呕吐中枢,迷走神经兴奋、肠蠕动增强及牵拉腹腔内脏等原因。

问答题1

第九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单选题4

1、一旦确诊为心跳骤停必须在下列哪个时间内重建循环和呼吸()

A2-3分钟B4-5分钟C1-7分钟D11-12分钟E20分钟以内

(B)

2、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操作能建立暂时的人工循环、动脉压可达()

A40-50mmHgB50-60mmHgC60-70mmHgD70-80mmHgE80-100mmHg

(E)

3、CPR时正确的操作程序是()

A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B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C人工呼吸—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D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开放气道E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A)

5、心肺复苏时的首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