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4969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docx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危险点源应急救援预案

一、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

油漆中的苯中毒、施工中出现的粉尘、噪声等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职业危害。

油漆中的苯中毒防治措施:

1、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使人工了解工业卫生的基本情况;

2、定期为接触毒物的人员进行体验;

3、严格执行生产工艺;

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5、遵守个人卫生,个人防护规范;

6、不应在可能被污染的环境中存放食物,也不应在那里用餐、饮水、吸烟;

7、在工作时间内如需用餐、饮水,应先认真以温水、肥皂洗手和漱口后,在指定的房间内进行;

8、班后洗澡,换下的工作服等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应和非工作服混放;

9、必要情况下,应按规定戴齐个人防护用品(如眼镜、皮靴、手套、橡胶鞋等)。

防尘综合措施:

1、宣传教育。

这是一项组织性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2、技术革新

3、湿法防尘

4、密封尘源

5、通风除尘

6、个人防护

7、维护管理

8、监督检查

圆盘踞的噪声控制措施:

在圆盘踞锯片上涂阻尼材料,改变锯齿角度和局部隔声等,使用护耳器或护听器。

另:

a、进行噪声测定;

b、加强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

c、进行听力测定;

d、加强护听器的应用;

e、加强培训教育。

二、起重设备意外事故的预防性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目的

起重设备在安装、拆卸使用过程中,因是高空作业,容易出现意外事故,所以在起重设备的安装、拆卸、操作、维修过程中,其安装、拆卸、操作、维修人员应严格按照起重设备使用说明书上规定和程序进行操作和维修,遵守高处作业规范,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点。

2、起重设备在安装、拆卸、操作、维修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种类。

2.1高空坠落

2.2因安装、拆卸、操作不当引起的起重设备的倾覆、倒塌

2.3触电事故

2.4起重设备的螺栓脱落,造成倾覆

2.5冒顶脱落,飞出

3、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3.1高空作业必须穿防滑些,系好安全带并应高挂低用。

戴安全帽,系好帽带。

高空作业必须按照高处作业规范,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2起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起重设备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起重设备使用说明书上的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起重设备操作人员手册》执行。

3.3起重设备安装、拆卸、维修、保养人员应严格按《起重设备安装、拆卸施工方案》执行。

4、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4.1若发生意外事故,如高空坠落,应立即控制事故现场,因高空坠落易引起脊椎受伤、出血。

所以受伤人员应尽量平放,并用担架抬上车,及时送医院进行抢救。

4.2若施工现场发生意外事故,受伤人员呼吸不畅,应口对口为受伤人员作人工呼吸后,再送医院抢救。

4.3若受伤人员出血不止应尽快采用压迫止血法进行暂时止血,再送医院进行抢救。

4.4发生事故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并作好摄影记录。

4.5发生意外事故后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

5、对起重设备的安装、拆卸,使用过程中的事故应有预见的可能性,组织好有关人员对事故危害的认识和应急救援教育,争取把事故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三、基坑开挖意外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目的

基坑开挖是容易引起土石方坍塌,毗邻建筑物坍塌意外事件的发生,所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规定了具体程序。

将有可能遇到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点,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生产。

2、基坑开挖过程中易发生的事故种类

2.1土方坍塌

2.2毗邻建筑物的坍塌

3、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3.1按土质放坡或护坡。

施工中要按土质的类别,较浅的基坑,要采取放坡的措施;较深的基坑,要考虑采取护壁柱、挡土墙、锚杆等技术措施,有专业公司进行施工。

3.2降水处理。

对工程标高低于地下水以下,首先要降低地下水位,对毗邻建筑物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进行认真观测。

3.3基坑边的堆土要有安全距离,严禁在坑边堆放建筑材料,防止动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

3.4土方挖掘过程中要加强监控。

3.5杜绝“三违”现象。

4、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4.1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生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4.2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的小组全员上岗。

除应立即逐级向上报告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4.3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被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陷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4.4被抢救过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助伤员。

4.5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象,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进行调查处理。

4.6对事故善后处理,财产的赔偿工作,企业和市善后处理组负责。

5、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易发生的事故做好充分的常识,并做好预防和救援措施的教育,争取把事故发生后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点。

四、脚手架工程意外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目的

脚手架工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是高处作业,容易出现意外事件及事故。

所以在脚手架搭设、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及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脚手架工程在搭设、拆除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种类

2.1高处坠落

2.2脚手架倒塌

3、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3.1高空作业必须穿防滑鞋,拴安全带,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高空作业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2严格执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有关规范和要求。

3.3加强脚手架构配件材质的检查,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查。

3.4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5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杜绝“三违”现象。

4、发生意外事故的救援措施

4.1若发生意外事故,如高空坠落,应立即控制事故现场,因高空坠落易引起脊椎受伤、脑部受伤、出血。

所以受伤人员应尽量平放,并用担架或平板架抬上车,及时送医院进行抢救。

4.2若施工现场发生意外事故,受伤人员呼吸不畅,应及时为受伤人员作人工呼吸后,再送医院抢救。

4.3若受伤人员出血不止,应尽快采用压迫止血法,进行暂时止血后再送往医院抢救。

4.4发生事故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并作好摄影记录。

4.5发生意外事故后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

5、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其危险性较大,应预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争取把事故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五、模板工程意外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目的

模板工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有大模板施工、高支模施工及模板的支撑体系。

易发生意外事故,所以在模板的制作、安装、拆除、支撑体系的搭设,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和模板工程操作规程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模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种类

2.1高处坠落

2.2模板倒塌、坍塌

3、预防事故的措施

3.1高空作业必须穿防滑鞋,拴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严格执行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3.2大模板、高支模、模板支撑体系,必须编制可行的专项方案,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3操作人员在进行模板制作、安装、及拆除过程中,严格按照专项方案及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3.4大模板、高支模工程必须组织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操作。

3.5杜绝“三违”现象。

3.6严格控制施工荷载,浇筑过程中集中荷载不能超过专项方案的要求,并设专人监护。

4、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4.1若发生意外事故,如高空坠落,应立即控制事故现场,因高空坠落易引起脊椎受伤、脑部受伤、出血。

所以受伤人员应尽量平放,并用担架或平板架抬上车,及时送医院进行抢救。

4.2若施工现场发生模板倾倒,应立即组织人员施救,抢救受伤人员。

4.3若发生重大意外事件,模板坍塌等,应立即控制事故现场,起动应急救援预案,现场抢救组控制事故再次发生,医疗救治组组织抢救伤员,并通知有关的外部相关部门协助抢救。

4.4发生事故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并作好摄影记录,有待事故调查。

4.5发生意外事故后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

5、模板工程的制作、安装、拆除应预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掌握控制措施和急救措施,力争把事故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六、施工用电意外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目的

建筑施工用电涉及面广,具有明显的临时性、移动性和露天性,且作业人员多。

易出现意外事故,因此在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过程中,临时用电的管理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

电工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2、施工现场临动用电的过程中易发生事故的种类

2.1触电事故

2.2电弧引起的电伤

2.3静电伤害

2.4电气火灾事故

2.5雷电伤害

3、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3.1临时用电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应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进行临时用电安全技术交底。

3.2临时用电必须由专业电工持证上岗操作完成。

3.3专业电工必须对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设备进行管理、检查、维修,并记录在案。

3.4专业电工必须做好用电设备的防雷接地工作,采用TN-S系统的配电制式。

3.5其他各类用电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有设备的性能。

负责保护所有的开关箱,负载线和保护零线,严禁设备“戴病”运转,做到设备停用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3.6使用安全电压和漏电保护器。

4、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4.1立即解脱电源,用绝缘物或绝缘法,防止扩大触电范围。

4.2根据诊断分别采取不同的急救方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或者两者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

直到医务人员来接替抢救为止。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预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应组织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安全用电知识和急救知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并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七、高空坠物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目的

由于土建施工的特殊性,高处露天作业频繁,易发生意外事故,所以高处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和特殊作业操作规程,防止事故的发生。

2、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

2.1编制脚手架、模板工程、起重设备及安装等专项方案,编制中要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方案,有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技术措施。

2.2对危险作业进行有针对性、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特殊工种需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

2.3操作人员必须穿防滑鞋,栓安全带,戴安全帽,系好帽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

2.4加强临边、洞口的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并在施工中专人监护。

2.5电器设备、施工机械需挂安全标志,危险部位需挂警示标志。

2.6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精力集中、身体健康、持证上岗。

2.7杜绝“三违”现象。

2.8加强监督与检测,规范施工现场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岗、触保器等。

3、发生意外事故后的应急救援措施

3.1若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控制事故现场,因高空坠落易引起脊椎受伤、脑部受伤、出血。

所以受伤人员应尽量平放,并用担架或平板架抬上车,及时送医院进行抢救。

3.2若受伤人员呼吸不畅,应口对口为受伤人员作人工呼吸后,再送医院抢救。

3.3若受伤人员出血不止应尽快采用压迫止血法进行暂时止血,再送医院进行抢救。

3.4发生事故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并作好摄影记录。

3.5发生意外事故后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

4、高空坠落事故占建筑施工事故的35%--40%。

因此高处作业应预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急救方法的知识教育和培训,争取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点。

八、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目的

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多,职工食堂为员工提供了一日三餐,为防止病从口入,因此,职工食堂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卫生防疫法和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防止食物中毒。

2、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2.1职工食堂必须申请卫生许可证,并且符合卫生标准,健全食堂管理制度,炊事人员和茶水工需持上岗证上岗。

2.2食堂生、熟食进行分开,应设无蝇室、防蝇罩等。

2.3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严禁采购腐烂变质食品,严禁供应变质食品、变质饭菜。

食品存放应有冰箱,生、熟分开存放。

2.4执行食堂留样制度,留样时间24小时以上,量不少于50克。

2.5工地应保证供应卫生茶水,茶水桶应有盖、加锁,并有标志。

茶水桶应每天清洗,定期消毒。

3、发生事故后的应急救援措施

3.1食物中毒后,立即通知食堂暂时封存可疑食物,保护好现场。

停止饭菜的销售,职工停止进食,统计现场进食人员。

3.2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中毒职工送至附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3.3通知有关领导到现场指导工作。

3.4通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到现场指导抢救工作。

3.5组织急救小组人员,进行现场抢救病员并指导职工自救。

3.6急救小组人员对已摄入可疑食物而无状态的人应严密观察,出现症状加重等现象时,及时送医院进行救治。

4、职工食堂应预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组织职工急救小组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急救知识的教育和培训,防止事故扩大,以期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九、火灾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目的

施工现场使用氧气、乙炔、电、闪电焊等,易发生意外事故,所以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消防法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防火管理制度。

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2、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种类

2.1电、气焊引起可燃物发生火灾

2.2电气短路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

2.3木工间距屑、刨花引起的火灾事故

3、施工现场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的措施

3.1建立消防组织、建立健全安全防火管理制度、防火检查制度义务消防队员。

3.2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搭设必须符合消防要求

3.3施工现场的焊割作业,必须符号防火要求,执行动火证制度,动火审批制度,明确监火人。

3.4禁止将火种带进施工危险区域,木工间及木制品堆放场地。

3.5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械,配电房、木工房、食堂、仓库、职工宿舍区、施工楼层、脚手架、高层建筑设立消防专用水源管道,每层设水源接口,加压泵加压。

3.6施工作业区域和生活区应有醒目的消防警示标志和紧急疏散通道,保证畅道无阻。

4、发生火灾事故后应急救援措施

4.1火灾事故发生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利用现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4.2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4.3通知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到现场指导灭火

4.4组织引导现场人员进行疏散

4.5现场义务消防队员佩带必要的防护措施,抢救人员和财物。

现场急救人员及时救治伤员。

重伤人员急救后立即送医院进行救治。

4.6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5、施工现场应预见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组织好义务消防队员消防知识的培训教育,做好消防演习救援工作。

做到一旦出现事故,力争把灾害损失和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