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4981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

湖北省宜昌市届高三元月调考试题生物解析版

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两端的端粒DNA序列不会随细胞分裂而发生长度改变

B.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植株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有丝分裂中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D.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往往核糖体数量较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每条染色体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当短到一定程度时,端粒内侧正常的DNA序列会受到损伤,使细胞开始衰老。

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现象,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行为变化。

种子属于幼体,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不属于全能性的体现。

【详解】染色体两端的端粒DNA序列随细胞分裂而变短,导致细胞衰老,A错误;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玉米种子本身就是个幼体,因此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植株的过程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联会现象,C错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往往核糖体数量较多,D正确。

​故选D。

2.下列有关经典实验的认识与分析,正确的是

A.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与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共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沃森和克里克参考查哥夫的提示明确了DNA的化学组成,并依据威尔金斯的DNA衍射图谱观察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C.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垂体分泌的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D.帕拉德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豚鼠腺泡细胞中进行实验,证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需要多种细胞器的相互配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但对于具体的一种生物来说遗传物质是唯一的。

促胰液素是小肠粘膜合成并分泌的,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详解】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与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共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沃森和克里克参考查哥夫的提示明确了DNA的化学组成,并依据威尔金斯的DNA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并未观察到DNA的双螺旋结构,B错误;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错误;帕拉德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豚鼠腺泡细胞中进行实验,通过观察放射性元素先后转移的路径,证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需要多种细胞器的相互配合,D正确。

​故选D。

3.有关人类疾病诊断或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症的诊断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还可用B超检查、基因检测等技术手段

B.为了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可以采用X射线检查、CT检查、B超检查等手段进行产前诊断

C.脑溢血或意外导致大脑皮层S区受损的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

D.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持续偏高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也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功能异常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

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等)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2)遗传咨询:

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3)禁止近亲结婚:

这可降低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

 

2、W区受损时,不能写字;V区受损时,不能看懂文字;S区受损时,不能讲话;H区受损时,不能听懂话。

该患者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即不能讲话,故应为S区受损。

【详解】癌症的诊断,有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核磁共振、B超检查和癌基因检测等多种手段,A正确;可通过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X射线检查、CT检查都有放射性,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B错误;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的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C正确;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持续偏高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也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功能异常,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人类疾病诊断或病因的相关知识,识记相关知识、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发育中的种子可将色氨酸转变为吲哚乙酸

B.适时打顶摘心,可促进棉花植株多开花、多结果

C.乙烯只能由未成熟的果实合成,可促进果实成熟

D.玉米幼苗在倒伏后会发生生长素的重新分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发育的种子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转化形成的。

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生长素运往侧芽并抑制侧芽生长,使顶芽优先于侧芽生长的现象,摘除顶芽后,侧芽可发育为侧枝,即可促进多开花、多结果。

乙烯可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合成。

【详解】植物发育中的种子中,可将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而生长素也就是吲哚乙酸,A正确;适时打顶去心,可以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可促进棉花植株多开花、多结果,B正确;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植物在倒伏后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会出现生长素的重新分配,使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调节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和运输及其应用以及乙烯的生理作用知识要点。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染色体遗传来源的分析,错误的是

A.某学生体细胞中的常染色体,来自祖父、祖母的各占1/4

B.某学生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方、母方的各占1/2

C.某女生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至少有一条来自祖母

D.某男生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至少有一条来自祖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类性别决定是XY型,男性的染色体组型为22对+XY,女性的染色体组型是22对+XX;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因此男性的Y染色体总是传递给男性后代。

【详解】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是随机的,人体的常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般来自母方,但是不能确定来自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的比例,A错误;人体细胞的23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即来自父方、母方的各占1/2,B正确;女生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而父方的X染色体来自女生的祖母,所以某女生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至少有一条来自祖母,C正确;男性的Y染色体来自父方,而父方的Y染色体来自祖父,而男性的常染色体由祖父传给他的数量是不确定的,故该男生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至少有一条来自祖父,D正确。

​故选A。

6.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豌豆的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杂交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对F1植株上收获的556粒种子进行统计,发现4种表现型的比接近9:

3:

3:

1

B.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YR卵细胞和YR精子的数量之比约为1:

1

C.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故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才能体现自由组合。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必需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详解】孟德尔将纯合的黄圆和绿皱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均为黄圆,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接近9(黄圆):

3(黄皱):

3(绿圆):

1(绿皱),其中F1植株上收获的种子为F2,所以对F1植株上收获的556粒种子进行统计,应有4种表现型,比例接近9:

3:

3:

1,A正确;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将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

1:

1:

1,但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其中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B错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不能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若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的遗传各自遵循分离定律,不能推出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为当控制这两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单独研究每一对均遵循分离定律,而只有当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时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A。

7.近期报道,在宜昌猇亭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附近,一个90亩的生态湿地已经建成并成功投入使用,日均处理“污水”能力可达2万吨。

宜昌还计划在樟村坪镇等5个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口”附近建设人工湿地,栽培芦苇、蒲草、黑藻等本土植物,并引入鲤鱼草鱼等水生动物。

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生活污水的处理一般有过滤、沉淀、厌氧发酵、氧化池氧化、脱氮磷等流程。

收集的污泥加工成有机肥后施放到农田,可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___________和无机盐。

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每天能处理的污水量是一定的,说明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工湿地中的植物除绿藻(浮游植物)外,还有芦苇挺水植物和黑藻(沉水植物)等,这说明植物群落具有___________结构。

若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年增加并形成了新的优势种,则其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

(3)人工湿地在改善水质、蓄洪防旱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4)芦苇和蒲草在植物分类上同科但不同种,彼此间存在___________,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多样性。

【答案】

(1).二氧化碳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垂直次生演替

(3).间接

(4).生殖隔离物种

【解析】

【分析】

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

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

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

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

(1)收集的污泥加工成有机肥后施放到农田可被分解者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可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每天能处理的污水量是一定的,说明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

(2)人工湿地中的植物除绿藻(浮游植物)外,还有芦苇(挺水植物)和黑藻(沉水植物)等,体现了不同种群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所以说明该植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该演替的初始阶段存在其它物种,所以该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

(3)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是间接价值,所以人工湿地在改善水质、蓄洪防旱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4)芦苇和蒲草在植物分类上同科但不同种,彼此间存在生殖隔离,这说明生物具有物种多样性。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知道生态系统的功能、类型及调节机制,熟悉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价值,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及类型是答题关键。

8.银边天竺葵叶片的边缘呈白色,中间呈绿色,如图所示。

(1)能否以新鲜的银边天竺葵叶肉细胞为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以证明“植物细胞可以失水和吸水”?

___________(答“能”“否”),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考虑叶片中光合产物的转移,请以银边天竺葵的叶片为材料,设计实验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能叶肉细胞有大液泡(是成熟植物细胞),细胞液有一定浓度

(2).实验思路:

将天竺葵在黑暗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或进行饥饿处理),在一定强度光照下处理一段时间,将叶片用无水乙醇脱色,再用碘液(或碘蒸汽)处理,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

叶片绿色部分变蓝,叶片白色部分不变蓝

【解析】

【分析】

质壁分离的条件是具有大液泡,且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

银边天竺葵的白色部分不含叶绿体,绿色部分含叶绿体,若在同样照光的条件下,绿色部分可合成淀粉,而白色部分不能合成淀粉,可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详解】

(1)叶肉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细胞液有一定浓度,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可因为失水出现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也可因为吸水表现质壁分离后的复原,故能用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以证明“植物细胞可以失水和吸水”。

(2)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根据图示可知,白色部分没有叶绿体,绿色部分有叶绿体,可通过检测淀粉的有无确定光合作用部位,具体实验思路为:

将天竺葵在黑暗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或进行饥饿处理),在一定强度光照下处理一段时间,将叶片用无水乙醇脱色,再用碘液(或碘蒸汽)处理,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由于叶片白色部分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而绿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所以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叶片绿色部分变蓝,叶片白色部分不变蓝,由此可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点睛】本题考查质壁分离以及验证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9.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一种很重要的激素,其含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导致人体生理活动异常。

以下是甲、乙两位患者的相关检测数据,据此回答问题:

注:

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的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1)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___________患者更可能出现甲状腺增生肿大。

(2)人体中能够调节TSH分泌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很多同学在考试前会很紧张,此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某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一定量TSH受体的抗体,可推测该患者TSH含量比正常值___________。

另一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其TSH和甲状腺激素(TH)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若静脉注射TSH后TH含量明显升高,可推测该患者的___________(器官)可能发生了病变。

【答案】

(1).甲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TRH)和甲状腺激素(或TH)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3).神经—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高垂体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生理盐水的作用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识图)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

(1)从图表看出甲患者的TSH(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乙患者的TSH(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值稍低,从而可以判断甲最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

(2)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反过来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3)考试时感到紧张是神经调节的结果,此后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整个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

(4)若在某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一定量TSH受体的抗体,可推测该患者TSH含量比正常值高;若患者TSH和甲状腺激素(TH)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若静脉注射TSH后TH含量明显升高,应是患者本身不能产生足够的促甲状腺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又知该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故病变部位为垂体。

【点睛】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途径:

10.1909年,摩尔根在实验室的大群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尔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为了探究白眼性状的遗传特点,摩尔根用这只果蝇做了一系列精巧的实验。

杂交实验之一如下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可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二,白眼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不考虑“白眼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F1红眼雌果蝇与亲代白眼雄果蝇测交,不能对假设一、二作出判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野生型和子一代果蝇中挑选材料设计一次交配方案对假设一、二作出判断。

交配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一正确。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二正确。

【答案】

(1).F1中无白眼(雄)果蝇;或F1(雄)果蝇均为红眼;或若白眼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则F1的雄果蝇均为白眼

(2).两种假设的F1红眼雌性测交结果相同或测交后代均为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1∶1∶1∶1

(3).F1红眼雌果蝇×野生型红眼雄果蝇子代中出现(雄性)白眼果蝇(或子代雄性果蝇中,红眼:

白眼约为1:

1;或子代果蝇中红眼:

白眼约为3:

1)子代(雄性)果蝇均为红眼

【解析】

【分析】

根据红眼和白眼杂交,F1都是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红眼自交后,红眼:

白眼=3:

1,说明控制果蝇的红眼与白眼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白眼性状只在雄性中出现,说明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关联;摩尔根的假设是:

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验证假说可采用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若后代出现红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1:

1,则说明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以选用F1的红眼雌性个体和野生型的红眼雄果蝇杂交,若白眼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则后代均为红眼。

【详解】

(1)若白眼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则F1的雄果蝇均为白眼,与题意中F1均为红眼不符,故不考虑白眼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

(2)无论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F1红眼雌果蝇基因型均为XWXw,若将F1红眼雌果蝇与亲代白眼雄果蝇(XwY或XwYw)测交,测交后代均为红眼雌果蝇(XWXw)∶白眼雌果蝇(XwXw)∶红眼雄果蝇(XWY或XWYw)∶白眼雄果蝇(XwY或XwYw)=1∶1∶1∶1,故不能判断白眼基因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3)若要证明白眼果蝇的位置,可将F1红眼雌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杂交,若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F1红眼雌果蝇(XWXw)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XWY)杂交的后代雌性均为红眼,雄性有红眼和白眼。

而如果基因存在于XY的同源区段,则F1红眼雌果蝇(XWXw)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XWYW)杂交的后代无论雌雄均为红眼。

所以若子代出现(雄性)白眼果蝇(或子代雄性果蝇中红眼:

白眼约为1:

1,或子代果蝇中红眼:

白眼约为3:

1),说明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雄性)果蝇均为红眼,则白眼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络的能力。

11.蜜橘、宜红(茶)、猕猴桃是宜昌特产与品牌,为充分挖掘其利用价值,有人做了如下研究:

(1)收集人们丢弃的蜜橘皮,可提取橘皮精油“变废为宝”。

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不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猕猴桃酿制果酒的过程与酿造葡萄酒相似,其关键微生物是___________;猕猴桃酒一般呈现绿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触空气的猕猴桃酒表面的“白膜”是_________________大量繁殖形成的。

(3)宜红(茶)与绿茶在加工工艺上的显著不同是有一个发酵过程。

分离并纯化宜红(茶)发酵微生物,可用___________法或___________法;分离与纯化过程中,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___________处理

【答案】

(1).柠檬烯橘皮在水中蒸馏(水蒸气蒸馏)时易发生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

(2).酵母菌猕猴桃中的叶绿素进入发酵液醋酸杆菌

(3).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灭菌

【解析】

【分析】

水中蒸馏的方法对于有些原料不适用,如柑橘和柠檬,这是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的水解等问题,因此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常用压榨法。

酒精发酵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果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不同类型的果酒呈现不同颜色。

分离纯化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详解】

(1)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由于橘皮在水中蒸馏(水蒸气蒸馏)时易发生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故不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橘皮精油。

(2)果酒制作的关键微生物是酵母菌;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发酵液中酒精度数的提高,猕猴桃中的叶绿素进入发酵液使猕猴桃酒呈现绿色;醋酸杆菌是好氧型菌,在接触空气的猕猴桃酒表面的“白膜”是醋酸杆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3)分离并纯化发酵微生物时,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单个菌落;分离与纯化过程中,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防止微生物污染环境。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果酒的制作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埃博拉病毒(EBOV)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患埃博拉出血热,可利用如下两种生物技术制备抗EBOV的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EBOV。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一:

给小鼠注射纯化的EBOV蛋白,一段时间后从小鼠的脾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将其与小鼠的___________细胞融合,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将杂交瘤细胞进行___________培养和___________检测,以获得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2)方法二:

科学家从细胞中分离出无限增殖基因prG,并将其导入能产生抗EBOV抗体的小鼠浆细胞中,获得了能无限增殖的浆细胞。

prG能整合到染色体DNA上的生物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方法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或带有prG基因的浆细胞,可在___________的环境、营养充分、适宜的___________、一定的气体环境等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以便源源不断的产生抗EBOV的单克隆抗体。

(4)方法二中,若用PC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