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著作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2528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行知教育著作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陶行知教育著作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行知教育著作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

《陶行知教育著作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行知教育著作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陶行知教育著作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

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

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是陶先生的办学心愿。

教育需要爱心,儿童渴望得到爱。

当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后,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把爱奉献给孩子,用爱来灌注自己的事业,才是我们能真正给予学生的最好的东西。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和培养好儿童,成了我们的千秋大计。

如今的孩子看得多,听得也不少,想激趣,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有时真的很困惑:

“孩子们,我该拿什么来吸引你们呢?

”没有兴趣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

如何让课堂变得有吸引力?

如何让英语课真正被孩子们的心灵所接纳?

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地寻找答案,终于体会到:

爱,是我和孩子们快乐学习、和睦相处的源泉。

课堂常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保证。

然而,当我走进教室,看到每个孩子都在不亦乐乎地说着、做着其它事时,我想:

如果我大声吼叫,一定会有很多学生被我震住,但是还有一些还是会继续的。

如果你认为通过默默地注视,就让他们乖乖停下来的话,那你要失望的。

看你不说,不动,他们便会再次玩下去的,直到很久。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

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看到这种情景,我会微笑地对他们说:

“今天你们不想上课,如果你们能把自己管好,我就邀请你们一起来学习。

”好奇让他们很快静下来了。

在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游戏里,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从中感受到课堂的美,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提醒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在教师的心灵天平上,给每一位学生应是同样重的砝码。

也就是说,我们对每一位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有些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对他们“另眼相待”。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多年的教学使我发现,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好动的学生,让他们单独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确实是强其所难。

为了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不伤自尊心、学有所得,我让他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积极参班级管里,但是他们具有表演的才能,此时我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课堂上大胆表演。

这样使这些学生有了收获,而且对学习也有了兴趣。

教师要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教师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仍是我努力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