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5418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docx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章末复习

第11课时 章末复习

应用一 神经兴奋的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关系

1.将离体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G表示电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B.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图中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C.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图中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D.若将离体神经纤维置于纯氮环境中,在图中c处给予刺激后,电流表指针不会发生偏转

解析 静息时,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刺激c点后膜电位发生变化并双向传导,在b、a两点中首先到达b点,使b点膜外变为负电位,与a点形成电位差,电流由a到b。

之后b点恢复为静息电位,传到a点时,电流则由b到a,所以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当神经纤维受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需要消耗能量,在纯氮环境中,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缺乏能量,神经纤维不再发生膜电位变化。

答案 B

解法总结 判断兴奋传导的依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双向传导,并且在神经纤维上各处的传导速度相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单向传递,速度明显慢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具体分析如下:

下图中ab=bc=cd=de=ef=fg=gh,按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分类如下:

 

指针偏

转次数

接线柱

的位置

刺激

位点

原因分析

0

b、d两点

c点

b、d与c点距离相等,则b、d两点同时兴奋,无电位差

b、d两点

g点

兴奋在突触间单向传递,b、d两点不兴奋

1

e、g两点

f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g点兴奋,但在突触间单向传递,e点不兴奋

2

b、d两点

a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d两点先后兴奋

a、d两点

b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a、d两点先后兴奋

d、f两点

e点

神经纤维上电信号传导速度快于突触间神经递质的传递速度,d、f两点先后兴奋

应用二 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2.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与体内的许多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下丘脑中一些细胞不仅能传导兴奋,而且能分泌激素。

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既有神经联系又有体液联系。

请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

(1)科学家发现,切断C处的联系时垂体的分泌功能未受到影响,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头部创伤导致图中细胞3处的细胞体大量破坏,E处的分泌颗粒消失,人患尿崩

症,出现明显的多尿现象,说明E处的分泌颗粒是________。

(3)实验发现,破坏了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的能力,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使细胞①产生兴奋,通过细

胞①和细胞②间的________结构传递给细胞②,使A处________含量增加。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下丘脑的各项生理功能。

(1)

(2)(3)要求根据题干中的实验处理得出相应结论。

(1)切断C处(神经纤维)时,垂体分泌功能未受到影响,说明下丘脑不是通过神经调节垂体功能的。

(2)调节尿量多少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其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储存于垂体后叶中,当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时,会引起尿量减少;反之,当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时,会引起尿量增多,导致人患尿崩症。

(3)当破坏下丘脑后,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的能力,说明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4)当人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中的①和②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发生联系,②兴奋后释放神经递质,引起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液,再作用于垂体,最终引起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全身各处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

答案 

(1)下丘脑不是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垂体的分泌功能的

(2)抗利尿激素

(3)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4)突触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解法总结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多种激素,又能传导轴突末梢,具体作用是:

1.下丘脑在水盐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1)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

(2)下丘脑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感受器。

(3)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抗利尿激素。

(4)下丘脑能将渗透压感受器的信息传导至大脑皮层。

2.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

(1)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

(2)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应用三 激素调节类实验的操作方法

3.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首次注射证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B.二次注射中,血糖最先回升到正常浓度的是②号

C.二次注射以后,③号与④号血糖浓度都回升,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关系

D.二次注射中,实验操作违反了对照原则

解析 首次注射中,①号是对照组,②~⑤号是实验组,实验组出现低血糖症状,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对出现低血糖症状的②~⑤进行二次注射中,⑤号是对照组,其他几组是实验组。

因为②号直接注射了葡萄糖,所以血糖浓度最先回到正常浓度。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功能,二者在血糖调节方面具有协同关系。

第一次注射时,①号是对照组;第二次注射时,⑤号是对照组,所以本实验严格遵守了对照原则。

答案 D

解法总结 研究激素生理功能时常用的方法有摘除、移植、注射、饲喂等,后两种方法中应注意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

具体如下:

(1)注射法及饲喂法

通过注射或饲喂某种激素使受试动物发生异常生理变化,从而验证某些激素的生理功能。

(2)切除法

切除动物的某种内分泌腺,通过观察该动物的异常反应来验证该腺体所分泌激素的功能。

(3)移植法

将某种内分泌腺从一动物移植到无该腺体的另一同种动物体内,观察其生理变化,以验证该腺体所分泌激素的功能。

1.(2010·北京卷,3)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

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

答案 C

解析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效应器为股四头肌,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比较长,A项正确;膝跳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元的树突较多,B项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在完成兴奋传递后,将被分解或者被突触后膜吸收,这与其反应灵敏、迅速的功能特点是相适应的,C项错误;肽类激素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所以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内核糖体较多,D项正确。

2.(2010·福建理综,4)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

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答案 A

解析 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其生理作用为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原,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就不能发挥作用。

3.(2010·浙江理综,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 C

解析 注射乙肝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形成特定的淋巴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如果有同样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

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目的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的机制,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特定淋巴细胞。

4.(2010·课标全国理综卷,29)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

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_______,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____。

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_______。

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________。

答案 

(1)淋巴细胞 

(2)抗原 (3)浆细胞 编码抗体的基因 红细胞

解析 

(1)A组实验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即体液免疫能力丧失,说明免疫反应离不开淋巴细胞。

(2)要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可给A组大鼠注射抗原,引起体液免疫反应并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而将抗原消灭掉。

(3)动物体内的B细胞或记忆B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抗体。

动物的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其中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溶菌酶和淋巴因子等。

5.(2010·江苏卷,31)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

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

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

__________________的明显增加引起的。

(2)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激素调节机制分析,乙尿样检测结果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丙注射胰岛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动初期血糖消耗量多于产生量 胰高血糖素 

(2)蓝色、砖红色、砖红色 乙的胰岛B细胞受损,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高 (3)不能 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结合

解析 分析图像可以得出:

运动初期血糖浓度明显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被大量消耗,且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当血糖浓度逐渐降低接近底线时,在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下,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使血糖浓度上升;甲是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不发生颜色反应,观察到的颜色是斐林试剂的颜色——蓝色;乙因缺乏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砖红色沉淀的反应;丙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尽管胰岛素含量正常,但细胞不能接受胰岛素的调节,血糖利用发生障碍,也呈现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给丙注射胰岛素,因其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达不到治疗目的。

1.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答案 B

解析 依题意,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说明其细胞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又由于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侵入组织细胞),因此要通过细胞免疫使其无藏身之所,进而被血液中的抗体特异性结合而被消灭。

2.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正确的是(多选)(  )

A.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

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D.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

答案 BCD

解析 A错误,不同的病毒是不同的病原体,含有的抗原不同。

B正确,不同的人免疫能力可能不同,感染后的患病情况可能不同。

C正确。

病毒感染正常人体后能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正确,这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易发生基因突变,有可能改变传染性。

3.现象Ⅰ:

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

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

选项

比较项目

现象Ⅰ

现象Ⅱ

A

反射弧的完整性

不完整

完整

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可以不需要

一定需要

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

答案 B

解析 现象Ⅰ和现象Ⅱ中的缩手反应有很大差别,前者属于非条件反射,后者属于条件反射,两种反射活动的完成均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前者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参与反射的神经元和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均少于后者。

后者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4.8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  )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 

③体温调节发生变化 

④血糖含量发生变化 

⑤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⑥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A.①②④⑤⑥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下丘脑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调节性腺、甲状腺等内分泌腺的功能;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分平衡;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感受细胞外液中渗透压的变化;言语功能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①②③④⑤正确。

5.下图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

BC段和CD段的距离相等,如果在肌肉处用电刺激,关于兴奋的传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神经纤维BC段上传导的速度和在CD段突触间的传递速度是一样的

B.D点接受刺激,则在A、B、C三处都可以测到膜内外电位差的变化

C.肌肉在反射弧的组成中,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

D.突触的结构决定了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元之间传导时,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答案 C

解析 由于突触结构的组成,使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减慢;D点接受刺激,则在A、B、C三点都不能测到电位差的变化,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在突触间传递时转化为神经递质,是化学信号。

6.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答案 C

解析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b为兴奋部位,a、c为未兴奋部位,b与a、c之间在膜内外,均存在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因图③上有神经节,则③为传入神经,①为感受器,⑤为传出神经,②为效应器,而⑥为神经中枢中的突触结构,其所实现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递质)→电信号”。

7.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下列与该图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寒冷时,会促进X分泌激素a

B.Y可以分泌多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

C.缺碘地区的人如不补充碘,血液中的激素b高于正常值

D.若手术切除Z,会引起激素a和b分泌减少

答案 D

解析 X、Y、Z分别是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

受到寒冷刺激后,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均增加。

如果机体缺少碘,则甲状腺激素合成较少,反馈调节使a和b的分泌均增加。

Y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促激素及生长激素。

如果切除了Z,则激素a和b的分泌均增加。

8.下列对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分析错误的是(  )

A.由Ⅰ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由Ⅱ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由Ⅲ造成,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③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

D.由Ⅳ引起,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④毛细血管舒张,同时体内产热量增加

答案 D

解析 由Ⅳ引起,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④毛细血管收缩,由皮肤直接散失的热量减少。

9.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乙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B.物质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C.②过程比初次免疫要慢,但免疫效应较强

D.②过程必须经过④过程的刺激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图及体液免疫过程与特点可知,细胞甲、乙、丙依次为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物质丁为抗体。

而记忆细胞必须在抗原的刺激下才能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10.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②表示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a是T细胞,c是B细胞

B.③⑤⑥属于体液免疫过程,e是记忆细胞,d是浆细胞,X和Y分别是抗原和抗体

C.④过程在初次免疫中就可以发生

D.图解中没有细胞免疫过程

答案 C

解析 题图中表示的是造血干细胞的分化以及体液免疫过程。

a、b、c、d、e、X、Y分别是T细胞、血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原和抗体。

④过程在初次免疫中不能发生,因为初次免疫发生前还不存在e细胞(记忆细胞)。

11.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N是________,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的2表示________,它的形成与________有关,物质3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效果是

________。

(3)请在乙图的方框中用箭头画出传导的方向,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丙图中的Y来自甲图中的A,丙图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受到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作用;但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的控制。

答案 

(1)感受器 正电位―→负电位 

(2)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兴奋或抑制 (3)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兴奋 抑制 高级神经中枢

解析 

(1)依据脊髄灰质的形状[前大后小、前运动(神经)后感觉(神经)],不难推断出N是传入神经的末梢和相应的附属结构,为感受器;静息时,神经细胞的膜外是正电位,受到刺激后变成负电位;膜内电位变化正好相反。

(2)2是突触小泡,它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物质3是递质,对后膜的作用效果是兴奋或抑制。

(3)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传导方向只能是单向的,即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4)感受器受到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有兴奋作用,而大脑皮层对此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抑制性递质,对后膜具有抑制作用。

这正好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12.图1表示哺乳动物某生理活动的调节。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1

图2

(1)由下丘脑通过胰岛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丙即________含量增加。

(3)在①②③④四种激素中不是由垂体细胞合成的激素是________(填序号)。

(4)激素甲与激素乙在生理作用上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

(5)若将某只成年雄鼠的甲状腺进行手术切除,并从第三周起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在坐标图(图2)中继续完成甲状腺激素和激素①在血浆中的浓度变化曲线。

答案 

(1)神经-体液调节 

(2)血钾含量升高或血钠含量降低 醛固酮 (3)④ (4)拮抗作用

(5)见下图(只要曲线基本相似即可)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下丘脑在内环境稳态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1)下丘脑通过有关的神经作用于胰岛,胰岛分泌相关的激素调节血糖浓度,这种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激素丙能吸钠排钾,说明是醛固酮,由其功能可知,当血钾含量升高或血钠含量降低时,该激素含量增多。

(3)激素④也就是丁,能减少尿的排出,说明是抗利尿激素,该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

(4)激素甲能降低血糖,乙能升高血糖,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

(5)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呈负相关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