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5610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docx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docx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要点问答

1.什么是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健康素养是衡量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高度重视健康素养指标,将其作为评价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倡导各国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工作,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保障。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将健康素养划分为3个方面,即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

以公共卫生问题为导向,将健康素养划分为6类健康问题素养,即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

2.健康素养和健康有什么关系?

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

健康素养是预测人群健康状况的较强指标,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可有效减少健康不公平,显著降低社会成本;建议政府将健康素养纳入公共政策,将提高国民健康素养作为卫生和教育等政策的明确目标。

3.健康素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关系?

健康就是生产力,国民的健康水平和期望寿命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国民平均寿命每延长10%,该国经济增长就相应提速0.3%-0.4%。

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健康水平提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国家通过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增加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发展教育等策略和措施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经济社会提供健康、富有创造力的劳动者,提高国民的幸福感和福祉,促进技术创新和社会稳定,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4.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有哪些?

在社会环境方面,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水平、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卫生政策、卫生服务特别是健康教育服务的提供与利用等。

在个体和群体方面,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经济状况、阅读能力等,其中文化程度是首要的影响因素。

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5.我国在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我国的健康素养监测系统是全球覆盖人数最多,最系统、最全面的健康素养监测系统。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工作,将其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工作。

一是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

2008年1月,原卫生部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界定了我国公民应具备的66条基本健康知识和技能,这是世界上第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

同年印发《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2008-2010年)》,提出提高公民健康素养水平的目标和重点措施。

二是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围绕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总目标,2009年,国务院启动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直接向辖区居民免费健康教育服务。

2012年国家启动了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重点开展了公益广告、健康巡讲、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6项工作。

今年又启动了“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活动主题就是合理用药。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面向城乡居民,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咨询、义诊、“三下乡”等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手机短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向公众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传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我们还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提高不同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如与教育部联合开展学生健康素养促进工作。

三是开展全国健康素养监测。

制定了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发了试题库,并于2008年和2012年分别开展了覆盖全国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监测,科学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研究结果对于制订有针对性的健康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四是将健康素养水平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量化了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将其纳入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0%”。

健康素养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6.2012年健康素养监测了多少人?

2012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15~69岁城乡居民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02985人,回收有效问卷98448份,其中城市居民43636人,农村居民54812人,城乡人口比为0.80:

1;男性50913人,女性47535人,男女性别比为1.07:

1。

7.2012年健康素养监测覆盖了哪些地区?

2012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在中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监测点开展,其中城市监测点148个,农村监测点188个,覆盖全国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

8.2012年如何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评价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评价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

二是基于“知识-行为-技能”理论模式,从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三个方面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三是以公共卫生问题为导向,从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6类健康问题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调查问卷共80个题目,满分为100分。

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和材料分析题。

对于每个调查者来说,问卷得分达到总分80%及以上,即问卷得分≥80分,被判定具备基本健康素养(与科学素养监测和2008年健康素养监测判定标准相同)。

对于群体来说,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9.2012年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是多少?

2012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8.80%,意味着每100个15~69岁的人群中,有8.8人具备了基本的健康素养,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并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

据此估计,全国15~69岁的人群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大约有9100万人。

2008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6.48%,2012年监测结果比2008年提高2.32个百分点,提高幅度为35.80%,平均每年增长约0.5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全国15~69岁的人群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2012年比2008年增长了约2300万人。

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表明我国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0.2012年健康素养监测与2008年相比,有哪些异同?

2012年和2008年的健康素养监测都是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为依据出题,调查问卷的覆盖面相同,问题的难易度相同,数据分析的角度与2008年基本相同,因此,2012年与2008年有很好的可比性。

2012年健康素养监测是在充分借鉴2008年健康素养监测经验和国际先进经验基础上开展的,与2008年比,具有多方面创新。

在监测设计上,丰富和扩展了健康素养的内涵,建立了科学、系统的健康素养指标评价体系和标准化试题库。

在监测技术上,采用了国际上权威的抽样方法,扩大了监测点和监测人数,最大程度保证了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使调查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地反应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真实水平。

在评价方法上,进一步优化了调查问卷的结构和内容,突出考察解决实际生活中健康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健康信息素养内容,强化公众主动获取健康信息的意识和技能。

11.2012年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有哪些特点?

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8.80%。

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女性高于男性;年轻人高于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

12.我国不同地区健康素养水平有哪些特点?

2012年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

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1.79%,农村居民为7.13%,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

东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31%,中部地区为8.59%,西部地区为6.86%,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13.我国不同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有哪些特点?

从性别分布看,女性健康素养水平为9.90%,男性为8.52%,女性略高于男性。

从年龄分布看,25~34岁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为10.88%,65~69岁组最低,为5.60%。

从文化程度分布看,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不识字/少识字者最低,为2.55%,大专/本科及以上者最高,为22.94%。

14.为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

虽然2012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2008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康促进工作目标、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国情,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核心,加强顶层设计,倡导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宣传和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倡导树立“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整合卫生计生内部健康教育资源,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引导城乡居民树立科学健康观,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营造全社会关注健康的氛围,着力打造健康文化。

二是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入,让更多农村居民受益。

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作,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促进儿童青少年从小树立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加强中老年人健康教育工作力度。

大力加强科学就医、合理用药和慢性病防治等重点领域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不断提高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水平。

进一步建立健全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机制,保障经费投入。

提高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监测能力,确保监测质量和连续性。

开展应用科研,为政府决策提供循证支持。

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全国健康素养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

四是将健康素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健康素养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

我们将采用健康素养评价和预测人群健康状况,努力将其打造成为衡量卫生工作成效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与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一样,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5.国外健康素养监测和我国有何不同?

美国、加拿大、爱尔兰、瑞典等10多个国家都开展了大规模人群调查,他们多数采用美国《成人素养调查》问卷和《国际成人素养调查》问卷来评价健康素养水平。

这些问卷的评价指标大多是在医疗环境中建立起来的,侧重于对患者健康信息的视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等功能性健康素养的评估。

我国的健康素养以公共卫生为导向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重要健康信息的认知和采纳健康行为的意向与能力。

我国的健康素养调查与国际比较,有以下特点。

一是覆盖人数多,共调查了10万多城乡居民,是目前为止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健康素养调查。

二是我国健康素养调查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为依据,制订了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有更科学的依据。

三是我国的健康素养评价维度更合理。

采取了健康素养三个方面和六类健康问题综合评价人获取、理解、利用健康信息的综合能力。

16.国外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怎样的?

总体上看,国外健康素养水平也不容乐观。

以2003年《国际成人素养》调查为例,就阅读能力而言,满分500分的问卷,挪威平均分为293分,瑞士为274分,加拿大为281分,美国为269分,意大利为228分。

2003年美国《全国成人素养调查》问卷总分500分,界定得分在275分以上才能满足工业化国家的要求,但调查发现,美国成人平均得分为273分,有一半的美国成年人得分在275分以下。

17.各国在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方面有哪些重大举措?

为了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水平,许多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国家行动”。

1980年,爱尔兰成立了“国家成人基本读写能力机构(NationalAdultLiteracyAgency,NALA)”,推动成人的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提高成人健康素养。

2007年,瑞士成立了“健康素养国家联盟”(NationalAllianceforHealthLiteracy),以提高瑞士国民的健康素养。

2010年,荷兰创建了“健康素养国家联盟”,该联盟包括患者、服务提供者、卫生机构、医疗保险提供商、研究机构、产业界和商界等60多个成员组织,致力于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

2010年,国际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联盟成立了健康素养全球工作组(IUHPEGlobalWorkingGrouponHealthLiteracy)。

同年,美国制定了“提升健康素养国家行动计划”(NationalActionPlantoImproveHealthLiteracy),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国民健康素养的行动和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