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5761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

如: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原子序数=质子数

C.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

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原子与原子b.原子与其离子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相关概念:

B.离子化合物:

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AB,A2B,AB2,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

A.相关概念:

B.共价化合物:

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NH3,CH4,CO2,HClO,H2O2)

D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

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练习: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B)

A.2Q1+Q2>4Q3B.2Q1+Q2<4Q3

C.Q1+Q2

(4)常见的放热反应:

A.所有燃烧反应;B.中和反应;C.大多数化合反应;D.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

E.物质的缓慢氧化

(5)常见的吸热反应:

A.大多数分解反应;

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

(6)中和热:

(重点)

A.概念:

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

2.化学能与电能

(1)原电池(重点)

A.概念:

B.工作原理:

a.负极: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C.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

a.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b.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

c.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

D.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a.负极:

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b.正极:

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

元素化合价降低

E.金属活泼性的判断:

a.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

c.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F.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难点)

a.负极反应:

X-ne=Xn-

b.正极反应:

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设计:

(难点)

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

(三部分+导线)

A.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B.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C.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A.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

B.金属腐蚀的防护:

a.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

如:

不锈钢。

b.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断绝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达到耐腐蚀的效果。

(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电镀金属、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

c.电化学保护法:

牺牲活泼金属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

(4)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A.干电池(锌锰电池)

a.负极:

Zn-2e-=Zn2+

b.参与正极反应的是MnO2和NH4+

B.充电电池

a.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

放电时电极反应:

负极:

Pb+SO42--2e-=PbSO4

正极:

PbO2+4H++SO42-+2e-=PbSO4+2H2O

b.氢氧燃料电池:

它是一种高效、不污染环境的发电装置。

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

总反应:

2H2+O2=2H2O

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负极:

2H2+4OH--4e-→4H2O

正极:

O2+2H2O+4e-→4OH-

3.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

A.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B.计算(重点)

a.简单计算

b.已知物质的量n的变化或者质量m的变化,转化成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后再求反应速率v

c.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

已知反应方程和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求另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已知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应方程。

d.比较不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

关键:

找同一参照物,比较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

A.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内因)

B.外因:

a.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升高温度(任何反应,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d.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e.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f.光、反应物的状态、溶剂等

(3)化学反应的限度

A.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B.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a.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b.化学平衡的曲线: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

d.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1)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2)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3)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4)条件变,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的特点:

逆、等、动、定、变、同。

【典型例题】

例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18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时,18O存在于(D)

A.只存在于氧气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

例2.下列各项中,可以说明2HIH2+I2(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E)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HI

B.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2个H—I键断裂

C.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D.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E.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F.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化学平衡移动原因:

v正≠v逆

v正>v逆正向v正.

浓度: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正向移动反之

压强:

其他条件不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反之…

温度: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之…

催化剂:

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但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勒沙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发生移动。

第三章

烷烃CnH2n+2饱和链烃

烃烯烃CnH2n(n≥2)存在C=C

炔烃CnH2n-2(n≥2)存在C≡C

芳香烃:

苯的同系物CnH2n-6(n≥6)

(1)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1.碳原子以4个共价键跟其它原子结合;2.碳与碳原子之间,形成多种链状和环状的有机化合物;3.同分异构现象

(2)有机物:

多数含碳的化合物

(3)烃:

只含C、H元素的化合物

第一节甲烷

1、甲烷的空间结构:

正四面体结构

2、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不溶于水,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化学性质:

甲烷性质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

(1)可燃性

(2)取代反应(3)高温分解

CH3Cl气体CH2Cl2液体CHCl3(氯仿)CCl4

3、用途:

很好的燃料;制取H2、炭黑、氯仿等。

4、实验:

将充满CH4和Cl2(体积比为1:

4)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经强光照射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内气体颜色_______,管内液面_______,试管内壁有________出现;取出试管,往管内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看到有______生成(均填现象).CCl4俗称______,密度比水__

第二节烷烃

1、烷烃:

(1)结构特点:

烃的分子里碳以单键连接成链状,碳的其余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

(2)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简单命名法: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表示

系统命名法:

1)找主链-----最长碳链;

2)编号码-----最近支链

3)写名称-----先简后繁

CH(CH3)2CH(C2H5)C(CH3)3的名称是______

名称2,3,3-三甲基-2-乙基丁烷是否正确

(3)烷烃的通性:

①分子量增大,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状态由气,液到固态(4碳原子或以下的是气态)

同分异构体熔沸点:

越正越高

②常温时性质很稳定,一般不与酸、碱、KMnO4溶液等起反应

③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

2、同系物定义: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n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

烃基:

R-;-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

3、同分异构体:

①定义:

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如正丁烷与异丁烷就是丁烷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属于两种化合物。

②同分异构体数种:

CH4,C2H6,C3H8无;C4H10有2种;C5H12有3种;C6H14有5种;C7H16有9种

概念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

对象有机物有机物单质原子

条件

实例相差CH2结构不同结构不同中子数不同

乙烷和丁烷丁烷和异丁烷O2和O311H、12H

第三节乙烯烯烃

1、乙烯结构特点:

①2个C原子和4个氢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②乙烯分子里的双键里的一个键易于断裂

2、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可使溴水褪色

(2)氧化反应:

1)可燃性:

空气中火焰明亮,有黑烟;2)可以使KMnO4(H+)溶液褪色

(3)聚合反应:

乙烯加聚为聚乙烯

3、用途:

制取酒精、塑料等,并能催熟果实。

4、工业制法:

从石油炼制

实验室制法:

原料:

酒精、浓H2SO4(浓H2SO4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收集:

排水集气法。

操作注意事项:

1.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

3混合可提高乙醇利用率,混合时应注意将硫酸沿玻璃棒缓缓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搅拌.2.温度计要测量反应物温度所以要插入液面以下.3.为防液体爆沸应加入碎瓷片4.为防止低温时发生副反应所以要迅速升温到170℃5.烧瓶中液体颜色逐渐变黑,是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6.反应完毕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灭酒精灯.

5、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烃

(1)结构特点和通式:

CnH2n(n≥2)

(2)烯烃的通性:

①燃烧时火焰较烷烃明亮

②分子里含有不饱和的双键,容易发生氧化、加成和聚合反应。

第四节乙炔炔烃

1、乙炔结构特点:

①2个C原子和2个氢原子处于同直线。

②分子里的C≡C键里有两个是不稳定的键

2、乙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乙炔又名电石气。

纯乙炔是无色、无臭味的气体,因含PH3、H2S等杂质而有臭味;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乙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①氧化反应:

1)可燃性:

空气中,明亮火焰,有浓烟;乙炔在O2里燃烧时,产生的氧炔焰的温度很高(3000℃以上),可用来切割和焊接金属。

2)可被KMnO4溶液氧化

②加成反应:

可使溴水褪色;

从乙炔和HCl可制得聚氯乙烯塑料。

3、乙炔的制法:

实验室制法:

药品:

电石、水(通常用饱和食盐水)

原理:

CaC2+2H2O→C2H2↑+Ca(OH)2

装置:

固+液→气收集:

排水法

注意事项:

①反应太快,故用分液漏斗控制加水的速率。

②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减缓反应速率。

③排水法收集(不能使用排空气法,因其密度与空气接近。

第五节苯芳香烃

芳香烃:

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

1、苯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C6H6结构简式:

______或______

结构特点:

①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里不存在一般的C=C,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这是一种介于C—C和C=C之间的独特的键。

②苯分子里6个C和6个H都在同一平面,在有机物中,有苯环的烃属于芳香烃,简单称芳烃,最简单的芳烃就是苯。

2、苯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

3、苯的化学性质:

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介于C—C和C=C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子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1)取代反应:

(1)苯跟液溴Br2反应(与溴水不反应)

(2)苯的硝化反应:

2)加成反应:

苯与氢气的反应

3)可燃性:

点燃→明亮火焰,有大量黑烟

用途:

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苯也常作有机溶剂

4)溴苯无色,比水重。

烧瓶中液体因含溴而显褐色,可用NaOH除杂,用分液漏斗分离。

硝基苯为无色,难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有毒的油状液体,比水重。

三硝基甲苯(TNT):

淡黄色针状晶体,不溶于水,平时较稳定,受热、受撞击也不易爆炸。

有敏感起爆剂时易爆炸,是烈性炸药。

4、苯的同系物

1)苯的同系物通式:

CnH2n—6(n≥6)

2)由于苯环和侧链的相互影响,苯的同系物也有一些不同于苯的特殊性质。

注意:

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褪色。

苯的同系物,可以使KMnO4(H+)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褪色。

练:

1.写甲苯与HNO3的反应式_________

2.写C8H10的同分异构体:

_______________

第六节石油煤

石油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被称为“液体黄金”、“工业血液”。

一、石油的炼制

1、石油的成分

(1)按元素:

石油所含的基本元素是碳和氢

(2)按化学成份:

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和物。

一般石油不含烯烃。

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溶有气态烃和固态烃。

2、石油的分馏

(1)实验装置分成三部分:

蒸馏、冷凝、收集。

(2)温度计位置:

水银球与蒸馏烧瓶的支管水平.碎瓷片,防暴沸(同制乙烯)

(3)进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与气流向相反,冷却效果最好)

(4)分馏的原理:

用蒸发冷凝的方法把石油分馏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

每种馏分仍是混合物

3、裂化:

把分子量大的烃断裂成分子量小的烃

4、裂解:

在高温下裂化

二、煤的综合利用

1、煤是无机物与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2、煤的干馏:

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

3、煤的气化和液化:

把煤干馏变成气态和液态的燃料,目的为了减少烧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有机反应方程式

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CH4+2Cl2→CH2Cl2+2HCl

CH4+2O2→CO2+2H2O

CxHy+(x+y/4)O2→xCO2+y/2H2O

C2H5OH--→CH2=CH2↑+H2O

CH2=CH2+HCl→CH3CH2Cl

CH2=CH2+H2--→CH3CH3

CH2=CH2+Br2(溴水)→CH2Br-CH2Br

CH2=CH2+H2O--→CH3CH2OH

nCH2=CH2--→-[-CH2-CH2-]n-

CH3-CH=CH2+H2--→CH3-CH2-CH3

CH3-CH=CH2+X2→CH3-CHX-CH2X

CH3-CH=CH2+HX→CH3-CHX-CH3

nCH3-CH=CH2-→-[-CH(CH3)-CH2-]n-

CaC2+2H2O→Ca(OH)2+C2H2

CH≡CH+H2--→CH2=CH2

CH2=CH2+H2--→CH3CH3

CH≡CH+Br2→CHBr=CHBr

CHBr=CHBr+Br2→CHBr2-CHBr2

CH≡CH+HCl(g)--→CH2=CHCl

nCH2=CHCl--→-[-CH2-CHCl-]n-

聚氯乙烯(塑料)

+3H2--→

+Br2(液)--→-Br+HBr

+Cl2(液)--→-Cl+HCl

2+15O2--→12CO2+6H2O

+HO-NO2--→-NO2+H2O

甲烷乙烯乙炔苯

分子式CH4C2H4C2H2C6H6

结构简式CH4CH2=CH2CH≡CH

电子式

结构特点空间构型:

正四面体结构

空间构型:

平面型

结构含C=C键空间构型:

直线型

结构中含C≡C键空间构型:

平面型

结构中含:

苯环

同系物通式CnH2n+2CnH2n(n≥2)CnH2n-2(n≥2)CnH2n-6(n≥6)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无色、无臭味,微溶于水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

实验室制法

(写反应式)

化学性质

(写反应式)①取代

CH4+Cl2→

CH4+3Cl2→

②分解

CH4→①加成

CH2=CH2+Br2→

CH2=CH2+H2O→

CH2=CH2+HCl→

②加聚CH2=CH2→①加成

CH≡CH+2Br2→

CH≡CH+2H2→

CH≡CH+HCl→①取代

卤代

硝化

②加成

燃烧现象淡蓝色火焰明亮火焰,黑浓烟明亮火焰,有浓烟明亮火焰,有浓烟

通入Br2水

中现象Br2水不褪色Br2水褪色Br2水褪色Br2不褪色

通入KMnO4

中现象KMnO4溶液不褪色使KMnO4溶液褪色使KMnO4溶液褪色苯:

KMnO4溶液不褪色;

苯的同系物:

KMnO4溶液褪色

第六章烃的衍生物归纳

烃的衍生物:

烃衍变成的

官能团:

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

常见的官能团:

碳碳双键(-C=C-)或三键(-C≡C-)、卤素原子(—X)、羟基(—OH)、羧基(—COOH)、硝基(—NO2)、醛基(—CHO)。

第一节溴乙烷卤代烃

一、溴乙烷

1.分子结构(四式)。

2.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3.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是取代反应)

条件:

溴乙烷与强碱的水溶液反应

CH3CH2Br+H2O-→CH3CH2OH+HBr

[问题]1、溴乙烷水解的条件是什么?

2、取水解液在滴加AgNO3溶液之前,为什么要先滴入HNO3酸化?

3、如何确定某卤代烃中的卤原子?

(2)消去反应:

有C=C或C≡C生成

条件:

溴乙烷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

CH3CH2Br+NaOH-→CH2=CH2+H2O+NaBr

解析:

CH3Cl、(CH3)3CCH2Br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二、卤代烃

1.定义:

2.物理性质:

(1)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2)沸点:

相同碳原子数:

支链越少,沸点越高

不同碳原子数:

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

(3)密度:

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小

CH3Cl,CH3CH2Cl是气态;其余是液体(密度大于水)或固体

3.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4.氟里昂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乙醇醇类

一、乙醇

1.分子结构分子式:

C2H6O结构简式:

CH3CH2OH或C2H5OH

结构式:

电子式:

2.物理性质:

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作燃料,制饮料,化工原料,溶剂,消毒剂(75%)

3.化学性质

(1)与钠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的氢原子活泼

(2)氧化反应

①燃烧:

CH3CH2OH+3O2-→2CO2+3H2O

②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2CH3CH2OH+2O2-→CH3CHO+2H2O

(3)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

CH3CH2OH——→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