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5889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

归档资料,核准通过。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一、地理位置图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背景和现状情况……………………………………………………………………1

   1.1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基本概况…………………………………………………………1

   1.2种群特征………………………………………………………………………………1

   1.3人员编制、经费来源及主要工作内容………………………………………………4

   1.4固定资产现状、管护设施……………………………………………………………4

   2项目提出的意义、目的和必要性………………………………………………………5

   2.1意义……………………………………………………………………………………5

   2.2目的……………………………………………………………………………………6

   2.3必要性…………………………………………………………………………………7

   3项目依据及项目规划……………………………………………………………………8

   3.1项目依据………………………………………………………………………………8

   3.2规划原则………………………………………………………………………………8

   3.3规划期限………………………………………………………………………………9

   4项目建设条件……………………………………………………………………………9

   4.1气象水文特征…………………………………………………………………………9

   4.2社会经济状况…………………………………………………………………………10

   4.3建设用地………………………………………………………………………………11

   4.4已有的工作基础………………………………………………………………………11

   5建设内容、规模…………………………………………………………………………12

   5.1资源保护系统…………………………………………………………………………12

   5.2科研繁育系统…………………………………………………………………………16

   5.3宣教培训系统…………………………………………………………………………19

   5.4生产示范系统…………………………………………………………………………20

   6投资估算及进度安排……………………………………………………………………21

   6.1项目总投资……………………………………………………………………………21

   6.2资金来源及筹措方式…………………………………………………………………21

   6.3进度安排………………………………………………………………………………22

   7运行经费来源及地方承诺………………………………………………………………22

   8效益评价…………………………………………………………………………………22

   8.1环境效益………………………………………………………………………………23

   8.2社会效益………………………………………………………………………………24

   8.3经济效益………………………………………………………………………………25

   三、附件:

   1工程建设规划表

   2工程建设投资概算表

   3工程建设设备清单

   4工程建设规划图

   5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

   6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

1、项目背景和现状情况

   1.1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基本概况

   1985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百山祖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百山祖和凤阳山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扩建,升为“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后成立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设百山祖管理处和凤阳山管理处,其中百山祖管理处行政上隶属于庆元县政府。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是整个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东南部,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县境内东北部以百山祖为中心的一片,地理位置处于东径119º7′45″-119º19′20″,北纬27º37′45″-27º50′30″之间,面积25227.8公顷;另一片位于庆元县的安南乡,面积仅439.3公顷。

本保护区总面积25667.1公顷。

山体属洞宫山系,由福建武夷山脉向东伸展而成,基岩为侏罗纪火成岩,最高峰百山祖海拔1856.7米,被誉为“百山之祖”,是江浙第二高峰。

本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属“南岭闽瓯中亚热带”气候区。

溪流呈放射状,分属瓯江水系、闽江水系和福安江水系。

百山祖西南坡为闽江支流松源溪的源头,东北坡为瓯江主流的发源地,东南坡为福安江的发源地,素称“三江之源”。

主要保护对象为具有典型中亚热带特点的森林生态系统及以华南虎、百山祖冷杉为主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同时,并作为瓯江、闽江、福安江的水源涵养林保护地。

   1.2种群特征

   本保护区不仅自然生态环境优雅,生物资源丰富,且具有相当特色,其主要表现在:

   1.2.1生物群落地带特殊性

   ①地理位置独特:

地处北纬28º附近的敏感区,为亚洲的一个特殊区域,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区域之一,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

   ②动植物区系成份复杂:

生物资源不仅具有典型性、多样性,而且还具有十分明显的过渡性,动植物区系非常复杂。

   ③物种的分化变异中心之一:

本保护区由于所处地带特殊,动植物分化变异也很明显。

如植物中乐东拟单性木兰,出现花器官多态分化现象。

根据浙大张朝芳先生对蕨类植物的研究,认为本保护区也是鳞毛蕨属和复叶耳蕨的分化变异中心。

   1.2.2生物资源多样性

   本保护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调查鉴定,计有种子植物173科828属2005种;蕨类植物36科82属236种;苔藓植物62科149属326种,其中叶附生苔5科13属38种,大型森林真菌12目37科97属256种,脊椎动物4纲26目74科254种;昆虫22目247科1346属2192种;蜘蛛22科75种。

   ①植物资源:

是本保护区生物资源的核心。

由于处于有夏雨的热带——暖温带群落交错区,加上整个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地理环境特殊,自然条件优越,因而植物资源丰富,区系成份复杂,是南北植物汇流之区,为极其重要的天然植物物种及其遗传基因库。

如种子植物区系具有古老性、多样性、典型性和一定的过渡性等特点。

不但有相当数量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而且有待开发的植物资源种类也很丰富。

   ②动物资源:

本保护区地形地貌复杂,森林植被保存良好,各种食物充裕,从而为各种野生动物生存、繁衍、栖息、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野生动物的天然避难所。

1998年10月,绝迹近四十年的华南虎又在百山祖重现。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稀有虎亚种,是世界上现存的几个亚种中最为濒危的一个亚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世界最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野生数量仅存约为20只,而在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发现了3只。

   ③生物区系成份古老性:

本保护区地史古老,保存了大批原始古老的生物种群。

以植物为例,在人迹罕至的偏僻处保存了大片原生或半原生状态的森林植被。

其中1976年发表,1987年被世界最濒危的十二种植物之一的百山祖冷杉为百山祖特有植物,自然生长仅存三株。

与百山祖冷杉共同保存下来的还有福建柏、长叶榧、南方铁杉等植物组成的古老植物群。

   ④生物物种的珍稀性:

本保护区珍稀濒危动植物丰富,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以百山祖冷杉为代表的39种植物和以华南虎为代表的55种保护动物。

   ⑤森林生态类型多样性:

本保护区自海拔550至1856.7米,相当于地跨三个气候带,相应保存的森林植被组成了明显而较完整的垂直带谱系列。

自下而上分布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黄山松林、山顶矮曲林、灌草丛。

   ⑥环境质量天然“本底”性:

大气、水质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类标准,土壤和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元素与有毒物质含量均大大低于其他环境污染区域。

   百山祖保护区正是由于具有六大特色,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区域之一。

   1.3人员编制、经费来源及主要工作内容

   目前,保护区核定编制人员30人,而在保护区面积扩大后,人员编制将达到65人。

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拨款解决,但资金严重不足,各方面工作跟不上,远不能满足保护管理、保护、科研、监测等需要。

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①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如封山育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等;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③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如建生态电站、开发生态旅游等。

   1.4、固定资产现状、管护设施

   1.4.1固定资产现状

   目前保护区房屋和建设面积共计10122m2,包括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电厂、了望台,计246.6万元,土地2100m2,交通工具中有小汽车2辆,摩托车1辆,程控电话5门,无线电基地台1座,太阳能电源1套,及一些办公用品,如:

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电视等。

   1.4.2管护设施

   目前,百山祖保护区界线清楚,保护区域界县、周边乡镇、村均无林权纠纷,经地方政府确权认定,保护区现有行政范围面积25667.1公顷,在管理处设置一个综合科、派出所,下设5个保护站共同组成了现在保卫系统。

保护区内现有人口12685人,现有职工(正式上岗人员)30人,其中植物、环保、动物、气象等专业技术人员10人。

保护区内通车里程177.7km,电视地面接收台27个,村村基本上已通了电话,并且有无线基地台1个,传呼台2个,移动基站2个,另外,全区共有防火线73公里,防火了望台一座,并建立了一支扑火队伍,设备齐全。

区内大部分保护站点都未通小水电或高压电,仅架设线路3千米。

2、项目提出的意义、目的和必要性

   2.1、意义

   2.1.1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是华东地区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本项目的开展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瓯江、闽江、福安江发源地。

近几年来,由于沿江不合理的开发,水土流失趋于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山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加强对三江流域源头地区的生态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开展该项工程既符合我国“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与全国众多的保护区一样,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问题,在保护区占60%的集体林中,居住着近4000贫困人口,不利于保护区内的保护工作。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希望在推进保护区在资源保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新区发展等社区发展方面建设,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环境资源管理水平的同时,将该区建成我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示范性自然保护区,探索出集体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成功经验。

   2.1.2项目的开展对我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施的重点区域之一,项目实施将为建立中国示范性自然保护区提供借鉴和成功经验,也有助于加强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管理。

   通过生物多样性的科研监测和宣传教育活动,将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管理水平,加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野生动植物资源将得到较好的保护。

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保护中国华东地区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华南虎、百山祖冷杉等一大批本区特有的中国珍稀、濒危动植物,以及大量的地方特有物种资源。

一大部分保护物种和有较大经济价值与科学价值的野生生物将得到就地保护和人工繁育,并重新回归自然界。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启动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为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地网络作出贡献,也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试验场所及示范基地。

   2.2目的

   2.2.1运用实地调查、观测和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调研,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为国家层次和示范区建立生物多样性的信息系统提供有利的支持。

   2.2.2在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保护生物资源和遗传资源。

   2.2.3开展华东地区珍稀濒危物种引种繁育研究,其重点为国家重点或优先保护的物种,包括植物的迁地保护、繁育试验以及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试验研究。

   2.2.4珍稀物种保护生物学研究,特别是对华南虎、百山祖冷杉等极其濒危物种的研究。

   2.2.5确定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模式,并为探索出一种在全国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模式提供示范。

   2.2.6通过项目实施改善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条件,总结成功的管理经验并推广应用到全省乃至全国其他自然保护区。

   2.2.7通过对当地居民的培训,提高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发动他们积极参与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活动。

   2.2.8通过对华南虎、百山祖冷杉濒危机制的研究,探索华南虎、百山祖冷杉的有效保护对策和繁殖方法,为最终使其以种群的形式得以保存、繁衍,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2.2.9把保护区建设成为各种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完善、管理一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且具有百山祖特色和对我国保护区建设有示范作用并与国际接轨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3必要性

   2.3.1由于本保护区存在着极度濒危的百山祖冷杉和华南虎等动植物,启动该项目,将更加有利于保护和拯救两大物种,为社会做出贡献。

   2.3.2本保护区是一个典型的东南沿海季风区中山丘陵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丽水市生态示范区中重要的一块生态示范基地,是一块进行环保教育的理想场所。

   2.3.3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对保持这一地区的自然生态平衡,维护和改善当地人民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涵养了大量水资源,为瓯江沿岸数百万居民提供丰富的生活、农业、工业用水,为延长紧水滩等水电站的使用寿命均有着重大的作用。

3、项目依据及项目规划

   3.1项目依据

   3.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1.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3.1.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3.1.5《浙江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3.1.6《自然保护区专项基金使用管理办法》;

   3.1.7《庆元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3.1.8庆元县人民政府文件庆政[2001]15号《关于要求扩大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面积的请示》;

   3.1.9《庆元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3.2、规划原则

   为全面执行保护区规划指导思想,在整个总体规划中遵循以下原则:

   3.2.1坚持以法律为依据原则。

保护区规划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

   3.2.2坚持保护第一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保护为宗旨,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主开展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收入,促进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

   3.2.3坚持科技为先导,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原则。

总体规划力求科学、合理,体现时代发展、科技进步。

   3.2.4坚持保护区建设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保护区建设发展规划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必须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速度和要求相适应、相协调,以确保保护事业稳步、顺利发展。

   3.2.5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

规划要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实事求是,讲究实效;要合理布局,以建设合理的综合保护体系;要突出保护、建设的重点,优先保证核心区的保护工程、科研工程及相配套的附属工程,以保护百山祖冷杉、华南虎等珍稀濒危动植物和原生生态系统为核心,遵循生态优先、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后难的原则,逐年分步实施。

   3.3规划期限

   本期规划期限为2001年-2005年。

4、项目建设条件

   4.1气象水文特征

   本区为亚带湿润季风气候,属“南岭闽瓯中亚热带”气候区。

据保护区气象站多年观察测定,其年平均温度为12.8℃,年降雨量2341.8mm,年相对平均湿度84.0%,极端低湿-13.2℃,极端高温30.1℃,无霜期187天,≥10℃3653.3,降雨主要集中在4-5月份,而高温季节在4-8月份,和典型亚热带气候一样有明显的湿热同季现象,但由于其独特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条件、森林生态环境等,气候有其特殊性,和庆元县城相比主要表现为温度低、雾日多、雨水充沛、相对湿度大等。

尤其是局部林地的气候更为特别,如发育硅质棕黄壤的百山祖主峰南侧,也就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百山祖冷杉的生长地,年平均温度8-10℃,相对湿度达95%,雾日都在200天以上。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使得百山祖冷杉这一古老植物得以幸存,同时,由于百山祖冷杉需要生存在这一狭窄、特殊的气候环境中,使得我们对其保护存在相当难度。

本区溪流呈树枝状放射状,分属瓯江水系、闽江水系和福安江水系。

百山祖西南坡为闽江支流松源溪的源头,东北坡为瓯江主流的发源地,东南坡为福安江的发源地,素有“三江之源”之称。

因此,保护百山祖的森林植被对三江源头的水源涵养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社会经济状况

   4.2.1行政区域:

本保护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东北部,行政范围涉及庆元县万里林场(国有)及百山祖乡、贤良镇、合湖乡、五大堡乡、安南乡等5个乡(镇)32个行政村,其中行政村涉及百山祖乡的栗阳、龙岩、枫树坪、斋郎、车根、桐梓、黄皮、桥陌8个行政村;贤良镇的新村、湖池、库源、青林、溪沿、贤良6个行政村;合湖乡的合湖、兰泥、三堆、黄水、黄水岙、坑底、黄土洋、久住洋、西排9个行政村的全部;五大堡乡的南源、北泽、甘竹山、天平马、梧桐洋、后广、八洋、盖竹、东坑等9个行政村;安南乡的五岭坑保护站涉及上余、五岭坑、山头洋等行政村。

林区涉及原保护区的十九源、茶木淤、百山祖、盘龙地、出水岙、车根、大湾栏等7个林区。

行政范围总面积25667.1公顷。

   4.2.2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

保护区域内现有人口12685人,其中合湖全乡5211人,百山祖全乡3487人,贤良镇部分村2487人,五大堡乡1500人。

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9.4人/平方公里,汉族。

现有职工42人,其中正式上岗人员30人,其中植物、环保、动物、气象等专业技术人员10人。

   4.2.3交通、通信:

本保护区域内合湖乡公路通车里程30.5km,百山祖乡102.2km,贤良镇35km,五大堡乡10km,总计通车里程177.7km。

   电视地面接收台:

合湖乡9个,百山祖乡10个,贤良镇8个,五大堡乡通有线电视,共计接收台27个。

百山祖乡全部行政村都通电话,贤良镇4个行政村通电话,五大堡乡均通电话,五岭坑站未通电话。

保护区内现有无线基地台1个。

   4.2.4土地或资源的权属:

目前保护区界线(未扩区)清楚,保护区域界县、周边乡镇、村均无权属纠纷,经地方政府确权认定,保护区现有范围面积25667.1公顷,其中国有土地面积4341.8公顷,集体所有土地面积21325.3公顷,分别占总面积的16.9%和83.1%,保护区内森林资源1123452立方米,其中国有371523立方米,集体751929立方米,分别占33.1%和66.9%。

   4.2.5地方经济与社区教育:

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百山祖乡2066元,合湖乡1688元,贤良镇1886元,五大堡乡1980元。

   社区内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乡镇内均设有初中,行政村设有小学。

   4.3建设用地

   本保护区内众多山地中有许多平坦的山地,便于用作建设保护站、点等设施的建设用地,同时,前几年在县城征用了一块土地用以建设科教中心。

   4.4已有的工作基础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的成果有:

   4.4.11985-1986年进行了生物资源综合调查;

   4.4.21991-1999年开展了浙南珍稀树种繁殖试验,初步建立珍稀树种繁育基地;

   4.4.31985-1999年开展了竹类研究,建立竹种园;

   4.4.4与浙江林学院合作,开展了昆虫资源调查,出版了《华东百山祖昆虫》一书;

   4.4.5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了百山祖蕨类资源研究;

   4.4.6开展了百山祖冷杉生态学研究;

   4.4.7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了华南虎踪迹鉴定研究;

   4.4.8采集、制作了2500余份动植物和昆虫标本;

   4.4.9成立浙江省庆元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办公室。

直属县政府负责指导、监督和协调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5、建设内容、规模

   5.1资源保护系统

   对保护区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大功能区,分别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加强管理,同时建立完善的保护网络,准备设置7个保护站,17个保护点,4个检查哨口,同各科室一起共同担负资源保护任务。

   5.1.1保护区功能区界标识工程

   ⑴.标牌、标桩设置的目的:

一是为了确定保护区的范围以及各功能分区的区域,避免发生纠纷和破坏;二是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醒人们注意,控制人们的活动和行为,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三是宣传普及有关科学知识;四是为人们提供路线指南、其他服务等。

   ⑵.规格与布设

   ①区界标桩:

采用石质制作,规格15×15厘米,长160厘米,埋入地下30-50厘米。

   ②区界标牌:

采用金属或水泥预制板制作,规格长130厘米,宽90厘米;支架直径10-15厘米,长320-350厘米,支柱间距100厘米,埋入地下70-100厘米。

主要设置在保护区与周围地区交界处主要山脊、山顶、交通路口、入山口等。

   ③限制性标牌:

规格、制作及埋设可参照区界性标牌。

主要设置在重点保护地段(核心区)周围、人为活动频繁的主要交通路口以及保护区范围及其周围地区主要居民点。

目的是为了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法制意识和保护意识,提醒人们注意事项,控制人们和活动和行为等。

   ④解说性标牌:

解说性标牌主要用于向人们解说保护区的情况,主要保护动物的有关知识,分别设置在县城、管理区所在地、各保护站、旅游景区、主要保护动植物分布区域入口等。

   5.1.2资源管护设施建设工程

   ⑴.扩大保护区面积:

由于1998年华南虎重现百山祖后,百山祖的科技人员采集到虎脚印与粪便,并送交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进行遗传基因鉴定,经过近二年的攻关,于2000年10月通过鉴定确认华南虎存在于百山祖境内,而亚洲的其他地方的虎类保护实践证明,有效地维持一个华南虎种群需要一个较大的合适环境,至少400平方公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规划,1994),为此,必须扩大保护区面积以切实有效保护这一世界最濒危的动物,而且以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