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6022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

150分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抒情与宣泄

在古汉语中,“抒”字的本义是“泄”,抒情也就是情感的宣泄。

有些文学家认为,抒情就是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或迸发,是内心情感的宣泄,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说:

“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

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

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

既已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于天矣,遂亦自负,发狂大叫,流涕恸哭,不能自止。

”很显然,李贽是把诗文的写作看成一个抒情过程,而抒情就是把积蓄已久的内心情感,像江河决堤般地倾泻出来,这种情感宣泄常常是狂放的、难以用理性意识控制的。

应当指出,这种“宣泄”说抓住了抒情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内心情感的释放,在这个意义上说,抒情过程是一个解开心灵枷锁,消除情感压抑的畅快抒发过程。

所以南朝文人钟嵘认为,写诗可以“骋其情”,使人“幽居靡闷”。

但是文学抒情并不只是非理性的情感宣泄,文学抒情是一种审美表现,需要意识的控制与思维的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这正是文学抒情区别于普通情感宣泄的主要特征。

首先,抒情主体是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对象来表现的,他不完全是即兴式的有感而发,而是从原发的情感状态中超越出来,把它作为一个对象来重新认识、体验、评价和组织。

抒情诗人所表现的情感是对情感经验的再体验,而且这种再体验伴随着一种反省似的“沉思”。

诗人的沉思是一种诗意的“思”,返回内心的“思”,不同于理论的思考。

通过这种沉思,抒情诗人对情感经验进行重新的理解和组织,赋予它一定的组织形式,使之成为一种丰富而有序的情感经验。

因此,文学抒情既是情感的释放,又是情感的构造,抒情主体既沉浸在情绪状态之中,又出乎情绪状态之外,意识到表现的内容和表现过程本身。

宣泄的情绪是杂乱无序的,只有释放没有构造;宣泄者完全被淹没在混杂的情绪海洋之中,没有自我意识。

抒情主体虽也有受情绪左右的被动性,但他首先是主动的沉思者和创造者,他是自由的。

宣泄者却不是完全自由的,因为那种貌似自由的、梦呓般的任意放纵的宣泄是被本能欲望和冲动情绪驱使的盲目活动。

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曾指出:

“企图根据从人类经验的无秩序无统一的领域——催眠状态、梦幻状态、迷醉状态——中抽取出来的相似

性来解释艺术的所有美学理论,都没有抓住主要之点。

一个伟大的抒情诗人有力量使得我们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这之所以可能,仅仅是由于他的作品虽然是在处理一个表面上看来不合理性的无法表达的题材,但是却具有着条理分明的安排和清楚有力的表达。

甚至是在最狂放不羁的艺术创造中,我们也决不会看到‘令人陶醉的幻想的混乱状态’‘人类本性的原始混浊’。

”卡西尔的这段论述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文学抒情与宣泄的区别。

其次,文学抒情是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活动。

与内心情感经验的重解和重组相适应,抒情作者还要创造适合于表现这种情感的感性形式。

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指出:

“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形式。

……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

”抒情诗人要运用特殊的话语形式,把各种感觉材料组织起来,巧妙而又自然的构造有序的形象组织,创造出直接表现内在情感运动形式的审美形式。

因此,抒情不仅意味着传达内心活动,而且意味着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抒情话语来表现,意味着创造审美价值,这也是宣泄所不具备的。

(选自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宣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古汉语中“抒”字的本义“泄”可知,抒情也就是情感的宣泄。

一些文学家也认为,抒情就是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或迸发,是内心情感的宣泄。

B.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世上真正能写文章的人,并非刻意为文,只是当心中、喉间、口

头不可说之事积蓄久了,就难以遏制,一旦他们看到相关景物,就会生发感慨,宣泄情感。

C.“宣泄”说抓住了抒情的一个重要特征:

内心情感的释放,因此,文学抒情的过程就是一个狂放的、难以用理性意识控制的解开心灵枷锁,消除情感压抑的畅快抒发过程。

D.宣泄者不是完全自由的,那种貌似自由的、梦呓般的任意放纵的宣泄是被本能欲望和冲动情绪驱使的盲目活动,宣泄者完全被淹没在混杂的情绪海洋之中,他的情绪杂乱无序

,只有释放没有构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抒情区别于普通情感宣泄的主要特征是,普通情感宣泄是非理性的,而文学抒情是一种需要意识控制、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的审美表现。

B.抒情主体从原始的情感状态中超越出来,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对象来重新认识、体验、评价和组织,他的抒情完全不是即兴式的有感而发。

C.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伟大的抒情诗人能使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就是因为他能用条理分明的安排和清楚有力的表达来处理表面上看来不合理性的无法表达的题材。

D.文学抒情是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活动,因此,它不单要求抒情作者对情感经验进行重新的理解和组织,还要求抒情作者创造适合表现这种情感的感性形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提出“有些文学家认为,抒情就是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或迸发,是内心情感的宣泄”的看法,并指出李贽就是这一类文学家的代表,作者认为这一类文学家的看法有失偏颇。

B.作者引用卡西尔的一段话,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文学抒情既是情感的释放,又是情感的构造,抒情主体既沉浸在情绪状态之中,又出乎情绪状态之外”。

C.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这一观点与作者的看法相契合。

D.该文主要论述了“抒情与宣泄”的区别,目的是让读者在比较中把握“文学抒情”这一概念,文学抒情不仅要传达内心活动,还要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抒情话语,创造审美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

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

华性孝,士论多之。

守仁娠十四月而生。

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

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

登弘治十二年进士。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

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

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

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

或请救安庆,守仁曰:

“不然。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不如直捣南昌。

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

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

乙卯遇于黄家渡。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

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

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

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

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

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

守仁不赴,请归省。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

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

“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

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性孝,士论多之多:

许多

B.薄安庆薄:

逼近

C.官军奄至奄:

突然

D.仓卒易舟遁易:

改换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知县顾佖以告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遭丧于道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D.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其若是,孰能御之

6.对文中画波浪线的语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

B.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

C.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

D.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守仁有家学渊源。

他的父亲就有风度,有才华,很受皇帝器重。

他自己更是早早就中了进士。

被谪龙场时,开创了“阳明学”,自成一家。

B.王守仁的出生及童年非常有传奇色彩。

他在母腹中待的时间较长,名字是云中神人所赐,直到五岁被异人拍打而且改名后,才会开口说话。

C.王守仁个性有刚有柔。

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主持正义,结果被廷杖遭贬谪。

张忠、许泰等人故意刁难时,他又隐忍宽仁,最终感化了京兵。

D.王守仁文武兼备。

他不仅通晓兵法战策,在平定宁王造反的过程中,多出奇计,指挥若定;而且善于射箭,曾以此赢得京军的称赞。

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2)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

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9.“无穷归思满东流”一句历来为后人所赞赏,试分析其中“满”字的妙处。

(4分)

10.有人说诗歌的三、四句与一、二句所表达的情感有些相悖,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试做简要分析。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越中览古》表达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盛衰无常的感叹的句子是:

,。

(2)《阁夜》中用听觉视觉表现诗人悲壮情怀的诗句是:

,。

(3)“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半支蜡烛

谢志强

那天出差,我来到北方一个陌生的小城市,投宿在一家普通的旅馆。

进进出出的,都是陌生

面孔。

房间内有三个床位。

入晚,仍是我一人;我担心着随时可能闯进一个陌生人来。

我看着电视,荧屏一闪一闪换着人物,很频繁。

我略为轻松了。

蓦然,荧屏内热热闹闹的人群没了影儿,室内一片漆黑,像隆重的舞会一下断了电。

楼外的灯光也消逝了。

整幢楼传出惊愕的呼叫。

我摸近写字台,拉开抽屉,捏住了空荡荡的抽屉一隅的半截蜡烛。

这是我进入这个房间时,无意中发现的秘密。

半支蜡烛,很细很圆,也很凉,它躺了不知多久,几乎被遗忘了,连服务员清理房间时也忽视了它的存在。

我捏着它。

我没有火柴,捏着蜡烛,走出房门,能看到长长的走廊尽头一扇窗口外边朦胧的夜色。

走廊内一片混乱,开门声、脚步声、召唤声。

显然,大家都没料到断电。

于是,我想,迎面闪过一个身影。

我说:

有没有火柴?

她说没有。

她一开口,我才知道是个女性,声音使我想到了山泉。

她喊服务员,声音包含着恐慌。

我说我有蜡烛。

她便朝走廊内毫无目标地喊,谁有火柴打火机,点个亮。

她仿佛向人间呼吁。

我继续试探着朝走廊尽头的窗口方向走。

我的眼睛渐渐适应了突然降临的黑暗。

数步远,猛然跳出一朵火苗,像茫茫戈壁的暗夜中遥远处闪现出一堆篝火。

他说快点快点。

一个中年男子粗犷的喉音。

我赶上前,蜡烛的顶端棉芯接触了打火机的火苗,像恋人美好深情的吻。

蜡烛的火苗陶醉般地摇摇晃晃,渐渐明亮起来,欢跃起来。

它的光亮映出其他两张绽开了微笑的脸,接着,又惊喜地围过来几张陌生的脸,都笑着。

我看着他们并不陌生的陌生的脸,我也笑了。

我没急于返回房间。

这亮光属于众人,我不能独自享用。

她说:

你倒有经验,出差还备着这玩意儿。

我说:

我在抽屉里发现的——我可没先见之明。

现在出差到哪里会没有电灯呢?

在城市,蜡烛已成稀罕物了。

我持着蜡烛,缓缓地走过一扇一扇敞开的门——迎接光明的门,我十分乐意地接受里边的旅客偶尔提出借个光的要求。

他们是在寻觅断电的瞬间失却或遗落的物件;找着了那物件,像重逢一样的欢欣,简直显出孩童的纯真。

我的心房也随着烛光一亮一亮闪动。

这个旅馆这座城市不再陌生和恐惧——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地难免生出的感觉。

经过一扇一扇敞开的门,我到达了房间门口。

又是意外,霍然灯火通明,荧屏又出现一个彩色的世界。

走廊传来惊喜的声音,接着,传来纷纷“砰砰”关闭房门的响声。

我也关上了房门。

(选自《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借写旅途中的一段经历,反映了现代城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用“半截蜡烛”来审视人性的变化,同时也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B.小说开头反复渲染“陌生”的感触,说明“我”在这座北方小城没有一个亲戚朋友,内心孤独寂寞,难免生出陌生的感觉。

C.“数步远,猛然跳出一朵火苗,像茫茫戈壁的黑夜中远处闪现出一堆篝火。

”运用比喻和夸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火苗”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了温暖、抚慰与希望。

D.突然断电的情节安排巧妙而有深意:

突然降临的黑暗虽然一时引起恐慌,但人们为找寻光亮,却能打破隔阂,消除戒备,以至相互帮助扶持。

E.“它的光亮映出其他两张绽开了微笑的脸。

接着又惊喜地围过来几张陌生的脸,都笑着。

”通过神情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我”的感激和对蜡烛的喜爱。

(2)“半截蜡烛”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结尾写来电后大家纷纷“砰砰”关上门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6分)

(4)这篇小说通过简单情节巧妙地揭示了人们微妙的心理,揭示了哪些微妙心理?

由此你获得哪些启示?

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2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基层栉风沐雨、摸爬滚打,与群众的10个春秋,给我的身心深深地烙上了“来自老百姓”的印记,乡亲们还馈赠我“农民书记”的绰号。

②当前,党和政府就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应该说,作为寒窗七载的研究生毅然去创业,。

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③合理的心理咨询和抚慰可以起到的效果,增强老年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鼓起生活的勇气,积极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困扰,更好地配合各项治疗。

④母亲执意挨家挨户送年糕。

我坚决不肯。

让我去敲平常少有往来的邻居家门,还真没那个勇气。

母亲,拿起包好的年糕要自己去送,我赶紧跟了过去。

A水乳交融无可厚非事倍功半不屈不挠

B如胶似漆无可非议事半功倍不依不饶

C水乳交融无可非议事半功倍不依不饶

D如胶似漆无可厚非 事倍功半不屈不挠

14、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B.余秋雨20万假捐款事件的“真相调查”引发了公众对余秋雨捐款风波的持续关注,同时,也将慈善这个话题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C.著名主持人鲁豫着装优雅,谈吐伶俐,可谓玲珑剔透而又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没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D.为了让价格机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实行阶梯电价、阶梯排污费或阶梯停车费时,可适当拉大各档次间的收费标准,让人们明显感受到减少排污、减少用电或使用小型车的好处。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一档明星并不耀眼、孩子非常幼稚、节目名称朴素的《爸爸去哪儿》,居然成了热门综艺节目,这让很多“道中人”陷入迷惘:

逮逮鱼、赶赶猪、烧烧饭、滑滑雪……①?

人们看惯了彩排百遍无懈可击的明星表演,在赞叹之余也会感到某种无趣;然而一旦看到舞台下爸爸孩子们手忙脚乱的表现,②。

这就让观众们产生了深深的共情,于是他们的笑点即刻点燃我们的笑点,他们的泪点也顿时触到我们的泪点。

可见,善用明星资源,③。

而走入平凡,须得走出舞台。

16、下图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字。

(5分)

17、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新贫族下定义,不超过70字。

(6分)

①新贫族是近年来在城市里出现的一个新兴的人群,又被戏称为“拿高薪的穷人”。

②所谓“贫”是指他们挣得不少花得更多,有钱时挥金如土,没钱时便一贫如洗。

③他们消费的热情最强劲,消费的理念最前卫,消费的方式最COOL。

④这些人大多在26—35岁之间,大多生活在写字楼里,他们领导着市场的新潮流。

四、写作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将科学类诺贝尔奖收入囊中。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屠呦呦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并且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屠呦呦获诺奖主要是因为她发明的青蒿素对疟原虫具有100%的抑制作用,从而使数百万计的疟疾患者免于死亡。

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得到启发,不断改进提取方法,历时5年的,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验证病例达二千多。

终于在1971年发现了青蒿素。

以上材料引发你什么样的思考,给你怎样的启示?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答题卡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

2

3

4

5

6

7

13

14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4分)

译文:

(2)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

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无穷归思满东流”一句历来为后人所赞赏,试分析其中“满”字的妙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人说诗歌的三、四句与一、二句所表达的情感有些相悖,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试做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1

(1)、,。

(2)、,。

(3)、,。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1)()()(5分)

(2)(6分)答:

(3)(6分)答:

(4)(8分)答:

五、语言文字运用、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答:

①②

16、下图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字。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新贫族下定义,不超过70字。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