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6365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17 大小:11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7页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7页
亲,该文档总共2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2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docx

小学音乐第四册新课标教案

第一课多快乐呀多幸福

教学目标:

1、通过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用身体语言感受藏族音乐。

教学重难点:

唱准歌曲中一字多音的地方。

初步感受藏族民歌独具特色的音乐特点。

教材及学情分析:

两首歌曲都是藏族民歌,二年级的学生对各个少数民族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在课前要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图片资料、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

1、出示三张图片

师:

小朋友好,今天老师带你们看几张图片,你们仔细听哦!

1.这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2.这里有世界上最珍惜的动物。

3.这里有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人们。

师:

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也是人间向往的地方,更是人间的天堂,你们猜猜他是我们国家的哪个民族?

生:

藏族

师:

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

二.解决难点,个性表达

2.出示藏族服装图片

师:

他们的衣服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生:

师:

说得非常好,他们的衣服在休息的时候可当被盖,所以他们做起动作非常洒脱,你们想不想来学一学?

师教生动作

3.出示献哈达图片,

师:

问他们在干什么?

生:

献哈达

师:

原来藏族人民听到我们的带来,给我们献上崇高而有洁白的哈达,他们怎么献的呢?

谁来模仿一下

请生来模范

师教学生献哈达的动作

4.献歌

师:

藏族人民这么热情,为了欢迎我们的带来,还给我们献上藏族最经典的歌曲

我们一起来听听。

三.学唱歌曲,自信表现

1.学生完整听歌曲一遍

2.师学生念歌词

师问:

你最喜欢歌曲中的那一句?

或是歌中哪句乐句你不懂意思的都可以说出来?

生:

(查拉羊卓拉)多么快乐(一呀二呀三呀三)在歌中是个衬词表现的是他们内心无比高兴和幸福的意思)

师:

你们猜猜他们是什么意思?

3.教师带唱歌词

师:

歌中有没有难唱乐句?

谁来当小老师帮帮他

4.学生完整演唱一遍

5.师生接唱游戏

师:

你们学的还可真快,现在老师想和你们来玩个接唱游戏我唱前半句,你们唱后半句?

6.用la哼唱乐句

师:

藏族人民夸你们接唱的非常好,还要我给你们献上大红花(给小朋友记大红花)他们想让你们用啦感受他们的心情?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生:

用啦哼唱

师:

感受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

(参与讨论)高兴,幸福

师:

那我们在唱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带着这种心情来唱呢?

那你们唱到查拉羊卓啦和一呀二呀三呀三的时候能不要能加上手的律动或是身体律动,来表达我们内心无比的喜悦和幸福。

生:

师:

声情并茂的示范一遍

7.动作参与

师:

这么美的歌声,要是配上一些藏族人民生活中一些动作,就更好了,刚好我们一起学习了藏族洒脱的动作和献哈达的动作,我们一起加进来好吗?

师生一起参与

四.参与创新,拓展思维

1.师:

藏族人民夸你们一个个都是能歌善舞,还想邀请你们参加他们的节日舞会呢?

愿意当藏族小舞星的举手。

愿意当藏族小歌星的是那两大组。

其他的干什么呢?

你们就拿出你们灵巧的小手为他们拍出好听的节奏为他们伴奏好吗?

2.你们小组先预演一遍

3.师生随乐共演

五.课堂总结

师:

从你们的歌声、舞蹈,我感觉我们和藏族真正的融为一体了,是的,藏汉不分离,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中华。

好最后让我们再一次用我们美丽的歌声祝福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富强!

下课!

 

小春笋

教学目标:

1.运用连音和非连音的唱法,来歌唱《小春笋》,从而表达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在祖国母亲哺育下茁壮成长的真挚情感。

2.通过让学生创编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运用连音和非连音歌唱《小春笋》。

2、难点:

唱准四、五度音程。

教学过程:

一.设设情境,激情导趣

师:

小朋友们,仔细听,[播放:

雷声]这是什么声音?

春天的第一记雷声能够唤醒整个大地,小草儿挺出了地面,花儿使劲地绽放,还有,你瞧,谁也探出了小脑袋呀?

[出示实物春笋]对,春天长出来的笋就叫做春笋。

它味道鲜美,长大后成为竹子还能派好多用场。

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可爱的小春笋交朋友,好吗?

二.解决难点,个性表达

〈设计意图:

为了解决本课中识谱的难点。

为了唱准四、五度音程,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反复练、反复唱,在愉快的活动中唱准四、五度音程,为识谱扫除障碍。

(出示课件1:

在春天姐姐的怀抱里,小春笋慢慢地长成一棵棵竹子。

屏幕下方注明音高随之有所变化)师:

同学们,小春笋和你们一样,在春天姐姐的怀抱里一天天的长大,你们看(带领生看一看,唱一唱,练一练)

2.请出表现好的小组上来表现。

三.学唱歌曲,自信表达

1.(出示课件2:

大屏幕随着《小春笋》的音乐放映自定义动画并显示歌曲词谱)

2.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生合着拍子轻声跟唱。

3..朗读歌词,要求咬字清晰,声音连贯

4..师带领学生用较慢速度视唱歌谱,这时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音准问题,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A谈话,鼓励学生当一名小老师,教大家学习歌谱。

B.跟琴默唱旋律。

C.指导学生击拍正确视唱歌谱。

D.分小组跟琴正确的填唱歌词。

E,全体学生一起跟琴演唱。

5.歌曲第九小节至第十二小节的衬词用连音和非连音的唱法进行训练

〈设计意图:

就像唱“好听好唱的发声练习”。

四.参与创新,拓展思维

一).师拿出自制的小春笋,竹子,小伙伴的头饰若干个,鼓励学生上台表演并有感情的演唱。

即兴表演,其他学生伴唱、伴奏。

〈设计意图:

在歌曲表演中,学生从老师的启发中联想到各种情景氛围的情感,体验,感知,通过自己的创作表演,使认知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2.分组讨论

3.分组展现。

二)创编旋律

师:

《小春笋》这首歌同学们唱得的真不错,春天姐姐非常高兴(多媒体出现春天姐姐微笑,舞蹈的样子)她还想考考聪明的小朋友(出示:

你能用花瓣里的音符和节奏编支春天的歌,唱给同学们听一听吗?

),就从“春天吹,鸟儿唱”开始编吧!

.让我们先看看花瓣里的音符和节奏你会读吗?

1.(出示课件3:

花瓣里的节奏)带领生读节奏。

2.你还能用其它不同方式来表现这条节奏,比如拍肩、跺脚。

〈设计意图:

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同学们的节奏编得真棒,如果再加上音符,变成好听的旋律,春天姐姐听了肯定会很高兴,你能把这些音符填写到我们组合好的节奏中去吗?

3.(出示课件4:

花瓣里的音符)师范唱几句编好的旋律

4.分小组交流,讨论,编完后,一起唱一唱

小组讨论设计意图: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能拓宽思路,深化认识;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更新思维方式,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

师: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小组的作品,师弹一遍,生视唱。

同学们可真行。

这几条优美动听的旋律连老师都没想到。

你看,春天姐姐听着同学们创作的旋律越来越高兴了。

(出示课件)

五.听赏《快乐的诺苏》

六.课堂总结

 

第二课《小乌龟飞上天》

教学目标:

  1.在听听、说说、唱唱、玩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灰谐的情趣。

2.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具准备:

  音乐磁带、图片一张、胸饰小乌龟、大雁姐姐、大雁妹妹(和学生人数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

  师:

在美丽的小河边,住着一只活泼可爱的小乌龟,小乌龟在小河边会干什么呢?

(欣赏伴奏第一段)

  师:

(引导学生用语言说说,用动作做做小乌龟在做什么,教师哼唱)

听着伴奏音乐自由表演小乌龟在河边玩耍的动作。

二.解决难点个性表达

  

(一)欣赏第一段歌词

师:

小乌龟在小河边玩得真开心!

可是有一天他仰着脑袋掉眼泪,哭得好伤心啊!

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哭吗?

(学生分组猜想)

  小乌龟到底为什么哭呢?

一起来听听(欣赏歌曲第一段)。

再次欣赏第一段。

  

(二)欣赏第二段歌词

  师:

原来小乌龟真的是想天上飞呢!

可是它没有翅膀怎么办呢?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欣赏歌曲第二段)

  学生分小组自由说说想出的办法。

谁看见小乌龟哭了?

它是怎样帮助小乌龟的呢?

  再次欣赏第二段(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原来小乌龟是这样飞上天的呀,我们也来学学。

引导小组学生用动作表演听音乐和同伴一起表演第二段歌曲。

  (三)欣赏第三段歌词

  师:

小乌龟在大雁的帮助下,终于飞上了天,心里真是太高兴了啊!

没想到这时却发生了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什么意外呢?

(欣赏歌曲第三段)

小乌龟怎么会掉下水呢?

它在唱什么?

它为什么要唱歌?

(再次欣赏一遍)

小组讨论,并说一说。

  三、学唱歌曲,自信表现

  1.学生完整唱一唱

2,唱衬词:

哟罗哟锣喂。

3.分组唱

四.参与创新,拓展思维

1.提供胸饰:

小乌龟、大雁姐姐、大雁妹妹让学生自选胸饰听歌曲进行表演,根据学生表演情况交换角色再次进行表演。

2.分组讨论

3.评出最佳表演组

五.课堂小结。

 

粗心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并且为歌曲改画,创编歌词。

2、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明白做事情要认真、细心。

教学重点:

学生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改掉坏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

1、介绍丁丁

师:

易老师今天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位新伙伴,看看他是谁吧?

(播放课件:

小朋友们好!

我是希望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我叫丁丁。

我是一个小画家,有一大把彩色铅笔。

我对别人讲,我什么东西都会画。

师:

你们相信丁丁说的话吗?

师:

这样吧!

我们一起去看看丁丁的画吧!

2、看画(课件)

师:

丁丁画了哪几种动物?

师:

你们觉得丁丁的画怎么样呢?

师:

哪里画错了?

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二。

解决难点,个性表达

1、出示丁丁的几幅画。

师:

请小朋友们评一评,丁丁是不是真正的小画家?

生:

不是,他是粗心的画家。

师: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粗心的小画家》这首歌曲。

在学习这首歌之前,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个节奏游戏。

(课件出示)

x    x  x   x  x   x    x

画  只  螃 蟹  四 条   腿

画  只  鸭 子  小 尖   嘴

画  只  小 兔  圆 耳   朵

画  匹  大  马  没 尾  巴

(2)认识附点

师:

有没有小朋友认识我们音乐中的这些小圆点?

它有什么作用?

师:

这些小圆点叫附点,它是延长前音符时值的一半。

(3)读节奏

师示范,学生跟读,注意附点的作用。

(4)分小组随乐唱

四、学唱歌曲,自信表现

1、师:

让我们听一听别人是怎么来说丁丁的?

播放课件:

要求学生带着诙谐,快乐的心情听赏。

(连续两遍)

2、师范唱,生评价。

3、跟老师的琴声唱歌曲。

(呜提出要求:

声音和谐、自然、统一、不喊唱。

4、请小朋友说说自己觉得最难唱的,一起学唱。

5、分组唱一唱。

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孩子声音最美、最动听。

6、请学生上台表演唱。

针对学生唱得不够准确的进行纠正,注意声音的优美。

要求其他学生做文明小观众。

五、参与创新,拓展思维

1、帮助丁丁改掉粗心的坏习惯吧。

(1)改画

师:

我们发现了丁丁的缺点,应该怎么做呢?

(生:

帮助他)

课件展示正确的画

(2)改歌词

师:

丁丁谢谢小朋友们的帮助,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和歌声夸夸丁丁吧!

(小组长做小老师用节奏问,其他孩子答)

2、全体学生用新歌词演唱

六 、课堂小结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能模仿洋娃娃和小熊的动作进行表演。

2、体验到二拍子歌曲和三拍子乐曲在节拍上的特点,用动作表现二拍子与三拍子的节拍感。

3、体会到一首歌曲用不同的节奏表现出来,它的情绪是不同的,并能随着情绪的变化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节拍感,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

1、师:

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去,在这座森林里又一座漂亮的城堡,城堡里住着一个可爱的洋娃娃,今天,正好师她的生日,她邀请了许多的小动物去参加她的生日舞会。

二,解决难点个性表达

1.熊宝宝也被邀请了去参加这个盛大的舞会,可是它很苦恼,因为它不会跳舞,我们去帮帮它好吗?

2、听说洋娃娃最喜欢这两种舞步节奏,课件出示:

2/4XX|XX|XX|XX||

3/4XXX|XXX|XXX|XXX||

(生先用da来一次,师随机指导)

3、我们带熊宝宝一起来念念这两种节奏好吗?

4、熊宝宝的声音是怎样的?

粗粗的,beng

a、那我们就模仿熊宝宝的声音来一次。

(生自己来一次)

b、你们听老师念的和你们的又区别吗?

(师按照强弱规律念一次)

C、这就是这条2/4拍子的强弱规律。

D、学生再来一次,师用手势指挥

e、试着念3/4拍子,师用手势指挥。

师:

你们念得真好,可以加上你们的脚步吗?

(2/4拍子)

(师生一起来,笨重点)

F、能不能加上手部动作呢?

注意我们再念的时候又强弱的区别,手上动作也得有区分哦,强怎么表示,弱怎么表示?

谁来试试?

(生示范)

G、我们就按照她的一起来吧,全体起立。

H、全体边念边动手动脚。

然后自己完成3/4拍子的动手动脚

5、熊宝宝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学会了这两种舞步,他可以去参加洋娃娃的舞会了。

舞会开始了,洋娃娃可漂亮了,她邀请的第一个舞伴就是熊宝宝,熊宝宝这下又犯愁了,因为他听不出第一支舞曲是几几拍的,我们还是去帮帮它吧。

请大家仔细聆听,边听边可以轻轻的拍一拍。

(生说说是几几拍子的)

(课件播放歌曲)

三学唱歌曲,自信表现

哦,这是一首2拍子的歌曲,强弱规律就是我们刚才所念的强弱。

熊宝宝非常感谢我们,它信心十足的跳舞去了,你们想不想去呀?

洋娃娃说我们要参加舞会,得先学会这首歌才行(出示歌单)。

1、再次听赏

2、听前布置任务:

洋娃娃和小熊再跳什么舞?

从哪两句听出它们跳得很开心?

3、让我们加入它们,先随节奏来念念歌词。

4、试着演唱。

5、最喜欢唱哪一句?

(知道演唱中的不足)

6、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首歌曲再旋律上又什么特别的地方?

1、2行旋律相似,3、4行旋律相似

7、柯尔文手势解决难点。

师教1、3、5,生自学1、3、1

8、师生接唱游戏,师唱前面的,生接最后一个小节

9、完整演唱

10、洋娃娃说你们唱得真好,让我们用la来感受她快乐的心情。

生用la模唱

9、小熊让我们用beng来感受它快乐的心情。

生用begn模唱

10.感受到它们的心情怎么样?

(快乐)

那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情去唱?

表情呢?

完整演唱。

四.参与创新拓展思维

1、洋娃娃听你们唱得这么好,她终于邀请我们去参加舞会了,请你们听这支舞曲和我们前面唱的又什么区别?

师慢速演奏一次。

又什么感觉?

2、洋娃娃又送给你们一段音乐(快速)

要求生边听边动。

3、这次又什么感觉?

师总结:

同一首歌曲速度不同,产生的情绪是不同的。

4、洋娃娃看你们这么棒,再次邀请你们跳舞,但这次她要求你们听到音乐边唱边用动作表现。

(先弱后强)

师总结:

又的歌曲不是从头到尾只一种情绪,它是又变化的。

5、洋娃娃说你们的舞已经跳得很好了,小朋友就找自己的同桌做舞伴,分配好角色,和它们一起来跳舞吧,注意参加舞会要具备哪些素质?

生说师总结。

五.小结

今天,我们很高兴参加洋娃娃的生日舞会,洋娃娃特别开心,她说明年还要邀请我们参加她的生日舞会,现在让我们唱着歌,跳着舞跟它们说再见吧!

(随乐出教室)

 

《布娃娃弹琴》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能用动作感受音乐的强弱规律,认识四分休止符、圆滑线并了解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和热爱集体的意识,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学生能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会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2、休止符、连线在歌曲中的合理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

师: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洋娃娃吗?

师:

你们瞧,那是谁?

(课件出示洋娃娃)

师:

他们在干吗呀?

(出示洋娃娃在跳舞的视频)

师:

那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舞会好不好?

(师带领学生一起随音乐律动)

二、解决难点,个性表达

师:

小朋友跳的真好!

有了小朋友们的参与,布娃娃的舞会变得特别热闹,为了表示对你们的感谢,布娃娃弹起了她心爱的钢琴,还唱起了动听的歌,你们听!

(看课件初步感受歌曲。

1、师:

你们听见她都唱了些什么呀?

(请小朋友举手回答)

2、师生一起范念歌词(配布娃娃弹琴的伴奏)。

3、听教师范唱(配伴奏),学生跟着歌声击拍。

4、听音乐,听到“叮叮咚、叮叮咚”,学生编动作。

5、听音乐,听到“布娃娃”,分小组学生编动作。

6、听音乐,听到“在弹琴”,分小组学生编动作。

7、学生跟着伴奏用“LU”哼唱旋律。

三,学唱歌曲自信表现

1.完整听唱一遍

2.找出歌中难唱的乐句

3,分小组唱。

4.评价出最佳演唱组

四参与创新拓展思维

1.师:

小朋友们,布娃娃的舞会是不是来了很多的朋友啊?

有小猫、小熊、小鸟、他们有的弹琵琶、拉二胡,一个个都好厉害。

那我们是不是也不能比他们差呢?

师:

好,我们分组讨论边表演边唱,小朋友准备一下?

2.分组讨论

3,评出最佳表演组

五、课堂小结

师:

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布娃娃说我们一

(2)班的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好。

我们为自己鼓鼓掌吧!

今天呀,我们学习了<<布娃娃弹琴》,其实布娃娃还有一位好朋友叫洋娃娃,跳舞跳得很棒!

课件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师生随音乐律动结束本堂课。

 

第四课《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学会演唱歌曲《萧》。

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正确地运用已学过的歌曲技巧。

情感目标:

通过《紫竹调》,培养学生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优美的歌声唱好《萧》

教学难点:

听音接龙

教具:

录音机、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

出示萧的图片,介绍萧的音色,特点、听萧演奏的乐曲。

学生模仿萧演奏的姿势

二.解决难点,个性表达

1=C   2|4

56   12 | 65  3 |52   32|  1 -|

U

61    35|  6    3  |  5  - |

U

要求:

 声音集中、圆润,体会吹萧时的感觉。

三.学唱歌曲,自信表达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教师用母音U带唱一遍,学生观察教师演唱的表情

用LU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2.师生接唱歌词

3.歌曲感情处理:

声音明亮甜美,突出民歌的特点,又要连贯抒情,体现旋律的特点。

第一二句要表现小宝宝得到一管萧的喜悦心情

第三四句要唱出小宝宝吹萧的认真劲儿

第五六句要表现小宝宝学会以后的高兴心情。

四.参与创新,拓展思维

1.分组讨论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模仿萧声伴奏。

2.用自己能找到的音源伴奏

3.参与表现

4.师生评价

分组互相说说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五.课堂小结

 

 

排排坐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广东民间儿歌的风格,按节奏朗读童谣,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排排坐》,并进行歌词创编活动。

2、练习用木鱼和其他打击小乐器为歌曲演唱伴奏。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广东音乐,经过对本课的学习,能更进一步了解广东。

教学难点

歌曲《排排坐》中附点节奏的准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

1、听音乐《排排坐》进入课室。

2、用课件出示图画,看图说话。

3、分小组把一幅幅图串起来编讲故事,并为故事起名,看看那一组讲得最好。

4、老师也编一个小故事《排排坐》,说说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个小动物?

为什么?

(小猪、小狗拉柴烧火做饭给姑婆吃,小猫拿凳子给姑婆坐,小老鼠看戏让位给小猪等)

二、学唱歌曲,自信表达

1、听听歌曲,朗读童谣,跟着老师做动作。

2、提示注意聆听歌曲,让学生学着创作一些新的动作或姿体律动来配合歌曲。

3、试一试看看能否一边动作一边学唱歌,先用lu来哼唱,熟悉旋律后再唱歌词。

(注意:

唱得不好的地方要分乐句来练一练,特别是有切分节奏和附点的地方)

4、自由在课室里走动,模仿故事里的情节,一边表演一边演唱。

三、“福建知多少”,“我为福建添光彩”

1、出示水果图片,准备一些适时的水果,每一组一分,尝一尝,说一说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水果当中哪些是我们福建的特产吗?

2、“你还知道广东些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把结果用简单的图画表示出来。

3、哦,福建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吃的、好用的、好玩的、好看的,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风俗等,教师可以补充说明,简单介绍给学生。

3、假设你是一个设计师,你会为泉州设计什么?

有什么好的建议让泉州人生活工作更加舒服和方便?

用画笔把自己的设计方案用简笔画画出来,并作说明。

三参与创设,拓展思维

1、(教师语:

排排坐真好,可以吃果果,出点子)听一听老师敲木鱼(ХХХ|ХХ;ХХХ),说一说那种方法比较适合《排排坐》,大家也来敲一敲,唱一唱。

2、看看谁能即兴最后一句编创新歌词。

(乐呵呵、笑哈哈、幸福多、添光彩、)、

3.分组讨论

4.听着《排排坐》的音乐,唱着自己喜欢的歌词走出课室。

四课堂小结

 

第5课咏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2、明确休止符的用法,感受四二拍的强弱。

3、能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过程与方法:

1、激发兴趣,已达到诗歌和音乐的结合。

2、用小乐器、身边发生的东西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3、通过律动、表演来感受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中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教学难点:

休止符的用法,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

鹅图画、打击乐器、碟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

1、出示美丽的鹅图画。

师:

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你们见过吗?

说一说你看到它的样子吧。

同学看了图你们还会想起哪一首古诗来呢?

谁能来告诉老师?

 2、齐读古诗《咏鹅》

师:

老师朗诵诗词,学生听一听老师朗诵的有什么不同?

师讲解:

四分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并用手势帮助理解。

(板书:

四分休止符)

根据讲解,学生再次朗读歌词。

 二.学唱歌曲,自信表现

 1、播放音乐视频,学生听歌曲,谈感受。

 师:

请学生认真听听,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教唱歌曲。

(1)、师教唱歌词,学生学唱,并用手势表示四分休止符。

(2)再教唱,将四分休止符记在心里,自动空拍。

(3)师根据学生唱的不足的地方作为重点再教唱。

(4)师生齐唱后,学生再齐唱。

 3、师生接力唱(2遍)。

4、播放音乐,学生上台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拍手拍腿伴奏。

5、拿身边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一边为歌曲伴奏,一边唱。

师: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你用心去发现。

三.参与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