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7311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8.docx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88

猪场中化学消毒剂的成分及机理分析

核心提示消毒工作室各养猪专业户皆知的问题,但是,由于许多养殖户没用应有的化学知识,对猪场中使用的化学消毒剂成分及作用机理无充分认识,导致未正确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方法,表面上看着消了毒,事实上并没有达到消毒的目的。

因此,本文结合化学的专业知识以及浅易的语言对猪场中主要化学消毒剂的成分及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以方便养猪专业户,使其对猪场主要化学消毒剂有清楚的认识,从而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达到预期消毒效果。

猪场消毒时猪场防疫的一个重要环节,猪场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用途主要分为三类:

  1、5%碘酒和碘甘油,用于猪手术部位和注射部位的消毒。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I2,C2H5OH和IodineGlycerol。

本化学消毒剂为混合物,为棕红色的糖浆状液体,有碘的特臭味,可通过加水溶解碘化钾,搅拌后,再加甘油使成为1000ml,搅拌均匀得到。

苯化学消毒剂每毫升含主要成分碘10毫克,辅料为:

碘化钾、甘油、水。

养殖户正确使用方法:

当刚生下来的小猪仔剪牙断尾后,在断尾处的手术部位涂上本消毒液防止细菌感染。

  2、生石灰,用于猪舍、栏杆和地面的消毒。

俗名:

石灰化学名:

氧化钙(CaO),calciumoxide.分子量:

56.08;其外形为白色(或灰色、棕色)无定形,在空气中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通常将氧化钙1000克加水350毫升,生成消石灰粉末,可散布于阴湿的地面(猪场大门外)、猪粪粪池周围和水沟处消毒。

当猪患腹泻时,在给患腹泻的病猪喂干湿料的同时,让它大量饮用3%的生石灰水,一般两天就可治愈。

  3、过氧乙酸,俗称过醋酸,0.1%溶液用于喷洒猪舍、地面、食槽、水槽、环境等消毒。

本品是一种强氧化剂,分子式:

CH3COOH,英文名称为peroxyaceticacid.分子量为76.05,为无色油强烈刺激性气味,可以喷雾和涂抹,用于带猪消毒、喷在猪身上,不会一起腐蚀和中毒,一般为18%~20%溶液,按比例配成0.1%,先用现配,配制后,应尽快用完,不能过夜。

  以上用途不同的三类化学消毒剂有的是对细胞膜的作用导致膜的通透性增加,胞内物质泄漏,呼吸链被破坏等。

有的能直接改变、破坏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引起消毒的作用。

  通过研究猪场中三种余姚化学消毒剂的有关性质,我相信,借此有利于提高养殖户对化学消毒剂的认识,从而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使猪场效益增加。

产房光照水平对母猪和仔猪的影响

产房光照水平我们知道,产房温度需要在仔猪和母猪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但是光照需要在工作人员和母猪之间有没有区别?

BPEX(英国养猪委员会)的知识交流公告牌给出了答案。

  我们知道,产房温度需要在仔猪和母猪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但是光照需要在工作人员和母猪之间有没有区别?

  Defra(英国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规定,无自然光的密闭式猪舍当中补充照明强度至少要达到40勒克斯,照明时间至少每天8小时。

然而,在40勒克斯的照度下,工作人员无法观察到猪只的细节,从而无法实现优秀的产房管理。

那么实现工作人员的最佳工作效率需要什么水平的光照,母猪需要什么水平的光照,通过调整光照能不能改善您的生产力?

母猪的需要

  研究显示,在非常明亮的、400-500勒克斯、每天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环境下,仔猪断奶体重要高于照度较低的环境,这是因为高光照使得仔猪的哺乳频率和母猪的泌乳量均有提高。

  此外,在干奶母猪和泌乳母猪当中进行的研究显示,与长光照(250勒克斯,每天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情况相比,短光照(250勒克斯,每天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情况下母猪体内皮质醇的水平更高,皮质醇可衡量应激水平。

  然而,散养的母猪在围产期会寻找黑暗的区域来筑巢和分娩。

因此,或许有必要考虑在产房中所有母猪都已分娩之后再增加光照的强度和时间。

研究显示,在分娩之后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可促进仔猪哺乳和母猪泌乳,从而提高断奶体重。

工作人员的需要

  饲养人员需要的照度水平(勒克斯)取决于具体的工作、所需观察的细节,以及具体猪舍的危害和风险情况。

一般来说,要求照度最低要达到200勒克斯,平均在250至450勒克斯之间。

需要观察的细节越多,照度要求就越高。

  为了提高生产力,今天就对你的猪舍照度(勒克斯)进行测量。

光照方面的小窍门

  安装定时开关:

这样可以节省能源,又能节省人工,否则还要有人每天记住开灯关灯。

检查猪舍的灯泡,看看能否在不影响光照资源的前提下节省能源。

将墙壁刷白以便增加反射。

夏秋季节火碱消毒三注意

夏秋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生长发育和大量繁殖的时候。

在畜禽的饲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圈舍、用具、场地的消毒工作,否则,很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

火碱是一种消毒效果很好的药物。

其2%至4%的溶液,可杀死繁殖型细菌和病毒;10%的溶液,24小时可杀死结核杆菌;30%的溶液,10分钟可杀死炭疽芽胞。

因此,火碱常用于鸡白痢、鸡瘟、鸭瘟、禽霍乱、猪丹毒、猪瘟、牛流感、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等传染病的消毒。

一般用2%至4%的溶液消毒畜牧场、肉联厂等地面、畜舍、木制用具、运畜禽车辆等。

  其溶液加热后使用,可提高消毒效果。

加入10%的食盐,可增强杀灭芽胞的效力。

火碱消毒效果虽好,但如果使用不科学,也会出现问题。

为此,现将应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一)火碱对皮肤和器官有灼伤作用,不可用作畜体消毒,消毒时应将畜禽赶出舍外。

进行消毒操作的人员,要注意防护,以免灼伤。

  

(二)火碱对纺织品、铝制品有腐蚀作用,此类用品不可用本药消毒。

  (三)运输畜禽的汽车、船只用火碱溶液消毒时,消毒后6至12小时,应用清水将消毒液彻底冲洗掉,以免受到腐蚀和损坏。

猪场要切实做好猪瘟的净化

猪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据报道我国因该病死亡的猪只占三分之一以上。

猪瘟也是引发猪高热病的罪魁祸首之一,猪感染蓝耳病之后往往继发猪瘟感染。

规模化猪场为降低猪瘟带来的经济损失,要加强针对猪瘟的防控,切实做好猪瘟净化工作具体建议如下:

1、疫苗防制猪瘟

  近年来典型猪瘟已经比较少见,非典型猪瘟呈蔓延和扩散的趋势。

长期以来接种疫苗是综合防治猪瘟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各猪场母猪群、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等的不同,常导致免疫失败。

我国猪瘟疫苗的免疫通常以能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进行免疫,常有部分猪抗体水平达不到防治亚临床感染的水平,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引起亚临床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等,由于病情比较缓和往往容易被忽略,给猪场带来巨大的隐形损失。

一旦猪瘟病毒发生毒力返强,不排除有猪瘟爆发的可能。

目前针对猪瘟的疫苗有三种:

普通细胞苗、高效细胞苗/组织苗,脾淋苗,脾淋苗临床效果较好。

2、抗体水平检测

  全面监测猪瘟抗原、抗体水平,猪场可采血样送九鼎养猪服务中心诊断实验室做相关检测。

阻断率低于30%说明血清中没有特异性猪瘟抗体,属于易感猪群,一旦接触猪瘟病毒极有可能感染发病;阻断率介于30%-40%之间判为可疑病例,需要过段时间采血重新测定;猪瘟抗体阻断率大于40%判为阳性,说明有血清中特异的猪瘟抗体;猪瘟抗体阻断率大于50%判定为免疫合格,说明血清中特异性猪瘟抗体水平可以有效抵抗猪瘟病毒感染。

猪场要完全控制猪瘟,就需要不断淘汰猪瘟阳性猪,这样猪场才能逐步净化,得到控制。

3、猪瘟净化具体方案

  ①种公猪、后备母猪检测方案

  种公猪和后备母猪是整个猪场生产线的源头,其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

因此种公猪和后备母猪的猪瘟净化是猪场猪瘟净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针对种公猪和后备母猪要求全群检测猪瘟抗原,抗原全阴性者判定为合格,阳性者表示感染猪瘟建议淘汰。

另外全群检测猪瘟抗体,免疫不合格者补免猪瘟疫苗6-8周后采血重新测,仍然为阴性无抗体反应猪,建议淘汰。

理想的免疫状态是抗体阳性率100%,合格率90%。

  ②怀孕母猪检测方案

  如果说后备母猪是猪场的后备生产力,那么怀孕母猪就是猪场的直接生产力,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所产仔猪的健康与否。

因此我们建议怀孕母猪全群检测猪瘟抗原,要求抗原检测全阴性,阳性者坚决淘汰,否则产出持续性感染猪,潜在的损失更大。

怀孕早期猪瘟抗体检测不合格者,可以补免苗,怀孕后期不建议补免疫苗,可以在小猪出生时施行超前免疫。

  ③仔猪检测方案

  仔猪随机采样30头,通常30头样本数可以很好代表整个仔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

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全群补免疫苗,确定最佳免疫时间。

  养猪场要有效防控猪瘟,除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动物保健提高猪只自身抵抗力外,还要对猪群抗体水平实行定期监控,保证猪群有较高抗体水平,有足够的免疫力抵抗猪瘟。

九鼎集团养猪服务中心可以每季度为您的猪群定期检测,提供针对性免疫指导,做到真正的未雨绸缪。

天气骤变,养猪人做好准备

核心提示:

     中央气象台17日06时发布天气预报称,未来三天,西南、江汉、江淮地区多阴雨天气,北方地区将受冷空气影响,局部地区降温达8℃,请养猪人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中央气象台17日06时发布天气预报称,未来三天,西南、江汉、江淮地区多阴雨天气,北方地区将受冷空气影响,局部地区降温达8℃。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未来三天,新疆北部和西部、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华南大部、江南大部以及西南地区大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西藏南部、云南西部、陕西东南部、四川东部、重庆北部、河南西部、湖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者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17日,受弱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4~6度的降温,同时伴有4~5级偏北或者偏南风。

17日起,另一股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开始影响新疆、西北地区、内蒙古大部、华北、东北地区,上述部分地区将依次有4~8度的降温,同时伴有4~6级偏北或者偏南风。

  有阴雨天气的地区注意猪舍防雨、防潮、保温工作,同时注意饲料的储藏,预防霉变。

有暴雨天气的地区重点检查猪舍防雨措施及调整运输的计划,保温同时注意通风除湿。

  出现降温和大风天气的地区重点做好保温工作,尤其是东北地区,基本上已接近冬季。

近期气候多变,着重预防仔猪腹泻和中大猪感冒,主要是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要做好。

 

如何进行猪场湿度的控制?

首先要明确,潮湿不等于湿度,因为湿度只代表空气中水的含量,而潮湿除了空气外,更多的是地面和墙壁。

  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有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密度等,一直没有人把潮湿列入,所以一般不被人们重视。

  就因为不被重视,才会出现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

如果你遇到夏季产房仔猪腹泻不止,你可以从潮湿上考虑;如果遇到新转入猪群腹泻或其它不适,也可以从潮湿上考虑。

一、潮湿引发疾病的原因

  潮湿为什么会引发疾病,主要还是和温度有关系。

  比如夏季哺乳舍仔猪容易腹泻,往往是因为猪舍潮湿,这个潮湿不但是空气潮湿,更严重的是地面潮湿和保温箱内潮湿。

地面潮湿,则在干燥过程中,需要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首先变化的就是距地面只有25-30cm的网床,而这正是仔猪躺卧和活动的地方;如果保温箱内潮湿,则直接影响与之相接触的仔猪;这样,看似空气中温度不低,但仔猪所感受的有效温度则不足,因温度不适造成仔猪消化机能降低,消化道抗病力减弱,从而引发疾病。

  如果猪由干燥环境进入潮湿环境,也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这一现象常出现在猪的转群过程中。

因为现在多是全进全出饲养模式,每次猪转走后,都要经过彻底的清理消毒,如果猪群周转比较紧,往往出现猪舍尚未干燥时就需要将猪转入,尽管网床干了,但地面墙壁仍没有干燥;温度不足时,猪会受冷,温度高时,又会出现湿度过大;再加上转群其它的应激,猪群发病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潮湿的产生

  谁都知道潮湿的产生是水,夏季产房潮湿,往往与天热时母猪玩水有关,也与饲养员为降温冲洗地面过频有关。

因高温问题一直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使产房一直处于潮湿环境中。

冬季产房湿度大,往往是由于封闭过严,舍内水汽无法排出,遇到较冷的墙壁和屋顶,再次结成水流到地面,这样循环往复,使舍内一直处于潮湿状态;这种现象在寒冷地区经常出现。

  空猪舍潮湿,是因为冲洗消毒的缘故;许多人重视消毒,在冲洗干净后一次又一次消毒,使猪舍无法干燥;如果猪舍急用,只能进入潮湿的环境中了。

三、潮湿的控制

  解决潮湿问题的办法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加大通风:

只有通风才可以把舍内水汽排出,通风是最好的办法;但如何通风,则根据不同猪舍的条件采取相应措施,以下是几种加大通风的措施:

  

(1)抬高产床:

使仔猪远离潮湿的地面,潮湿的影响会小得多;

  

(2)增大窗户面积:

使舍内与舍外通风量增加;

  (3)加开地窗:

相对于上面窗户通风,地窗效果更明显,因为通过地窗的风直接吹到地面,更容易使水分蒸发;

  (4)使用风扇:

风扇可使空气流动加强;这一办法在空舍使用时效果非常好,我们曾在保育舍无法干燥时,使用大风扇昼夜吹风,很快使保育舍变干燥;

 2、有节制用水:

在对潮湿敏感的猪舍(如产房、保育前阶段),应控制用水,特别是尽可能减少地面积水。

  3、地面铺撒生石灰:

舍内地面铺撒生石灰,可利用生石灰的吸湿特性,使舍内局部空气变干燥;另外,生石灰还有消毒功能。

有人提出生石灰吸湿时会散放热量,会使舍内温度升高;本人认为不必考虑,因为第一生石灰吸湿时散发的热量很少,对舍内温度影响不大,同时相对于高湿的危害,即使舍温略有升高也还是利大于弊。

  4、烤干铺板:

在舍内大环境不易控制的情况下,单纯给仔猪提供局部小气候也有不错的效果,方法是经常将仔猪铺设的木垫板用火炉烤干,或者给出生前几天的小猪铺干燥的布或地毯等物,这样使小猪避免在潮湿的铺板上躺卧,对预防小猪腹泻也有一定效果。

  5、低温水管:

低温水管也有吸潮的功能,如果低于20℃的水管通过潮湿的猪舍,舍内的水蒸汽会变为水珠,从水管上流下;如果舍内多设几趟水管,同时设置排水设施,也会使舍内湿度降低。

  6、其它:

降湿的方法还有很多,舍内升火炉可以降湿,舍内用空调可以降湿,舍内加大通风量也可以降湿,控制冲洗地面次数和防止水管漏水也可以降低湿度等,猪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

  上面只是介绍了降低湿度的办法,但办法能否落实到位变成效果,则需要手段;一个猪场的措施值得借鉴:

他们只是明确了,如果在产房发现不该有水的地方有水,要处以罚款;这个看似不合情理的措施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样,水管漏水时,饲养员会主动去维修;他们自行改变了母猪饮水器的方向(饮水器侧向,舌头向下,溅水距离明显缩短);不再冲圈,产床下脏时多用刮板清理;发现有积水,会马上用拖布擦干。

做到这样,产房怎么还会潮湿呢?

  所以我认为,道理很重要,方法更重要,而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执行;消除职工的惰性,是解决猪场问题最好的方法。

猪舍冬季保暖增温的措施

一、提高猪舍温度

  一是开放式猪舍覆盖塑膜。

二是封闭式养猪车间实行锅炉式暖气供热。

三是开放式猪舍暖气供热加塑膜覆盖。

四是暖气供热加电热器,适宜于哺乳母猪舍。

同时,外围墙壁要厚实严密。

猪舍的后墙、山墙、前墙在冬季时要增加保温设施。

可以堆放作物秸秆,可以临时砌泥土坯。

此外,还要增大猪舍采光面积。

二、增加喂料次数

  增加喂料次数的目的是相对增加采食量,以填补由于温度低造成猪体内脂肪、肌内代谢产热造成的体重亏空。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取自由采食。

在定次饲喂的地方,可在晚上增加一次喂料。

  提高饲料能量水平可在原来饲料能量水平的基础上提高10%左右。

大猪低点,小猪高点。

小猪可添加油脂类高能饲料,大猪可加大玉米等普通能量饲料在配合料中的数量。

三、采用新型发酵床养殖技术

  已在部分地区逐步推广的新型发酵床养猪技术,是在猪舍内铺设一定厚度的谷壳、锯末和饲料添加剂等混合有机物垫料,通过微生物发酵,使所排出的粪尿被完全迅速降解、消化,同时生成菌体蛋白,从而达到猪栏免冲洗、无臭味、零排放,从源头上实现了环保、无公害养殖目的。

由于发酵床养猪具有环保、生态、省时、省工、省料、肉质好等显著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

温度是猪群健康的基本保证

温度是猪群健康的基本保证,是能够打造猪只内部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温度也是控制病原的最好屏障,各阶段猪群所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生产管理者时刻了解温度,控制温度,以最大限度减小因为温度的不适当导致的应激和对生产的影响。

  温度计是衡量畜舍内温度的重要依据,可是我们也不能过多的依赖温度计,一切要以猪为本,猪说了算,这就需要饲养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如产房的温度可以是21-25℃,而保温箱的温度是29-32℃,饲养员不能仅仅看温度计是在这个范围内就万事大吉了,必须认真观察母猪和乳猪的睡姿、采食、健康等情况来调节温度,使猪群处于最适状态。

仔猪断奶后,通常需要升温,范围是29-31℃,可是我们实际操作中,不能只看温度计是这个范围就行了,需要观察仔猪的睡姿势和采食情况,温度高了,仔猪不采食大量喝水,分散睡或不睡觉乱跑。

温度低了,仔猪挤成一团。

饲养员应该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剂温度,以保证仔猪的最适温度状态。

  各阶段猪群的温度归总如下:

种公猪的最适温度范围:

17-21℃;妊娠母猪的最适温度范围:

18-21℃;哺乳母猪的最适温度:

20-22℃;哺乳仔猪的最适温度:

29-33℃;保育仔猪的最适温度:

22-25℃;育肥猪的最适温度:

19-22℃。

种猪场消毒的环节与方法

消毒是种猪场防控疾病的关键,事关存亡,丝毫不可懈怠。

  种猪场门口建消毒池,本场人车进出,必须经由消毒池。

池内放2%的烧碱溶液,每周更换一次,保持池内消毒液的有效性。

  饲养人员、兽医进入猪场前必须在门卫室洗手,用消毒皂或0.1%的新洁尔灭溶液清洗。

进入猪场须穿专用胶鞋,饲喂用具在入场前需喷洒消毒。

  猪舍内外、猪场道路每周定期消毒。

舍内带猪消毒可用对人畜无害的消毒液,如百毒杀或0.2%的过氧乙酸溶液等;运动场及场内道路可用2%的烧碱溶液消毒。

在进行消毒前必须彻底清扫、冲洗,用烧碱溶液消毒后亦须彻底冲洗,除去消毒液,以免腐蚀皮肤和用具。

  种母猪在分娩前需对乳头、阴户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消毒,然后送入消毒过的产房待产。

  从场外引进猪种时,进场前必须在隔离舍饲养1周,进场时仍需用对人畜无害消毒药如百毒杀或0.1%~0.2%的过氧乙酸溶液带猪消毒。

  种猪场除特别情况外,一般谢绝客人参观。

凡遇来人参观,进场前必须按规定消毒,如更换专用衣服、鞋帽,用消毒液洗手,用紫外线消毒15分钟等。

出场后,需对参观路径或全场进行喷雾消毒或洒水消毒。

冬季养猪防寒保暖10招

育肥猪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体重60千克以前16~22℃;60~90千克14~20℃;90千克以上12~16℃,一般舍内相对湿度以50%~75%为宜。

冬季天气寒冷,猪为了抵抗严寒被迫动用体内的脂肪,因此猪体增重减缓,降低饲料利用率,更有甚者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仔猪、弱猪、病猪被冻死,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为此,冬季要做好保温工作,通常可选择以下10招:

一、防风

  冬季寒风侵入猪舍,袭击猪体会引起猪只感冒和肺炎等疾病的发生,因此,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坐北朝南、向阳之处;为保持舍温相对稳定,猪舍的窗户和通风孔距离地面应1米以上;入冬前用木板、草帘或塑料薄膜等把猪舍漏风的地方遮挡堵严,防止冷风侵入;夜间在猪舍前吊上帘子,以保暖御寒;在猪舍北墙外西北方向堆积玉米秸秆或设置防风墙,以防止西北风侵袭猪舍。

二、垫草

  冬季应在猪床上加铺厚度为20厘米左右厚的软干草、软秸秆等,可以起到吸湿、除潮、吸收有害气体、提高猪床温度等作用。

垫草注意勤换,避免潮湿、霉烂产生氨气,危害猪的健康。

三、垫木屑

  在猪圈内铺上厚度为10厘米左右的锯木屑,可明显提高猪舍温度,同时垫入的木屑过一段时间就会发酵,是优质的农作物肥料。

四、增加饲养密度

  将分散饲养的猪合群饲养,增加饲养密度,冬季一般要比夏季饲养密度增加40%左右,猪多散发的热量增加,自然可以提高舍温,同时猪紧挨着睡,既可互相取暖,也可提高整个猪舍温度。

五、添加能量饲料

  在配制猪的日粮时,应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比例或者选用正规厂家的优质全价饲料,饮用温水。

饲料供给充足,白天增加喂食次数,夜间零点左右坚持喂一顿食,猪食要干一些,以增强抗寒和抗病能力,促进体重快速增长。

六、饲料中添加祛风散寒中药

  饲料中添加祛风散寒、活血祛瘀、健脾燥湿的中药,既能促进猪的快速育肥,又能抗寒防病。

处方如下:

山楂、神曲、川芎、茯苓、荆芥、防风、枳实、羌活、柴胡、苍术、槟榔、甘草各20克,炒麦芽30克,研末以0.2%~0.5%的比例拌于饲料中,每周喂两次。

七、猪舍内设置热源

  用人工方法,在猪舍内设置热源,提高猪舍内温度,可采用热风炉、暖风机、煤炉等设备提供热源,对仔猪用仔猪电热板、红外线灯泡等加热设备为仔猪保育箱提供额外热源。

在使用以煤炭作燃料的供暖设备时,应注意烟道通畅,避免因排烟不畅,一氧化碳滞留舍内而导致猪一氧化碳中毒,同时还要有防火灾措施。

八、排除有害气体

  猪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猪体抗病和御寒能力会明显降低,因此,每天利用中午高温时段,打开门窗通风,排除有害气体,换入新鲜空气,以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因为冬季气温低,猪舍通风换气必须控制通风量,要求猪舍内风速不超过0.2米/秒,通风前要提高舍温。

九、多晒太阳

  选择晴暖天气的下午1~3点钟,把猪赶到外面晒晒太阳,适当加强户外运动,提高猪对寒冷天气的抵抗力。

十、保持猪舍干燥

  猪舍潮湿的危害:

一是猪舍湿度越大猪就越感觉寒冷,猪体发冷,猪会扎堆,导致挤伤、压伤甚至出现死亡;二是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极易引发疫病,常见的有皮肤病、呼吸道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等。

因此,猪舍干燥是保证猪健康的主要措施之一。

为防猪舍潮湿,应做到“六要”:

一要防漏雨、漏雪;二要勤垫勤换干草和松土;三要训练猪定点排粪排尿;四要使猪舍地面高出舍外地表,最好用三合土,以防返潮;五要定时清除猪粪、猪尿,消除猪舍潮湿根源;六要用吸附剂吸潮,当猪舍湿度大时,可用草木灰、煤灰渣、生石灰、木炭等吸附剂吸附水分。

责任编辑:

马娜  

猪舍排泄物如何处理?

控制养猪生产中的粪、尿、废水和恶臭对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即是养猪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环境保护的要求。

处理粪、尿、污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堆集发酵用作农家肥。

采用猪粪单独干收集、堆积发酵用作农家粪或自作有机肥;尽量减少冲洗用水,废水、废渣用于制作沼气用作照明、供暖,沼水浇灌农作物。

  收集干猪粪堆放在发酵塘内,上面撒一层生石灰,再盖上塑料膜或糊上一层泥巴,让其发酵1个月左右,作农家肥供种植果树、蔬菜。

对防制猪的寄生虫病也很有好处。

  2、制作有机肥。

  3、废水处理。

处理过程为固液分离-厌氧池-发酵-好氧池发酵—混凝沉淀—达标排放。

  养猪场排出的废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很高,通过固液分离可使液体部分的污染物负荷量大大降低,防止后续处理设备的堵塞损坏。

  养猪场排出的废水属高氮、磷和高有害微生物的“三高”废水。

因此,厌氧发酵成为养猪业污染处理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可有效去除大量的可溶性有机物,而且能杀死病原微生物。

沼气发酵技术就是最好的厌氧发酵,已被广泛应用。

常用的还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天然好氧发酵时利用天然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来净化废水的方法。

常用水体好氧发酵,通过好氧塘、兼性塘、厌气塘河养殖塘来处理废水,可达到二级处理标准。

规模化养猪场环境控制措施

猪场外部环境的控制

  1、植树种草进行绿化

  猪场周围和场区空闲地植树种草进行环境绿化,对改善小气候有重要作用。

在猪场内的道路两侧全部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