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说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759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S管理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5S管理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S管理说明.docx

《5S管理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S管理说明.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S管理说明.docx

5S管理说明

目录

第一章“5S”概述┈┈┈┈┈┈┈┈┈┈┈┈┈┈┈

(2)

第二章推行“5S”的意义┈┈┈┈┈┈┈┈┈┈┈┈(4)

第三章“5S”管理重点┈┈┈┈┈┈┈┈┈┈┈┈┈(8)

第四章“5S”由上级关心做起┈┈┈┈┈┈┈┈┈(27)

第五章“5S”实施技巧┈┈┈┈┈┈┈┈┈┈┈┈(28)

 

第一章“5S”概述

“5S”活动是日本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现场管理方法,现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推广应用。

开展“5S”活动有助于改善物质环境,提高职工素质,对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交货期具有重要的作用。

1.“5S”的来历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

日本式企业将“5S”运动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推行各种品质的管理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品品质得以迅速地提升,奠定了经济大国的地位,而在丰田公司的倡导推行下,“5S”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识。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5S”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股新潮流。

“5S”最早是从日本丰田公司的现场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随后,在其他企业得到了广泛普及。

日本企业的生产现场以干净、整洁闻名于世,其现场改进的第一步往往是从开展“5S”活动开始的。

“5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这五个日语单词用罗马字拼写时(Seiri、Seiton、Seison、Seiketsu、Sitsuke)其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

在我国有些企业里也称5S活动为"五常法"。

2.“5S”的含义

⑴.整理(SEIRI):

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分类,明确区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物品,在工作现场保留需要的,并把不需要的物品坚决清理掉。

⑵.整顿(SEITON):

把有用物品有条理地定置摆放到能方便取放的位置,并做好标识,杜绝乱堆放、物品混淆、找不到东西等无序现象的发生。

⑶.清扫(SEISO):

将工作场所内有的地方及工作时使用的仪器、设备、工量、材料、用品等打扫干净,现场始终处于无垃圾、无灰尘的整洁状态。

⑷.清洁(SEIKETSU):

对环境和个人卫生经常进行整理、整顿和清扫,对以上三项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措施,始终使现场保持整洁的状。

⑸.素养(SHITSUKE):

就是自觉遵守企业的规定和规则,每个员工都养成精神饱满、仪表整齐及保持环境清洁的良好习惯,工作积极主动。

3.“5S”活动的目标

“5S”没有什么复杂、高深的内容,但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就会使现场管理水平有一个本质的飞跃。

在现场开展5S活动最终是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⑴.改善和提高企业形象及员工的精神面貌,使组织活力化。

⑵.降低消耗,改善库存物资周转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⑶.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

⑷.改善工作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

⑸.提高班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现场改进能力和管理能力。

⑹.缩短生产作业周期,促成效率的提高确保交货。

 

第二章推行“5S”的意义

根据日本劳动安全协会在1950年推行的口号是:

安全始于整理、整顿,而终于整理、整顿。

可见日本早期只推行“5S”中的整理、整顿,目的在于确保安全的作业空间,后因生产管理需求和水准的提高,另增清扫、清洁、习惯,而成为现在的“5S”,着眼点不限于安全,扩大到环境卫生、效率、品质、成本等方面。

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和人民生活高水平的真谛,在于持续不断地、有系统的全面推行生产和经营管理“5S”运动。

所以推行“5S”的时候,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要期望一次见效;它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利,而是长期投资;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去做。

现代化企业成功的经营告诉我们:

一个组织要发展,设备一定要精密、产品要优良,而“5S”就更加重要。

因为脏乱的工作场所,非但时间成本太高,人员安全没保障、士气低落,更重要的是不能制造出优良的产品,尤其是客户下大笔订单前,一定要求到生产现场参观。

如果未彻底推行“5S”,则经常临时抱佛脚来整理,即费时又耗人力。

反之实施“5S”的组织或办公室,则一定到处窗明几亮,物品放置井然有序,标识、看板、通道畅通无阻,因此可以提高组织的形象,获得客户的信赖,成为组织无形的宝贵资财。

现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水准层次高,追求美好的生活品质观念,充满新的价值观。

组织环境品质的好坏也成为新一代年轻人选择工作的条件之一。

因此,塑造组织明朗的工作场所,成为追求人力资源成功的对策之一。

假如你作为一个顾客,走进一家公司,你发现以下现象:

⑴.大门:

保安人员有礼貌地向你问好,并迅速为办完登记手续,打开大门为你放行。

⑵.厂区:

厂区规划合理,行政大楼、生产车间、货仓、宿舍、餐厅、球场、停车房、大道、花园、草地、喷泉等等,这些映入你的眼帘,你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⑶.行政办公室;各个写字间宽敞明亮,办公人员各司其职,办公物品摆放整齐,电话铃声井然有序,没有半点喧闹嘈杂。

⑷.生产车间:

生产现场工作区、通道、物料区、半成品区、不良区、工具柜等合理规划,各种物品摆放整齐并有明显的标识,地面上干干净净没有零散物料掉在地上,生产看板上的图表及时反映出生产进度等。

⑸.生产人员:

员工穿着整洁的厂服,各人情绪看起来非常饱满,工人动作熟练,在装配产品、流水线没有堆积,生产领班不时进行巡查。

当你作为客户,看到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员工状态佳的公司,首先就有相当的好感,对这间公司的产品品质会产生充分的信心,你很愿意同这样的公司进行合作。

而这一切,首先是推行“5S”的功劳,而且,“5S”的作用不仅仅如此,5S还具有以下作用:

⑴.提升公司形象:

整洁的工作环境,饱满的工作情绪,有序的管理方法,使顾客有充分的信心,容易吸引顾客。

“5S”是无声但最有魄力的推销员,“5S”做得好,可以从客户得到整洁企业的美誉,获得客户对产品品质的信赖,能吸引客户订单的意愿;原来的顾客会不断地免费进行宣传,会吸引更多的新顾客。

在顾客、同行、员工的亲朋好友中相传,产生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公司行列。

⑵.营造团队精神,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的归属感:

在整洁的工作场所中上班的员工,都有被肯定、被赞扬的荣誉,共同的目标拉近员工的距离,进而促进组织团队精神力量的提高。

容易带动员工改善上进的思想。

看到了良好的效果,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成就感。

员工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都变成有教养的员工,容易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⑶.能够减少浪费:

经常习惯性的整理整顿,不需要专职整理人员,减少人力。

对物品进行规划分区,分类摆放,减少场所的浪费。

物品分区分类摆放,标识清楚,缩短找物品的时间,节约时间。

减少人力、减少场所、节约时间就是降低成本。

⑷.保障品质:

不管任何行业推行5S管理,都会创造出令人满意的工作场所,能带动全组织形成进行改善的气氛;员工认为自己有示范作用,将更有改善的意愿,达到全员参与工作的干劲,工作养成认真的习惯,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不马虎,品质自然有保障。

⑸.改善情绪:

清洁、整齐、优美的环境带来美好的心情,员工工作起来更认真。

上司、同事、下级谈吐有礼、举止文明,给你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容易融合在这种大家庭的氛围中,工作热情高长。

⑹.有安全上的保障:

建立5S的组织是明亮的、视野良好的工作场所,走道、堆积区域都标示明显,不会违反通道原则,墙上不悬挂危险品,工作服及安全防护用具保持整齐,这些都会使员工人身安全、企业财产有相应的保障。

⑺.提高效率:

“5S”是建立标准化的推动者,透过习惯的纪律要求,每位员工正确地执行任务,并且任何一个员工到任一个工作场所也能立即展开作业,随时向品质零缺点目标迈进;工作环境优美,工作氛围融洽,工作自然得心应手。

物品摆放整齐,不用花时间寻找,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5S”改善对象及目标

实施项目

改善目标

重点任务

整理

改善有限的工作空间

按需分类,合理处置

整顿

简明有序的工作环境

标识清楚,定置管理

清扫

高质高效的工作场所

环境保洁,提高工效

清洁

卫生整洁的工作现场

加强监督,长期保持

素养

自觉主动的卫生习惯

及时纠正,形成习惯

 

第三章“5S”管理重点

一、如何推行整理(1S)

适用情景:

当要推行“整理”时,查看此技能。

技能描述:

5S中的“整理”的详细内容应该是:

将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分类;丢弃或处理不需要的东西;管理需要的东西。

通过“整理”,对物品进行区分和归类,划分出有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将多余的物品从作业现场清除出去。

管理“要”的东西是依据“时间性”来决定的:

要用的

一个月内使用的;每周要用的;每天要用的。

不经常使用的

一个月后用的;半年才用一次的;一年才用一次的。

整理方法:

物品、机器、容器、工具量具及通道的整理。

经常使用的物品:

放置于工作场所近处。

不经常使用的物品:

放置于储存室或货仓。

不能用或不再使用的物品:

废弃处理。

1.现场检查

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特别是不引人注意的地方。

如设备的内部、桌子底部、文件柜的顶部等位置。

2.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管理必需品和清除非必需品同样重要。

首先要判断出物品的重要性,然后根据其使用频率决定管理方法。

如已清除了非必需品,则应该用恰当的方法保管必需品,使之便于寻找和使用。

⑴.必需物品。

是指经常使用的物品,没有它就必须购入替代品,否则会影响正常工作。

⑵.非必需品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使用周期较长的物品,另一种是对目前的生产或工作无任何作用的,需要报废的物品。

3.清理非必需品

清理非必需品,把握的原则是看物品现在有没有“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同时注意以下几个着眼点:

⑴.在进行整理前,首先考虑为什么要清理以及如何清理;规定定期进行整理的日期和规则;在整理前要预先明确现场需放置的物品;区分要保留的物品和不需要的物品,并向员工说明保留物品的理由;划定保留物品安置的地方。

⑵.对暂时不需要的物品进行整理时,当不能确定今后是否还会有用七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一个保留期限,先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等过了保留期限后,再将其清理出现场。

对这种情况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判断这些保留的物品是否有保留的价值,并弄清保留的理由和目的。

4.处理非必需品

⑴.如果该物品有使用价值,但可能涉及专利或企业商业机密的,应按企业具体规定进行处理;如果该物品只是一般废弃物,在经过分类后可将其出售。

⑵.如果该物品没有使用价值,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折价出售或作为培训、教育员工的工具。

5.标示现场

整理后的现场一目了然,这对整理来说是最为理想的。

它首先取决于标识的明了、清楚。

为使整理后的现场直观醒目,要准备好现场示意图,清楚地标明各项物品的放置地点,标明物品的适当库存量、存放位置和取放顺序,要使每个人都能准确无误地取放物品。

可以使用贴有标签的指示板,用彩色塑料笔标记;指示板可固定安装在货架上或悬挂在天花板上且可移动。

6.每天循环整理

整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现场每天都在变化,昨天的必需品在今天可能是多余的,今天的需要与明天的需要必有所不同。

如果偶尔突击整理一下,做做样子的话,就失去了整理的意义。

总之,进行整理活动应分清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对整理后的现场进行清楚的标示,这样才能保障生产安全,消除混料差错,提高产品质量。

二、如何推行整顿(2S)

适用情景:

当准备开展整顿,要了解整顿活动的推行过程时,查看此技能。

技能描述:

整顿就是将必要的物品以容易找到的方式放置于固定场所,并做好适当的标识,在最大限度内消除寻找的行为。

也就是将物品,按“定点”、“定位”、“定量”三原则规范化,使工作效率、工作品质、材料控制成本上,达到最大的效益。

实施整顿可以创造整齐的工作环境,减少过多的积压物。

整顿方法:

定点、定位、定容、定人、定物。

清理无用品,腾出空间,规划现场定置方案。

物品摆放整齐。

物品贴上相应的标识。

1.分析现状

在现场作业时可能会出现敢放物品的时间过长的现象,其可能的原因包括:

⑴.不知道物品存放在哪里。

⑵.不知道要取的物品的名称。

⑶.存放地点太远。

⑷.存放地点太分散,需往返多次。

⑸.物品太多,难以找到。

⑹.不知道是否已用完或别人正在使用。

2.物品分类

根据物品各自的特征,把具有相同特点或性质的物品划为一个类别,并制定标准和规范,为物品正确命名、标识。

其步骤如下:

⑴.制定标准和规范。

⑵.确定物品的名称。

⑶.标识物品的名称。

3.实施定置管理

物品的存放通常采用“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现场管理方法和技术,它主要研究生产要素中人、物、场所三者的状况以及它们在生产活动中的相互关系。

定置管理能有效地强化现场的综合管理,是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的重要途径。

定置与随意放置不同,定置即是对生产现场、人、物进行作业分析和动作研究,使对象物按生产需要、工艺要求科学地固定在场所的特定位置上,以达到物与场所的有效结合,缩短人取物的时间,消除人的重复动作,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

定置管理的实施步骤如下:

⑴.对现场进行调查,明确管理内容。

以推行定置管理的主管人员为主,组织生产现场有关人员共同组成调查小组,对现场进行调查,包括:

工艺设计、材料、设备运转、运输路线等内容。

⑵.对现场的人一物一场所的结合状况进行分析。

生产现场中众多的对象物不可能都同人处于直接结合状态,而绝大多数的物同人处于间接结合状态。

为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借助于信息媒介的指引、控制与确认。

因此,信息媒介的准确可靠程度直接影响到人、物、场所的有效结合。

这些信息媒介包括平面布置图、场所标志和物品名称等。

标识在人与物、物与场所的作用过程中起着指导、控制、确认的作用。

包括确认标识和引导标识。

⑶.设计定置管理系统。

定置管理系统的内容涉及场所和物的结合状态。

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是生产有效程度的决定因素。

但人与物的结合都是在一定的场所里进行的。

因此,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处理好场所与物的关系,也就是说场所与物的有效结合是人与物有效结合的前提。

4.实施整顿

⑴.定置工作场所。

首先要制定标准比例的定置图,清楚地标示生产场地、通道、物品存放区,明确各区域的管理责任人,零件、半成品、设备、消防设施、易燃易爆的危险品等均用鲜明直观的色彩或信息牌显示出来。

凡与定置要求不符的现场物品,一律清除。

⑵.定置生产现场备工序、工位、机台。

首先,必须要制作各工序、工位、机台的定置图,安置相应的图纸文件架、相等资料文件的定置硬件,工具、仪表、机器设备、材料、半成品及各种用具在工序、工位、机台上停放应有明确的定置要求。

附件箱、零件货架的编号必须同零件账、卡、目录相一致。

⑶.定置仓库。

首先要设计库房定置总图,按指定地点定置。

对于那些易燃、易爆、易污染、有储存期要求的物品,要按要求实行特别定置。

有储存期限要求的物品的定置,在库存报表上要有对时间期限的特定信号或标志,库存账本应有序号和物品目录,注意账物相符。

⑷.定置检查现场。

首先要检查现场的定置图,并对检查现场划分不同的区域,以不同颜色加以标志区分。

区别对待检查区、良品区、废品区、返修品区、待处理品区。

总之,通过整顿,可以减少寻找物料而造成的时间损失,并且用固定的、醒目的标识标明不同的场所和物品,可以避免放错地方和物品混乱。

三、如何推行清扫(3S)

适用情景:

当准备开展整顿,要了解整顿活动的推行过程时,查看此技能。

技能描述:

清扫是将工作场所、设备彻底清扫干净。

产品品质的优或差与组织的清洁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清扫”除了能消除污秽,确保员工的健康、安全卫生外,还能早期发现设备的异常、松动等,以达到全员预防保养的目的,借以提高工作效益、降低成本,使设备永远维持在最佳的运转状态下,进而生产出良好品质的产品。

清扫方法:

将地面、墙上、天花板等处打扫干净。

将机器设备、工具清理干净。

将有污染的水源、污油管、噪声源处理好。

1.清扫准备

⑴.安全教育。

对员工做好清扫的安全教育,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触电、挂伤、碰伤、洗涤剂腐蚀、坠落砸伤、灼伤)等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和警示。

⑵.设备常识教育。

对设备的老化出现的故障,可以用减少人为劣化因素,减少损失等方法进行教育。

通过学习设备的基本构造,了解其工作原理,能够对设备出现尘垢、漏油、漏气、震动、异音等状况的原因进行分析。

⑶.技术准备。

指导及制定相关指导书,明确清扫工具、清扫位置、加油润滑的基本要求,以及螺钉卸除和紧固的方法及具体顺序步骤。

2.清扫地面、墙壁和窗户

在作业环境的清扫中,地面、墙壁和窗户的清扫是必不可少的。

在清扫时,要探讨作业场地的最佳清扫方法。

了解过去清扫时出现的问题,明确清扫后要达到的目的。

清理整顿地面放置的物品,处理不需要的东西。

全体人员清扫地面,清除垃圾,将涂料和油污等污垢清除,并分析地面、墙壁、窗户的污垢来源,想办法杜绝污染源,并改进现有的清扫方法。

清扫的要点是“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角落到中央”。

3.清扫和改进设备

设备一旦被污染,就容易出现故障,并缩短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必须杜绝污染源。

因此要定期地进行设备和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等方面的检查,经常细心地进行清扫。

在进行设备清扫时要注意以下内容:

⑴.不仅设备本身,其附属、辅助设备也要清扫。

⑵.容易发生跑、冒、滴、漏的部位要重点检查确认。

⑶.油管、气管、空气压缩机等看不到的内部结构要特别留心注意。

⑷.核查注油口周围有无污垢和锈迹。

⑸.表面操作部分有无磨损、污垢和异物。

⑹.操作部分、旋转部分和螺丝连接部分有无松动和磨损。

通过清扫把污秽、油渍、灰尘、原材料加工剩余物清除掉,这样漏油、裂纹、松动、变形等设备缺陷就会暴露出来,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弥补。

老清扫设备时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和改进。

可以进行以下改进:

⑴.维修或更换难以读数的仪表装置。

⑵.添置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装置。

⑶.要及时更换绝缘层已老化或损坏的导线。

⑷.对需要防锈保护或需要润滑的部位,要按照规定及时加油保养。

⑸.清理堵塞管道。

⑹.调查跑、冒、滴、漏的原因,并及时加以处理。

4.查明污垢的发生源

即使每天进行清扫,油渍、灰尘和碎屑还是无法杜绝,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须查明污垢的发生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杜绝污染,首先要将窗户密封,避免灰尘等杂物从外界吹入;在搬运碎屑和废弃物时要小心,尽量不要撒落;在运送水和油料等液体时,要准备合适的容器;在作业现场,要检查各种管道,以防止泄漏;对擦拭用的棉纱、材料、工具等,要定点放置。

5.明确责任,制定基准

对于清扫,应该进行区域划分,实行区域责任制,责任到人。

制定相关清扫基准,明确清扫对象、方法、重点、周期、使用工具等项目并进行定期检查。

6.检查清扫结果

在清扫结束之后要进行清扫结果的检查,检查项目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是否清除了污染源。

⑵.是否对地面、窗户等地方进行了彻底的清扫和破损修补。

⑶.是否对机器设备进行了从里到外的、全面的清洗和打扫。

清扫不仅仅是将工作现场打扫干净,还要明确一系列的程序和规则:

○由谁来打扫○何时打扫

○打扫哪里○怎样打扫

○用什么工具来打扫○要打扫到什么样的程度

总之,进行清扫活动可以使工作现场干净、整齐,并且对设备的清扫相当于一次点检过程,既打扫了设备,又对其进行了检查,避免了设备故障的发生。

四、如何推行清洁(4S)

适用情景:

当要推行清洁活动,保持工作现场的洁净状态时,查看此技能。

技能描述:

整理、整顿、清扫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清洁”的作业环境。

“清洁”与前面所述的“3S”是行动,清洁是表示了“结果”的状态。

它当然与整理、整顿有关,但以与清扫的关系最为密切。

为机器、设备清除油垢、尘埃,谓之清扫,而“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就是“清洁”。

因此,“清洁”是具有“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大事从小事做起,创造一个无污染、无垃圾的工作环境。

清洁方法:

保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并加以监督检查。

检查方法标签战略。

红色标签战略。

目视管理。

查检表。

1.确定清洁的标准

所谓清洁的标准,包含三个要素。

⑴干净⑵高效⑶安全

在开始时,要对“清洁度”进行检查,制定出详细的明细检查表,以明确“清洁的状态”。

2.进行员工教育

企业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才能共同朝着同样的目标奋斗。

企业必须将5S的基本思想向全体员工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宣传。

如果每个人对清洁的理解不同,就可能无法贯彻实施清洁计划,从而使清洁活动中止。

3.进行整理

经过了必要的教育,实施人员应来到现场,将目前所有的物品整理一遍,并调查它们的使用周期,将这些物品记录下来。

征求现场作业人员的意见,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接下来,就应该将非必需品迅速从岗位上撤走。

要想形成“清洁”的作业环境,动员全体员工参加整理整顿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应清楚应该干什么,不妨集思广益,形成专门手册确定每个人的职责。

清洁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

⑴.作业场所地面的清洁程序、方法和清扫后的状态。

⑵.确立区域和界线,规定完成后的状态。

⑶.设备的清扫、检查的进程和完成后的状态。

⑷.设备关键部位的清扫、检查进程及完成后的状态。

⑸.清扫计划和责任者;规定清扫实施后及日常的检查方法。

4.进行整顿

撤走了非必需品,并没有完成任务。

实施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条件、作业者的作业习惯、作业的要求,合理地规定摆放必需品的位置,使作业者取放方便,便于运送。

规定了摆放场所,实施人员还要确认一下各种物品的摆放高度、宽度以及数量,然后对这些高度、数量等具体要求制作醒目的标识,方便现场作业人员识别。

并将这些规定形成文件,便于日后改善、总结和管理。

5.清扫并明确责任人,定期检查

在整顿结束后,要将作业现场进行清扫,划分出各个责任区,并确定责任人,以便于管理和检查,此时检查的重点不单是“清洁度”,还要检查“高效的程度”,效率是定期检查的重点。

6.环境色彩化

色彩化是指厂房、车间、设备、工作服都采用明亮的色彩,这样,一旦产生污渍,容易被发现。

明亮的工作环境,不仅有利于保持清洁,更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情绪,这种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开展清洁活动必须实施透明管理,不要把物品放在密闭的柜子里,应拆除那些不透明的金属板,改为安装玻璃;实在不行,也应该安装一个透明的检查窗口。

总之,清洁的目的就是维持洁净的状态,而为了保持清洁,就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和清扫,这是最基本的“5S”活动,搞好“5S”是从整理、整顿和清扫的3S开始的。

企业应定期检查清洁的效果,使作业现场一直处于清洁有序的良好状态。

五、如何推行素养(5S)

适用情景:

当要提高素养活动,使之变为企业长期、自觉的行动时,查看此技能。

技能描述:

素养活动是使员工时刻牢记“5S”规范,自觉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提高素养使员工在言行举止上都具有良好的习惯,自觉地遵守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

“5S”中最重要的是“习惯”。

“5S”实际上是日常习惯的事,是需要亲身去体会实行,由内心里得到认同的观念。

如何让5S活动养成习惯,持续不断地、全面彻底地进行,就必须从“纪律”管理着手,从心里自然流露出来的“必须”的心态去实行,才是成功的要素。

素养方法:

人人养成遵守5S的习惯,时时刻刻记住5S规范,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使5S活动更注重于实质,而不流于形式。

1.明确素养的目的

企业通过实施素养活动,应打造一个积极向上、富有合作精神的团队,其目的是:

全体员工高标准、严要求地维护现场环境的整洁和美观,自愿实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4S活动,培养遵守规章制度和具有良好习惯的人才。

2.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员工的行为准则,是让员工达成共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