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战术让孩子不再任性.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929598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大战术让孩子不再任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8大战术让孩子不再任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8大战术让孩子不再任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8大战术让孩子不再任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大战术让孩子不再任性.doc

《8大战术让孩子不再任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大战术让孩子不再任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大战术让孩子不再任性.doc

8大战术让孩子不再任性

  如果家里有个任性的孩子,往往弄得家长又气又急,打也不成,说也不听,家长一点办法都没有。

那么,面对任性的孩子,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四大任性手段排行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3-8岁的孩子大都学会使用以下的四种手段。

  手段排行第一:

哭闹

  为了实现自己的要求,哭闹是孩子最常用的手段。

而很多父母怕的就是孩子这一招。

一旦孩子哭闹起来,父母马上缴械投降,不但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且常常超额完成任务。

  手段排行第二:

哀告乞求

  孩子是可爱的,当他向父母哀告乞求要某样东西时,没有几个父母抵挡得住他的温柔进攻。

  手段排行第三:

死缠烂打

  持久战的理论对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他的目的是要用磨来让父母答应他的要求,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手段排行最后:

赌气噘嘴、不说话、摔东西、不吃饭

  孩子赌气的时间,一般持续得较长,因为孩子已掌握了心理战的秘诀,没耐心的父母只好举手投降。

  父母五种行为导致孩子任性

  1、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的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

同样,过度的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

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

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使其变得固执、任性、为所欲为。

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源于父母滥用奖励、缺少惩罚

  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其明辨是非,父母应该在平时养成奖惩分明的习惯。

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观念,而另一些父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习惯于使用奖励,从来不惩罚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

孩子如果犯了错误,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

  当然,惩罚并不专指打骂、责惩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相反,如果在不适当的场所或时间滥用奖励,也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

孩子在墙上乱画画,本来父母只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奖励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墙上画,明天给你买个新玩具。

显然,这种方法会纵容孩子今后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从管教,源于父母间的教育意见不统一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分歧。

聪明的父母会避开孩子单独商讨,以求在达到意见的统一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

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沟通而对教育子女的问题固执己见,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注意保持意见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让。

因为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某一方说了算,日后当这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将很可能无法说服、管教孩子,从而给正常的家庭教育带来人为的障碍。

12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