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304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multisim7a基本操作Word文档格式.docx

Multisim的核心是对电工、电子电路进行SPICE仿真,可以快速、准确、直观地测试电路的参数和性能。

5、仪器仪表齐全,精度高。

Multisim提供了数字万用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波特图仪、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瓦特表等18种虚拟仪器。

仪表外观、面板布置、按键功能和操作方法等与实际仪表基本相同,可以毫无风险地进行使用。

6、强大的分析功能。

Multisim还提供了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直流扫描分析和傅里叶分析等多种分析功能,为电路实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7、快捷的作图功能。

Multisim具有快捷的作图功能,可增删网格,设置标记,建立文本,还可对分析结果进行保存、输出和打印。

8、后处理功能。

利用后处理器,可以对仿真结果和波形进行数学运算、工程运算、矢量运算和复杂的函数运算。

9、射频电路仿真功能。

Multisim提供了专门用于射频电路仿真的元件库和仪表,以此搭建射频电路并进行仿真实验。

10、HDL仿真功能。

Multisim还可以进行HDL(HardwarDescriptionLanguage,硬件描述语言)仿真,具有完整的设计入口、自动项目管理、高级波形显示等功能,可执行综合仿真实验。

9.3Multisim7的操作界面

Multisim系统如同一个真实的实验工作台,台上摆放着各种仪器仪表和元器件,可根据实验要求,创建电路、放置仪表和元器件、连接线路,进行调试和分析。

下面对系统的各部分加以介绍

1、基本界面

双击桌面上的Multisim7快捷键图标,便会弹出如图12-2所示的基本界面。

基本界面最上方是菜单栏,共11项;

菜单栏下方左面为系统工具栏,共11项;

中间为设计工具栏,共8项;

右面是使用中的元件列表(InUseList)和帮助按钮;

最右角为仿真开关。

基本界面的左侧为元件工具栏;

中间部分为电路工作区,或称Workspace,相当于工作平台;

右侧为仪表工具栏,共有17种仪器仪表。

基本界面的下方为状态栏,状态栏显示当前电路名称、有关操作状态以及鼠标所指条目的信息等。

新产生的电路文件以Multisim7默认的名称Circuit1来命名。

图12-2Multisim7基本界面

2、菜单栏

Multisim7的菜单栏与Windows系统极其相似,如图12-3所示。

从左至右依次是:

File(文件)、Edit(编辑)、View(窗口显示)、Place(放置)、Simulate(仿真)、Transfer(文件输出)、Tools(工具)、Reports(报告)、Options(选项)、Window(视窗)和Help(帮助),共11个主菜单。

图12-3菜单栏

3、标准工具栏

如图12-4所示。

该工具栏为基本操作按钮,从左至右依次是:

新建、打开、保存、剪切、复制、粘贴、打印、放大、缩小、100%放大、全屏显示、项目栏、电路元件属性视窗、数据库管理、创建元件、仿真启动、图表、分析、后处理、使用元件列表和帮助按钮。

图12-4标准工具栏

4、仿真开关

如图12-5所示。

主要用于仿真控制。

图9.5仿真开关

5、图形注释工具栏

如图12-6所示。

该工具栏主要用于在基本界面中放置各种图形,从左至右依次是:

文本、直线、折线、矩形、椭圆、圆弧、多边形和图片。

图12-6图形注释工具栏

6、元件工具栏

如图12-7所示。

元件工具栏通常在基本界面的左边。

也可以用鼠标将工具栏拖至界面的上方,呈水平状。

从左至右依次是:

电源库(Source)、基本元件库(Basic)、二极管库(Diode)、晶体管库(Transistor)、模拟元件库(Analog)、TTL元件库(TTL)、CMOS元件库(CMOS)、数字元件库(MiscellaneousDigital)、混合元件库(Mixed)、指示元件库(1ndicator)、其他元件库(Miscellaneous)、射频元件库(RF)、机电类元件库(Electromechanical)、放置分层模块、放置总线、登录WWW.ElectronicsW和www.EDA网站等。

图12-7元件工具栏

7、虚拟元件工具栏

如图12-8所示。

虚拟元件工具栏带有蓝绿色的标识,从左至右依次是:

电源元件工具栏(PowerSourceComponentsBar)、信号源元件工具栏(SignalSourceComponentsBar)、基本元件工具栏(BasicComponentsBar)、二极管元件工具栏(DiodesComponentsBar)、晶体管元件工具栏(TransistorsComponentsBar)、模拟元件工具栏(AnalogComponentsBar)、其他元件工具栏(MiscellaneousComponentsBar)、额定元件工具栏(RatedComponentsBar)、3D元件工具栏(3DComponentsBar)和测量元件工具栏(MeasurementComponentsBar),共计10个工具栏。

图12-8虚拟工具栏

8、仪表工具栏

如图12-9所示。

仪表工具栏通常位于基本界面的右边,也可以用鼠标将工具栏拖至界面的上方,呈水平状。

数字万用表(Multimeter)、函数信号发生器(FunctionGeneration)、瓦特表(Wattmeter)、双踪示波器(Oscilloscope)、4通道示波器(4ChannelOscilloscope)、波特图仪(BodePlotter)、频率计数器(FrequencyCounter)、字信号发生器(WordGenerator)、逻辑分析仪(LogicAnalyzer)、逻辑转换器(LogicConverter)、IV分析仪(1V-Analysis)、失真分析仪(DistortionAnalyzer)、频谱分析仪(SpectrumAnalyzer)、网络分析仪(NetworkAnalyzer)、安捷伦函数信号发生器(AgilentFunctionGeneration)、安捷伦数字万用表(AgilentMultimeter)、安捷伦示波器(AgilentOscilloscope)和动态测量探针(DynamicMeasurementProbe)。

图12-9仪表工具栏

9.4Multisim7的文件操作

1、文件操作

Multisim7的文件操作与Windows系统极其相似,主要是:

新建(New)、打开(Open)、保存(Save)、另存(SaveAs)、打印(Print)、打印设置(PrintSetup)和退出(Exit)等操作,这些操作既可以在菜单栏File下选择命令,也可以应用快捷键或工具栏的图标进行快捷操作。

(1)新建文件

单击File/New命令,或使用Ctrl+N快捷操作,就会打开一个空白的用户界面,并在窗口中自动建立一个名为“Circuitl”的电路文件。

电路的颜色、规格、连线、标准和模式等,均可预先设置或进行修改。

(2)打开文件

单击Open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Open”图标,或使用Ctrl+O快捷操作,均可打开文件,窗口会弹出一个“打开”电路文件的对话框,选择已经建立的电路文件。

(3)保存文件

单击Save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保存图标”/或使用Ctrl+S快捷操作,即可保存文件,窗口会弹出一个“保存电路文件”的对话框,选择已经建立的电路文件,文件的扩展名为.ms7。

(4)另存文件

单击SaveAs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另存图标”,即可另存文件,窗口会弹出一个“另存电路文件”的对话框,可以进行文件的换名保存,文件的扩展名也为.ms7。

(5)打印文件

单击Print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打印图标”/或使用Ctrl+P快捷操作,打印机即可以打印文件。

(6)打印机设置

单击Printsetup命令,可以进行打印机的设置。

(7)退出

单击Exit命令,关闭电路,退出系统。

如果电路曾做过修改,退出之前,系统会提醒用户是否需要存盘。

2、元器件操作

创建电路最基本的操作是元器件选择、设置、旋转和移动,这些操作可以在菜单栏Edit子菜单下选择命令,也可以使用快捷键,具体方法如下:

(1)元器件库

常用元器件库共有13个,即电源库、基本元件库、二极管库、晶体管库、模拟元件库、TTL元件库、CMOS元件库、数字元件库、混合元件库、指示元件库、其他元件库、射频元件库和机电类元件库等。

虚拟元件栏带有蓝绿色的标识,共10个工具栏,即电源、信号源、基本元件、二极管、晶体管、模拟元件、其他元件、额定元件、3D元件和测量元件。

(2)元器件选择操作

●在元器件栏中单击要选择的元器件库图标,打开元器件库,便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选中所需的元件,单击OK,元件便会跟随鼠标移动到操作窗口。

●打开虚拟工具栏(蓝色标识),选中所需的元件,用鼠标将元件拖放到窗口。

(3)元器件被选中后,可对其进行设置、复制、移动、删除和旋转等操作。

元器件被选中出现四个黑色小方块后,对准标识区,单击鼠标右键,便会弹出一个菜单,可以执行剪切、复制、粘贴、删除命令;

还可以执行水平翻转、垂直翻转、顺时针90°

和逆时针90°

旋转。

(4)元器件设置

元器件选中后,双击该元件或选择菜单Edit下的Properties(特性)命令,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可以对该元件进行设置和编辑。

3、文本操作

在电路设计时,经常需要添加文本,文本注释有两种方式:

(1)文字说明

单击Place/PlaceText(放置文本)命令,再单击所要放置文本的位置,即可在文本描述框中输入要放置的文字,文本描述框会随着文字的多少进行缩放。

用鼠标右击文字说明处,可以复制、粘贴、剪切和删除文字。

(2)电路描述

单击View/CircuitDescriptionBox(电路描述窗)命令,弹出一个所示的电路描述窗,在其中可输入说明文字,还可插入图片、声音和视频。

通过单击View\CircuitDescriptionBox命令,可随时打开、关闭或修改电路描述窗。

描述窗不受空间限制,可以对电路的功能进行详细的描述。

4、设置节点号

(1)设置节点号

单击Options/Preferences(参数设定)命令,便会弹出一个“Preferences”对话框,如图12-11所示。

单击Circuit(电路)/Show(显示)选项,可进行电路和元件参数的设置,也可以进行电路节点号的显示或隐藏设置。

(2)修改节点号

在创建电路过程中,会自动为每个节点添加一个序号,为了使序号符合需要,经常需要修改节点号,方法是:

双击电路的连线,会弹出一个“Node”(节点)对话框,通过对Nodename选项修改节点号。

5、图纸标题栏编辑

单击Place/TitleBlock命令,便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如图12-10所示。

在对话框中指向Multisim/Titleblocks目录,在该目录下选择一个*.tb7图纸标题栏文件,放在电路工作区。

用鼠标指向文字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ModifyTitleBlockData命令,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可以对其中的各项栏目进行修改。

图12-10标题栏对话框

9.5电路创建方法

电路创建的操作步骤是:

操作界面设置、元器件选用、连线、仪器仪表调用和文本格式变换等。

1、操作界面设置

单击Options/Preferences命令,便会弹出一个“Preferences”对话框,如图12-11所示。

该对话框共有8个选项卡,每个选项卡又包含若干个功能选项,通过这些功能选项可对电路进行设置。

具体选项如下:

(1)Circuit(电路)选项卡

如图12-11所示,主要功能:

●Show显示功能

用于窗口内电路图和元件参数的设置,可以选择显示或隐藏(/Hide)电路中元器件的标识、参考序号、节点编号、元件量值和元件属性等。

●Color配色功能

设置窗口内电路图的颜色,在左侧下拉菜单中可选预定的几种配色方案。

也可以自定义配色方案,通过该区右侧的五个按钮,对电路图的背景、导线、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和虚拟器件进行颜色配置。

图12-11“Preferences”对话框

(2)Workspace(工作区)选项卡

如图12-12所示,主要功能:

●设置图纸尺寸、方向、纸张边界、标题栏等。

●设置栅格显示、显示窗口的缩放比例。

图12-12Workspace选项卡

(3)Wiring(连线)选项卡

主要用于设置电路导线的宽度和连接方式。

Wirewidth项为电路导线宽度设置,Autowire项为控制自动连线方式。

控制方式是:

Autowireonconnection选择是否自动连线。

Autowireonmove选择此项,移动元件时,连接线会自动保持垂直/水平走线。

(4)ComponentBin(元器件)选项卡

如图12-13所示,主要功能:

●选择元器件放置形式,单个放置或连续放置,通常选单个放置。

●选择元器件的符号标准,ANSI为美国标准,DIN为欧洲标准。

我国的电气符号与欧洲标准相近,选DIN标准。

图12-13ComponentBin选项卡

(5)Font(字体、字型和字号)选项卡

主要用于设置元器件的参考序号、大小、标识、引脚、节点、属性和电路图等所用文本的字体,其设置方法与Windows操作系统相似。

(6)Miscellaneous(综合)选项卡

主要用于设置电路备份、存储路径、数字电路仿真速度等参数。

其中Autobackup(自动备份)可以自动备份时间等参数;

CircuitDefaultPath选择电路存盘路径;

DigitalSimulationSetting选择数字仿真的两种状态:

理想仿真(Idea)和真实仿真(Real)。

理想仿真可以获得较高的仿真速度,真实仿真可以获得精确的结果。

(7)RuleCheck选项卡

主要用于电路规则检查,创建检查报告,指出电路连接的错误等。

(8)PCB选项卡

主要用于电路板的制作,如接地选择、印刷电路板层数的设置等。

2、元器件选取

创建电路的第一步是选取元器件,元器件共分两大类:

一类是真实元件,另一类是虚拟元件,背景为绿色的是虚拟元件,操作方法是:

(1)选取虚拟元器件

单击虚拟元件库中某个元件,用鼠标拖放到工作区。

如想改变元件参数,可双击该元件,弹出属性对话框,如图12-14所示,可进行Label(标号)、Value(标称值)、Display(显示方式)和Fault(故障模拟)等设置。

图12-14电源属性设置对话框

(2)选取真实元器件

单击真实元件库中的某个元件,弹出如图12-15所示的对话框。

选中需要的标称值元件后,单击OK按钮,在工作区放置元件。

也可单击Place/Component命令,或使用快捷方式Ctrl+W,就会打开一个“SelectaComponent”对话框,如图12-15所示。

此对话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Database下拉列表框,单击该框可看到三个选项,选MultisimMaster(Multisim主元器件库),通常为默认设置。

●Group下拉列表框,单击该框后会出现14种元件族,如基本元件、电源、二极管、晶体管等元器件。

选取元器件的操作顺序是:

先确定主元器件库,然后确定元件族,最后确定元件系列号。

例如,拟选取一个5.1Ω的电阻,首先在Group框中选择Basic,然后选Resistor,最后选取5.1Ohm的电阻。

图12-15“SelectaComponent”对话框

(3)搜索所需的元件

如果知道所需元器件类型的某些信息,利用搜索引擎,可以快捷地选取元件。

具体方法是:

在“SelectaComponent”对话框中,填入所需要的元件参数,单击Search按钮,可以自动进行查找。

(4)放置三维立体元件

单击虚拟元件库的3D图标,可以选择3D元件,如图12-16所示。

图12-163D元件库图标

3、元器件定位与调整

在对元器件进行定位、移动、旋转、删除和参数设置时,应先选中该元件,方法是:

(1)选中某一个元件,可用鼠标左键单击该元件;

选中多个元件,可在按住<

Shift>

键的同时,依次单击要选的元件;

选中某一区域的元件,可在工作区中拖拽出一个矩形区,该区内的所有元件同时被选中。

(2)被选中的单个或多个元件的图标、标号和标称值,可同时进行移动定位。

(3)为了使电路元件的布局排列合理,可对元件进行旋转或翻转。

将光标移到元件上,单击鼠标右键,会弹出一个元件调整对话框。

单击相应菜单,可执行旋转或翻转功能。

(4)电位器、可变电容、可变电感和开关等可调元件,可通过键盘上的按键进行控制。

以电位器为例,双击该电位器,弹出电位器设置对话框,如图12-17所示。

Key选项用于设置控制键,按“a”减小阻值,按“A”增大阻值,Decrease表示递减,Increase表示递增,变换通过<

键进行变换。

Increment用于每次调整的百分比,通常设置为1%-5%。

图12-17电位器设置对话框

4、元器件连接

元器件的连接主要有三种方式:

自动连线、手动连线和混合连线。

(1)自动连线

将鼠标移动到需要连线的引脚,鼠标就会变成一个中间有黑点的十字,单击该引脚,移动鼠标,就会随着鼠标的移动产生一条线路,并自动绕过中间的元件。

将鼠标指向终点元件引脚,就会自动将两个引脚连接起来,自动产生连线。

若此时单击鼠标右键或按Esc键,就会终止此次连线。

(2)手动连线

当电路图比较复杂时,一般采用手动连线或混合连线。

首先采用自动连线,若对自动连线结果不满意,则穿插手动连线。

若需在某一位置人为地改变连线的走向,则可单击鼠标左键,即每单击一次鼠标左键就可以改变一次连线走向。

直至连线达到满意为止。

(3)修改连线

连线接好后,想进行局部调整,可单击该连线,连线上出现很多拖动点,鼠标变成双箭头,拖动箭头进行任意修改。

单击连线,按<

Delete>

键,可删除连线。

(4)连线颜色

为了便于读图或观察波形,可将电路中的某些连线或仪表连线设置为不同颜色。

用鼠标右击要改变颜色的连线,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如图12-18所示。

单击Color项,在打开的颜色框中,选择所需要的颜色,单击OK按钮,完成颜色设置。

图12-18Colors设置对话框

(5)节点放置

单击Place/Junction(放置节点)命令,或在电路窗口上单击鼠标右键,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选中PlaceJunction命令,就会在鼠标箭头处出现一个黑点(即节点),并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移动,移到适当位置,单击鼠标左键,便可放置节点。

单击节点,按<

键,可删除。

9.6电路创建实例

下面就以图12-19所示的直流电路为例,简要介绍电路创建与测试过程。

﹤步骤1﹥设置操作界面

启动Multisim7工作界面,单击“新建”图标,创建一个新的电路文件。

选择菜单Options/Preferences命令,进行电路工作界面设置。

如Circuit选项,可以选择元器件的标识、参考序号、节点编号、元件量值和元件属性等。

Workspace选项,可以设置图纸的尺寸、方向等。

ComponentBin选项,选择元器件的符号标准为DIN标准。

图12-19直流电路

﹤步骤2﹥放置元器件

创建一个直流电路,如图12-19所示。

单击虚拟元件库(蓝绿色图标),从基本元件库中选取电阻,从电源库中选取直流电压源和接地,从测量仪表库中选取电流表和电压表。

并将所选中的元器件和仪表拖放到工作区。

如想改变元件参数,可双击该元件,弹出属性设置对话框,进行Label(标号)和Value(标称值)的修改。

﹤步骤3﹥布置元器件

依次将元器件和仪表放置到电路工作区后,可通过移动、旋转、复制、粘贴和删除等操作。

对元件进行有序调整,合理布置,使电路整齐划一、顺行通畅。

﹤步骤4﹥电路连接

元件连接有手动连线、自动连线和混合连线三种方式。

操作方法是:

将鼠标箭头指向第一个元件的引脚上,鼠标会变成一个黑点+字,单击该引脚,然后移动鼠标到下一个元件引脚,再次单击该引脚,就会产生一条连线。

若此时单击鼠标右键或按Esc键,就会中止此次连接。

﹤步骤5﹥元器件参数设置

电路连接完成后,需要对元器件和仪表的编号和标称值等进行修改或调整。

鼠标箭头对准需要调整的元器件,双击该元件,弹出一个元件属性对话框,可对元件重新设置和调整。

如:

从电源库中选取的电压源标注为

,标称值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