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702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分析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分析复习.docx

《工业分析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分析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业分析复习.docx

工业分析复习

工业分析复习

第一章、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1、工业分析的特点:

1、分析对象数量大;2、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3、分析方法的时间性;4、方法的多样性与相容性;5、分析方法的实践性;6、工业分析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密切。

2、工业分析的方法:

1、标准分析法;2、标类分析法;3、快速分析法。

3、采样的基本原则:

使得采得的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4、采样量的确定:

对一些颗粒大小不均匀、成分混杂不齐、组成很不均匀的物料,可按捷蒙德和哈尔费尔达里经验公式计算:

Q=Kd^a,式中Q为采集试样的最少质量(kg),d为物料中最大颗粒的直径(mm),K为经验常数,理查-切乔特把公式简化为:

Q=Kd^2。

影响采样量的因素:

物料的均匀度,粒度,易破碎程度,颗粒直径。

五、子样数目的确定:

对分为N点的物料进行采样,采样的子样数目n为:

影响因素:

1、采样的准确度;2、物料的不均匀程度。

6、采样方法:

1、固体物料的采样:

(1)物料堆中采样:

用锹或铲子将表层0.1m厚的部分除去,以地面为起点,每隔0.5m高划一横线,再每隔1~2m向地面划垂线,两线交点为采样点,在采样点挖0.3m深的坑,从坑底向地面垂直方向挖够一个子样的物料量,合并后成为原始平均试样。

(2)袋装物料的采样:

从一批包装中确定若干件,然后用适当的取样器从每件中取出若干份。

(P14)(3)物料流中采样:

每隔一定时间采取一份试样,大都使用机械化的自动采样器定时、定量连续采样。

(4)运输工具中采样:

从运输工具中采样,要根据运输工具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布点方法,常用的布点方法有斜线三点法、斜线四点法和斜线五点法。

2、液体物料的采样:

p15-19,看书。

7、硅酸盐试样的制备:

1、破碎,为了把试样(硅酸盐试样)粉碎至一定程度,便于缩分和试样分解。

2、过筛,筛选出大于规定粒度的物料(硅酸盐试样),使其进一步破碎。

3、混匀,使物料(硅酸盐试样)充分混合在一起。

4、缩分,在保证样品(硅酸盐试样)具有代表性的前提下,减少样品(硅酸盐试样)的处理量,提高工作效率。

第2章、试样的分解

1、湿法分解法:

原理,将试样与溶剂相互作用,样品中待测组分变为可供测定的离子或分子存在于溶液中;

分解原理,利用酸的酸性、氧化性、还原性、配位性等;

常用溶剂,水,有机溶剂,酸和碱,应用最多的是酸。

2、干法分解:

原理,对不能完全被溶剂所分解的样品,将它们与溶剂混匀,在高温下相互作用(复分解反应),使之转变为易被水或酸溶解的新化合物;

分解原理,在高于溶剂熔点的温度下,熔融分解

常用溶剂,固体酸、碱、盐或它们的混合物。

3、烧结法:

原理,把样品与固体溶剂混合,在低于其熔点某个温度区域下加热,使样品与试剂发生复分解反应而分解的过程;

分解原理,氧化物熔点高,可以防止试样在灼烧时熔合,使试样氧化得更加完全;

主要烧结剂,碱金属碳酸盐、氢氧化物、各种金属氧化物和某些盐类的混合物。

 

第3章、水质分析

1、水的物理性质的检验:

1、浊度的测定:

水的浊度是指水的浑浊程度。

是由水里含的泥沙、胶体物、有机物、浮游物、微生物等透过光产生散射或吸收引起的。

浊度与物质的浓度、粒度的大小及形状以及表面对光的散射特性等有关。

浊度的单位有很多种,常见的是NTU和FTU,都是以福马肼聚合物作为浊度标准对照溶液。

用散射浊度仪测定称为散射法,所得浊度单位为NTU,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透射光强度时浊度的单位为FTU。

天然水、饮用水的浊度较低,一般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残渣的测定:

残渣是指水样经蒸发后的残余物。

有三种类型:

总残渣(总蒸发残渣),不可过滤性残渣(截留在滤纸上的残渣,也称悬浮固体物)及可过滤性残渣(通过过滤器的残渣,亦叫溶解性固形物)。

影响残渣测定的因素:

悬浮物的性质,所用虑皿的孔径、面积和厚度,烘干的温度和时间。

2、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1、总硬度的测定:

衡量Ca2+、Mg2+的多少用硬度表示,硬度就是水中Ca2+、Mg2+的浓度。

硬度的单位用“单元摩尔浓度”表示。

目前硬度的测定常用EDTA容量法,铬黑T(EBT)是常用指示剂,酸度控制在pH≈10。

具体测定步骤:

量取水样50~100mL(记为V)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10mL氨性缓冲溶液(pH10),摇匀。

加入少许铬黑T指示剂,用0.0200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记下消耗的EDTA的体积V1。

总硬度=cV1/V。

2、铬的测定:

铬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极谱法、气相色谱法、中子活化法、化学发光法等。

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水溶性螯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摩尔吸光系数为4.0*10^4L/(mol*cm),借此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体系酸度对显色反应有较大影响,一般控制在0.05~0.3mol/L,最适宜的酸度为0.2mol/L,酸度太低,反应速度慢,太高,颜色很不稳定,显色前,水样应调节至中性。

(1)水中总铬的测定:

移取10.00mL2.5ug/L的铬标液加水定容至100mL。

从中移取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稀释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1)H2SO4,(1+1)H3PO4各1mL,加2-5滴60g/L的KMnO4,加热煮沸5min后,加20g/L的NaNO2至红色刚好消失,记录数据后加2.5mL(1+1)H2SO4、2.5mL二苯碳酰二肼,显色放置10min后定容,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40nm测量吸光度A。

(2)水中六价铬的测定:

移取10.00mL2.5ug/L的铬标液加水定容至100mL。

从中移取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稀释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2.5mL(1+1)H2SO4,2.5mL二苯碳酰二肼丙酮溶液(2.5g/L的丙酮溶液),立即混匀定容,放置10min,在540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A。

3、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1、碱度: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含有接受质子(H+)物质的总量(亦表示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所有碱性物质的总量)。

天然水的碱度主要是HCO3-和CO3^2-水解后产生的。

2、碱度的测定方法有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pH电位滴定法,一般用酸碱指示剂滴定法,碱度的单位也用mol/L,随指示剂的不同,碱度分为酚酞碱度和甲基橙碱度(总碱度)。

对天然水而言碱度一般是指CO3^2-,HCO3-,OH-浓度的总和,也叫总碱度。

3、酚酞碱度: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后计算所得的含量,记为P。

滴定反应终点为pH=8.3。

4、酚酞后碱度:

在上述滴定后的溶液中,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继续滴定至溶液由黄色—〉橙色(pH4.2)后计算所得含量,记为M。

5、总碱度A(又称甲基橙碱度):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后计算所得的含量即为甲基橙碱度(总碱度)。

A=P+M

6、酚酞碱度颜色变化,由粉红色变为无色。

甲基橙碱度颜色变化,由绿色变为暗红色。

计算如下:

p62

7、溶解氧(DO)的测定: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简称DO。

原理:

由于地面水与大气相接触以及某些含叶绿素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结果。

氧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其溶解度与外界压力、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有关。

测定方法(以碘量法为例):

其原理是利用了氧在碱性介质中的氧化性。

步骤:

向水样中加入MnSO4和碱性KI,首先MnSO4与NaOH生成Mn(OH)2沉淀,然后水中溶解氧迅速把Mn(OH)2氧化成四价的亚锰酸MnO(OH)2或三价的Mn(OH)3,从而将溶解氧固定,再加酸,高价锰可以与KI反应,析出与溶解氧的量相当的I2,接着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求出水中溶解氧。

操作步骤可大概分为三步:

固定溶解氧、析出I2和滴定。

 

4、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1、化学需(耗)氧量(COD)的测定:

COD是在一定条件下,用氧化剂滴定水样时所消耗的量。

是衡量水中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

氧化是会受到氧化剂的种类、浓度、温度、时间及催化剂等的影响,所以COD是一个条件性指标。

常用的氧化剂有K2Cr2O7和KMnO4两种。

2、KMnO4法:

原理,在酸性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还原性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与一定过量的KMnO4标准溶液反应,使之氧化完全。

过量的KMnO4用Na2C2O4还原,再用标准溶液反滴定剩余的Na2C2O4。

具体分析步骤:

取水样100mL,加5mLH2SO4(1+3)酸化,准确加入0.002mol/LKMnO4标液10.00mL,摇匀。

向瓶中加入几粒玻璃珠,用小漏斗掩盖瓶口,加热水样恰好煮沸10min,取下趁热加入0.05000mol/LNa2C2O4溶液10mL,立即用0.002mol/LKMnO4滴定至粉红色不消失为终点。

3、重铬酸钾法:

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用K2Cr2O7将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K2Cr2O7溶液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K2Cr2O7的量计算水样COD(Cr)量。

COD(Cr)分析只能用蒸馏水,不能用去离子水。

邻菲罗啉在氧化性溶液中为淡蓝色,在还原性溶液中为红色,所以终点颜色变化为:

由黄色变为蓝绿再变为红褐色。

其原因是:

淡蓝色+橙色(Cr2O7^2-)一〉红色+绿色(Cr^3+)

分析步骤:

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置于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h(自开始沸腾计时)。

4、KMnO4法和重铬酸钾法的异同:

异:

①对工业废水等污染较严重的水必须采用重铬酸钾法不能采用KMnO4法。

②用重铬酸钾做氧化剂的方法测定COD是标准方法,所求得的化学需氧量是理论上的需氧量;用KMnO4做氧化剂的方法只有部分有机物被氧化,所求得的需氧量不是理论上的需氧量。

③指示剂不同,KMnO4法KMnO4本身就有颜色,不需要加其他的指示剂;重铬酸钾法滴定过量的重铬酸钾时需加试亚铁灵作指示剂。

④KMnO4法中过量的KMnO4用Na2C2O4还原,再用KMnO4标准溶液反滴定剩余的Na2C2O4;而重铬酸钾法中过量的重铬酸钾是以试亚铁灵作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

同:

都是在酸性条件下,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氧化。

第4章、煤质分析

1、水分的测定:

煤中水分从结合状态来看,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两种。

化合水是以化合的方式同煤中矿物质结合的水,即常说的结晶水;游离水是以物理吸附或附着方式与煤结合的水,它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外在水分又称自由水分或表面水分,它是附在煤颗粒表面和存在于直径大于10^-5cm的毛孔中易于蒸发除去的水分。

内在水分是指被吸附或凝聚在煤粒内部直径小于10^-5cm的毛细孔中难于蒸发除去的水分。

2、分析基水(空气干燥煤样水分)分测定:

甲苯蒸馏法:

是测定水分的较精确的方法。

其理论依据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沸点低于其中易挥发组分的沸点。

所用的有机溶剂必须具有下列性质:

①与水互不相溶;②常温下其相对密度要小于1;③与被测物质之间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有机溶剂的作用是:

降低沸点,使水易蒸馏出来;蒸出的水分被溶剂带走。

具体步骤:

p80

3、灰分的测定:

煤的灰分是指煤中所有可燃性物质完全燃烧以及煤中所有矿物质在(815±10)℃下产生一系列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后剩余的残渣。

煤的灰分应称灰分产率,不能称灰分含量。

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总称为煤的内在矿物质,由内在矿物质所形成的灰分叫做内在灰分。

灰分是煤中的无用物质,灰分越低煤质越好。

 

4、灰分的测定方法:

煤中灰分产率的测定有两种:

一种是缓慢灰化法,它用作仲裁分析;另一种是快速灰化法,它适于日常分析。

两种方法的原理相同,区别主要是缓慢灰化法是慢慢加热至灼烧温度,而快速灰化法是直接放入灼烧温度下灼烧。

①缓慢灰化法:

②快速灰化法:

又分为快速灰分测定仪测定法和马弗炉测定法。

5、挥发分的测定:

煤在与空气隔绝的特制容器内,于(900±10)℃条件下加热7min后,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会分解析出气体,同时释放水蒸气而减少质量,减少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与分析水分之差,就是煤的挥发分。

根据挥发分产率的高低,可初步判定煤的种类和适用于何种工业用途。

挥发分产率是判断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各国都以煤的挥发分产率作为第一分类指标。

煤的挥发分产率的测定结果完全取决于坩埚材料、大小和形状以及加热温度,加热时间,隔绝空气程度等实验条件,尤其是加热温度和时间。

6、煤的测定方法:

为了便于比较,我国规定采用带严密坩埚盖的特制瓷坩埚,在(900±10)℃的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7min的测定方法。

7、在挥发分的测定过程中还要注意:

把放有坩埚的架子放入炉内后,炉温会有所下降,但必须在3min内使炉温恢复至(900±10)℃,否则此试验作废。

加热时间包括温度恢复时间在内,应时间严格控制7min,用秒表计时。

第5章、气体分析

1、气体化学吸收法

吸收剂:

气体吸收剂有液态和固态两类。

①固态吸收剂:

碱石灰:

1份NaOH和1份CaO,加少量酚酞混合均匀呈红色;

碱石棉:

200g/LNaOH与石棉混合为糊状物,在150~160℃保温4h,冷却后研成小块,密闭保存;

海绵状钯。

②液态吸收剂

KOH溶液:

常用浓度为33%,吸收CO2和NO2等,还能吸收H2S、SO2等酸性气体,测定CO2前应先除去;

吸收原理:

碱性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可用来吸收O2,因为吸收剂是碱性溶液,酸性气体和氧化性气体对吸收有干扰,需在测定O2前除去;

吸收原理:

氨性氯化亚铜溶液:

可用来吸收CO,也可吸收O2、C2H2、C2H4及许多不饱和C、H化合物,也可吸收酸性气体,故在吸收CO之前,应先将此类气体除掉;

吸收原理:

饱和溴水:

饱和溴水是不饱和烃(CnHm)的吸收剂。

在实验条件下,苯不能与溴反应,但能慢慢地溶解于溴水中,所以苯也可以一起被测定出来。

但用溴水吸收后出来的气体带有溴蒸气,也必须用碱液吸收,以免后面的测定带来干扰;

吸收原理:

硫酸汞或硫酸银的硫酸溶液:

硫酸在有硫酸汞或硫酸银作为催化剂时,能与不饱和烃作用生成烃基磺酸、亚烃基磺酸、芳烃磺酸等;

吸收原理:

硫酸-高锰酸钾溶液:

是NO2的吸收液;

吸收原理:

碘溶液:

SO2的常用吸收液是碘溶液。

但因I2为氧化性物质,试样中的还原性气体会干扰测定,所以分析前应将试样中的还原性气体如H2S除去。

2、混和气体的吸收顺序:

在混合气体中,每一种组分并没有特效专一的吸收剂,因此在吸收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吸收顺序,以便消除气体组分之间地相互干扰。

例:

煤气或烟道气中主要含有CO2、CnHm、O2、CO、CH4、H2、N2等气体,根据吸收剂的性质,在分析它们时,应按如下吸收顺序:

首先用KOH吸收CO2,因KOH溶液只吸收CO2,其他组分不干扰。

饱和溴水只吸收CnHm,但由于吸收CnHm后,用碱液除去带出的溴蒸气时,CO2也可以同时被吸收,所以只能排在CO2之后,故CnHm排在第二位。

焦性没食子酸溶液本身只和氧作用,故此O2的吸收排在第三位。

氯化亚铜的氨性溶液,不但吸收CO,还能吸收CO2、O2、CnHm等气体,所以只能把这些干扰气体全部吸收后才能使用,故CO应排在第四位。

而剩余的CH4、H2、N2等通过燃烧分析法,求出CH4、H2,最后剩下的为N2。

所以吸收顺序为CO2、CnHm、O2、CO,剩余的CH4、H2、N2燃烧后再测。

3、可燃气体燃烧后的计算(P104-109)

①根据体积缩减计算

②根据耗氧量计算

③根据生成CO2体积计算

第6章、硅酸盐分析

1、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SiO2的原理

是依据可溶性硅酸盐在有过量的K+和F-的强酸性溶液中,硅酸根能定量的形成K2SiF6沉淀,经过滤、洗涤、中和残余酸,再将获得的K2SiF6沉淀在沸水中水解释放出定量的HF,然后以强碱标准溶液滴定水解产生的HF,由消耗的碱量计算出SiO2的含量。

主要反应为:

2、氟硅酸钾法测定SiO2需注意的事项:

①必须保证可溶性硅酸的生成,即试样中的SiO2全部转化为可溶性的H2SiO3。

(一般用碱熔或HF分解,水泥熟料可以HCL+HNO3分解)。

②熔剂必须用K2CO3或KOH,不用NaCO3或NaOH,特别是铝、钛含量高的样品。

因K2SiF6的溶解度比Na2SiF6小,而K3AlF6、K2TiF6的溶解度比Na3AlF6、Na2TiF6等大,这样可防止生成溶解度小的Na3AlF6和Na2TiF6而影响SiO2的测定。

③过量的F-存在有利于K2SiF6的生成,从而使K2SiF6沉淀完全,但量大时干扰离子的量也会增多,因此KF的加入量要适宜过量,F-离子的浓度大于0.2mol/L即可。

④过量的K+有利于K2SiF6沉淀完全,为保证有过量的K+又不会使F-浓度过大,加入KCL,以降低K2SiF6的溶解度,使其沉淀完全,K+的浓度大于0.5mol/L即可,过多会产生其他杂质沉淀干扰。

⑤沉淀时溶液的温度和体积也必须注意,温度一般在30℃一下为宜,溶解体积50mL左右为宜,温度过高和体积过大都会增加K2SiF6的溶解量,使沉淀不完全,但体积过小,也易形成其他氟化物沉淀,干扰测定。

⑥沉淀需放置10~20min才可过滤。

放置时间短,K2SiF6沉淀不完全;放置时间长,由于杂质的吸附和共沉淀将使结果带来误差(特别是高铝试样)。

⑦K2SiF6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过滤时不能直接用水洗涤,一般用5%KCL-50%乙醇溶液洗涤3~5次,以除去大部分游离的残余酸。

3、K2SiF6沉淀的生成与介质、酸度、氟化钾用量、氯化钾用量以及沉淀时的温度、体积等有关。

4、酸度一般控制在3mol/L的硝酸介质中,酸度太低,易形成其他氟化物沉淀干扰测定,酸度过高时,K2SiF6的溶解度增大,沉淀不完全,且一般不用盐酸(HCL能增加K2SiF6的溶解度)而用HNO3。

5、为什么用HNO3来控制酸度?

因为K2SiF6在HNO3中溶解度小,而K3AlF6、K2TiF6在HNO3中的溶解度大,可减少铝、钛的干扰,便于分离。

6、K2SiF6的水解过程:

K2SiF6的水解过程是将沉淀溶解于热水中,使其水解。

K2SiF6先离解为SiF4,然后迅速水解生成HF。

因SiF4的水解是吸热反应,所以必须在热水中进行。

水温越高,体积越大,越有利于水解反应的进行。

故实际操作中,用刚煮沸的水并使总体积在200mL以上。

水解反应不是一步完成的,是随着NaOH标准溶液的不断滴入,K2SiF6不断溶解,直到滴定终点时水解才趋于完全。

故滴定速度不能太快,滴定过程中保持溶液温度为70~80℃,终点温度也不低于60℃。

为了防止离解而被滴定,必须控制好滴定终点pH值在7.5~8.0之间。

指示剂宜用中性红、酚红等。

7、动物胶快速重量法测定SiO2的原理

用动物胶凝聚硅酸时,凝聚的完全程度与凝聚时溶液的酸度、温度以及动物胶的用量有关。

由于试液的酸度越高,胶团水化程度越小,它们的聚合力就越强,在加入动物胶之前应先把试液蒸发至湿盐状,然后加浓盐酸,并控制酸度在8mol/L以上,动物胶凝聚时的温度一般控制在60~70℃,动物胶加入量一般为每0.5g试样加入2~10mL(10g/L)为宜,且加入动物胶并搅拌100次后,保温10min。

8、为什么动物胶能快速凝结硅胶试样?

①动物胶是一种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在水中形成亲水性胶体,因为其中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并存,在不同的酸度下,显示为两性电解质,在pH=4.7时,其接受和放出的质子数目相等,动物胶粒子的总电荷为零,体系等电态;pH〈4.7时,其中的氨基(一NH2)与H+结合成一NH3+而带正电荷;pH〉4.7时,其中羧基电离放出质子,成为一COO-,使动物胶粒子带负电荷。

在酸性介质中,由于硅酸胶粒带负电荷,动物胶粒子带正电荷,可以发生相互吸引并电性中和,使硅酸胶体凝聚。

②由于动物胶是亲水性很强的胶体,它能从硅胶粒子上夺取水分,破坏其水化外壳,促使硅胶凝聚。

第七章、钢铁分析

1、测钢铁中Mn含量时,为什么不能用滴定剂的含量来求浓度?

答:

2、测钢铁中Mn含量时,为什么要采用混合滴定剂来滴定?

答:

亚砷酸钠对于高锰酸钾的还原,选择性很高,且过量的过硫酸铵、铬(Ⅵ)、钒(Ⅴ)、铈(Ⅳ)等均不被还原,对测定不产生影响,反应开始速度快,近终点时反应速率慢,且溶液呈黄绿色,终点不便于观察。

而亚硝酸钠与高锰酸钾反应,能定量进行,但作用缓慢,且本身不稳定,不能单独使用。

因而采用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混合滴定剂,可扬长避短,互相补充。

亚硝酸钠定量的反应,亚砷酸钠反应快,且终点由紫色变为无色,终点易判断。

3、测钢铁中Mn含量时,在滴定过程中为什么要控制速度?

如何控制?

答:

①滴定速度不能过快,否则结果偏高。

在酸性溶液中NaNO2易形成HNO2,HNO2与HMnO4反应速率较慢且易挥发;NaAsO3近终点时反应速率也很慢,另外,滴定过快,易过量,特别是临近终点时,滴定速度应更慢。

②开始时每分钟不能超过5~6mL,近终点时每两滴之间不得少于2~3s。

4、测钢铁中Mn含量时,在滴定过程中,磷酸所起的作用?

答:

①与Fe3+结合成无色[Fe(PO4)2]3-配离子,消除Fe3+颜色的干扰

②增加HMnO4的稳定性,防止其分解和MnO2的生成,扩大锰的氧化范围。

5、钼蓝法测定磷和硅的原理?

两种方法的异同?

相互干扰如何消除?

答:

①测磷:

钢铁中的金属磷化合物,经HNO3等氧化性酸分解后,磷转化为H3PO4和H3PO3(亚磷酸),用KMnO4氧化碳化物和H3PO3,使磷全部转化为正磷酸,

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还原,在适当的条件下,加入(NH4)2MoO4使之与H3PO4作用生成磷钼杂多酸(磷钼黄),再以NaF-SnCl2溶液将杂多酸还原为磷钼杂多蓝,在660nm处测定,

测硅:

试样用稀酸分解,使硅成为可溶性硅酸,在弱酸性溶液中,硅酸与钼酸铵作用生成硅钼杂多酸(硅钼黄),然后在草酸存在下,用硫酸亚铁铵还原为硅钼杂多蓝,于660nm进行光度分析。

其反应为:

②同:

测定原理相似,都是先转化为杂多酸,然后在还原为杂多蓝;

异:

钼蓝法测定磷是用氧化酸来溶解样品,在生成杂多酸时,酸度为1.6mol/L,还原时酸度在0.8mol/L,还原剂为NaF-SnCl2。

钼蓝法测定硅是用稀酸来溶解样品,在生成杂多酸时,酸度在0.8mol/L,还原时酸度在4mol/L,还原剂为Fe2+一H2C2O4。

③相互干扰时,要消除硅对测定磷的干扰,可采用控制酸度在0.8mol/LHNO3以上,单分子硅酸发生聚合,形成硅钼杂多酸的速度很慢或不能生成;也可加入酒石酸或酒石酸钾钠与MoO4^2-生成极稳定的配合物,大大降低钼离子浓度,以致不生成硅钼杂多酸,如此,便可消除硅的干扰。

要消除磷对测定硅的干扰,只需在加入MoO4^2-和还原剂Fe2+的时间间隔中控制加入草酸的时间,即在磷钼杂多酸刚好被草酸破坏,而硅钼杂多酸还来不及破坏时,加入还原剂亚铁离子,便可消除磷的干扰。

6、磷、硅钼蓝法显色液与参比液的如何配制?

磷钼蓝法与硅钼蓝法的不同之处?

答:

①显色液:

试样+MoO42-+H2C2O4+Fe2+

参比液:

试样+H2C2O4+MoO42-+Fe2+

②酸杂多酸(酸度)杂多蓝(还原)还原剂

磷钼蓝法:

氧化性酸1.6mol/L(高酸度)0.8mol/L(低)SnCl-NaF

硅钼蓝法:

稀酸0.8mol/L(低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