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872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docx

住宅小区FTTH管线工程设计说明

Ⅲ、预算表格汇总表 共1页

光缆部分表一~表五共9页

管道部分表一~表五共6页

Ⅳ、ODF成端面板共3页

V、图纸

1、河北诺城花园小区新建管道施工图6-1

2、河北诺城花园01配线区、02配线区、03配线区光缆施工图6-2

3、河北诺城花园楼内系统图6-3

4、诺城花园小区设备间、01#电信间、02#电信间、03#电信间平面图6-4

5、河北诺城花园地下一层弱电桥架路由图6-5

6、河北诺城花园地下二层弱电桥架路由图6-6

7、ODF接地及ODF加固示意图附图1

 

Ⅰ、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述

1、设计依据

(1)、提供的设计委托书。

(2)、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02-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YD5206-20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6)、现场实地勘察和收集到的原始资料。

2、工程概况

宽带网络是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宽带网络和服务已逐步渗入到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了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城镇的光纤到户工作。

为适应城市建设与信息通信的发展,满足广大居民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实现资源共享,特进行本住宅区光纤到户通信设施的建设。

本设计为项目一阶段设计。

为满足小区内用户宽带业务的需求,本工程在该片区(一期)住宅建筑红线内配合用户光缆敷设路由,建设小区内通信管道,并由所属设备间(电信间)至小区用户内的家居配线箱,建设用户光缆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该项目共需建设通信管道0.025沟公里,折合0.050孔公里。

建设用户光缆30条,共计732芯,建设配线区3个,建设FTTH小区住宅用户616户。

通过PON技术使小区所有用户通过无源光网络接入PON网络系统,满足用户需求。

3、预算总投资、总工日及主要经济指标

本工程总投资385907元。

管道部分:

14161元,线路部分:

371746元

本工程技工921.72工日,普工430.84工日,总工日1352.56工日。

其中管道部分:

技工14.54工日,普工44.89工日,总工日59.43工日。

光缆部分:

技工907.18工日,普工385.95工日,总工日1293.13工日。

管道每孔公里造价:

14161元/0.050孔公里=283220元/孔公里。

每芯公里综合造价:

371746元/115.624芯公里=3215.13元/芯公里。

每户综合造价:

385907元/616户=626.47元/户。

4、文件组成及分工

本文件为项目,包括管道及用户光缆工程内容,出版一册设计文件。

通信管道册负责建筑红线内小区管道的建设,用户光缆册负责小区内用户光缆的建设。

二、建设规模

本工程共需建设各种程式管道0.025沟公里,折合0.050孔公里。

各种程式光缆24.615条公里,折合115.624芯公里。

共计建设用户光缆30条,共计732芯,建设配线区3个。

三、光纤配线网架构

1、光纤配线接入方式

PON系统由局端设备(光线路终端OLT)、无源光分配网络ODN和用户端设备(包括光网络单元ONU、光网络终端ONT)组成。

其光纤配线接入主要为以下两种方式(如下图)

 

其中,方式一适用于别墅区,方式二适用于多层或高层住宅区。

2、FTTH定义

FTTH指光纤进入到每个用户家中,将光网络终端(ONT)安装在家庭用户。

FTTH的显著技术特点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由于用户端设备体积小,家庭环境很容易满足ONT的安装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FTTH采用无源网络,从局端到用户可以做到完全的无源;每用户可分配高达30Mbit/s甚至更高的独享带宽。

3、ODN定义

ODN负责连通OLT与所属的ONU。

ODN为OLT与ONU之间提供光传输手段,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光信号功率的分配。

ODN由接入光缆、无源光分路器、光交接设备、光分纤设备和光缆接头及用户终端设备组成。

4、接入光缆分类

接入光缆分为主干光缆、配线光缆、用户光缆、蝶形入户光缆等几部分内容。

本工程主要负责ODN中用户光缆、蝶形入户光缆等通信设施的设计。

四、工程界面

1、住宅区通信管道工程界面

(1)对外以住宅区规划红线为界。

红线内管道为本工程建设,红线外管道为运营商建设。

本工程负责与外部管网衔接手孔建设。

(2)对内以建筑物为界。

建筑物内管线由建筑设计方负责建设,建筑物外住宅小区内管道由本工程负责建设。

2、用户光缆工程界面

(1)对外以用户接入点(光交/电信间ODF)为界。

用户接入点至户内家居配线箱用户光缆为本工程建设,用户接入点至本地光缆网配线光缆为运营商建设。

(2)对内以户内家居配线箱为界。

家居配线箱至户内信息插座各种缆线的敷设由住宅电气设计方负责建设,家居配线箱至用户接入点(光交/电信间ODF)敷设的缆线由本工程负责建设。

(3)光分路器及光跳线的设置由各运营商负责建设。

五、住宅区通信管道设计原则

1、本小区通信管网设计应与住宅区其他设施的地下管线整体布局相结合,综合考虑确定管道建设路由。

通信管道、设备间、电信间必须与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同步建设。

应满足至少三家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业务接入的需要,并预留一个备用管孔。

2、管道路由以住宅区设备间(电信间)为中心向外辐射,应选择在人行道、人行道旁绿化带。

应敷设在良好的地基上。

3、如道路超前建设,可考虑在穿越道路、小桥等地段时敷设预埋管道。

4、小区管道应与光缆交接箱引上管及楼内预埋出楼管相衔接。

5、小区管道应与公用通信网管道互通,应在小区红线内设置用于衔接的人(手)孔,以便于各运营企业管网的接入。

6、通信管道应与高压电力管、热力管、燃气管保持安全距离,并宜靠近通信业务量较大的道路一侧。

7、通信管道的管孔数应按远期光缆条数、规格和管群组合类型及备用孔数确定。

管孔总数量应满足电信运营企业的需要。

8、地下通信管道在路经市政道路时,埋深与间距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的有关规定。

通信管道、通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表

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名称

平行净距(m)

交叉净距(m)

已有建筑物

2.0

规划建筑物红线

1.5

给水管

d≤300mm

0.5

0.15

300mm

1.0

d>500mm

1.5

污水、排水管

1.0注

(1)

0.15注

(2)

热力管

1.0

0.25

燃气管

压力≤300kPa(压力≤3kg/c㎡)

1.0

0.3注(3)

300kPa<压力≤800kPa

(3kg/c㎡<压力≤8kg/c㎡)

2.0

电力电缆

35kV以下

0.5

0.5注(4)

35kV以上

2.0

通信电缆(或通信管道)

0.5

0.25

绿化

乔木

1.5

灌木

1.0

注:

(1)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m。

(2)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m,通信管道应做包封。

(3)在交越处2m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如上述情况不能避免时,通信管道应作包封。

(4)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至0.15m。

9、地下通信管道的最小埋深,在住宅区内应根据场地条件、管材强度、外部荷载、土壤状况、与其他管道交叉、地下水位高低、冰冻厚度等因素来确定。

管道最小埋深不应低于表1的规定。

管道最小埋深(m)

管道位置

管材规格

绿化带

人行道

车行道

塑料管

0.5

0.7

0.8

钢管

0.3

0.5

0.6

注:

①塑料管的最小埋深达不到表中要求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等保护措施。

②管道最小埋深是指管道的顶面至路面的距离。

10、塑料管道弯管道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10m。

11、管道敷设应有坡度,坡度宜为3.0‰~4.0‰,不得小于2.5‰。

12、地下通信管道进入建筑物处应采取防渗水措施。

13、在管道拐弯及分歧点、建筑物引入等处;在交叉路口、设有室外交接箱的地方、道路坡度较大的转折处、采用特殊方式过路的两端(如拉管)等场合时设置人(手)孔。

14、人(手)孔位置应与燃气管、热力管、电力电缆等地下管线的检查井相互错开,其他地下管线不得在人(手)孔内穿过。

六、住宅区通信管道设计

1、小区设备间及电信间设置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按照规范要求,该小区设置了1个设备间及2个电信间,具体位置详见图纸。

从现场勘察情况看,设备间及电信间选址与工艺要求基本符合要求。

2、通信管道建设路由

本小区管道建设路由系配合小区内配线光缆及用户光缆设计布线路由走向,并综合考虑其他管线布设情况确定的。

该管道建设路由基本位于小区绿化带或楼前人行道下,具体建设位置系由甲方确定的。

3、通信管道建设容量

管道建设容量以一个标准孔(φ110/90)为基数计量。

一个标准孔可穿放3孔塑料子管(φ34/28),原则上1孔塑料子管只穿放1根光缆,但皮线蝶形光缆在满足管径利用率条件时可穿放多根。

根据本小区通信光缆分布情况,考虑运营商接入配线光缆需求并结合远期规划预留,取定通信管道建设容量为4孔,具体建设容量分布见图纸。

4、通信管道基础及铺设

(1)在管道铺设过程和施工完后,应将进人孔的管口封堵严密。

(2)铺设塑料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土质较好的地区(如硬土),挖好沟槽后夯实沟底,回填50mm细砂或细土。

(3)塑料管道的接续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塑料管之间的连接宜采用承插式粘接、承插式性密封圈连接和机械压紧管件连接。

②各塑料管的接口宜错开。

铺设该管道时宜组成形状整齐的群体,形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单孔双壁波纹式塑料管单根长度为6米,采用承插式方法连接,单根管道之间设置间隔架进行固定。

5、通信管道埋深

管道敷设深度随小区道路建设而定,在满足设计规范最小埋深的情况下,结合手孔设置及周边交越管线等情况综合确定本小区管道的埋设深度。

小区人行道建设管道埋设深度为1.1米。

6、人(手)孔设置

(1)人(手)孔设置

本小区设置的管孔容量为4孔。

根据上述管道手孔设置原则,在管道拐弯及分歧点、建筑物引入处、交叉路口、设有室外交接箱等处设置手孔。

手孔程式及规格为:

中方2型手孔(长x宽x高:

1200x700x1300mm)

(2)为便于各运营企业管网接入小区管网,本工程在小区#9号楼东侧附近设置用于衔接的#01号手孔,通过该手孔可与附近的公共管网接通。

(3)该小区内设置的手孔盖应有防盗、防滑、防跌落、防移位、防噪声等措施,井盖上应有明显用途及产权标志。

7、通信管道材料选型

本工程建设范围所在地区,地下水位较高,部分路形有一定弯度,鉴于住宅区地下综合管线较多,地下障碍物复杂以及施工期限急迫或尽快要求回填土等特点,故综合以上各因素,本工程主管道材料选用单孔硬质双壁波纹塑料管管材(φ110/90),进楼管选用(φ50/46mm)实璧PE管与楼内预埋管相接。

单孔硬质双壁波纹塑料管管材。

该管材管壁光滑,布放电、光缆摩擦系数小,有柔性,易弯曲,能躲避一般的地下障碍物;物理及化学性能稳定,不受酸碱的腐蚀,也不腐蚀电、光缆;密封性好;安装接续方便,宜于快速施工;质轻,运输及安装方便,为当前建筑电信管道的首选管材。

以上两种管材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第3部分双壁波纹管》(YD/T841.3-2008)及《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第2部分实壁管》(YD/T841.2-2008)的标准要求。

8、通信管道建设方案

本工程根据开发商确定的管道路由位置,根据配线光缆及用户光缆的设置情况,结合楼内预埋管位置,按照上述管道设计原则及建设需求,在静海古韵阳光小区的区内道路以及楼间甬道等处共建设双壁波纹管管道4孔管道0.025沟公里,折合0.050孔公里。

建设砖砌中方2型手孔12个、小号手孔15个。

七、住宅区用户光缆设计原则

1、住宅区内的光缆敷设路由应根据地理环境和住宅区综合管道的规划确定。

2、本用户光纤建设工程需划分光缆配线区或光缆交接区。

原则上,一个配线区所辖住户数量控制在300户左右;一个光缆交接区所辖住户数量控制在120户左右.

3、用户光缆采用星型方式建设,配线方式采用交接配线方式处理。

用户光缆及配线设备的容量应能满足远期各类通信业务的需求,并应预留不少于10%的维修余量。

用户光缆的建设容量原则上不大于144芯。

4、用户光缆在小区管道中布放时,每1条光缆应单独占用1个子管。

5、用户光缆各段光纤芯数应根据光纤接入的方式、住宅建筑类型、所辖用户数计算。

6、用户接入点至每一户家居配线箱的光缆数量,应根据地域情况、用户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及配置等级确定,本工程配置等级按低配置建设。

7、用户光缆自光交箱或电信间至住宅户内分纤时,光缆接续应不多于2次。

8、预留用户光缆纤芯应在光交接箱或电信间ODF成端做好成端,预留点宜设置在楼内分纤箱或光缆接头盒内。

八、住宅区用户光缆设计

本工程系在新建住宅小区红线内实施FTTH建设,由各用户接入点至每户家居配线箱建设用户光缆。

本小区用户光缆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小区内共计9座高层建筑,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共计涵盖住宅616户。

根据建设范围内小区用户分布情况,经过对小区内道路、建筑物及各种承载通信设施的建设路由进行详细勘察后,按照以上用户光缆设计原则,选择电信间、光缆交接箱位置及确定配线区所覆盖用户;确定用户光缆的建设路由、建设布局、建设容量及楼内光缆的分纤位置及入户方式。

配线区设置:

根据甲方提供的设备间及电信间设置情况,本小区建设范围内共设置了3个电信间,1个设备间;故本工程将小区用户划分为3个配线区,其中01配线区覆盖272户、02配线区覆盖128户、03配线区覆盖216户。

电信间内安装的机柜采用三网合一的ODF机柜,三家运营商主干光缆分别成端至此机柜内的运营商光纤位置区域;故无需在电信间内再次安装三家运营商的机柜。

用户接入点设置:

本小区根据电信间设置情况,确定3个用户接入点位置,即设于6#号楼地下室的01电信间(面积17.52㎡);7#号楼地下室的02电信间(面积39.82㎡);8#号楼地下室的03电信间(面积39.48㎡)。

设备间位置:

9号楼东侧负1层的设备间(面积23.55㎡),运营商由本小区#9号楼东侧附近设置用于衔接的#01号通信井衔接至设备间。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

电信间安装ODF、敷设用户光缆、敷设蝶形入户光缆,安装楼层光分纤盒、光缆成端及测试等内容。

由用户接入点(ODF)或各个光交接箱向小区用户所在楼栋敷设用户光缆时,用户光缆均采用管道布放;楼内光缆分纤设备则根据各楼的实际情况,安装在高层楼内竖井或多层楼内纵向管路壁龛内,根据各楼每层户数,确定光缆分纤设备的楼层位置。

由分纤设备至楼内家居配线箱,沿楼内墙体及地面预埋暗管敷设1芯蝶形入户光缆,并做好成端接续处理。

本工程共安装ODF机柜3座,建设格式规格及程式的用户光缆732芯,建设FTTH小区用户616户。

具体建设配置见下表:

用户光缆配置表

配线区编号

ODF容量(芯)

配线芯数(芯)

覆盖用户数

(住宅户)

1

01配线区

648

324

272

2

02配线区

648

144

128

3

03配线区

648

264

216

合计

732

616

1、ODF光配线架安装

(1)ODF架安装位置、机面朝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2)ODF架安装垂直偏差应不大于3mm。

(3)ODF架相邻机架应紧密靠拢,列内机面平齐。

(4)ODF配置的尾纤及适配器型号为SC型号。

(5)光纤连接线应布放应整齐,架内与架间应分别走线。

(6)光纤连接线静态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0mm。

(7)在安装ODF时,应参照安装手册,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其中适配器和光缆尾纤的安装序号详见图纸。

2、光缆成端接续

(1)光缆在机柜和家居配线箱内成端以便和其他设备连接(家居配线箱内如使用预成端的光缆,就不需要进行成端接续)。

光缆进入电信间、设备间应选择安全的位置。

当处于易受外界损伤的位置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2)室内光缆在经过的走线架、拐弯点、等位置时,均应绑扎固定,并且排列整齐。

上下走道或爬墙的部位应垫胶管,避免光缆受侧压。

其长度及光缆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3)光缆应在机柜内作终端,并在机柜内绑扎固定。

光缆内的金属构件应与机柜保护接地装置接触良好。

(保护地与防雷地)

(4)光纤成端应按纤序规定与尾纤熔接并在机柜内标示纤芯与用户对应关系。

(5)光缆成端时,机架内应有尾纤及光跳线收容、保护装置,采用热熔技术对光纤进行端接。

单芯光纤热熔接续,双向衰减平均值应小于等于0.06dB。

3、管道子管的敷设

本工程在孔径90mm塑料管道内敷设塑料子管时应一次性敷设三根子管。

子管不得跨手孔敷设,子管在管道内不得有接头。

子管在手孔内伸出长度一般为100~200mm。

本期工程不用的管孔及子管管孔应及时进行封堵。

4、管道光缆敷设

(1)施工之前应核对光缆长度、芯数及规格程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根据设计文件要求选择光缆占孔位置,如设计没有确定,应根据先上后下,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选择管孔。

(3)光缆敷设时,必须有专人指挥,每个手孔应有人值守,听从指挥,按命令行事,防止出现小圈及不安全因素,人工敷设管道光缆的一次敷设长度不得超过1000m。

(4)在导放光缆时,光缆出手孔口圈应采取相应防磨措施,防止损伤光缆。

(5)敷设后的光缆应平直、无扭转、无明显刮痕和损伤,接头处留长应符合设计要求。

(6)光缆敷设完后应在手孔内固定。

光缆出管孔15cm以内不应作弯曲处理,其他部分应紧靠手孔壁固定,固定之后的光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光缆直径的15倍。

(7)光缆在每个手孔内都必须挂牌,挂牌应挂在明显位置,挂牌内容应反映光缆程式、走向。

(8)引入建筑物的线缆敷设完成后,在引入管两端应采取封堵措施。

(9)室外光缆预留长度如下表所示:

标定损耗

自然弯曲

增加长度

局内预留

手孔内弯曲

增加长度

接头每侧

预留长度

15m/Km

5m/Km

20m

1m/人孔

10m/侧

5、楼内光缆敷设

(1)施工前应对路由进行仔细勘察计算,确定线缆的使用长度。

应控制穿放速度,并在光缆盘处留有专人值守,防止光缆缠绕打结。

(2)入户光缆必须采用人工方式布放,在暗管、槽道内布放时,应分段布放,一次性牵引的长度不宜超过20米。

(3)入户光缆在拐弯或暗管、槽道衔接裸露处,需有人值守,以防止光缆扭曲、打结、擦伤。

(4)入户光缆布放时,牵引力应小于光缆短期受力限制的80%。

(5)入户光缆在暗管中穿放时应适当涂抹无机润滑剂或专用润滑油以减轻摩擦系数。

(6)使用暗管内的牵引线敷设入户光缆时,应将牵引线和入户光缆的加强构件相连。

(7)入户光缆沿槽道、桥架垂直敷设时,应在光缆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固定应松紧适宜;水平敷设时,在光缆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l0m处进行固定。

(8)室内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缆在配线柜(架)处光缆预留长度为3.0m~5.0m;

2)光缆在楼层光配线箱处预留光纤长度为1.0m~1.5m。

3)光缆在家居配线箱成端时,预留长度应不小于500mm。

4)用户光缆纤芯在用户侧配线模块不做成端时,应保留光缆布放时的预留长度。

6、光缆接续

(1)切割线缆、剥除线缆外护套应使用专用工具,避免损伤光纤或芯线绝缘层。

(2)接续前应核对线缆的端别、纤(线)序,接续后不得出现纤(线)序错接。

(3)线缆端别及纤(线)序应作永久性标识。

7、光缆接头盒安装

(1)光缆加强芯在接头盒内必须固定牢固,金属构件在接头处应成电气断开状态。

(2)光纤预留在接头盒内时,应保证其曲率半径不小于30mm,且盘绕方向应一致,无挤压、松动。

(3)接头盒密封后应保持良好的水密性和气密性。

(4)管道光缆接头盒在手孔内应采取保护和固定措施,接续后的光缆余长应在人手孔内按设计要求盘放并固定整齐。

8、楼内光分纤盒安装

(1)用户光缆进入楼内后,根据所覆盖用户数量合理分配楼层光分纤点容量。

为了便于线路维护和用户管理,楼层光分纤盒所容纳的用户数不宜过多。

通常一个楼层光分纤点可多容纳12~48个光纤用户。

当安装条件允许时(如弱电竖井中),楼层光分纤点所容纳用户数可适当增加。

(2)用户光缆和入户蝶形光缆采用熔接方式进行连接。

(3)由楼层光分纤盒至住户所在楼层明敷设蝶形光缆时,应加装管保护。

(4)箱体安装高度:

暗装箱底边距地不宜小于1.5m,明装箱底边离地宜为1.8m以上。

9、光缆交接箱安装

光缆交接箱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线缆的交汇处或分支处;

(2)人行道边的绿化带内、院落的围墙角、背风处;

(3)不易受外界损伤、比较安全隐蔽和不影响环境美观的位置;

(4)靠近人(手)孔便于线缆出入,且利于施工和维护的位置;

(5)避开高温、高压、电磁干扰严重、腐蚀严重、易燃易爆、低洼等场所;

(6)避开设有空调室外机及通风机房等有振动的场所;

(7)避开行人和车辆的正常通行处。

10、光缆交接箱底座安装

光缆交接箱安装底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混凝土现浇底座并预埋PVC管。

(2)底座浇注的混凝土宜采用强度等级32.5MPa及以上的水泥。

(3)底座高度不应小于300mm。

(4)底座的长度和宽度应大于箱体底部的长度和宽度,长×宽不宜小于800mmX400mm。

(5)箱体应使用M12膨胀螺栓固定于水泥底座。

11、光缆的测试

(1)用户接入点至家居配线箱之间的光纤链路应全部检测,衰减指标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2)光纤链路衰减指标建议采用插入损耗法进行测试。

 (3)光纤链路衰耗特性测试可用稳定光源,光功率计进行测试。

测试应按1310nm及1490nm两个窗口进行。

12、用户光缆传输设计

本用户光缆传输设计“光纤链路”,只体现FTTH的OLT至ONU全程光纤链路中的其中一段,即光纤用户接入点的光纤连接器通至住户家居配线箱入户光缆的光纤连接器件之间的链路。

􀀹􀀹当用户接入点的“用户侧配线设备至家居配线箱”光纤链路长度不大于300米时,光纤链路全程衰减不应超过0.4dB。

􀀹当用户接入点的“用户侧配线设备至家居配线箱”光纤链路长度大于300米时,全程衰减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ß=αfxLmax+(N+2)xαj

ß:

用户接入点用户侧配线设备至家居配线箱先纤链路的衰减限值(dB);

Lmax:

用户接入点用户侧配线设备至家居配线箱光纤链路的最大长度(km);

αf:

光纤衰减常数(dB/km);

N:

用户接入点用户侧配线设备至家居配线箱光纤链路中熔接的接头数量;

2:

光纤通道成端接头数,每端1个;

αj:

光纤接头损耗系数,取O.l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