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1034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

《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罗大伦讲八珍糕.docx

罗大伦讲八珍糕

《皇家医事》之清宫健脾八仙糕

清宫健脾成方—八仙糕,亦称八珍糕,由党参(或人参)、茯苓、白术、薏米仁、芡实、扁豆等八味中医组成,不寒不热,平和温补,健脾养胃,屡有奇效,故宫中常用之。

据清宫医案记载,“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十九日起,至八月十四日,皇上用八珍糕四次,用过二等人参八钱。

”“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九日起,至五十三年十二月初三日,皇上用八珍糕九次,用过四等人参四两五钱。

”当时,乾隆帝已年逾八旬,暮年之人,先后天俱亏,阴阳气血虚损叠至,故频用此糕,亦颇适合。

至于方中以党参为人参者,意在加强补气健脾之功效。

到了晚清时期,慈禧太后也喜欢服用八珍糕。

清宫医案记载,光绪六年九月十三日,御医李德立为慈禧太后拟八珍糕---茯苓、莲子、芡实、扁豆、藕粉、薏米各二两,共研极细面,加白糖,分两酌量,兑之为糕。

据说慈禧后半生因脾胃不和而经常服用此糕。

八珍糕为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八珍糕加减。

原治小儿肠胃薄弱、消化不良、食少腹痛、面黄肌瘦、脾虚便溏等症,有健脾养胃、益气和中之效。

据光绪六年九月十三日西太后脉案记载:

御医“李德立请得慈禧皇太后右关滑而微大,左关稍弦,余部平平。

木郁土弱,不易运化湿气,以致食少难消,胸胁不畅,颃颡如昨,呕饮便溏。

今议用理脾化饮汤调理。

”李德立于此又疑此为儿童用之八珍糕,似甚对证。

专家认为,此药香甜可口,而少药气,饥时可以食用,又可疗疾。

用于成人,亦一妙法。

陈可冀、周文泉等专家,做了《八珍糕治疗老年人脾虚证的疗效分析》的临床研究,对36例有不同脾虚见证的老年人进行治疗观察,得出的结论是:

老年人服用八珍糕后,脾虚见证积分值明显降低,可见八珍糕对脾虚证有较好疗效,并以脾虚偏阳虚者疗效显着。

医学专家认为,木糖排泄率与血清胡萝卜素浓度可以反映小肠的吸收功能。

本组观察结果表明,八珍糕能提高木糖排泄率及血清胡萝卜素浓度,故可推知八珍糕有加强小肠吸收功能的作用。

同时,治疗组给药后衰老见证平均积分值明显下降,可见八珍糕对改善老年人的衰老症状亦有作用,而对照组给药后上述各项均无明显变化,故考虑八仙糕的健脾作用可能是通过加强小肠的吸收功能,从而进行体内综合调节的结果。

 

罗大伦《阴阳一调百病消》八珍糕的神奇功效

八珍糕是过去皇帝们常用的食疗方。

我曾研究过清宫医案,发现乾隆皇帝经常吃一种糕点,几乎常年不断,有时这种糕点快没了,乾隆皇帝还亲自朱批,让太监们赶快去做,不要耽误了自己吃。

后来,慈禧太后也是这样,非常喜欢这种糕点。

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糕点呢?

皇帝们如此喜爱。

原来,这种糕点由八种东西组成,它们分别是党参(或者人参)、白术、茯苓、薏米、莲子肉、芡实、山药和白扁豆。

这些东西大多是药食同源之品,它们组合到一起,就成了调理脾胃的神药,有神奇的力量,让我们来看一看,党参是补中益气的良药,常常用于治疗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证。

《本草从新》中说:

“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

”意思就是,党参最大的作用是调补中气,一个人如果脾胃虚弱,就可以用党参来补。

党参性平,它是这个方子里面最主要的药,用以滋补脾际,但我们用的量不大,一般是三十克左右。

白术是中医常用之品,它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能。

白术的特点是“守而不走”,意思就是,白术是守成有的高手。

如果我们将党参比作开国之君,它的作用是开疆拓土,那么,白术就是守成的大臣,国君把脾胃的阵地给攻占下来后,白术就可以守住。

在八珍糕里面,白术和党参协同作战,共同滋补脾阳,它们是这个方子里面补中益气的核心力量,白术我一般也是用三十克。

茯苓是祛湿的药物,具有补脾的作用,但茯苓补脾是通过泄湿来完成的。

中医认为脾属土,土最讨厌水湿,茯苓可以帮助脾土清除水湿。

八珍糕里面的食物各有各的力量,各有各的方向,它们调整气机,有升有降。

这个茯苓就是先降后升,它在降水的同时,使得脾气向上升。

我们可以把脾气比作一个气球,如果气球下面吊着一桶水,这个气球就没有办法升空,如果我们把水给倒掉,那么,气球就会飞向天空。

茯苓就是这样,它通过祛湿来提升脾阳。

在这个八珍糕里面,茯苓作为一个向上升的力量,主要任务是推动脾气向上走。

我一般用到五十克左右。

薏苡仁是一种食物,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有健脾利水、利湿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

这味药最大的本事就是能祛除我们体内的湿浊之物,中医在治疗肺痈、肠痈的时候,往往会用到薏苡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薏苡仁祛湿,但它和茯苓截然不同,茯苓祛湿,药性是向上走的;薏苡仁祛湿,药性是向下走的。

这两味药一上一下,一升一降,一起用力,就会使人体内的圆运转起来。

中医有一个常识,就是在滋补的时候,先要除掉身体内的湿气,湿气不除,会影响滋补的效果,而这个薏苡仁正是祛湿最好的东西。

那么,如何来用薏苡仁?

我一般看患者的舌苔,如果舌苔厚,薏苡仁的量就用得多,会用到一百克左右;如果舌苔薄,用五十克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莲子肉具有清心醒脾、安神明目、补中养神作用;芡实入脾、肾二经,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的作用;山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作用。

这三味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在补脾的同时,又具有收涩的作用。

一般我们在使用滋补药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随补随散,身体不能真正地吸收,而这三味药的应用,就使得滋补进来的营养物质,可以被收涩住。

一般这三味药的用量都是五十克。

最后是白扁豆,白扁豆归脾、胃二经,具有补脾和中、化湿消暑的作用,一般我们用它来治疗暑湿导致的腹泻。

白扁豆通常用三十克,如果服用者平时大便干燥,就不需要用白扁豆来收敛止泻了,我一般会去掉白扁豆,用杏仁五十克来替代,因为杏仁有开肺气通大肠的作用。

在八珍糕这个方子里面,山药、莲子肉、白扁豆都是滋补脾阴;党参和白术是滋补脾阳的;茯苓和薏苡仁是祛湿的;芡实是收涩的。

这样一来,整个方子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无偏,难怪有人说,八珍糕是千年养生第一糕。

八珍糕的发明者,明朝大医陈功实说,一个脾胃虚弱之人,如果服用八珍糕百日以后,他就会身轻气爽、元气大增,其绝妙之处难以尽述。

八珍糕的做法是,先把这些药研成粉末,再把糯米、大米研成粉末,然后和药末混合,按照我们前面写的药量,大米和糯米的重量分别是二百克,然后把这些米粉和药末放入水中,和成面,可以加一点白糖,然后放在笼屉内蒸,蒸熟了以后切成糕,烘干,以便于存放。

也可以直接把药末放在水中熬成糊状,然后喝下去。

现在还有八珍糕的成品,如果大家能够买到也是不错的。

那么,这个八珍糕究竟有没有效果呢?

应该说效果惊人。

许多小孩经常感冒,家长采取了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吃了八珍糕后,脾胃好了,正气足了,也就很少感冒了。

八珍糕不仅对小孩有益,对老人也非常好。

有位朋友的父亲,六十多岁了,请我帮助调理一下身体,因为他说自己的身体出了很大的问题。

我到他们家以后才知道,朋友的父亲很瘦,无精打采,走路无力,吃不下多少食物。

到各个医院检查以后,基本没有什么结论,不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诊断以后,发现他是脾胃虚弱,于是就让他吃八珍糕。

因为八珍糕调补脾胃,而调补脾胃是“医中王道”,身体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脾胃来解决。

后来,朋友告诉我,他父亲自吃了八珍糕以后,身体开始逐步恢复,现在胃口好了,精神头也足了,老人自己说,以前走不远的路就要停下来歇歇,现在已经没有这种现象了。

罗大伦《阴阳一调百病消》八珍糕

调养脾胃的一个比较好的食疗方法,就是八珍糕。

这个八珍糕原来是明朝的御医陈实功开的,是给小孩子的,有麦芽和山楂,清宫的御医评论说治疗小孩子的病几乎可以“百发百中”,于是给乾隆开了,去掉了麦芽和山楂,加上了两味药,变成了现在的八珍糕,当时在整理清宫档案的时候,有关单位把方子卖给了某家医药企业,所以出版的书里都是少几味药的,为了不想侵权。

详细的方子是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白扁豆、芡实、莲子肉,各等份,研成末,和入糯米面、粳米面,放入白糖,蒸成糕,也可以把药粉和水熬成糊。

给孩子服用时,建议一般减少一半的党参用量比较好。

这个方子比较平和,阴阳双补,而且几乎全部是食物,我想大多数人是适合的,但是注重不可以生服,必须做熟了吃。

乾隆从四十多岁开始服用,有的阶段是天天必服,一直服用到八十九岁,有的时候没有了,就催促太监快去做,好像很离不开。

八珍糕【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组成】党参(去芦)60克茯苓60克生白术60克扁豆60克莲子肉60克生苡米60克生山药60克芡实60克白米面3千克白糖千克糯米面3千克

【用法】共研为细粉过罗,搅匀蒸糕,每块重30克。

每服15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补脾养胃。

【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身体倦怠,面黄肌瘦

============================

网友朋友们实在厉害,什么都能搜出来,早知道当年有关部门出版清宫医案就不用特意隐去两味药了,呵呵。

这个方子孩子用的时候我建议把陈实功的生山楂和炒麦芽加上,用量我的建议是前面药物的一半,比如在这个方子里用30克。

上方中最好再加上陈皮10克。

但是在买来以后最好用筛子筛一下,过滤去颗粒,最主要是过滤掉石子,免得伤了孩子的牙。

把八珍糕的说明书给大家发发,使用的时候参考,特殊是禁忌事项。

药品名称

通用名:

健脾八珍糕

商品名称:

健脾八珍糕

汉语拼音:

Jianpibazhengao

主要成分:

党参,白术,茯苓,白扁豆,薏苡仁,山药,芡实,莲子,陈皮。

药品信息

【性状】本品为微黄色扁圆形块状;气香,味甜,在温开水中溶散。

【功能主治】健脾益胃。

用于老年,小儿及病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面色萎黄,腹胀便溏。

【用法用量】糕块。

口服,每日早晚饭煎热水化开炖服,亦可干服。

1次3~4块,婴儿1次1~2块,或遵医嘱。

【禁忌】孕妇忌服。

【留意事项】1.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2.不适用于急性肠炎腹泻,主要表现为腹痛、水样大便频繁,或发烧。

3.糖尿病患者慎用。

4.服药三天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时,应立刻停用并到医院诊治。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品其他信息

【贮藏】密闭置干燥处防蛀。

【规格】块

小儿体弱的调养——再谈八珍糕

其实在网友们求医的邮件中,最牵动人心的就是孩子的病了,有很多孩子,因为某种原因,身体一直有病,总是弱不禁风,有时甚至几天一感冒(这是很多这样孩子的共同特点),最后甚至出现哮喘等病,医院跑的简直犹如家常便饭,家长为此伤透了脑筋。

这样的孩子,西医目前也没有好的调理方式,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激素,但是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基本属于来什么病,治什么病的状态,很多家长跑到北京来,其实北京的各大西医医院对此也无能为力。

中医的特点是,不但治疗你现在的病,更看重怎么调整你的身体,让你逐步恢复,尽量不去患病,身体强健起来,有的人喜欢比较中西医的各自优势,其实“治未病”,在防备上下手,是中医的优势,现在西医也开始引进这样的概念。

我为什么会用八珍糕来调理小孩子的这种体弱呢?

来由是《医学三字经》里的话,这个《医学三字经》是清朝陈修园写的,通俗易懂,他对小儿病的论述如下:

“小儿病,多伤寒,稚阳体,邪易干。

凡发热,太阳观。

热未已,变多端。

太阳外,仔细看。

遵法治,危而安。

若吐泻,求太阴;吐泻甚,变风淫;慢脾说,即此寻。

阴阳症,二太擒;千古秘,理蕴深,即痘疹,此传心。

谁同志,度金针。

这里面大家注意了,有这样一句:

阴阳症,二太擒。

这是什么意思?

原文注释:

“三阳独取太阳,三阴独取太阴,擒贼先擒王之手段也。

”然后又说“喻嘉言通禅理,后得异人所授,独得千古之秘”。

这段话,道出了小儿病的调理方法,陈修园特殊的崇拜喻嘉言,《医学三字经》里面大量的引用喻嘉言的经验,喻嘉言的故事我们讲过,确实得到过高人的传授,不过陈修园写错了,不是学佛之后得到的,而是小时候就得到了,显然陈修园认为他得到了千古之秘的传授,这个秘诀就是“阴阳症,二太擒”,意思是,小儿在外感的时候,只去抓太阳经的问题就可以了,这是抓主要矛盾,喻嘉言认为,小儿不像大人那样有那么明显的传经,通常只要抓好第一道防线,就可以了,他常常用桂枝汤来治疗受寒,然后,他提出了对于小儿的阴证,只要主抓足太阴脾经就可以了,这是抓主要矛盾的做法。

而现代的孩子,一碰到冷风就感冒,轻微一冷就犯病,这不就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吗?

这就是所谓的阴证,按照喻嘉言的说法,应该是从脾经论治啊。

我从喻嘉言的这个“千古之秘”中悟出,原来这些看似呼吸系统的疾病,其实都是脾胃不足引起的,所以就在看到这样的病症的时候,除了急性期治疗肺经,其他的时候都调理脾胃,结果孩子们都基本获得了恢复,不再频繁感冒,哮喘了,身体也开始强健。

现代的西医现在也开始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在诱发哮喘的众多因素中,饮食作为一种特异性过敏原占有较高比例。

这种食源性哮喘在成人中并不多见,但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中则占较高比例,也就是说,年龄越小,食制导致哮喘的越多见。

可能与小儿胃肠道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消化道的黏膜还没有发育完全,某些大分子蛋白通过消化道黏膜入血,并作为异种物质刺激机体发生过敏反应有关。

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其胃肠功能逐渐完善起来,对食物耐受性逐渐增强,食源性哮喘也就逐渐减少。

假如西医不做类似的研究,很多人就不会想到脾胃系统和哮喘的呼吸系统有什么关系,中医认为脾胃属土,肺属金,土生金,所以脾土是肺金之母,这是中医用五行的分类法来标示脾胃与肺经的关系,脾胃一出了问题,肺经也轻易出问题,但是中医这么提出来,很多人就会跳出来,说中医在胡说八道,即使中医用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好了哮喘,这些人也认为是偶尔,但是现在西医也在做研究,提出了相关的解释,这说明事情的本来熟悉就是这样的,中国古代中医的观察是仔细的,分析是准确的。

但是,现代的中医反而丢了这些内容,见到咳嗽哮喘,就用肺经的药物,其实,在不发作的期间,好好的调理脾胃才是根本之治,这就是为什么陈实功的八珍糕被称为“医中正道”的原因。

在八珍糕中,山药、莲子肉、薏米、茯苓、白扁豆、芡实都是补脾的药物,也是药食同源之品,这些看似平和的食物,其实在补足脾胃之气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现在八珍糕各地有很多的产品,苏州的八珍糕的方子据说是经过叶天士审定的,西塘的八珍糕早就是这个地方的特色产品了,绍兴也有八珍糕,其实自己做起来很麻烦,如果能够买到成品,服用起来很方便的。

其实,这是食疗的方法,中医讲究的是药食同源,用平淡的食品,最终调和脾胃,解决大问题,这也是八珍糕被清宫御医评价为“医中正道”的原因。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

在孩子发病的急性期,还是要对症治疗,如果孩子的舌头红,舌头上满布明显突起的红点,说明有热,此时要清热,等热去了,再服用调理脾胃的药物。

当然,如果各位在当地能够找到好的中医,根据这些原理,再对症进行调理,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总之,小孩子的身体恢复得特别的快,家长们不用太担心了,有时一转眼孩子的身体就会好的,都出乎我们大人的意料。

感谢berlinsky朋友,娓娓道来,写了这么多的自己亲身体会,对家长都很有好处的,其实有的孩子平时咳嗽几声,是没有问题的,有时甚至是孩子在病后的一种习惯,因为小孩子很容易产生习惯的,但是家长如果过渡紧张,会给孩子造成自己有病的印象,这样是真的不好,家长如果能够会一些食疗的方法,稍微给孩子调理一下,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看到前面的朋友讨论八珍糕,用八珍糕这是我个人的经验,我到今天为止还都经常接到家长的感谢,说孩子的身体健壮了,不再感冒了,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我开的八珍糕,一般都是给身体很弱,经常感冒,中医认为是被寒邪侵袭了的孩子,这样的孩子经过健脾,身体会有很大的改观。

但是,一般健康的孩子是不用服用这个八珍糕的,这样的孩子只要正常的吃饭,锻炼身体就可以了,大家也不能把八珍糕当作必须服用的东西,它不是,这点请切记。

另外,我开的八珍糕都是经过加减的,用药的比例每个孩子也都不同,希望各位家长如果孩子确实是脾胃不健,那么请和身边的医生讨论一下,看看也根据孩子的情况,调整一下比例,这样才是好的方法。

木头注:

此文来源于《古代的医生》作者罗大中博士的贴子,文字上略作修改,没动原文的顺序。

如果自己做此八珍糕,一定要记得莲子肉要去莲子心,不然会很苦的。

所有的药材一定要煮熟了后才能吃,切记。

不想蒸糕也可以直接煮成糊来吃,效果一样的。

网上有很多八珍糕的成品卖,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罗大伦:

八珍糕的神奇功效

要点:

关于小孩子哮喘依赖激素、大人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

现在,小孩子的肺部的问题比较多,如何来调理呢?

我的方法是调脾胃。

脾胃在五行里面属土,肺属金,土生金,也就是说:

脾是肺的母亲,脾受伤了,肺当然也不会好过。

肺经虚弱的孩子,如果在平稳期不调理脾胃,等到肺经的病发作了,那就会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不断地去扑救新发的病症,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

我调理脾胃的方法,用的就是八珍糕的思路。

我会根据孩子舌苔的厚腻程度,调整每一味药的比例:

舌苔厚了,就要增加薏苡仁等药的分量,增加泄湿之力,舌苔薄了,就要增加补脾药物的比例;然后,再根据舌质红的程度,来增减药物的分量,这是在补阴和补阳之间求得平衡,因为舌红者为脾阴不足,舌质淡白者为脾阳不足。

有一对夫妻通过北京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找到《养生堂》栏目的编导,再通过这个编导找到我。

说他们的孩子哮喘、咳嗽、感冒不断,北京的大小医院几乎走遍了,都没能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使用激素却已经有两年时间了,我觉得孩子的汗毛都有点重了。

孩子的面部特点是颜色晦暗,额头和脸的下部尤其重,舌苔非常薄。

我总结的规律是:

舌苔厚的孩子,往往有积食,是一时性的;而有的孩子舌苔薄的几乎看不见,这样的孩子,问题却不是一朝一夕的,大多是脾胃之气很弱,无力生发舌苔导致的。

因为中医认为:

舌苔为胃气所生。

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情况以后,我就对他们说,先不要管呼吸系统了,我认为此时脾胃是关键,要抓紧时间用八珍糕补足脾胃,这样孩子才有希望。

我给他们开了八珍糕加味,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用蒸糕、熬汤等各种方法服用,看孩子能接受哪种。

后来,情况并没有那么顺利,在调理过程中,这个孩子曾反复患感冒咳嗽,每次感冒一好,就立刻用八珍糕调理脾胃。

现在,这个孩子撤掉了激素,哮喘也再没有发作过,其实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个孩子到底是哮喘还是咳喘,因为我一次都没有听见。

我的观点是,不关你是哮喘还是咳喘,反正我只调理孩子的正气,正气足了,这些病自己就痊愈了。

我也将常用这个方子调理成年人,效果也是非常好。

因为我写了很多古代中医大师的故事,所以有很多影视界的人士,希望把这些内容改编成电视剧、电影。

有一次,一位影视界的制作人托人找到我,希望谈谈合作,见面后,大家照例请我诊脉,看舌头。

我一看他的舌头,舌质有些红,但是舌苔满布,微腻、微黄,同时伴有齿痕。

这种舌象很容易导致误判,因为舌苔满布,几乎把舌质给覆盖了,让人很容易误认为舌质是淡白的,其实他的舌质很红,我是通过观察舌苔间隙和舌下黏膜的颜色判断的。

诊完了舌脉,我基本心里有数了,我说:

您的身体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实证,有湿热,这是饮食肥甘厚味导致的,因为舌苔满布微腻;第二,是虚证,脾阴不足,因为舌质红时有齿痕,这是饮食不规律,伤到了脾胃之气。

看看,人体就是这么复杂,同时存在着虚实两个方面的问题,而且还都是饮食劳倦引起的。

接着,我就跟他对了一下症状,比如是否饭后四肢无力;是否特别能吃,但吃完了却肚子发胀;是否感到精力不足,经常疲乏;是否觉得力不从心等,他觉得这些症状自己都有。

其实,如果做个体检,就会发现他有脂肪肝、血脂异常、血压高等问题。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些脑力劳动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领或者老板们,大多劳心太过,中医认为思虑伤脾,因此他们往往脾血不足;同时,他们吃饭不规律,往往饥一顿饱一顿——忙了,就不吃,有朋友约了,就鱼翅燕窝大吃一顿,所以一方面伤了脾胃的气血,一方面又导致了脾胃湿热严重。

脾胃若受伤了,你吃进去多少肥甘厚味都没用,因为脾胃无力运化了,这样它们就都成为了痰湿,这就是为什么一体检,发现有脂肪肝了,血脂高了,又因为湿热导致气血壅滞,所以血压也高了。

千万不要以为我饿一顿,营养匮乏,我再大吃一顿,就补回来了,这个认识是错误的;饿一顿,伤到脾胃了;再多吃,只能增加脾胃负担,让脾胃伤得更厉害。

我讲完了这些道理,大家纷纷点头称是,觉得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细微的论述,于是忙问我该怎么调理。

这样,我就开了八珍糕的方子,增加了其中滋补脾阴的分量,同时增加了薏苡仁的药量来清除湿气,我记得好像还加入了一点陈皮。

有一天这位制片人特意打电话来,告诉我他现在身体状态非常好,自从服用了八珍糕,感觉身体轻松多了,在最近的一次体检中,他的血脂情况也好转了很多,血压居然也下降了,这让他非常惊奇。

我告诉他,我开的八珍糕只是一个调理脾胃的思路,正因为脾阴补足了,阴阳才得以调和,脾胃气血得以疏通;同时,湿气祛除了,身体的气机得以升降,所以身体才把不需要的痰湿排出了体外,这样血脂改善是情理之中的了;而气血通调,则血压也自然就有所改善了,这就是用八珍糕见效的原因。

后来,他还问我,能否让他来投资,开设一个专门生产八珍糕的食品厂。

(其实N年前就有药厂生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