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1512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docx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docx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

海明威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富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作家,其独树一帜的“冰山”风格,引发了世界文坛上的一场文体变革。

作者即因其创作“对当代文坛风格产生了影响”,而荣获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一、生平与创作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郊外一个名为“橡胶园”的小镇上。

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有很好的艺术修养,注意从小培养海明威对音乐与绘画的兴趣。

父亲则是当地名望颇高的医生,对打猎、钓鱼、射击等户外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时常带小海明威外出钓鱼、打猎。

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海有威在童年时代就表现出对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的热爱。

在一张海明威六岁时所摄的照片背面,他的母亲写道:

“小厄内斯特两岁学习射击,四岁时能熟练地摆弄手枪。

”在他五岁时,家人们便惊异地发现,在小海明威身边经常围聚着一帮儿童,甚至还包括一些成年人,津津有味地听他讲述自己杜撰出来的一些冒险离奇的故事。

其外祖父根据种种迹象,曾预言外孙未来的命运:

或者成大器,或者蹲监狱!

青少年时期海明威一度热衷拳击,争强好胜的秉性使他敢于以一位初出茅庐的业余选手,同一位职业拳击手对局。

其结果是他被打得遍体鳞伤。

海明威不服输,不久又与那位职业选手再度交手,这一回结果更惨,一只眼睛几乎被打瞎。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割舍当拳击家的念头。

1917年海明威中学毕业,来到堪萨斯市《星报》担任见习记者。

该报社崇奉的“必须用短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有动词不用形容词”等严格的新闻撰稿原则,对海明威日后语言简洁凝练的“电报式”风格的形成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踊跃报名参军,但因体检不合格(因拳击受伤患有严重的眼疾)而未能如愿。

这个年仅19岁的富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不甘心,后来经过种种努力,硬是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美国红十字车队(当司机),开赴意大利前线。

1918年6月的一个午夜,他在前线为意大利士兵分发食物时被奥地利军队的迫击炮炸成重伤,被送往米兰一家野战医院疗养了三个月。

疗养期间,医生曾为他先后做过13次手术,从他身上共取出200多个碎弹片,真可谓体无完肤了。

为了表彰这位外国青年救死扶伤的英雄精神,意大利政府专门授予他十字军勋章。

停战后他于1919年回到美国。

海明威虽然从国外“凯旋归来”,然而胸前闪闪发光的勋章遮掩不住心底的无限迷茫怅然。

战争场面的残酷与恐怖,特别是那次迫击炮弹的轰炸,深深嵌入他的脑海,对他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

如他长期失眠,其作品中的许多人物也都患有失眠症。

当然除了肉体上的损伤,海明威思考更多的还是这场战争给他及西方一代青年在精神上所烙下的无法弥补的创伤。

他们以怀疑和否定的态度来看待战争,但又不理解战争的社会阶级根源,茫然若失,心灵空虚、消极遁世、放荡不羁。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太阳依旧升起》。

小说主要内容是描写一群英美青年战后流落巴黎的生活。

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位美国记者,战争期间与英国女护士布莱特倾心相爱。

但因一次受伤而丧失性爱能力,因此炽热的爱情不仅未能给他带来幸福,反而造成两人精神上的难言的痛苦。

布莱特在失望之余变得消沉放荡,整日出没于酒吧、咖啡馆与斗牛场,并且同美国作家罗伯特、斗牛士罗梅等人之间发生爱情纠葛。

他们流落异乡,表面上看其生活快乐惬意,但背后却潜伏着一种绝望、颓废情绪。

战争给他们造成的生理与心理的创伤,使他们迷茫厌世,生活变得毫无目标与意义,仅仅是借助纵酒狂欢、放纵不羁来麻醉自我,忘却痛苦,逃避现实,寻找暂时的解脱。

在他们看来,一切状态都不会改变,人生短暂而宇宙永恒,如同太阳一天天依旧升起一样。

小说前页引用了老作家斯泰因的一句题辞: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由于该小说真实地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整西方一代青年精神的迷惘与困惑、幻灭与痛苦,因而被公认为“迷惘的一代”文学的宣言书与代表性作品。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又一部产生重大影响的长篇小说,它与《太阳依旧升起》一样,富有强烈的反战倾向。

小说主要描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青年亨利于意大利前线负伤,在米兰一家野战医院养伤时,与一位被战争刚刚夺去未婚夫的英国籍护士凯瑟琳真诚相爱。

经过许多磨难,亨利意识到战争是毫无意义的,不啻一场用人的生命进行的赌博,于是决定与战争单独媾和,单独退出这场赌博,永远告别武器。

他与凯瑟琳双双出逃到中立国瑞士,在那儿度过了三个月田园诗般的宁静生活。

但不幸的是,凯瑟琳由于难产而死在医院,婴儿夭折,撇下亨利孤零零一人留在人世。

今后何去何从亨利不知道。

他仅仅知道自己跟战争永别了,至于前途一片渺茫。

该小说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圆熟的艺术技巧,被推崇为“迷惘的一代”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人们公认的海明威全部创作中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

1937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海明威以记者身份奔赴西班牙内战前线,后来根据这一段亲身经历写出了著名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这部作品通过描写后方一支游击队的一次炸桥行动,展现了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广阔画面。

主人公罗伯特是美国一所大学教师,自愿来到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的斗争。

他所在的游击队接受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共和国军队发起进攻之前,炸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以便阻止法西斯军队过河拦截。

由于游击队内部发生了一些矛盾,再加上一场严重的暴风雪,给炸桥行动带来诸多困难。

赶来支援的另一支游击队的行踪不巧被巡逻兵发现,虽然他们打死了巡逻兵,却因此招来了法西斯飞机的狂轰滥炸。

此时传来进攻计划可能已经泄露、法西斯军队已作好反击准备的消息,罗伯特派人向总部火速报告,建议取消原先的进攻计划,但可惜时间已经太迟了,总部打响了进攻的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罗伯特率领游击队员,克服各种困难,终于炸毁了桥梁。

但他不幸身负重伤,最后为掩护其他游击队员安全撤离,他只身抵抗,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虽然该小说仍然以战争与爱情为主题,但较之于《太阳依旧升起》和《永别了,武器》已有明显不同——体现出作家对战争性质的清醒认识,标志着作家创作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

海明威已经从早期个人主义小圈子里挣脱出来,置身于人民群众的斗争中,使作品的主题由原先反对一切战争的消极厌战,发展到支持正义战争;从对人生的迷惘彷徨转向支持异国人民反抗法西斯主义、争取民主自由的正义事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作为《格里厄》杂志记者,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他驾驶以自筹资金、由渔船改装而成的军舰“皮拉尔号”,整日在海上巡逻,为摧毁在该海域猖獗一时、对盟军构成严重威胁的德国潜艇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军事情报;1944年他屡次乘坐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参加空战,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诺曼底登陆……可以说,海明威一生与战争、冒险结下了不解之缘,多次负伤,充分体验过出生入死的滋味,所幸的是每次死神总是从他身边擦肩而过。

这些特殊而丰富的冒险阅历,不仅是作家对战争题材情有独钟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其作品中塑造得最具魅力、扣人心弦的“硬汉子”典型的内在根源——因为作家本人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颇负传奇式英雄色彩的硬汉子,其笔下的硬汉子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不啻其自身气质秉性的化身与写照。

 

海明威在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中,描写了许多拳击手、斗牛士、猎人等。

他的这些来自下层的人物身上展示出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直面暴力与死亡,无论身处何等艰难困厄的逆境,都能始终保持人的尊严、毅力与勇气的精神特质,此即所谓“硬汉性格”。

如《没有被斗败的人》讲述斗牛士曼努埃尔为生活所迫,同时也是出于对斗牛这项勇敢事业的热爱与自豪,不顾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依旧坚持从事斗牛。

经理雷塔纳趁机敲诈他,故意只肯出300比塞塔的低价。

曼努埃尔为维护自己作为一位斗牛士的荣誉与自尊,不理会经理的刁难和亲朋好友的规劝,毅然决然地走上斗牛场,同一头凶猛的公牛展开一场惊心动魂的搏斗。

牛角嵌入了他的腰部,而他则忍着剧烈的疼痛,杀死了那头公牛。

躺在手术台上时,仍然固执地不让医生剪掉自己的小辫子——因为那是一个斗牛士的标志。

并且不停地喃喃自语:

“我干得好,我干得真出色。

”“我只是不走运罢了。

”他的胜利来之不易,既使人敬佩,更让人心碎,它是以生命为赌注换来的!

硬汉形象到《老人与海》中得到发展与升华,其中的桑提亚哥成为海明威笔下一系列硬汉形象中最负盛名的一位不朽典型。

何谓硬汉性格?

它是指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海明威笔下的一类人物形象(多为拳击手、斗牛士、猎人、渔夫等)的性格特征,即百折不挠,倔强不屈,在困境、厄运乃至死亡面前,毫无惧色,尽管可能在肉体上被对手消灭掉,但精神上永远是打不败、整不垮的强者。

其中以桑提亚哥形象最为著名和典型。

二、《老人与海》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发表于1952年,产生了巨大影响,是1954年海明威得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扛鼎之作,同时也被公认为海明威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一)作品内容

小说素材来自于一位古巴老渔翁的亲身经历。

故事十分简单:

古巴老渔翁桑提亚哥一连84天捕鱼,均一无所获。

然而他丝毫没有气馁,在第85天一大早,再次出海,并且这次把渔船驶向远海。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等来一条大马林鱼。

桑提亚哥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杀死了那条马林鱼。

就在返航途中,马林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

起初是一只,后来来了一大群,它们紧紧地围住马林鱼,你一口他一口,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仍无济于事,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被那群凶猛的鲨鱼撕扯一空。

等他回到岸边时,人们惊异地发现,桑提亚哥拖回了一副长达18英尺的鱼骨架。

几天几夜没合眼的老渔翁,回到茅屋后便酣然入睡,在梦中他梦见了一头雄狮。

 

(二)小说的象征涵义

小说的故事情节本身十分简单,但透过小说表面,可以说尽管不乏非凡精确的现实主义描写,然而就整体而言,则堪称一部象征意义的作品。

大海象征着世界与人生,大马林鱼象征着人所想要达到的目标,鲨鱼则代表着现实生活中与人敌对的邪恶势力,老渔翁乃哲理化的人类的象征,是高度概括化的人类精神的典型。

小说的精髓不在于讲述一个相当简单的捕鱼故事,而是表现人类与生活抗争的力量。

所有献身于理想目标的人们,都将像桑提亚哥那样不可避免地遭受许多痛苦和经验,甚至物质上的失败!

然而不屈不挠地斗争,以火一般的激情去拼搏,就能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渔翁的人格力量体现于抗争的具体过程中,在他身上,凝铸着作者的深刻意蕴:

桑提亚哥虽然在物质上失败了,但他并不甘心失败,还会重新做起。

他最后梦见狮子,而狮子正是力量、勇敢与不可战胜的象征。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此即精神的无穷力量!

(三)桑提亚哥形象分析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以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调塑造的具体浓厚象征性的硬汉典型,它是海明威笔下一系列硬汉形象的发展与升华。

他象征着一种高度哲理化的人类精神,一种永恒的超越时空的存在。

海明威将富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与朦胧抽象的寓意、把现实生活的诗情画意与丰富深刻的哲理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这位体现着人类尊严、在厄运乃至悲剧性命运的重压下昂首挺立而不弯腰的硬汉子典型。

作为硬汉性格的最典型体现,桑提亚哥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首先具有一般硬汉所共有的勇敢、倔强、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

桑提亚哥在接连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的困境中,毫不气馁,再度出海。

在远海上为制服马林鱼,周旋了三天三夜;归途中又与蚕食自己劳动果实的凶猛鲨鱼展开殊死搏斗,鱼叉丢了用刀,刀子折了用船桨,桨把断了再用舵……

 

2、超时空的主体情境,赋予了桑提亚哥豪迈的人格力量。

海明威笔下的许多硬汉总是活动于具体的时空,而桑提亚哥则明显不同,始终是孤零零地漂泊于浩瀚无际的大海上,先后与大马林鱼和鲨鱼展开搏斗。

在这种超越具体的时空中,老人与大海及与鱼的关系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性意义:

他与大鱼的较量成了一曲人类与自然、人与命运相抗争的颂歌,老人失败转化为寓言意义上的胜利,老人由此而获得了豪迈的人格力量。

即如他的那句口头禅所说的: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3、小说结尾的点睛之笔,给桑提亚哥的硬汉性格注入了独有的乐观因素。

和其他许多硬汉相比,桑提亚哥并没有带着悲壮的神色走向必然的失败,而是在遭受了那么多磨难之后,仍满怀信心地梦见了力量的化身——一头雄狮。

三、海明威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海明威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人们通常称之为“冰山风格”。

该名称缘起于作家本人提出的“冰山原理”,是海明威对其自身创作风格的形象化概括——“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去写作:

在海洋里冰山移动之所以显得雄伟壮观,是因为露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的部分却藏在水下面。

你尽可以省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变得更丰厚起来。

”具体说来,“冰山”风格主要表现在:

(一)电报式文体,亦即那种简洁、清新、明晰、干净的散文文体。

海明威总是避免使用描写手法和堆砌华丽辞藻与花花绿绿的形容词,而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准确、精练、鲜明、生动的短小语句。

由此其冰山风格又被称作“电报式风格”

(二)含蓄、凝练的意境。

海明威既然倡导以八分之一部分来表现八之之七部分,亦即“以少胜多”,努力要追求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趣外之旨。

而为了获得这种艺术效果,作家又主要依赖了象征、简洁和零式结局的手法。

1、明威相当广泛地使用象征手法,表现在其作品中,无论是情节、主题、意象乃至通篇诸方面,均富有突出的象征性。

如《永别了,武器》中“武器”一词又可作“怀抱”解,暗示战争与爱情的双重主题。

《乞力马扎罗的雪》里那具风干冻僵的豹子象征死去的作家哈里,而豹子企图攀援的那座高山,则象征着人生追求的崇高目标

2、运用简洁手法来安排人物对话,作者退避一旁,完全由人物自己说话,以此让读者去体味丰富的潜台词,去捕捉人物隐秘的情感活动,以补充和再现作家故意省略的八分之七部分。

试以《永别了,武器》的结尾为例。

该结尾海明威先后修改了39遍,可谓煞费苦心。

结尾是这样的:

凯瑟琳难产死于医院,亨利处在麻木状态。

“医生过来对我说:

‘我知道没有什么话可以说。

我说不出……’‘不必说啦,’我说,‘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晚安’医生说:

‘我不能送你回旅馆吗?

’‘不,谢谢你。

’‘手术不是唯一的办法,’他说,‘手术证明……’‘我不想说这件事,’我说,……医生走下长廊。

我往病房门口走去。

‘你现在不可以进去,’护士中的一个说。

‘不,我可以。

’我说。

‘目前你不可以进去。

’‘你出去,’我说,‘那位也出去。

’但是我把护士赶走,关了门,灭了灯,也没有什么好处。

那简直是在跟一尊石像告别。

过了一会儿,我走了出去,离开医院,在雨中走回旅馆。

”这里读者见不到作家写人物此时如何悲痛欲绝、呼天抢地,也不见作家对人物作出一番心理分析,更不要指望作家站出来发一通人道主义的感慨。

作家似乎太冷静客观了。

然而那冷静刻板的叙述中,那不露声色的对话里,每一句话,每一个句子背后,又分明可以使读者隐约感觉到包含着一种沉重的姿态、一种凄苦的眼神和一声发自心底的哀号。

3、海明威小说的结尾,一反传统的大团圆模式——不是那种精心安排的有头有尾的收场,而是戛然而止,给人中途刹车、故事似乎并没有讲完的感觉。

人物命运的结局究竟如何,作家有意省略掉,交付读者自己去思考。

此即体现海明威“冰山风格”的独特结尾:

所谓“零式”结局。

像《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酣然入睡。

那么,他何时能醒来?

醒来后还会出海捕鱼吗?

再如《永别了,武器》里亨利告别凯瑟琳的遗体,冒雨走回旅馆。

那么,他回到旅馆后的情况如何?

他是否可能离开瑞士?

如果那样,他又将去往何方?

对于这一些,作家均未作任何明确交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