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1669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73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项目经济分析表

附件:

厂区平面规划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

建设单位名称:

*****丰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地址:

*****省*****县工业园区

企业性质:

民营企业

企业法人:

****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编制依据

(1)********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2)本项目符合国家发改委2005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第十六条轻工中第13款“高技术绿色电池产品制造(无汞碱锰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高容量密封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燃料电池、锌空气电池、太阳能电池)”条目,是当前国家和省重点鼓励发展的产品,项目符合国家、地方相关产业政策;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2、编制原则

(1)遵循技术进步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按经济规模进行技术改造;

(2)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设备,力求产品高质量、生产低成本,使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并尽量利用存量资产,节约投资,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合理布置厂房及生产设施,使其配置科学合理、物流顺畅,满足生产纲领的要求;

(4)合理配置公用工程及动力设施,并符合有关规定;

(5)严格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危害的规定,在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原则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1.3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必要性

1.3.1项目提出的背景

由于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紧张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一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被不断地开发利用,在整个能源构成中的比例也将越来越大,而太阳能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最重要的能源,以太阳能为资源基础的生产将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目前,全球光电能产业年均增长率高达30%,据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至89亿,届时的能源需求将是目前的3倍,而可再生能源要占50%,确切地说,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应量将是现在全球能耗的2倍。

中国能源界的权威人士预测,到2050年,中国能源消费中煤只能提供总能耗的30~50%,其余50~70%将靠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生物质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

由于中国自己的油气资源、核电和水力资源都十分有限,直接地大量燃烧生物质能也将逐渐淘汰。

因此如何评价中国自己的可再生能源与利用国外资源,对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有举足轻重的关系。

本公司鉴于对市场前景的认识和发展太阳能电池的要求,提出本项目的建设,使之成为企业的经济增长点。

从上述背景材料分析,项目的定位是准确的,有利于消费者的利益,满足当今和今后的市场发展需要,有利于我国能源工业实现“十一五”规划,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1.3.2投资的必要性

  在能源短缺、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重的我国,低成本高效率地利用太阳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发展大会上,我国政府签署了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之后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

2002年8月在南非召开的世界首脑峰会上,可再生能源成为主要议题之一。

因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各国共同的长期发展战略,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一百年多来,全球能源消耗基本趋于稳定态势,平均每年呈3%指数增加。

尽管许多工业化国家能源消耗基本趋于稳定,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如中国),能耗不断增加,因此预计全球未来能源消耗态势仍将以3%的速度增长。

能耗平均呈指数增长趋势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一方面伴随着化石燃料消耗的增加,大气中CO2的含量相应增加,地球不断变暖,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将愈来愈快地消耗掉常规化石能源储量。

有资料表明,世界化石燃料耗尽时间从现在开始只有几十年的时间。

能源的潜在危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迫使世界各国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

在今后的20~30年里,全球的能源结构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专家预测,在下世纪50年代,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构成中会占到50%。

因此开发利用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具有迫切性、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太阳能热发电、风力发电、海洋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许多可再生能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光伏能源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

这是因为光伏发电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初步的实用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应用极其广泛。

世界光伏组件产量上世纪末最后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0%,在各国政府的推动下,目前全球光伏产业年均增长率已高达30%,多年来光伏产业一直是世界增长速度最高和最稳定的领域之一,也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

按各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推算,2010年以前,光伏行业将持续3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0~2040年,光伏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25%,可预见的高速增长将持续40年以上。

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已经被愈来愈多的国家政府所认识,特别是1997年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规划,如到2010年,美国计划累计安装4.6GW(含百万屋顶计划);欧盟计划累计安装6.7GW(可再生能源白皮书),其中3.7GW安装在欧洲内部,3GW出口;日本计划累计安装5GW(NEDO日本新阳光计划),预计其它发展中国家1.8GW(估计约10%),预计世界总累计安装18GW。

我国光伏产业近几年发展也极其迅速,已成为我国新兴朝阳产业。

太阳能电池属高技术光电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

实施本项目将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主要内容

1.4.1项目研究的范围

本次可研只针对*****丰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省*****县工业园区的新厂区建设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生产线项目。

1.4.2项目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本报告的编制工作按照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有关精神,通过对该项目在技术上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产品市场等方面的分析,论述项目的可行性情况。

主要内容包括:

(1)进行新产品的市场预测,拟定技改项目的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2)确定太阳能直拉单晶硅圆棒及线切割硅片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方案;(3)项目的物料供应与生产协作;(4)项目厂内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5)项目需要的公用和辅助工程方案;(6)项目的环境影响问题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7)项目的安全卫生措施方案和消防设施方案;(8)项目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9)制定项目进度计划;(10)对项目所需投资进行详细估算和财务评价。

1.5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61985.1万元,其中企业自筹31985.1万元,申请银行建设投资贷款30000万元,年利率6.912%;

(2)流动资金由企业铺底7238.42万元,申请流动资金贷款10000万元,年利率6.903%;

(3)建设期利息3110.4万元,由企业自筹。

1.6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生产规模

1

单晶硅棒

吨/年

1500

2

单晶硅切片

万片/年

10000

年工作日

300

主要原材料用量

1

多晶硅料

t/a

1700

2

氢氟酸(55%)

t/a

800

3

硝酸(65%)

t/a

850

4

片碱

t/a

250

冰醋酸(99%)

t/a

400

双氧水(30%)

t/a

4

氨水(30%)

t/a

4

无水乙醇

t/a

6

液氩

m3/a

26000

切割液

t/a

4500

SiC粉末

t/a

4500

洗涤剂

t/a

117

磨液

t/a

27

细砂(喷砂用)

t/a

27

供水

最大用水量

万m3/a

158.7

供电

年耗电量

万kw﹒h

25056

项目定员

600

1

生产工人

516

2

管理技术人员

84

总占地面积

168795

250亩

1

厂区占地面积

168795

2

全厂建筑占地面积

159298.4

项目综合能耗

tce/t产品

57.7

工程项目总投资

万元

72333.92

1

建设投资

万元

61985.1

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3110.4

3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7238.42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152615.38

十一

年均总成本

万元

113461.11

十二

年均经营成本

万元

108004.38

十三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30444.97

年均税金

万元

8709.3

财务评价指标

十四

总投资收益率

38.08

十五

投资利税率

47.56

十六

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4.73

税前

5.28

税后

十七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33.46

税前

27.52

税后

十八

项目财务净现值

万元

140813.73

税前(I=10%)

万元

97283.29

税后(I=10%)

1.7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

1.7.1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本项目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单晶炉、切片机、切方机、单晶硅带锯床、滚圆机、清洗机、硅片检测设备、硅棒检测设备等设备,配置相关辅助设备,以形成年产1500吨单晶硅圆棒及10000万片单晶硅切片的生产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利润增长,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利于县工业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

项目既切合实际又符合国家有关投资方向政策,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1.7.2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发展重点类别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鼓励类第二十四条中信息产业第38条为:

6英寸及以上单晶硅、多晶硅及晶片制造。

项目受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

通过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拟建场地建设条件较好。

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1.7.3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总投资72333.9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1985.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7238.42万元,建设期利息3110.4万元。

经分析,项目实施达产后正常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0000万元,项目年均销售收入152615.38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8709.3万元,利润总额30444.97万元。

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7.52%,投资回收期5.28(含建设期),经济效益较好。

项目盈亏平衡点为20.43%,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

1.7.4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对推动我国太阳能电池产品的生产,增加企业利润,扩大就业岗位,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项目重视环境保护,拟投入适量资金建造环保设施对三废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的废水、废气将达到排放标准。

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消防等问题将通过恰当措施得以妥善解决。

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本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厂址选择

2.1项目概况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168795m2(250亩),建筑面积159298.4m2,容积率为94.4%,建筑基底占地面积91032.4m2,建筑密度53.9%,污水池面积632m2,道路广场面积43432.6m2,绿地面积33700m2。

本项目拟建拉晶车间、切片车间、碾磨清洗车间、原料仓库、五金仓库、成品仓库、污水处理场、办公楼、科技中心、食堂宿舍等建筑及其它辅助用房。

厂房内需配有通风、恒温恒湿及吸尘等设备,以满足洁净车间的要求。

主厂房呈长方形东西方向布置,厂房内拟放置单晶炉,切片机、切方机、单晶硅带锯床、滚圆机、清洗机及其他生产配套设备。

2.2拟建厂址概况

本项目拟建于*****省*****县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省级工业园区。

2001年7月设立,经过7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园区总体规划1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面积4.2平方公里,主要吸纳港澳台、东南亚以及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投资企业。

园区位于南昌市近郊,交通便利,320国道公路纵贯南北,与昌北国际机场、京铜铁路、昌九高速公路紧密相连,已融入“南昌半小时经济圈”、“空港经济圈“。

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建成区达5平方公里。

近年来先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6亿元,10公里长的循环主干道以及水电管讯等配套设施已完工,承载能力大为提升。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约168795m2(250亩),为工业用地,拟建于园区九路、园区十路、广园路与富达路相交地块,交通便利。

2.3建设条件

2.3.1自然条件

1、年平均气温17.8℃右

2、历史极端最高气湿37.3℃

3、历史极端最低气温—14.3℃

4、年平均无霜期218天

5、年平均相对湿度75%

6、年平均风速1.3米/秒

7、最大风速12.3米/秒

8、全年主导风向西南风

9、夏季主导风向东面风

10、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

11、年平均气压1013百帕

12、地基承载力8-12吨/米2

13、地下持力层深度12.5米左右

14、地下水平均埋深0.95米

15、地下水平均最大埋深1.92米

16、地震基本烈度6度

2.3.2地质条件

本工程位于**********工业园区,勘探深度内场地地层结构由①层素填土、②层粉质粘土组成,地层单元较为简单。

①层素填土:

结构松散一稍密,压实处理不均匀,固结程度差,场区内分布不均,工程性能差,未经处理不宜选作为天然基础;②层粉质粘土在厂区内分布稳定,为中偏低压缩性土层,工程性能好,宜选作为本区建筑物天然基础。

2.3.3供电

本项目的供配电由*****县工业园区变电所110kV专线引入厂区高配屏,再由高配屏分流到厂区内的变电房内,配电电压为380/220V,以满足本项目的用电需要。

本项目全年耗电约为25056×104kWh。

2.3.4给排水

本项目生产及生活用水由*****县自来水厂供给,主要为生产生活用水,预计项目用水量约158.7万立方米/年。

工业园区原供水能力完全能满足本项目的需要。

厂区内已布置完整的生产、生活、消防合用制供水系统,给水管进入纯水站后进入生产车间,厂区内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系统。

 

第三章市场预测及建设规模

3.1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5个环节。

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

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链5个环节所涉及企业数量依次大幅增加,光伏市场产业链呈金字塔形结构。

光伏产业链的构成见图3-1:

图3-1光伏产业链

单晶硅以多晶硅为原料在单晶炉中被熔化为液态在单晶种(籽晶)上结晶而成(目前,发改委由于多晶硅材料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被发改委点名限制投资),由于其晶体的原子和分子以同一方向(晶向)周期性地整齐排列所以成为单晶硅。

单晶硅片通过清洗、制绒、扩散、刻蚀、去磷硅、PECVD、丝网印刷、烧结制成多晶/单晶电池片。

我国的电池片生产水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从世界太阳能行业十大企业我国占有3个席位可以佐证。

近年,国家对太阳能行业的扶持在持续加大,如“金太阳工程”、“太阳能屋顶计划”等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采用上网电价补贴、财政支持、审批支持等种种形式来推动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行业的发展,最近中广核集团、比利时EnfinityNV集团、苏州百世德联合体在几十家投标方的激烈竞争中获得敦煌兆瓦级电站项目也标志着我国光伏市场真正启动。

但是,国家的上网电价法何时出台也成为一层迷雾笼罩在光伏行业头上。

3.1.1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全世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地球升温所造成的自然灾害日益严重,和全世界十亿以上住在无电或缺电地区的人口用电量需求日益迫切,太阳能电池市场将会继续快速地成长。

目前全世界太阳能发电的发电量还不到传统能源发电量的万分之一,主要因为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传统能源发电成本的2~3倍。

如何降低成本是太阳能电池产业最重要的目标。

因此,太阳能电池制造的重心将转到亚洲低制造成本的地区。

(资料来源:

PVNews,PaulMaycock,editor;YearlyFebruaryeditions)

  从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来看,近几年来,随着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有重大的突破。

目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已从3年前的14%提高到17%,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也从3年前的10%提高到15%,超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已超过50%。

  世界光伏组件产量上世纪末最后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0%,从1991年的55兆瓦增长到2000年的287兆瓦。

而进入新千年后,全球光伏组件的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30%以上,2003年全球的产量达到了744兆瓦。

光伏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

太阳能电池需求年均增长率高达30%,可预见的高速增长将持续40年以上。

  《京都协议》签订以后,西方发达国家为履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纷纷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推动光伏工业的发展。

日本通产省(MITI)第二次新能源分委会宣布了光伏、风能和太阳热利用计划,按照计划,2010年日本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GW。

美国能源部制订了从2000年1月1日开始的新5年国家光伏计划和保持光伏产业世界领导地位的战略目标,按预计的发展速度,2010年美国光伏系统将达到4.7GW。

  欧盟计划至2010年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GW。

澳大利亚计划2010年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0.75GW。

中国政府对外承诺至2010年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0.45GW。

  按照日本新能源计划、欧盟可再生能源白皮书、美国光伏计划等推算,2010年全球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15GW(1500万千瓦,届时仍不到全球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2000~2010年光伏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0%以上。

  而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规划,至2030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GW(届时整个产业的产值有可能突破3000亿美元),至2040年光伏发电将达到全球发电总量的15~20%。

按此计划推算,2010~2040年,光伏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25%以上。

  政府一系列有利政策为光伏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使近年来世界光伏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光伏企业也逐步迈入规模经济时代。

  在太阳能电池生产方面,由于全球各国能源政策逐渐向洁净能源倾斜,全球光伏产业规模增速很快。

从全球累计装机规模变化看,2001年全球光伏产业仅有1762MW,但是到2008年已经增加至14534MW,规模扩大超过10倍,年复合增长率在40%以上。

而2009年初步统计全球光伏产业规模突破了20000MW。

图3-22001-2009全球光伏产业规模变化趋势

从我国的光伏产业看,装机比重不高,使得我国国内光伏产业发展速度十分有限,因此从光伏累计装机量上很难反应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的规模。

不过我国在太阳能电池供给方面已经成为全球第一。

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更加集中在中段。

而我国几大太阳能电池供应商纷纷在海外上市。

无锡尚德、浙江昱辉、阿特斯、常州天合、江苏林洋、河北晶澳、中电光伏、*****赛维、保定英利新能源和江阴浚鑫等十家海外上市公司生产太阳能电池占到全国大约95%以上的产能,因此可以用这些海外上市企业的资产、收入规模总和代替我国太阳能电池行业规模,简单分析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的规模变化。

从资产和收入规模看,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在2006年以来取得很大进步,在2008年达到16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总和,收入也超过75亿美元。

不过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增速明显减缓。

截止2009年,我国太阳能电池行业资产规模在166亿美元左右,全年营业收入在74.72亿美元,和2008年相比均有小幅下降。

图3-32006-2009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规模变化

二、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为加快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我国近年来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规划和相关政策频繁出台,给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和发展前景,但相比于德国、西班牙等国的政策,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扶持政策相对缺乏实质性。

2007年8月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指出要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水电、沼气、太阳能和地热能等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化发展,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2020年达到15%。

2008年3月《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对该目标进行阶段性目标的细化与调整,在规划中明确指出风能和太阳能是未来10年发展的重点领域,累计近3200亿的市场容量;2006-2010年,预计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0.86%;到2020年,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80万KW,年发电量达21.6亿KWH。

 

表3-1国家有关光伏发电方面的政策

表3-2我国太阳能装机容量及发电量规划

产业规划

2004年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2050年

装机容量

年发电量

6.5万KWp

0.78亿KWH

30万KWp

4.2亿KWH

180万KWp

21.6亿KWH

1000万KWp

140亿KWH

10000万KWp

1500亿KWH

发电比例

3%

4.20%

8%

14.60%

22.50%

三、*****省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我省光伏产业从无到有迅猛发展,成为产业投资的热点产业、工业经济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的重点产业、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并已是我省重点规划的三大千亿元产业之一。

2008年,全省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倍;实现利润39.5亿元,增长1.95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

其优势在于:

一是规模优势明显。

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多晶硅片年生产能力达2000兆瓦,太阳能电池年生产能力达225兆瓦,太阳能组件年生产能力达125兆瓦,高纯硅料年生产能力达6700吨。

二是集聚优势较为明显。

新余、上饶、南昌的光伏产业集聚效应正在逐步形成。

其中2008年新余光伏产业基地注册光伏企业达到10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投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