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1875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docx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完整版

修辞手法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刘**

授课对象

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常见修辞手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会判断、能运用

理解相关修辞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明确修辞手法特点和判断方法

(2)明晰思路,规范解题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理解相关修辞的作用

教学难点

细致审题,能运用修辞进行表达

注:

①所授课程内容和主题目录保持一致

②知识点必须和x计划资源库中的知识点一致

③课堂运用可从x计划资源库中选取,若没有相关题目也可自行录入

④课后练习必须从x计划资源库中选取,若没有相关题目也可自行录入

⑤课后评价包括:

”学生上次作业完成情况““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本次课学生学习态度”“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反馈题进行分析)”“需要注意问题”等几个方面,内容多少老师自定,但需要真实反映上课情况,语言以鼓励为主,语气温和,体现教师的专业性与爱心。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怎样判断题目为考查修辞手法的题(审题)

(2)修辞手法类型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

(3)作业检查

弯弯的月亮像()

大象的耳朵像()

蝴蝶花多么像()

二、知识点讲解

准确判断修辞手法,理解相关修辞的作用

1、比喻

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

这两种事物之间的性质是不同的。

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间的相似点作比。

基本结构:

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

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

比喻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博喻等。

明喻:

本体、比喻词和喻体都出现。

常用的比喻词是好像、如同、仿佛、像、恰如等。

例如:

月亮像个金黄的大圆盘。

(十五的月亮圆圆的,金黄色,用相似的大圆盘作比显得更加具体生动)

露似珍珠月似弓。

(珍珠晶莹剔透,弓弯弯的,用珍珠比露珠,用弓比月亮,生动想象的表现出了珍珠的形状、剔透和月亮的形状)

暗喻:

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也都出现。

但是常用的比喻词变了,一般用的是是、成了、成为、变成等。

例如:

雨溅在她的脚下立刻变成了一朵朵盛开的花。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珠落在地上溅起的水花的样子,只是比喻词不再是像、好像等)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大火球给人的感觉就是热,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太阳让人感觉到的热度,只是比喻词用的“是”)

博喻:

本体、比喻词和喻体还是都出现,但是喻体的数量在两个以上。

例如:

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连用了四个喻体把自己的漓江两岸悬崖峭壁的样子表达了出来)

比喻作用:

让表达更生动形象

【注意不是比喻句的情况】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词语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以下“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A、表示比较

 a.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南京长江大桥》)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c.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B、表示举例

  a.“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b.“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c.“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句中的“像”字引出我只是把老师看成妈妈,而并非是比喻句。

C、表示猜测

  a.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只是猜测而已。

  c.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2、拟人:

就是把物当人写,使没有生命的物或者抽象的概念具有人的生命和思想。

给事物以人的感情,使语言更鲜明、生动。

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具有表现力,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

风背着手猫着腰一下钻到了秋的怀抱里。

(“背着手”“猫着腰”“钻”做出这样的动作,是不是让风具有了人的动作呢)

雨听见人们的争论,下的更欢了。

(“听见”“欢”,雨能够听见人们说话,还具有了人的感情)

拟人作用:

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注意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辨别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关键要看这个句子有没有人物的动作或神情。

有人物的动作、神情的一定是拟人句。

例如:

“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中“菊花”怎么能“频频点头”呢?

这里显然把菊花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再如“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

”就是比喻句。

3、夸张:

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就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言过其实的描述。

例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诗句写的是庐山瀑布,瀑布怎么会有三千尺,还是从九天落下来的呢,这是夸大夸张,突出了瀑布的长和壮阔)

我的房间只有巴掌大的地。

(人的手掌才有多大,说房间只有巴掌大,突出了房间很小,这是缩小夸张)

夸张作用:

突出事物……特征

运用夸张要注意:

1、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从真情实感出发。

2、要明确,不要使人误以为是事实。

3、要注意文体的要求,不能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用夸张。

4、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和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

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力度和气势。

例如: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有红的,有粉的,有白的等等,用相同结构表达出来,不仅让人感觉到花多,更觉得语言表达的力度)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用短促的句子、相似的结构,表现出了水流的变化,语言具有力度)

排比作用:

增强语言力度和气势

5、设问:

自问自答。

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明知顾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如:

你们的主要的对手是谁?

是你们自己,首先要战胜自己。

(自问自答,先提问让人思考,接着给出答案)

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

不能,绝对不能。

设问作用: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要注意区别设问句与反问句:

从句型特点上看,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随问后;反问句是答在其中,让人从问中体会答案。

6、反问: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句可以改为陈述句,肯定的反问改陈述句就是否定的表达,否定的反问改为陈述句就是肯定的表达。

例如:

这不是伟大奇观吗?

(“这是伟大奇观。

”)

你好好想想难道他那种行为是错的吗?

(你好好想想他那种行为不是错的。

你的父亲批评两句难道不可以吗?

(你的父亲批评两句是可以的。

反问作用:

加强语言气势

判别方法:

有问不答,答在其中。

与疑问句的区别:

(1)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是有疑而问,需要别人回答。

与设问句的区别:

从句型特点上看,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随问后;反问句是答在其中,让人从问中体会答案。

三、例题精析

【例题一】说一说下面句子的修辞。

<1>浩荡的大江如一条巨龙,在群山中穿过。

<2>整个的石块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3>于是,那湖水也宁静下来,梦着似的睡着了。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5>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坏蛋夹着尾巴逃跑了。

<6>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7>他家就巴掌大块的地方,不明白怎么能住下他们一家人的?

<8>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解析】:

<1>中“大江”与“巨龙”不是同一事物,但是都是有长大的共同点,比喻词是“如”,这里做像的意思,是明喻。

<2>中没有“仿佛”“像”“如”之类的比喻词,只是“石块”与“蓝水晶”有相似的地方,显然是把石块比作蓝水晶来写,是暗喻。

<3><4>句“睡觉”“做梦”“拥挤不让”这些动作只有人才能做得出来,“湖水”“树木”是不能做出人做的动作的,一看就是把它们当做人来写的,为了是表达效果更好。

<5>句看上去写人的,但怎么能有动物的尾巴呢?

这里是拟物手法,把人当做动物来写的。

<6>句中温度再高还没能使铜牌化掉,这是扩大夸张。

<7>句中是缩小夸张,房间再小也不会就手掌那么小,这里是为了形象地告诉别人:

他们家真的很小。

<8>句酒还没喝怎么就能醉呢?

这是超前夸张。

就是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放在前面或者同时发生,酒喝了肯定会醉,还没喝酒醉了说明这酒很香,想不醉都难。

【参考答案】

<1><2>句是比喻句,<3><4>是拟人句,<5>句是拟物句,<6><7><8>是夸张句

【例题二】读下面的句子,判断它是不是比喻句,对的打“∨”,错的打“×”。

1.在雷锋日里,我们班涌现出了许多雷锋人物:

像张智源、叶晓涵等。

()

2.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3.花儿在朝我点头微笑。

()

4.钢琴声像开始时一样,悄然地消失了。

()

【解析】

比喻句有两个特点:

一是两个事物有相似点,二是两个事物不同类。

拟人句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

第1句先找本体和喻体,题目中并没有,而只是举例我们班出现的雷锋人物

第2句找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会发现句子中把白云比作绒毛,比喻词“似的”,所以这是一个比喻句。

第3句“花儿”是事物,“微笑”是人的表情,这是把花当作人来写,所以这是拟人句。

第4句先找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本体和喻体并没有,但它依然不是比喻句,因为只有把钢琴声和开始时作比较。

【参考答案】

×∨××

四、课堂运用

一、判断下列句子采用哪种修辞手法,请你写在括号里。

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

2.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

()

3.小兴安岭真是一个绿色的宝库啊!

()

4.蝴蝶停在花朵上听同学们读课文。

()

5.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7.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

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9.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

10.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

11.高粱笑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12.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难道还有人感觉不到吗?

()

【解析】

根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判断。

第1句,看到像,先判断是否是比喻句,接着找本体昆明湖,喻体镜子、比喻,相似点静、绿,所以第1句是比喻句。

第2句看到比喻词像,先划为比喻句,再判断,本体是生活,喻体是七彩的图画。

第3句看到“是”,再找本体和喻体,这是把小兴安岭比作宝库,是暗喻。

第4句蝴蝶是一个物,但是在句中有了人的动作,所以是拟人句。

第5句是一个问句,从反问句和设问句中找,设问句是有问有答,同时这句本身就包含了答案即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第6句是例句中的夸张句。

第7句有比喻词“好似”“仿佛”,再找到本体和喻体,即本体黑点,喻体幽灵和山峰。

第8句是说站在楼上可以摘到星星,人不能摘到星星,这句话是为了突出楼很高。

第9题星星很快活,会眨眼,这是让星星具有了人的动作和情绪。

第10题是问句,有反问词“怎能”,句子中也已给出答案,我们不能不管。

第11题,“红了脸”“弯了腰”是人的行为,这里写的是高粱和稻子,所以是拟人句。

第12题是一个问句,有反问词“难道”,并且句中有答案没有人感觉不到。

【参考答案】

比喻、比喻、比喻、拟人、反问、夸张、比喻、夸张、拟人、反问、拟人、反问

二、阅读下面短文,指出划线部分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淘气的夏天依依不舍地走了。

秋天像一位穿着金黄色裙子的阿姨,翩翩而来。

秋天的田野金灿灿的,像块金色的毛毯。

小麦和稻谷成熟了,农民伯伯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脸。

秋天,树上的叶子全都掉落下来,仿佛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秋天,是一个水果的世界!

苹果和石榴变成了粉红色,香蕉变成了淡黄色,梨子变成了深黄色,橘子变成了橙黄色,它走过的地方都就成了一片丰收的海洋。

秋天,少不了那有名的菊花,耐寒傲霜的菊花才刚刚开放,它虽然没有牡丹那样的富贵美丽,也没有玫瑰那样芬芳,但它是秋天的象征。

瞧,那黄的赛金,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竞相开放。

纯洁,朴实的菊花装点这美丽的秋天。

我爱这如诗般的秋天!

【解析】

1、划横线的句子:

第一句,依依不舍是人的情绪,但写的是夏天,把物当做人来写,是拟人句;第二句秋天是不会走的,所以这里让秋天具有了人的动作,看到“成了”要注意是不是暗喻。

2、划波浪线的句子:

第一句,比喻词“像”,这里把秋天比作是一位穿着金黄色裙子的阿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所具有的色彩和秋天在一年中的时间位置;第二句比喻词“像”,把秋天的田野比作金色的毛毯;第三句比喻词“仿佛”,把叶子落下来比作成蝴蝶在翩翩飞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叶子落下来的样子;第四句看到“是”要考虑是不是暗喻,这里把秋天比作成水果的世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果的多;第五句看到比喻词“如”,把秋天比作诗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美好。

3、划双横线的句子:

连用四个……变成了……,结构相同,三个以上为排比句

4、划短横线的句子:

既有三个句子,又有“如”“似”等比喻词,把黄色的菊花比作金子,把白色的菊花比作雪,把粉色的菊花比作霞。

【参考答案】

划横线的句子:

拟人

划波浪线的句子:

比喻

划双横线的句子:

排比

划短横线的句子:

比喻、排比

五、课程小结

总的来说,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判断的时候找标志

(1)读句子

(2)忆定义

(3)找标志

(4)作比较

在我们日常写景的作文中要经常运用一些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它们会使我们的文章更加形象生动,读起来是生动、鲜活而生机勃勃,是我们作文水平提高的基础,所以学好这些修辞手法,积累一些优美的形容词、动词和成语对我们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与训练。

六、课后作业

一、改写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用拟人手法)

5、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用比喻的手法)

6、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改为陈述句)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改为反问句)

 

【参考答案】

1、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2、鸟儿在树枝上跳舞。

3、我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4、天上的星星对我眨着眼。

5、颗颗水珠就像珍珠一样在荷叶上滚动。

6、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7、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二、找出课本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参考答案】

1.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比喻)

2.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比喻)

3.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比喻)

4.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比喻)

5.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拟人)

6.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拟人)

7.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拟人)

8.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拟人)

9.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比喻)

10.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比喻)

11.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夸张)

12.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拟人)

13.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比喻)

14.香港,璀璨的明珠。

(比喻)

15.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比喻)

16.高楼大厦的霓虹灯光彩夺目,热情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

(拟人)

17.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

(比喻)

18.我的身子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比喻)

29.池水清请的,像一面镜子。

(比喻)

20.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

(反问)

21.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

因为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了。

(设问)

七、课后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