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2005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docx

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八学业水平过关

专题八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Ⅰ

1.(2017·广州学考模拟)在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庄严地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一宣告在外交上突出体现为(  )

A.结束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

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坚持和平外交的既定方针

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外交上不能独立自主,因此“站起来”在外交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独立自主”。

答案:

B

2.(2017·惠州学考模拟)“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为此,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

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答案:

A

3.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  )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

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

答案:

D

4.(2017·清远学考模拟)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我国“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故C项正确。

答案:

C

5.(2017·珠海学考模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利于世界和平

B.是新中国首次阐述自己的外交政策

C.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

D.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贡献

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准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所以,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答案:

C

6.(2017·深圳学考模拟)1971年10月,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是(  )

A.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B.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正常化D.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解析: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答案:

B

7.(2017·广州学考模拟)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C.中美关系趋向缓和

D.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

解析:

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主要国际因素”,当时中苏关系恶化,排除A项;B、C两项发生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

答案:

D

8.(2017·韶关学考模拟)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

45年前,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直接因素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C.中美关系缓和与改善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直接因素”,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故选C项。

A项和D项均是日本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客观原因,B项是历史因素和次要原因。

答案:

C

9.(2017·湛江学考模拟)1972年2月在招待美国总统的国宴上,尼克松总统十分熟练地使用中国餐具——筷子,这是他在访华前花几个月才学会的。

他的真正用意是(  )

A.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

B.研究中国饮食文化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析:

注意信息“1972年2月”“招待美国总统的国宴”,由此可知是尼克松访华,尼克松访华促进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故选D项。

答案:

D 

10.(2010年6月·广东学考)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该事件标志着(  )

A.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放弃霸权主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的相关知识。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在历经多年的对抗与冲突后,终于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

故选B项。

答案:

B

11.(2009年6月·广东学考)首位访问美国的新中国领导人是(  )

A.毛泽东B.周恩来

C.邓小平D.江泽民

解析:

1979年1月29日(北京时间),邓小平副总理应卡特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访问美国的新中国领导人。

答案:

C

12.(2017·茂名学考模拟)我国政府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的国策,主要是因为(  )

A.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B.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

C.霸权主义成为威胁中国安全的主要因素

D.世界大战的悲剧再也不能重演

解析:

维护世界和平从根本上说是要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争取稳定的国际环境。

答案:

B

13.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  )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求同存异”D.“不结盟”

解析:

抓住关键时间“改革开放时期”,D项符合题干。

A、B、C三项都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政策的表现。

答案:

D

14.(2017·广州学考模拟)为促进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于2001年建立的国际组织是(  )

A.亚太经合组织B.不结盟运动

C.华沙条约组织D.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

注意题干信息“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001年”。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故选D项。

答案:

D

15.(2017·揭阳学考模拟)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加强了与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

A.俄罗斯与中亚B.日本与东北亚

C.新加坡与东盟D.印度与东南亚

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除中国外还有俄罗斯及中亚四国,故选A项。

答案:

A

二、单项选择题Ⅱ

16.(2017·惠州学考模拟)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说:

“我们是新起的国家,困难多,万一有事,有个帮手,这样可以减少战争的可能性。

”为此,当时中国在外交上(  )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倡导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积极与美日缓和外交关系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解析:

材料中的“帮手”,自然是结盟,而能体现此结果的只有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的结盟;A、B两项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且没有结盟;C项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

答案:

D

17.(2017·汕头学考模拟)1954年,缅甸总理吴努说:

“我们对于大国是恐惧的。

但是周恩来总理访问了缅甸以后,大大地消除了缅甸人民的这种恐惧。

”这是因为,周恩来总理(  )

A.决定与缅甸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以“求同存异”化解双方矛盾

D.明确表示了实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

材料中的“消除了缅甸人民的这种恐惧”,体现了周恩来的睦邻友好政策,据材料的时间所能实现睦邻友好的是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C项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不结盟政策是在改革开放后奉行的。

答案:

B

18.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说: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

这次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B.布雷顿森林会议

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国际会议,并且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因此应是万隆会议,故C项正确。

答案:

C

19.(2017·广州学考模拟)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极大关注。

与“中国人来了”密切相关的外交大事是(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本题抓住关键信息:

“1971年”及“中国人来了”,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的票数,通过阿尔巴尼亚等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故选B项。

答案:

B

20.(2017·江门学考模拟)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声明:

“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这表明美国政府(  )

A.坚持“一中一台”立场

B.确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D.认可“一个中国”的原则

解析:

材料中“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说明美国外交上只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未体现,排除。

答案:

D

21.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

“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

”此后,他的北京之行(  )

A.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D.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解析: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答案:

B

22.(2017·深圳学考模拟)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浪潮,十多个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促成这次建交浪潮的事件是(  )

A.中苏建交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D.尼克松访华

解析: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打开了中国外交的局面,许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答案:

D

23.(2017·潮州学考模拟)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

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是(  )

A.“左”倾错误得到纠正B.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解析: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使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故C项正确。

答案:

C

24.(2017·珠海学考模拟)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应邀访美,在这次访问中,邓小平与卡特就签署贸易协定进行了谈话。

与该历史背景最贴切的是(  )

A.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

抓住关键时间“1979年1月29日”进行分析,C项符合题意。

A项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政策,B项发生于1972年,D项发生于2001年,A、B、D三项应排除。

答案:

C

25.(2017·江门学考模拟)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相关材料。

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关材料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收集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解析:

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是1993年参加的APEC会议,不是上海合作组织会议,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三、双项选择题

26.(2017·惠州学考模拟)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三大外交政策,下列选项中属于三大外交政策的是(  )

A.“另起炉灶”

B.“不结盟”

C.“一边倒”

D.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解析:

根据教材可知“另起炉灶”“一边倒”符合题意。

答案:

AC

27.(2017·佛山学考模拟)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  )

A.新中国的成立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一大片”的方针

D.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解析:

“新中国的成立”不属于外交成就,“一大片”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答案:

BD

28.(2009年6月·广东学考)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出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美国与日本则提出了北京和台北都拥有联合国席位的提案。

结果美日提案被否决,23国提案以压倒多数获得通过。

这反映了当时(  )

A.日本与美国矛盾尖锐

B.美国不能再肆意操纵联合国

C.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D.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解析: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之所以能够恢复联合国席位,在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材料反映出美日联合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提案被否决,说明了美国不能再肆意操纵联合国。

答案:

BC

29.(2016年6月·广东学考)1970—1972年,中国出现了同世界各国建交的热潮,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三年内翻了一番。

导致这股建交热潮出现的原因有(  )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

C.中美关系解冻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是1978年以后。

故排除A、B两项。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出现了同世界各国建交的热潮。

答案:

CD

30.(2017·清远学考模拟)中国积极推进与下列哪些地区性国际组织相关的区域合作(  )

A.亚太经合组织B.北美自由贸易区

C.联合国D.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词“地区性”。

联合国是国际性的,故排除C项;中国没有参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排除B项。

答案:

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