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024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x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一语文下期学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

马鞍山市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本卷共26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30分)

1.下列各组中,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百舸(gě)创(chuāng)伤断墙残垣(huáng)颓圮(pǐ)

B.跫(gǒng)音漂泊(bó)溘(hé)然长逝纤(xiān)巧

C.炽(chì)热籼(xiān)米共(gōng)其乏困玉玦(jué)

D.刀俎(zǔ)精悍(gàn)高瞻远瞩(zhǔ)变徵(zhēng)

2.下列各组中,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横亘(gèn)采撷(xié)慷慨(kǎi)芰(jì)荷

B.愆期(qiān)攘诟(gòu)酾(lì)酒嫠(lí)妇

C.尸骸(hái)仆(pū)道癸(guǐ)丑愀(qiǎo)然

D.蜷(quán)缩蜕(tuì)变镣(liào)铐惊骇(hài)

3.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抱布贸丝九死未悔越陌度阡群贤必至

B.遗世独立相与枕籍山川相缪喋血街头

C.秦军犯南绿草如荫无精打采生杀予夺

D.拔地而起九霄云外朝阳辉映金碧辉煌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看着这种伺养小姑娘赢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B.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C.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取丰硕的成果,就要付出努力;想不劳而获,坐想其成,那只能虚度光阴。

D.装潢公司优劣并存,装修材料鱼龙混杂,令许多业主颇为头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入他们的陷阱。

5.下面语段中加横线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近年来,私家车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美轮美奂(A)的车贴语文(粘贴在车身上的告示语)。

一些个性张扬、以另类为时尚的年轻车主大都舍弃了“保持车距”、“小心驾驶”之类千篇一律(B)的表述,别有用心(C)地选择了“奥特曼”,“移动障碍物,请绕行”、“距离产生美”、“女司机+磨合+头一年=女魔头”等告示语,五光十色(D),争奇斗怪。

“车贴”逐渐成为这些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新平台。

6.下面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留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B.参加我省首届科技人才交流会的求职者,摩肩接踵,然而高学历人才凤毛麟角,多家用人单位在会上寻求博士而不可得。

C.群众要求医疗改革的呼声不绝如缕,可是国家的医改方案却总是“难产”,专家称这主要归因于权力和财力之争,各方利益难以均衡

D.在这次听政会上,他立场鲜明,观点尖锐,矛头直指有关部门工作中存在的弊端,真可谓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对小学生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中学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B.一位名叫朱利安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C.全校同学必须提高认识,尽量防止吃零食、使用手机之类的事情在课堂上不再发生。

D.流芳百世的名篇,孕育于诗人的生命,它们或豪放、或婉约,充分展示出文学的魅力。

8.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教育部长呼吁,把学校当作学校来办,不要办成赚钱工具;当作培养人才的摇篮来办,不要办成延缓就业的工具。

B.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C.五四以来,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和外国散文经验的基础上,中国现代散文全面繁荣,创作出一批传世佳作和大师。

D.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只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9.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使之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今天这样的竞争时代,应该怎样理解“和”的精神呢?

竞争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通过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以达到“和”的境地。

①“和”是多样性的统一。

②正如孔子所说:

“君子和而不同。

③动听的音乐,美味的菜肴,都是多样性的统一。

④“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简单的混同。

A.④②①③B.④③②①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10.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欢愉;。

我们离不开大自然。

①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王维找到了精神归宿。

②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

③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④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李乐薇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⑤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精神依托,也是我们的生存环境。

⑥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

A.①④⑥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二、(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9分)

中国书法

林语堂

一切艺术问题都是气韵问题,中国书法是训练抽象的气韵与轮廓的基本艺术,我们还可以说它供给中国人以基本的审美观念,而中国人的学得线条美与轮廓美的基本意识,也是从书法而来。

中国书法的地位在世界艺术史上确实无足与之匹敌者。

因为中国书法所使用的工具为毛笔,而毛笔比之钢笔来得潇洒而机敏易感,故书法的艺术水准,足以并肩于绘画。

中国人把“书画”并称,亦即充分认识此点。

中国大画家像董其昌、赵孟頫等又同时为大书法家,无足为异。

赵孟頫为中国著名的书画家之一,他讲他自己的绘画山石,有如其书法中之“飞白”,而其绘画树木,有如书法中之篆体。

绘画的笔法,其基本且肇端于书法的“永”字八法。

苟能明乎此,则可知书法与绘画之秘笈,系出同源。

据我看来,书法艺术彰显出气韵与结构的最纯粹的原则,其与绘画之关系,亦如数学与工程学天文学之关系。

欣赏中国书法,意义存在于忘言之境,它的笔画,它的结构只有在不可言传的意境中体会其真味。

一幅绘画还得传达一个对象的物体,而精美的书法只传达它自身的结构与线条美。

中国之毛笔,具有传达韵律变动形式之特殊效能,而中国的字体,学理上是均衡的方形,但却用最奇特不整的笔姿组合起来,是以千变万化的结构布置,留待书家自己去决定创造。

书法不独替中国艺术奠下审美基础,它又代表所谓“性灵”的原理。

中国书法发现了一切气韵结构的可能的姿态,而他的发现系从自然界摄取的艺术的灵感,特别是从树木鸟兽方面——一枝梅花,一条附着几片残叶的葡萄藤,一只跳跃的斑豹,猛虎的巨爪……没有一种自然界的气韵形态未经中国画家收入笔底,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者。

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一枝枯藤具有自在不经修饰的雅逸的风致,具有一种含弹性的劲力。

中国文人接触了这样的景物,他把这种神韵融会于自己的书法中。

他又可以从一棵松树看出美的素质,他把这种气脉融会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这些树木动物之所以为美,因为它们有一种对于波动的提示,常常充溢着饱满的气韵而千变万化,永远不会罄尽他的形态,易辞以言之,自然界的美,是一种动力的美,不是静止的美。

此种动力的美,方为中国书法的秘奥关键。

中国书法的美是动的,不是静止的,因为它表现生动的美,它具有生气,同时也千变万化无止境。

波动的动力原理,结果产生结构上的一种原理。

仅仅平衡与匀称的美,从未被视为最高之风格。

中国书法有一个原则,即一个四方形不宜为完全的四方形,却要此一面较他一面略高,左右相济;而两个平均的部分,其位置与大小也不宜恰恰相同。

这个原则叫做“笔势”,它代表动力的美。

其结果在这种艺术的最高范型中,我们获得一种组织上的特殊形体,它的外表看似不平衡而却互相调剂,维持着平衡。

是以中国书体,其顶头向一面斜倾者较之平顶者为可爱。

这样结构形式的最好模范为魏碑张猛龙碑,他的字体常有鸾凤腾空之势,但还是保持着平衡。

(选自《人生的盛宴》,有删节)

11.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书法是可以训练抽象的气韵与轮廓的艺术。

B.中国书法以毛笔为工具,书法家往往同时又是大画家。

C.中国书法笔画和结构的真味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D.中国书法美的关键在于其能够表达自然界的波动的美。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赵孟頫绘画山石如书法中之“飞白”,绘画树木有如书法中之纂体,这可以证明书法与绘画的同源。

B.作者将书法艺术与绘画之关系比作数学与工程学天文学之关系,这是强调书法在彰显气韵与结构上的纯粹性。

C.从自然界特别是从树木鸟兽摄取艺术灵感,发现一切气韵结构可能的姿态是中国书法具有生气又千变万化的原因。

D.作者认为魏碑张猛龙碑的字体常有鸾凤腾空之势,但还是保持着平衡,是中国书法“笔势”原则的最好模范。

1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书法的一个原则是要表现动力的美,而中国的毛笔正好具有传达韵律变动形式的特殊效能。

B.树木动物美在其往往充溢着饱满的气韵而千变万化,永远不会罄尽它的形态,能表现对波动的提示。

C.绘画比书法更难之处在于绘画需要传达一个对象的物体,而精美的书法只传达它自身的结构与线条美。

D.即使是一枝枯藤或者一棵松树,中国文人也能从中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并将其融会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14—15题。

杂诗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14.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二句描写“南国佳人”的美貌,使本诗赞颂的对象如花开灿烂,耀人眼目。

B.三四句写佳人的行踪,朝游长江之北,夕宿潇湘之滨,表现其不同凡响的举止。

C.五六句写世人接近佳人时,都自惭形秽,谁也不敢对她放声歌唱。

D.七八句是说时光流逝,佳人的容华难以久恃,寄寓了作者盛年时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15.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前四句的构思用语,约略可见曹植在写作上继承了以香草美人比喻贤能之士的传统。

B.作者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偶,注意练字和调色,显示了脱胎于民歌的文人诗的面目。

C.前人认为曹植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但本诗用语朴实,难说有骨气之奇。

D.本诗通篇设比,语短情长,自具一种爽朗自然之美,耐人回味。

三、(2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20题。

孙子吴起列传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

“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

“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

“刑馀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

“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

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

“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

“遂成竖子之名!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膑以刑徒阴见   阴:

暗中

B.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再:

第二次

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

客气

D.明日为五万灶      明日:

明天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赵急,请救于齐      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①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②门虽设而常关

D.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刑馀之人不可  ②夹道而伏,期曰:

“暮见火举而俱发”

③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⑤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⑥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⑤⑥D.②④⑥

19.下列对原文的相关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并帮助齐国取得重大的军事胜利。

B.在魏国攻打赵国时,田忌按孙膑所说趁机攻打魏国空虚的都城大梁,于是魏军果然去了邯郸,在桂陵与齐军交战,结果被打败。

C.“马陵道之役”的胜利,是在孙膑充分掌握敌我情况并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取得的。

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

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了后来才看到它的作用。

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5分)

译文:

(2)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5分)

译文: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氓》)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4)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5)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7)今者项庄拔剑舞,。

(《鸿门宴》)

(8),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18分)

一生只做一件事

池莉

从前,我外婆家屋后有一座大园子,园子里头长满花木蔬菜和中草药,芙蓉花、鸡冠花、桃树、垂柳、小白菜、香葱、车前草、鸡血藤等混长在一个园子里,引得蜂来燕往蝶飞蚓爬,使儿时的我玩得十分着迷。

从此,我一直心怀渴望,非常非常想养花种草,可就是没有自己的一寸土地。

十几年熬过去了,去年分得一套公寓,奔到阳台上一看,发现竟然留了养花槽。

于是一连好些日,提只篮子和小桶,四处挖湖泥。

在大大忙了一阵之后,花种上了,草也养上了,菜籽也撒上了。

然后,抱着肩来来回回欣赏,倒真是有一种了却了某个夙愿的感觉。

可是到了秋季,结果并不理想。

葡萄才结了几颗,花儿没有开几朵,从庐山植物园特意带回来的碗莲之类的也都死了。

怎么回事呢?

为此,我特意找了《花经》来读,读着读着,心中见亮。

合上《花经》,扔下花铲,淡然一笑,我不再养花了。

实际上,《花经》这本厚书我翻来覆去看的只是前面一小节:

序言。

序言里简洁地记叙了本书作者之父黄岳渊先生的一段经历。

黄岳渊先生在宣统元年的时候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时年将三十。

有一日黄先生想:

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该如何立人呢?

他想,做官要应付人家,做商呢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天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为人的根本,于是黄先生毅然辞官隐退。

他做什么呢?

他购田地十余亩,渐扩充至百余亩。

黄先生从此聚精会神,抱瓮执锄,废寝忘食,盘桓灌溉,甘为花木之保姆。

果然,黄家花园欣欣向荣,花异草奇,声名远扬。

每逢花时,社会名流裙屐联翩,吟诗作赋。

更有文人墨客指点花木,课晴话雨。

众人深得启示:

既混浊之世,百无一可。

唯花木差可引为知己。

据说,当时的文坛名人,周瘦鹃、郑逸梅等人皆为黄先生的花木挚友。

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己,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

这才叫做了人生一件事!

一件事要做好,岂能凭你心中有一点喜欢?

有一点迷恋?

三天浇点水,五天上点肥?

少年狂妄,自以为聪明。

把表面的一些由头借来,实际标榜自己为至情至性之人。

这也做做,那也试试,好听人评价个多才多艺。

近年来,国家大兴经济,文人纷纷“下海”,我也曾与人发议论说作家的智商是足够经商的。

最近,由读《花经》而获顿悟:

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政客们终生搞阴谋,商人们终生搞欺骗,情种终生搞爱情(比如贾宝玉),黄岳渊先生终生搞花草。

一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搞好一件事实在不容易。

用去一生搞好一件事,那也就够可以了。

世上不知有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总之,我是不敢再说文人经商之类的话了,也不敢再狂热地养花种草。

就连剪裁时装、研究烹调之类的兴趣也淡了下来,兴之所至,偶尔为之,拿得起,放得下,决不长期牵肠挂肚。

应该是不受诱惑的年纪了。

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写作——我这一生。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22.“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是就什么事情而言的?

作者要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4分)

23.联系前三段文字,分要点写出作者对种花草一事感情变化的过程。

(5分)

24.作者查看《花经》本是要寻找种花方法的,在序言中却写那么多黄岳渊先生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4分)

25.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写了“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感悟,而世界上的确又有好多人是多才多艺的。

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请简述理由。

(5分)

五、作文题

26.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世界上最著名的杂志之一《生活》的办刊核心是“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见证伟大的事件;去端详穷人的面孔和伟人的手势;去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人群、丛林和月亮的影子;去看人的杰作——他的画作、高楼和发现;看墙后的,看房内的;看危险的;看男人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去看并享受着快感;去看并震撼;去看并领悟。

生活中有太多的美丽、精彩、奇异和感动,你所看到的生活恰恰也在丰富充实着你的生活。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久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请以“去看”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在横线内填入一具体的词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你的感悟。

立意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30分)

1C2B3D4D5B6B7D8A9C10C

二、(15分)

11B12A(不是作者认为的,而是赵孟頫自己。

)13C(文中并没有比较书法和绘画的难易之别,只是客观地指出绘画和书法的差别。

)14、D解析:

A项,本诗以南国佳人自比,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不在于赞颂南国佳人。

B项,这两句是说“佳人”的迁徙不定,境遇不好,不是表现她的举止不凡。

C项,“薄”,作动词用,鄙薄,不看重的意思;“谁为”是“为谁”的倒置。

15、C解析:

本诗虽短,但仍具辞采华茂的特色,如以桃李状佳人容华,朱颜皓齿的互相映衬;本诗颇有悲伤之慨,而爽朗刚健正出于这种悲怆之中。

三、(22分)

16、AB项“再”应为“两次”;C项“客”应为“像对待客人一样”;D项“明日”应为“第二天”。

(3分)

17、DA组中,第一句中的“与”意为“和、同”,第二句中的“与”应为“结交”;B组中两个“于”,前者为“向”,后者为表比较的介词;C组前一个“而”表顺承关系,后一个“而”表转折关系;D项中两个“因”皆为“于是”。

(3分)

18、D①是孙膑自我界定的话,与军事才能无关;③是交代齐魏两国交战的情况;⑤是司马迁对“马陵”地理环境的客观叙述。

(3分)

19、B“去邯郸”是“离开邯郸”而不是“去了邯郸”。

(3分)

20、

(1)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

(5分)

(2)和他的轻骑兵一道,两日的路程并作一日赶,追击逃奔的齐军。

(5分)

参考译文:

齐国使者来到(魏国都城)大梁,孙膑以受刑囚犯的身份暗中求见齐使。

齐使认为孙膑与众不同,就私下用车把他载到齐国。

齐将田忌赏识孙膑,像对待客人那样对待他。

田忌屡次与齐国几位贵公子下很重的赌注赛马,孙膑见田忌的马的足力与对手的马匹相差不远,这些马匹分上、中、下三等。

于是孙膑对田忌说:

“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

”田忌相信孙膑的话对,就和齐王及各位公子下了千金的赛马赌注。

等到临近比赛,孙膑说:

“今天用您的下等马匹与他们的上等马匹比,用您的上等马匹和他们的中等马匹比,用您的中等马匹与他们的下等马匹比。

”双方赛马完毕,田忌一负二胜,终于赢得齐王千金。

于是田忌就把孙膑推荐给威王,威王向孙膑询问兵法,就拜他做了老师。

这以后,魏国进攻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兵。

齐威王要让孙膑担任统帅,孙膑推辞说:

“受过刑的人不可以(担此重任)。

”齐王于是让田忌担任统帅,而让孙膑担任军师,坐在有篷盖车中,为齐军出谋划策。

田忌要率领齐军到赵国去,孙膑说:

“理乱丝不可紧握拳头(使大力气),排解斗殴不可参与搏斗。

而应该抓住要害,攻击它的薄弱地方,那样它就会受到形势的阻碍和限制,自行解开。

现在魏赵两国交战,魏国的精兵必定全部用在国外,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您不如率兵快速直奔大梁,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的真正空虚之地,魏国就一定会舍弃赵国而前来自救,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下子解除赵国被围的局面,同时削弱魏国的力量。

”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魏军果然撤离了赵国都城邯郸,与齐军在桂陵打了一仗,结果齐军大败了魏军。

又过了十三年,魏与赵联合攻打韩国,韩国紧急向齐国求救。

齐王派田忌为将前往救韩,直奔大梁。

魏国大将庞涓听到了消息,就撤离韩国回头追击齐军,但此时齐军已奔西而去。

孙膑对田忌说:

“他们赵、魏、韩的军队一贯自视强悍勇猛而看轻齐军,齐军一直被认为胆怯;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既然魏兵认为齐兵胆怯,齐兵就伪装胆怯逃亡,诱使魏兵上当)。

兵法上说:

(一昼夜)追逐胜利于百里之外,(兵既疲累,供应也不及)这样,虽上将也难免受挫,(即使是追逐)五十里,士卒也只有一半能够到达。

让齐军进入魏地后筑供十万人吃饭用的灶,第二天筑供五万人吃饭用的灶,第三天筑供三万人吃饭用的灶。

”庞涓率军连追了三天,非常高兴,说:

“我本来知道齐军胆小,进入我国仅三天,齐军中的逃亡者就超过了一半。

”于是丢下步兵,和他的轻骑兵一道,两日的路程并作一日赶,追击逃奔的齐军。

孙膑估计庞涓的行程,傍晚将到达马陵。

马陵一带道路狭窄,道旁有许多障碍,可埋伏军队。

于是(派人)剥去一大树的树皮,露出白色木质部分,在上面写上:

“庞涓死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