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224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docx

玉山七一水库实习报告11资料

地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班级:

地质工程

姓名:

唐江涛

学号:

2011102510

指导老师:

唐春,杨普济

 

一、实习概述

1实习日期:

2015年5月15日-2015年5月30日

2实习地点:

上饶市玉山县七一水库

3实习目的:

(1)学会对地质工程的基本判别方法

(2)野外勘察、绘制地层剖面图、分析岩层关系

(3)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提高教学效果

(4)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

以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4实习仪器

罗盘,锤子

二、实习地区概况

七一水库位于玉山县城东北、信江上游主要支流之一金沙溪中游,距城16公里。

地理坐标:

东经118度16分,北纬28度49分。

东为少华乡棠梨山、茗坞村,南与双明乡大徐村毗邻,西为陶家山,北临紫湖乡。

实习地区为低山区和中部平原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上游接近北部怀玉山、三清山区,低湿多雾,昼夜温差大,高山气候较突出。

中游一带气候温凉湿润,下游与中部平原丘陵区相接,气候温和,光热充足。

降水以亚热带锋面气旋雨为主,为典型的江南梅雨。

七一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流域地形多山,东北高,西南低,山区性气候显著。

库区地质:

老虎滩以上为为奥陶纪、志留纪不透水岩石组成,其下分水岭两侧虽有卡斯特石灰岩现象,但多被不透水砂、页岩截断联系,成为库水向邻谷渗透的屏障,地下水均高于库水位。

  

流域地形:

流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河源分水岭高程搭1200米以上,河口高程仅为100米左右(均为黄海高程)。

坝址以上流域形状为叶形,平均宽度为7公里,最大宽度为12公里。

上游紫湖口至河源段,崇山峻岭,河谷两岸悬崖陡壁,相对高程150—400米,坡度60—75度;流域中游贲口至紫湖口段为浅山区,河谷两岸有断续平原,山脉走向零乱,相对高度50—200米,坡度约50—65度;坝址以下河谷显著开阔,两岸多为平原,有山脉也有高丘陵,相对高度在100米以内,坡度约为20—40度。

流域上游土层浅薄,多为紫色土,林

木茂盛,植被良好,耕地甚少。

中游多为沙壤土,植被稍次于上游。

下游以冲击土为主,耕地较多,是玉山县粮食地区之一。

流域地貌:

坝址以上,河床狭窄,呈“V”型,两岸台地不对称发育,为一壮年期河谷。

坝址以下,河床开阔平坦,漫滩和台地均很发育。

按成因类型及山的标高,本流域分为3个地貌单元:

(1)侵蚀低山区坝址以上,山峰毗连,绝对标高200—900米,相对标高150—500米。

山脉之分水岭走向:

北西—南东向,山坡高度一般40度左右。

坚硬岩石分布地区,坡度角达60度以上,常形成高山峰和陡岩峭壁,区内冲沟发育,一般冲沟垂直河流与构造吻合,且多呈“V”型。

本区石灰岩自北东—南西向,呈条带状不连续分布,喀斯特地貌颇为发育。

根据其出露形态,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地表型,主要以溶洞漏斗、幽谷、天生桥及喀斯特、洼地等形式出现;二是地下型,主要有溶洞及地下暗河两种形式。

溶洞内常有钟乳石和石笋出现。

老虎滩以上树木茂盛,植被良好,老虎滩至坝址一带树木稀疏,基岩出露良好,山顶及山坡均有残坡积层覆盖。

(2)侵蚀丘陵区主要分布于坝址以下,山丘低矮,山坡平缓。

绝对高程在200米以下,相对高程30—50米。

植被不佳,基岩裸露,极易风化和侵蚀,山顶光秃浑圆,水土流失严重。

(3)侵蚀堆积区主要有漫滩、台地洪积和冰水期堆积扇等形式,分布于沿河两岸反冲出口处,漫滩有沙砾石组成,高出枯水面0—1.0米。

台地分一级台地和二级台地,一级台地,台面平坦,微倾河床,上部为亚粘土,下部为沙砾石,高出正常水面3—6米,主要为农田分布地区;二级台地仅见于伯力坞西山坡附近,台面高出水面7—8米,与一级台地组成内迭台地。

山脉与水系

(1)山脉:

金沙溪流域分布诸山,均属怀玉山脉。

怀玉山脉,发脉于三清山,横贯县境西北部,是赣,浙,皖三省的天然屏障。

其支脉向东,南走向,沿库区分屹于金沙溪东、西两侧。

三清山位于县城东北,与怀玉一脉相连。

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为怀玉山脉最高峰,因与玉华、玉虚峰“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巅”,故名。

东、西、南三面分属玉山县三清,紫湖,南山诸乡境内,北麓与德兴皈大乡上分水,下分水,蜈蚣岭三个自然村交界。

大桥头岭三清山东南,紫湖乡大桥头(现为川桥村)之西,海拔高程553米,岭南有公路通往浙江省开化县境。

凰岗岭三清山东南,海拔高程720米,南通紫湖乡凤叶,北连紫湖乡川桥,程村。

葛仙公山又名石拂山,葛胜山,三清山之南,海拔919米,与毛坞尖对峙。

南接南山乡中蓬村,

白石桥村,北连紫湖乡干坑,仓坂村。

太甲山三清山之南,海拔966.7米,东至七一水库,西尽横街乡峡口,横跨2余公里,为怀玉山脉主要支脉之一。

据清乾隆《玉山县志》载,“伊尹奉太甲巡于此”,故名。

箬皮尖少华乡东面,海拔702米,因山产箬竹而名,东与浙江省常山县接壤。

少华山太甲山之东,少华乡驻地西北,海拔564米。

一山有少华寺而名。

棠梨山又名鹰背岗,太甲山之东,少华乡所在地,海拔293米,山下为七一水库管理局驻地。

2)水系:

流域主要河流为金沙溪。

金沙溪,又名“上干溪”,源于怀玉山脉主峰三清山东北麓的平家源,是玉山县境内五大河流之一,信江上游主要支流。

流域位置县城东北,地理坐标;东经118度02分—118度21分,北纬28度4分—28度59分。

流域西北以怀玉山脉与饶河流域相隔,东面以海拔901.4米的猴古尖与浙江省常山县分界,西面与武安山,玉琊溪毗邻,流域总面积501平方公里,县内流域面积457.3平方公里,七一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324平方公里,占全流域总面积的64.8%。

支流金沙溪源头及流域一带,山多峡谷,溪流纵横,水源丰富,主要支流有:

冰山洞水,源于三清山东麓,南流至金沙,注入金沙溪。

清乾隆《玉山县志》载为金沙溪之源。

贵人坑水,一源小横坑,一源中山源,北向南流,经干坑口流进大湾而入金沙溪。

柘坑水,源于源头,北向南流,经下柘坑,田棚至建设村注入金沙溪。

仓坂水,源出有三;北源八仙洞,称坪溪水;南源小葛岭北麓,经田坑源水。

八仙洞水北向南流至双溪口,与西向东流的坪溪水相汇后,东流经提坞至仓坂,又与南向北流的田坑源水汇合,再东流至张岭,注入库中。

干坑水,源出石佛山,西向东流,经干坑,大叶。

注入库中。

凤叶水,源出凤叶村龙潭,北向南流,经小叶至颜家,注入库中。

洞岩水,源出观音山,西南向东北流,经漏底至洞口,注入库中。

张源水,源出源头,北向南流,经张源,注入库中金沙溪水出七一水库后的主要支流有:

球川水,源出浙江省常山县球川,北向南流入玉山县境,经道塘至喻村,注入金沙溪下游。

竹枧水,源出常山县后弄,东向西流,入玉山县境,经梨园,沙岗洲,和尚亭,竹枧至外山,注入金沙溪下游。

樟木水,源出樟水,北向南流,经樟木,外出,注入金沙溪下游。

大岭脚水,源出太甲山,西北向东南流,经大岭脚,山塘,范家,注入金沙溪下游大塘水,源出范家,西北向东南流,大塘,大路边,注入金沙溪下游。

流向金沙溪自源头出谷后,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金沙,建设,紫湖口,该向南流,经张岭注入七一水库。

出库后,向南流经双明,喻村,外山,四股桥,十七都,至东津桥附近与甘溪(又名“古城溪”)汇合改向西流,在山头淤汇沧溪(又名“八都溪”)而入冰溪。

冰溪由东向西,沿县城流至十里山,与西向东流的玉琊溪汇合,同入信江。

全长66.5公里,主坝坝址以上46.4公里。

特征金沙溪自河源至紫湖口为上游,紫湖口至主坝坝址为中游,坝址以下为下游。

该河属山溪性河流,坡陡流急,平均坡降为3.78%,坝址以上平均坡降为5.87%。

河床多为卵石和砂,上中游少数

河段有岩石出露,河床较为稳定,多为峡谷河道,河宽20—60米,少有开阔的河谷滩地,河流蓄水能力较差。

坝址以下河床较平缓,河宽40—100米。

地层岩性:

本区出露地层有古代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石炭二迭系,中生代仅仅露出白垩系,新生代第四系,并有小型火成岩体侵入。

岩层分布特征如下:

中奥陶系,主要以黄绿,灰绿和古灰等色板岩夹薄层砂岩,厚度3000米以上,分布与库区上游的仓坂,冷水坑,大王山和盛家一带。

上奥陶系,为黄绿色砂岩夹薄层板灰绿色板岩,厚500—600米,分布于高桥-—小叶一带。

志留系,为深紫,暗灰浅绿色,灰绿和灰白色砂岩夹极少量薄层板岩和粉砂岩,厚700—800米,与奥陶系成角度不整合接触,主要分布于大岭,小叶和老虎滩一带。

泥盆系,仅出露中泥盆纪峡山系的灰白色石英砂砾岩和少量石英砂岩,厚80—100米,与志留系岩层呈不整合接触,与石英砂岩层成整合接触,由北东向西南呈带状分布于岭脚及球川之东南面。

下石炭系,主要为紫红,微红色砂质,泥质页岩,石英砂岩和砂砾岩,厚300—400米,分布较广,上至老虎滩,下至古塘。

中石炭系,主要为灰白,黄白和紫色石英质砂砾岩,细砂岩及灰白,黄绿,灰黑,紫色泥质页岩及炭质页岩,并夹有两层不厚的煤层,厚250—300米,与下石炭系及石炭二迭系成不整合及断层接触,分布于球川,路口,寸头,陶家山,扇山棚及坝址下游一带。

石炭二迭系壶天灰岩,为灰白,紫灰色灰岩,局部夹有紫红色薄层状泥灰岩,厚200—250米,与中,下石炭纪岩层是不整合及断层接触,构成白石桥——球川倒转向斜核部岩层,分布于白石桥,洞口,陶家山,少华山,路口与球川一带。

白垩系,为石灰质角砂岩(及底砾岩),粘土质页岩,粘土岩,凝灰质砂岩,凝灰岩及凝灰角砾岩等,出露面积较广,主要分布于水库以下丘陵区。

火成岩,常以规模不大的岩墙,岩盘和岩脉侵入于下石炭——二迭系以前的地层中,而以下石炭系最为常见,侵入体延伸方向为东北——南西,与主要构造带方向吻合。

区内所见岩体有三种:

(1)正常斑岩,多以岩盘产出,分布于主坝两岸山头及溢洪道一带;

(2)凝灰岩,以岩墙及岩脉产出。

主要分布于大桥坞和主坝右岸的灰岩中;(3)流纹岩,主要侵入于灰岩中。

第四系,为现代冰水堆积,冲积,洪积和坡积松散堆积物,其中冰水堆积层为黄红,土红色泥砾,及碎石间的空隙被红褐色粘土充填,具半胶结,见于溢洪道沿线至3号导水坝一带的鞍部及山顶,冲积,洪积及坡积层主要为砂卵石,亚砾土及亚粘土夹碎石,分布于河床,漫滩,台地及山坡上。

地质构造:

本区处于下扬子地槽浙西地向斜之西南端,北元靠近波阳地背斜,南部为华夏地块浙闽隆起区,为浙西地向斜和白石桥——球川倒转复向斜之内,因经历过强烈的旋回性地壳运动使岩层形成NE—SW和NW—SE强烈褶皱和断裂,以及相应发育的节理和壁理。

三、实习地区工程地质条件

1、主坝地质条件。

坝址处于溪峡谷最后端,两岸地形较对称,且覆盖物不厚。

组成岩石为下石炭纪沙砾岩与紫红色泥质沙质页岩互层及中石炭纪沙砾岩、石英岩与泥质碳质页岩。

其中沙砾岩、砂岩为矽质胶岩,性坚硬,力学性佳,而下中石炭纪之页岩性软,壁理发育,岩石多呈片状剥落。

露于地表之页岩性更差,在河床及河漫滩部位之坝基由5—7米之砂卵砾石组成,左岸面地段上部为粘土及砂卵砾石充填粘土,下部为砂砾石层,为该坝段的主要持力层。

2、坝基地质构造。

虽有喀斯特岩溶现象,然而岩层的抗压强度能满足土坝要求,同时,复层中无软弱夹层,岩基中的页岩,也因其与坚硬砂岩互层,被砂岩所阻,且倾向上游,风化层较薄,压缩系数少,不会形成软弱滑动面。

因此,主坝基础是稳定的。

3、副坝地质条件。

坝址地层因F逆掩断层影响,使之倒超复在石炭系地层之上,地基组成岩石,主要为志留系灰白、微红色砂岩、粉砂岩、页岩及中石炭系沙砾岩、页岩,部分坝段落于2—3米厚有淤泥粘土层中。

坝基和坝肩岩性软弱,风化严重,风化层厚,力学性差。

在构造上,位于倒转向斜南翼中,次一级违背斜之转折端稍偏南翼,岩层倾向下游,坝址落在F在逆掩层上段,且沿垭口有平摊断面通过,并延伸至库内少华山左侧。

四、实习区存在的问题

主坝址坐落于西固的尾部地段,且两岸相对较对称。

持力层为砾石层及黏土层。

是很好的持力层。

但是由于主坝址下面有大大小小的几条断层通过,性质是胶结良好的。

但是考虑到在蓄水的条件下,会增加一个静水压力。

而且在水的浸润条件下,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孔隙水压力增加,会减少岩体的承载力。

在水压力的作用下,岩体容易受压发生破坏,而且原来胶结良好的断层破碎带会在水压力的作用下变成胶结不好。

从而就会形成渗透的便捷通道,极可能会形成流沙,管涌等现象。

如果在坝体内形成横贯管涌的通道,水库的正常使用将会大打折扣。

此外,在水压力的作用下,岩体会沿着原有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剪切破坏的形式有一下三种,1、平面摩擦:

平面摩擦的结构面如层间错断面、扭性断裂面、滑动面等。

结构面的强度接近残余强度。

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沿着结构面发生破坏,属于蠕动滑移性质。

2、糙面摩擦:

这类现象的形成往往没有受到明显剪动的结构面,如张性断裂面、原生波状面。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对岩体破坏的影响:

1、膨胀强化机制:

岩体在受力过程中,扩容部位造成真空现象,是水压力迅速减低,然后岩体的强度就出现“膨胀强化”现象2、超孔隙水压力激发机制:

在岩石剪切破坏的过程中,由于孔隙水压力进入了拉张裂隙,并被充分饱和,如进一步是拉张裂隙压密,就会造成异常超孔隙水压力,它基本可以使有效应力为零,从而使岩体发生破坏。

3、水击机制:

当破裂扩容区与具有高水头的地表水体直接连通,由于地表水的迅速贯入,而后排水口不良而被堵塞,由此可以在强大的水压力下产生水击现象。

滑坡的概念: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

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

滑坡的分类:

根据滑坡体体积,将滑坡分为4个等级:

①小型滑坡:

滑坡体积小于10×104立方米;②中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104-100×104立方米;③大型滑坡:

滑坡体积为100×104-1000×104立方米;④特大型滑坡(巨型滑坡):

滑坡体体积大于1000×104立方米。

根据滑坡的滑动速度,将滑坡分为4类:

①蠕动型滑坡,人们作凭肉眼难以看见其运动,只能通过仪器观测才能发现的滑坡;②慢速滑坡:

每天滑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人们凭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滑坡的活动;③中速滑坡:

每小时滑动数十厘米至数米的滑坡;④高速滑坡:

每秒滑动数米至数十米的滑坡。

滑坡产生的原因:

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岩土类型:

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

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

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

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条件:

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

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

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

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滑坡的防治措施:

根据引起滑坡的因素、发展阶段和待征,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常用排水、削坡、减载、反压、灌浆、锚固、支挡等办法,使山坡趋于稳定,不发展到滑动阶段,或使滑动时间推迟,有利于转移人畜和设备,尽量减少滑坡造成的损失。

滑坡是公路尤其是山区公路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不良地质现象的存在,给道路、桥梁、隧道等建筑物的施工和正常使用造成很大的威胁。

为保证公路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作为一名公路工程技术人员,掌握有关识别、预防和整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实习区七一水库库区所遇到的几种不良地质现象作一分析、介绍。

沿河岸老滑坡体(图3)

在实习区沿河岸老滑坡体(见图3),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粗若地判断它的稳定性。

在实习区,我们可以看到,新滑坡提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马刀树和醉汉林,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迹象。

地下水位、页岩岩性、以及河流的冲刷是产生老滑坡体滑坡的主要原因,由于页岩处于地下水位以下,软化失稳,而产生滑坡。

通常,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易发生滑坡,水是滑坡产生的主要条件,绝大多数的滑坡都是沿饱含地下水的岩体软弱结构面产生的,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强度。

这就是实习区老滑坡体的形成的主要原因。

对于滑坡体的防治:

滑坡体的防治,贯彻以防为主,整治为辅的原则,整治滑坡的工程措施有很多,归纳起来分为三类:

一是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休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三是改善滑动带土石性质。

在滑坡体周围修截水沟;滑坡体上设置干枝排水系统江集旁引坡面径流于滑坡体外排出;整平地表,填塞裂缝和夯实松动地面,筑隔渗层,减少地表水下渗并使其尽快江入排水沟,此外还在盲沟、渗管、渗井,垂直钻孔等滑体内地下水的工程措施。

还要防止河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设置护坡,护岸,护堤在滑坡前缘抛石、铺设石笼等防护工程或导流构造物,以脚的土体免受河水冲刷。

修筑支档工程;因失去支撑面引起的滑动的滑坡,采用修筑支撑工程的办法,可增加滑坡重力平衡的条件,主要有抗滑桩、抗滑档墙、锚杆和锚固桩等。

边坡稳定性

在公路工程实践中,边坡稳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山区公路,经常需开挖边坡,开挖边坡边坡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改变,坡角出现剪应力集中带,坡顶与坡面的一些部位可能出现张应力区。

下列因素以边坡的稳定性不利:

边坡及其附近地段已有滑坡、崩塌、陷穴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

岩体边坡中有页岩、泥岩、片岩等易风化、软化岩层或软硬交互的不利岩层组合软弱结构面与坡面倾向一致或交角小于45度,且结构面倾角小于坡角

特别是夹有页岩、泥岩、煤层等软弱夹层的沉积岩边坡,在产状与边坡一段的情况下,易产生滑动,特别是同向缓倾边坡更易滑动,即使岩层倾角较小,也应注意塑流动蠕动变形。

此次的实习可以看见在公路上就有落石现象,所以,崩塌、落石等是有加以治理的工程,否者危及人生安全,对于崩塌、落石的治理无外乎就是喷锚支护,挂网喷护等。

对危岩体分析,选择合理的支护手段。

岩溶(喀斯特)现象。

岩溶地貌的观察和认识过程了解到:

当今社会岩溶地貌是一种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尤其是出露地表的岩溶地貌,大部分都开发成了旅游资源了。

在可溶性岩石分布的地区,岩石长期受水的淋漓、冲刷、溶蚀等地质作用而形成各种独特的地貌形态的地质现象称为岩溶,这种地质作用称为岩溶作用。

可溶性岩石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其中有一碳酸盐分布最为广泛。

碳酸盐类岩石在地表出露面积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4.3%,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湘西,鄂西等地区。

我们所看到的岩溶地貌也是以石灰岩为主的碳酸盐类。

在少华山的财神庙上方浮现了各种岩溶的形态,什么溶沟,落水洞,侵蚀漏斗等。

锯齿状的槽牙十分发育。

地表水沿岩石裂隙下渗过程中,溶解地表的岩石形成沟槽和溶沟,嵴状突起突起为石牙,但溶沟不断加深,石牙增长,可形成巨型石牙,称为石林在天梁风景区可见小规模的石林。

地表水沿裂隙下渗,溶解岩石所形成的与潜水面或地下溶洞相通的陡立溶洞深度可达100到200米。

形成落水洞。

分布于地表及浅处的碟或漏斗状的溶蚀洼地就是溶蚀漏斗。

其形成受到除受到溶蚀作用外,还受到重力和崩塌作用。

也在少华山附近出现较多。

溶洞在天梁风景去比较常常见,乌龙洞,好运通天洞,状元洞,观音洞都是天然岩溶地貌。

在潜水面的附近,地下水作水平方向运动,因此溶蚀作用沿水平方向发展,形成沿水平方向的地下洞穴。

岩溶地貌的发育条件比较特别,是在各种自然作用的条件下发育和发展起来的。

可溶性的岩石是岩溶地貌的必备条件和基础。

自然性的可溶性岩石主要有三大类:

碳酸盐岩(如石灰岩、白云岩)、硫酸盐岩(石膏)和卤化岩(氯化钠、氯化钾)类。

之后,我们在七一水库左岸寻找断层.褶皱并测量断层两边的岩层产状,且画出岩层产状图。

断层

1、断层的概念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地壳中的一个裂口或破裂带,而且沿着它相邻的岩体发生了运动。

断层长度变化很大,从几厘米至几百公里不等,两盘之间的位移量也可有这样大的变化。

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

它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百、上千千米。

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

2、断层的分类

根据断层线上原来相邻接的两点在断层运动中的相对运动状况可以将断层分类。

如果它们的运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那么这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

走向滑动断层又进一步分为右滑和左滑断层。

如果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面向断层,另一边的岩块向他左方滑动,那它就叫左滑断层。

之所以如此称呼,因为要追索被移动了的地表特征时,该人需沿断层线转向左边,才能在那一边找到与这边相对应的特征。

这种走向滑动断层也叫右旋或左旋、右行或左行断层,或统称走向断层。

加利福尼亚圣安德列斯断层是一条右旋断层或滑动断层。

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断层。

上盘相对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

当断层面倾角小于或等于45°,上盘相对下盘作向上运动时,叫冲断层,而若断层面倾角大于45°,则称逆断层。

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界于走向滑动断层和倾向滑动断层之间的,叫斜向滑动断层。

断层两盘之间的相对位移常被叫作断层落差和平错。

落差反映垂直位移,而平错反映水平位移。

以上所说的断层都有一个共同的运动特点,即在运动中两盘的构造保持着平行。

 

但也可以有这样的断层,相邻两盘块体之间发生了扭动、转动,这样的断层被称为旋转断层或剪状断层。

3、断层发生的原因

是什么力量倒置岩层断裂错位呢?

原来是地壳运动中产生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岩层本身的强度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而形成的。

岩层断裂错开的面称断层面。

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时,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常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庐山、泰山等。

而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时,形成地堑,即狭长的凹陷地带。

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和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都是地堑。

断层对地球科学家来说特别重要,因为地壳断块沿断层的突然运动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科学家们相信:

他们对断层机制研究越深入,就能越准确地预报地震,甚至控制地震

4.如何判定断层,一般的,如果两边植被希少,中间植被多,说明是断层,因为有断层泥,所以植被多

老师紧接着带着我们来到了七一水库,告诉我们大坝的右岸有一处房屋发生了大断裂。

让班长们交了门票就让我们进去了。

老师交代了任务,我们仔细观察了房屋并在下午得出了以下结论。

内容:

根据目测分析房屋的长度约15米,宽为7.5米,高6.5米,则其占地面积120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