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455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docx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习资料

2021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提分干货大放送

 

《综合素质》干货汇总

既然要复习,那总得有点学习资料吧,别急,科一干货都为大家汇总了,强烈建议收藏

复习起来吧!

(一)教师职业理念

1.重要考点归纳

01教育观(记忆口诀:

全体面创个)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02学生观(记忆口诀:

王官人不差钱)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尊重学生、讲民主。

03教师观

教师角色的转变(记忆口诀:

三者一开放)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记忆口诀:

在教学中与学生、自我、同事的关系)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04教学观(记忆口诀:

人生过客)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05评价观(记忆口诀:

许三多过目不忘)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2.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

(注:

下文呈现的答题模板中的“第二步”因涉及内容较多,故单独以文字版呈现)

(1)教育观答题思路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

+材料分析

②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材料分析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材料分析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材料分析

注意:

教育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优先答素质教育,不够4点可外借学生观、教师观。

(2)学生观答题思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有潜力的。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材料分析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个体差异性。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材料分析

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材料分析

注意:

学生观有两个版本,答“两独一发展,”“万人差钱”都算对。

(3)教师观答题模板

 

【教师角色的转变】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材料分析

②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不能只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引进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材料分析

③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材料分析

④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改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

+材料分析

【教师行为的转变】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教学相长。

教师要做到尊重并欣赏,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材料分析。

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引导不仅包括学习方面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方面。

+材料分析

③在对待自我上,教师应注重反思和终身学习。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终身学习是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

+材料分析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应加强合作。

教师要与注重和其他教师和合作,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相互配合。

+材料分析

(二)教育法律法规

重点法条

重点法条出题频率最高,大家要优先掌握,但也不是所有法条都要记得滚瓜烂熟,具体要掌握哪些已经为大家归纳好了,快来看吧!

《教育法》常考法条

 

《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母法,其余教育法律法规都是依据母法来制定,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育法》中最最重要的就是第43条,受教育者的权利,“动物凭证申钱奇”,往往会出现理论类、判断类、情境类的考题,需要小伙伴重点掌握。

常见考法如:

学生对学校的处分不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以下不属于受教育者权利的是?

王老师不让成绩差的小华参加课外活动,侵犯了受教育者的()权利?

除此之外,在第9章法律责任部分也涉及到很多违规行为的处理,同样不需要大家死记硬背,牢记口诀“内分外罚”即可,对内部人员是行政处分,外部人员是处罚。

《义务教育法》常考法条

 

《义务教育法》主要针对小学和初中的教育,重点掌握义务教育的性质、年限如第2条及法律责任的内容。

关于法律责任的处理和《教育法》的处理一致。

 

只要你发现行为不合理,如口诀都是“内分外罚”。

《教师法》常考法条

 

《教师法》常考的主要是第7条教师的权利,第8条教师的义务。

权利口诀:

教学科研评成绩,进修管理获报酬。

义务口诀:

为师教学高水平,关爱教育止侵犯。

权利和义务一定要注意选非题,如:

以下不属于教师权利/义务的是?

《未成年人保护法》常考法条

 

《未成年保护法》主要掌握四个主体的保护:

家庭、学校、社会、司法。

 

考查的方式主要是让你判断题干中属于哪类保护,或者根据具体法条让你判定属于哪部法律。

2.次重点法条

和高频重点法条相比,次重点法条出现频率不高,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该看也得看。

大家可以通过多刷题、整理错题本的方式加深知识点的记忆。

来,我们接着康康这部分的重点: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常考法条

 

重点在于区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这里不得不开车了,区分的口诀:

多人多次多运动!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常考法条

 

这部分主要是重点区分哪些学生伤害学校需要承担责任,哪些不用承担责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判断。

 

学校承担责任:

学校未履职尽责、教师有错。

学校不承担责任:

已尽职尽责、天灾人祸、对抗性、风险性体育竞赛、节假日期间。

《宪法》常考法条

《宪法》这部分的内容是新增的考点,难度较大,但好在就出1-2道单选题,主要考查国家的制度、国家机关的职责、公民权利。

(三)教师职业道德

1.重要知识点归纳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

①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②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③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④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⑤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⑥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材料分析题答题思路

 

①体现了(违背了)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作为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材料分析

②体现了(违背了)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教师应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材料分析

③体现了(违背了)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应该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心,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材料分析

④体现了(违背了)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实施素质教育;对待学生要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材料分析

⑤体现了(违背了)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⑥体现了(违背了)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材料分析

注意:

凡是老师违背了的内容都要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四)文化素养

01中国古代历史

(1)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

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

(1)母系氏族:

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2)父系氏族公社:

龙山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

(2)上古神人

1.盘古氏——开天辟地

2.有巢氏——建造房屋

3.燧人氏——人工取火

4.女娲氏——补天造人

5.伏羲氏——八卦

6.神农氏——发明农耕;尝百草;炎帝;农业、医药之祖

7.轩辕氏——黄帝

(3)中国古代著名以少胜多战役

1.牧野之战:

武王伐纣,中国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2.巨鹿之战:

项羽伐秦

3.官渡之战:

三国时期,曹操、袁绍

4.赤壁之战:

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

5.淝水之战:

东晋,苻坚、谢玄

(4)中国古代重要变法

1.李悝变法:

魏国——最早变法。

2.《法经》:

魏国李悝,第一部比较系统地成文法典。

3.商鞅变法:

秦国——最彻底变法,持续时间最长。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建立县制;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4.吴起变法:

楚国。

5.王安石变法:

北宋。

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疫法、方田均税法。

6.一条鞭法:

明朝。

张居正。

7.戊戌变法:

清末。

戊戌六君子。

(5)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

《春秋》、有教无类、德治、仁孟子:

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荀子:

性恶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道家老子:

无为、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庄子:

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庄周梦蝶、庖丁解牛

3.法家韩非子:

法术势结合

4.墨家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5.兵家孙子:

《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兵书孙膑:

田忌赛马、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6.杂家吕不韦:

《吕氏春秋》。

一字千金。

 

02中国近代史

抗日战争时期重大战役

 

03中国现代史(建国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1950年至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

1950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

1953年抗美援朝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971年10月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04地理大发现

1.迪亚士:

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

2.哥伦布:

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发现美洲。

3.达·伽马:

发现到印度的新航路。

4.麦哲伦:

完成了环球航行。

05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火索:

萨拉热窝谋杀事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战

起点: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1.《开罗宣言》:

中、美、英,庄严声明:

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全部归还中国。

2.《德黑兰宣言》:

美、英、苏,中心议题是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问题。

3.《雅尔塔协定》:

决定成立联合国。

4.《波茨坦公告》:

中、美、英,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并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06科学素养

(1)科学技术奖项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赵忠贤——低温超导体屠呦呦——青蒿素

2.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

1968年,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

(2)中国医学成就

1.《神农本草经》:

最早的药物学著作,成书于东汉。

2.《黄帝内经》:

最早的医学典籍,出自西汉时期。

3.《诸病源候论》:

隋朝,巢元方,我国第一部详论疾病的病源和症状的著作。

4.《千金翼方》:

唐代,孙思邈,首创复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5.《唐新本草》:

苏敬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6.《本草纲目》:

明朝,李时珍著。

7.《伤寒杂病论》:

东汉时期张仲景(医圣)著作,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8.东汉建安三神医:

华佗(外科圣手,五禽戏、麻沸散);张仲景(医圣,坐堂);董奉(杏林春暖)。

9.扁鹊:

春秋战国,医祖。

“望闻问切”四诊法。

(3)中国农学综合成就

1.《齐民要术》:

贾思勰著。

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2.《农政全书》:

徐光启著。

系统总结了明代以前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是传统农业生产的集大成之作。

3.《梦溪笔谈》:

北宋,沈括著。

以笔记形式,纵论政治、军事、历史、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个领域,是作者对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成就的总结。

4.《天工开物》:

明末宋应星所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5.《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类书。

6.《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丛书。

(4)世界近现代物理成就

1.伽利略:

改进望远镜。

“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之父”及“现代科学之父”。

2.牛顿:

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富兰克林:

发明了避雷针,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

4.罗蒙诺索夫:

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的雏形。

5.伦琴:

发现了X射线,被授予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6.爱因斯坦:

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

7.爱迪生:

美国发明家。

1875年发明声波分析谐振器。

1879年发明高阻力白炽灯。

1888年发明长筒型留声机。

1919年研制出了蓄电池。

1912年发明了“有声电影”。

8.普朗克:

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

(5)世界近现代天文成就

1.哥白尼:

日心说即地动说的创立人。

2.开普勒:

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天空立法者”。

3.哈雷彗星:

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从地球看见的短周期彗星。

4.莱特兄弟:

首创了让固定翼飞机能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

5.苏联航天: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加加林是世界第一名航天员,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6.美国航天:

阿波罗计划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

阿姆斯特朗是世界上第一个登陆月球的地球人。

(6)重要历史著作

1.《尚书》: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2.仲康日食:

又称书经日食,是发生于夏朝,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

3.《春秋》: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

4.《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

5.《国语》: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6.《战国策》: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7.《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正史”,作者司马迁。

8.《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书,作者班固。

07唐宋文学

(1)唐诗

1.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诗仙: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3.诗圣: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4.诗魔: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新乐府运动”。

5.诗鬼:

李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6.诗豪:

刘禹锡,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

7.小李杜:

杜牧和李商隐,晚唐的诗人代表。

(2)宋词

1.苏轼:

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

2.秦观:

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

3.李煜:

《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是其代表作。

4.柳永:

柳三变,婉约派词人。

5.李清照:

婉约派兼得豪放派。

6.辛弃疾:

豪放派,第一次把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带入词的歌唱里来。

7.陆游:

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8.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08中国近现代文学

1.鲁迅: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郭沫若:

《女神》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3.茅盾:

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

《春蚕》、《秋收》、《残冬》等

4.老舍:

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5.曹禺: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6.巴金: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7.戴望舒:

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被称为“雨巷诗人”。

09中国古典名画

1.《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

2.《步辇图》——唐朝,阎立本。

3.《天王送子图》——唐朝,吴道子(画圣)。

4.《唐宫仕女图》——唐朝,张萱、周昉。

5.《五牛图》——唐朝,韩滉。

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6.《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

7.《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8.《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

9.《秋风执扇图》——明代,唐寅。

10.《百骏图》——清代,郎世宁。

(五)写作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作文文体以议论文为主,议论文属于万能文体,容易掌握,基本结构为:

首先提出问题(引出话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或者总结分论点),建议写6到8自然段。

了解了文体和基本的写作框架还不行,要想得分高,作文立意一定不能偏。

立意即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说是中心论点,一个好的立意是文章的灵魂,也是取得的重要依据。

立意好,文章逻辑清晰,一目了然;立意不好,作文离题,分拿不到。

那么如何进行立意呢?

这里就来给各位小伙伴介绍几种立意的基本方法。

1.抓关键词句法

通过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以此来进行立意。

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句格言: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从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找关键词。

听见了,忘了;看见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

第二,找逻辑关系。

这三对词语是因果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结果。

第三,解析关键词的含义。

结合“教育角度”提炼出引申义、比喻义:

听见了,忘了;看见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

引申到教育角度,就是闻、见、做。

闻和见的统一,便是知,做是指行动、实践。

本文立意,知行统一,重于行之。

第四,立意。

(1)“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知行合一,重于实践”;

(2)“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3)知行统一,重于行之;(4)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践。

2.主体分析法

通过对材料中的主体做法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立意。

示例: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戴维是英国皇家学院的爵士,在科学上曾有过重大发现。

有人要戴维填表列举自己对科学的贡献,戴维写的是:

“最大的贡献——发现法拉第。

”法拉第原是一名书籍装订工,没上过大学。

戴维发现他的才能,让他做了自己的助手。

法拉第后来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练习实际,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不少于1000字。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抓主体。

戴维,法拉第。

第二,找做法。

戴维:

在科学上曾有过重大发现,发现法拉第,让他做了自己的助手。

法拉第:

是一名书籍装订工,没上过大学,但是有才能,戴维发现他的才能。

第三,引申义。

法拉第是人才但是如果没有戴维发现他,他最终只能是一个装订工。

第四,立意。

(1)人才需要“发现”;

(2)人才需要发现,更需要培养和扶持。

3.明辨关系法

有些材料可以根据关键字之间的关系进行立意。

示例:

苏格拉底说:

“快乐就是这样的,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其的时候突然来访。

培根说:

“外在的偶然因素经常影响人的命运,但人的命运主要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不少于800字。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抓字眼。

快乐突然来访;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二,找关系。

快乐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三,立意。

要主动地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大家在看到作文题目时,可以用以上几种方法明确立意,进而完成文章。

 

以上就是科目一的考试重点内容啦!

备考中,小伙伴也不要小瞧了科目一哦!

安心备考,才能高分稳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