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2632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docx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精华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

2020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4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课程总成绩=形成性考核×50%+终结性考试×50%形考任务1题目1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预程度不同,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选择一项:

对题目2以农田为中心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养殖业一般比较发达。

选择一项:

错题目3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是()。

选择一项:

d.森林生态系统题目4农—果模式主要是以多年生的果树和农作物如粮食、棉花、瓜果、蔬菜等间作。

选择一项:

对题目5群落在演替的进程中最后到达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或顶级群落。

选择一项:

对题目6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物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

选择一项:

错题目7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的是()。

选择一项:

c.玉米题目8农业生态系统是()。

选择一项:

b.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高题目9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为()。

选择一项:

a.石化农业题目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选择一项:

a.生物圈题目11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同时养殖在一个水域,容易发生竞争而导致减产。

选择一项:

错题目12人工控制系统是人类施加给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和影响的总称,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标志。

选择一项:

对题目13内因演替是指推动群落演替的因素来源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

选择一项:

错题目14所有替代农业都具有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

少用或基本不用化学品;

依靠(),特别是依靠生物本身的功能。

选择一项:

c.自然过程题目15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

选择一项:

b.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特点题目16人工辅助能的投入是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最重要区别。

选择一项:

对题目17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选择一项:

c.互利共生题目18一种完全不使用化学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也不使用生物工程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是()。

选择一项:

a.有机农业题目19下列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生产者的是()。

选择一项:

c.小麦题目20生态系统=生物群体环境+生物群体及其全部关系选择一项:

对形考任务2题目1农业生物多样性可分为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农业景观多样性、农田生物物种多样性、农业种质资源与基因多样性几个尺度水平。

选择一项:

对题目2利用温室或塑料大、中、小棚等设施栽培蔬菜、花卉及进行反季节栽培,都属于种群密集型时间结构。

选择一项:

错题目3农业生态系统时间结构的类型包括种群嵌合型、种群密集型和人工设施型。

选择一项:

对题目4桑基鱼塘模式大多数分布在我国河北、山东地区。

选择一项:

错题目5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亦即农、林、牧、渔、副结构。

选择一项:

错题目6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与牧业的关系可概括为3种类型:

供求关系、连锁关系和限制关系。

选择一项:

对题目7为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在病虫害防治时禁止使用农药。

选择一项:

错题目8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作用。

选择一项:

对题目9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选择一项:

对题目10水稻和旱稻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条件不同而分化形成的生物生态型。

选择一项:

错题目11根据环境范围的大小分类,环境可分为(从大至小排列)()。

选择一项:

c.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生境、微环境、体内环境题目1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

选择一项:

c.光题目13生活型是着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划分的,是()的分类单位。

选择一项:

d.种以上题目14“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的主张说的是()。

选择一项:

b.最低因子定律题目15以下生态因子中属于生存因子的是()。

选择一项:

a.水题目16每个生物种群都处于一定的营养级,以下处于第一营养级的是()。

选择一项:

a.牧草题目17草原上的“草→羚羊→老虎”食物链属于(  )。

选择一项:

a.捕食食物链题目18将捕食性天敌引入食物链这一环节属于()。

选择一项:

d.减耗环题目19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滋泥”指的是()。

选择一项:

b.食物链题目20以下食物链中,属于寄生食物链的是()。

选择一项:

c.大豆→菟丝子形考任务3题目1当工业辅助能投入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时,再继续大量投入,其能量效率有增加的趋势。

选择一项:

错题目2地球上的水以液体、固体和气体三种形态存在。

选择一项:

对题目3固氮作用有2种途径:

工业固氮和生物固氮。

选择一项:

错题目4氮肥施用过量的农产品水分含量高,固体物少、口感差,但是不易腐烂、货架寿命长。

选择一项:

错题目5地质大循环具有周期长、范围大,影响面广等特点,属于开放式的循环。

选择一项:

错题目6秸秆还田或者施用草木灰是农业生态系统钾素再利用的主要途径。

选择一项:

对题目7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率平均约为()。

选择一项:

d.1/10题目8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区别是()。

选择一项:

a.人工辅助能投入题目9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

选择一项:

d.限制因子定律题目10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选择一项:

d.太阳能题目11以下生物不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

选择一项:

b.奶牛题目12磷元素从植物有机体直接归还土壤,被微生物分解后,再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循环属于()。

选择一项:

b.生物小循环题目13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是(  )。

选择一项:

d.土壤—植物—动物—土壤题目14生物小循环的特点是()。

选择一项:

a.范围小,时间短,开放式循环题目15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而在生物体内浓缩和富集的现象称为()。

选择一项:

d.生物浓缩题目16有害物质的富集使人类受害最大,这是因为()。

选择一项:

a.人处于食物链的终端题目17生态金字塔有3种基本类型:

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选择一项:

对题目18间作套种和立体种植等措施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初级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选择一项:

对题目19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一般可分为两大部分:

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

选择一项:

对题目20将现代信息技术等用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调控,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提高太阳能和人工辅助能的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选择一项:

对形考任务4题目1农业资源是绝对无限性与相对有限性的统一。

选择一项:

对题目2利用瓢虫、蜘蛛、食蚜蝇、草铃等可以防治小麦蚜虫和棉花蚜虫。

选择一项:

对题目3配方施肥技术包括“配方”和“施肥”两个程序。

选择一项:

对题目4生产有机食品对原料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要严格按照有机食品加工标准进行生产。

选择一项:

错题目5稻鱼轮作是指养鱼和种稻在时间上分开,即种稻时不养鱼,养鱼时不种稻。

选择一项:

对题目6常用的农业生态系统诊断方法包括物流和能流分析诊断法、指标诊断法2种。

选择一项:

错题目7一条河流,当有少量污染物进入时,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自我调节功能达到净化,河水依然清澈。

选择一项:

对题目8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可采用单指标评价方法和综合指标评价方法。

选择一项:

对题目9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居世界()。

选择一项:

d.第三位题目10()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

选择一项:

a.农业面源污染题目11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

选择一项:

c.动态平衡题目12以下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选择一项:

b.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题目13以下属于土壤培肥生态工程的是()。

选择一项:

d.秸秆还田技术题目14下列是中国生态农业特点的是()。

选择一项:

d.劳动与技术密集题目15以下关于稻田养鱼主要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只可以获得高的经济效益题目16有机农业生态工程首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是()。

选择一项:

d.选择环境良好的生产基地题目17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态系统属于()措施。

选择一项:

d.输入输出调控题目18光、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属于()。

选择一项:

d.自然调控题目19一般来说,发育越是成熟的生态系统,越容易达到平衡。

选择一项:

对题目20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构成了“四大阶梯”。

选择一项:

错实训任务(五选一)实训1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调查作业实训2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作业实训3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作业实训4农业资源及其利用现状调查作业实训5农业生态系统技术现状调查和分析作业实训任务1实训1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调查作业一、目的意义本实验把农户作为农业生态系统调查研究的对象,通过调查若干农户,分析农户所在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整与设计的初步方案。

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由一个个农户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现状,并能提出初步发展规划。

二、实验性质和学时1.实验性质:

选修2.实验学时:

6学时三、方法与步骤

(一)农户调查1.调查内容

(1)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势、地形、土质、地下水位、气候条件及特点(包括光热水变化规律极其生产潜力、主要气象灾害等)。

(2)生产条件农户庭院面积、人口、庭院设施种类、数量、承包的土地面积、类型(山、水、田、林等)劳力、畜力、机械、灌溉条件等。

(3)经济状况庭院经营收入、大田经营收入、年总收入、人均纯收入、人均粮、棉、油、肉、蛋、蔬菜、水果等数量、生活水平等状况。

(4)生产经营状况庭院生产经营类型、规模、产品种类、数量、投入资金额、各类经营产值、纯收益、大田生产经营类型、规模、产量、产值、主要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经验、主要病虫草害的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大田生产投入情况及效益。

(5)市场调查农户所生产经营的各类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状况及市场对其它产品的需求状况。

(6)农户各成员的知识水平、技术特长、生产经验等。

(7)农户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庭院和大田两方面)。

2.调查方法

(1)搜集资料通过农户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领导部门、技术部门、市场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等有关部门收集:

①当地气象资料;

②农业区划资料;

③市场行情;

④水文地质资料;

⑤土壤普查资料。

(2)农户调查①选户:

选择庭院和大田生产都有一定规模,并取得一定效益的有代表性的农户进行调查;

②调查:

通过对庭院和大田实地察看、测量、和农户座谈取得第一手资料;

③对调查资料及时整理并填入调查表中(见附录),如有遗漏或不清楚,应设法补充,力求资料的完整性。

(3)统计与初步分析在上述调查整理的基础上可进行初步统计和简单分析,并记录对该农户的印象和评价意见。

(二)农业生态系统设计1.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1)需求原则

(2)提高系统的总体功能和综合效益原则(3)相宜性原则①农业生态综合经营项目的多少、规模的大小以及可能实现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大小等,应当与农户所拥有或可供其支配、使用的各类生产要素相适应,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以发挥各业的潜在优势和现实优势。

②要与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产销对路。

③要与农户的具体情况,如劳力、资金、技术水平、文化程度、管理能力相适应,即要“因户制宜”。

(4)合理利用空间、时间的原则,在庭院内实行立体开发,充分利用地上、地面、地下各层空间;

在大田中也要进行立体开发,充分利用各层空间的光、热水、土资源,同时还要在时间上合理安排,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多次、充分而有效的利用,保证再生产的节奏与连贯。

(5)综合经营原则,在不违背相宜性原则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多种经营,保持农户收益的稳定增长。

(6)结构应具有较强的调节机能,保证农户的整体生产力在各种条件下都比较稳定。

2.设计内容

(1)总体设计根据农户的自然和经济条件以及各方面的需要确定庭院和大田的生产经营方向、规模,并在两者之间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使它们相互联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生产经营潜力,提高农户的整体生产经营水平,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①确定大田生产经营结构根据农户的经济实力、生产条件、生活需要、生产任务、市场需求价格、大田土壤肥力、农作物产量、庭院能提供的肥料数量、化肥、农药供求等,确定大田作物生产的种类和比例。

②确定庭院生产经营结构根据农户的经济实力、生活需要、市场情况、劳动力素质、技术特长、庭院环境、设施、大田产品种类和数量确定庭院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类型和规模,以充分利用庭院空间,现有设施,提高庭院生产的经济效益,美化庭院生活环境。

③对庭院和大田生产进行综合平衡,使两者密切配合,协调发展。

(2)部门设计主要分为庭院和大田设计。

①庭院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平面设计;

垂直设计;

时间设计;

食物链设计。

②大田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种植制度设计,包括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及配置、确定复种方式、轮作方式及配置,间混套作方式及配置;

养地制度设计及其它配套措施。

依据种植制度,确定土壤耕作制、灌溉制、农田防护林、病虫草害防治、作物品种类型组合等。

3.方法步骤

(1)对农户现有的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评价。

①现有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是否合理?

②农户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是否合理?

③农户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如何?

④各种产品能否满足需要?

⑤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

⑥增产潜力多大?

障碍因素是什么?

(2)进行需要和可能的分析计算农户的养分平衡、水分平衡、资金产投比、能量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等。

(3)确定农户生产经营的目标主要目标有:

总产量最高;

经济效益最大(如产值、净产值、纯收益最大);

总生产成本最低;

资源利用率最高;

生活环境优美。

(4)运用经验法,优化法进行农业生态工程设计。

(5)空间配置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各种生产要素在庭院和大田内合理安排,并绘制平面分布图。

(6)可行性论证对资源利用效益、产量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进行可行性分析。

(7)编写设计说明书①基本情况。

②粮、棉、油、肉等各方面的需求指标。

③农业生态工程设计(庭院、大田)方案。

④实施设计方案的措施。

(三)调查方案通过对某农户进行调查,对其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调整与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

一、典型农户调查户主姓名省市县乡村1.自然条件温度:

年平均气温℃,无霜期天,≥0℃积温,≥10℃积温,各月平均气温。

光照:

平均年日照时数小时,日照百分率%,年太阳总辐射量千焦耳/cm2。

降水:

平均年降水量毫米,各月平均降水量毫米。

水资源:

灾害:

旱灾频率%,旱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

涝灾频率%,面积占耕地面积的%。

盐碱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

病虫害频率%,占耕地面积%。

2.生产条件庭院面积公顷,住房面积m2,承包耕地面积公顷,林地面积公顷,果园面积公顷,水面面积公顷,其它面积公顷。

耕地中水田面积公顷,旱地面积公顷,水浇地面积公顷。

土壤:

类型①②③④,质地①②③④,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mg/kg,速效氮含量mg/kg。

灌溉水来源:

井灌%,地下水灌%。

肥料:

有机肥施用量m3/公顷,质量。

化肥用量:

氮肥公斤/公顷,磷肥公斤/公顷,钾肥公斤/公顷。

人口劳力:

总人口人,劳动力人个,劳均耕地公顷/劳力,劳均林地公顷/劳力。

畜力:

役畜(牛、马、骡、驴)头,每头役畜负担耕地面积公顷/头。

动力:

大中型拖拉机台,马力,小型拖拉机台,马力,每台负担耕地面积公顷/台。

大小型农具台。

能源:

生活用燃料结构:

秸秆%,煤%,薪炭%,其它%。

生活用电千瓦.时,农田用电千瓦.时/公顷。

秸秆利用结构:

燃料%,饲料%,直接还田%,其它%。

农药用量(纯):

公斤/公顷。

庭院设施:

日光温室公顷,沼气池m3,猪舍m2,厩棚m2,鸡舍m2,兔舍m2,鱼池m2,其它m2。

3.社会经济条件位置,交通状况。

收入来源:

庭院经济收入元,占总收入%,其中:

种植收入元,占%,加工收入元,占总收入%,贮藏增值元,占总收入%。

大田生产经营元,占总收入%,其中,粮食作物收入元,占总收入%,经济作物收入元,占总收入%。

年总收入元,人均纯收入元。

需要:

粮食公斤,口粮公斤,人均公斤,饲料粮公斤,商品粮公斤,国家征购任务公斤,种子公斤;

其它用粮公斤;

食油公斤,人均食油公斤;

棉花公斤,人均棉花公斤;

肉公斤,人均肉公斤;

奶公斤,人均奶公斤;

蛋公斤,人均蛋公斤;

果品公斤,人均果品公斤;

蔬菜公斤,人均蔬菜公斤。

各种产品市场价格:

各种生产资料价格:

4.庭院生产经营现状种植业:

①,数量,②,数量,③,面积m2,④,面积m2,⑤,面积m2。

养殖业:

役畜头,肉牛头,奶牛头,猪头,羊只,鸡、鸭只,兔只,鱼尾,其它头(只)。

加工业:

种类,产品,数量。

食用菌生产:

种类,产量公斤。

5.大田生产现状肥料施用状况调查表项目标肥折养分备注(kg/公顷耕地)NP2O5K2O有机肥化肥氮肥磷肥钾肥豆类作物绿肥饲料作物秸秆其它123合计水分状况:

年降水量毫米;

灌水量:

水浇地毫米;

水田毫米。

7.主要生物种类和品种。

8.能量多级利用状况。

9.对农户的印象及评价意见。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查报告在农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农户所在自然村(或者所在区域)农业生产现状,形成报告,并撰写农业生态系统的规划的报告。

一般包括的内容如下:

1.自然条件:

包括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温度、年极端温度、日照时数、太阳辐射量、无霜期等。

2.土地资源类型:

包括山坡地、丘陵地、平地、水田、水域、滩涂地。

3.土地使用状况:

包括耕地面积、林地面积、草地面积、园地面积及其它用地。

4.社会条件:

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受教育现状、农业人口数量、劳动力数量、农业机械化条件、交通现状、距周边市场距离、农业用电情况、化肥用量、农药用量、农村能源现状(沼气、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电能)。

5.农业生产现状:

种植业结构、牧业结构、林业结构。

6.农村经济现状:

农业、工业、加工业、副业、渔业现状。

7.农业生态系统发展规划报告提纲:

①农业结构调整:

种植业结构、畜业结构、林业结构、农林牧结构。

②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方向。

③农村市场环境建设。

④农村科技推广及教育体系建设。

⑤投资基础环境及设施建设。

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三、作业:

选择典型村庄及农户作实地调查,根据提供的格式完成报告。

实训2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作业一、目的意义1.学会农业生态系统投入能结构和产出能效率分析和计算,分析各种能量流之间的关系;

2.从能量角度评价系统的基本情况,为改善系统投入能结构和建立新的农业生态系统提供依据;

3.了解常用的能流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法、输入—输出法和过程分析法等。

二、实验性质和学时1.实验性质:

必修2.实验学时:

3学时三、方法和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和系统的边界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独的一个农田系统、林木系统、畜禽系统或鱼塘系统。

也可以是一个由作物、畜禽、林木、桑园、茶园、果园、鱼塘等亚系统构成的完整的农业生态系统。

系统的边界可以是国家、省、地、县、乡、村的自然疆界(道路、田埂、沟渠、河流、分水岭等),或者是占有的田地、山场和边界,进入边界的能量和物质统称为输入,移出边界的物质和能量称为输出。

2.确定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

(1)明确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各种大田作物、蔬菜、桑树、果树、竹木、水草、野草等。

消费者包括牛、羊、猪、兔、鸡、鸭、鹅、蚕、蜂、鱼类等,分解者主要是存在于土壤、有机肥、塘泥、河泥中的微小生物,以及可用于食物生产的食用菌类等。

在划分组分(即亚系统)时,根据研究工作的要求,可粗可细。

例如,生产者组分可以把性质相近的并在一起,如农作物、林果木和草类分别划分为三个组分。

(2)在组分确立后,分别确定各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项目对于生产者亚系统的输入,包括太阳辐射能和燃油、电力、农业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各种工业辅助能以及人畜力、秸秆、有机肥料等可再生生物能;

输出则包括主要目的产品—粮食和收获的秸杆等。

对于畜牧业亚系统来说,输入部分有饲料、饲草、畜牧机械、管理畜牧的人工、畜舍和棚圈等建筑物形式的能量输入部分;

其输出部分则有肉、奶、蛋、皮、毛等畜产品以及畜力和粪便等。

在各亚系统中,有对系统外部的输出,也有其它系统的输出。

例如,作物亚系统的粮食和秸秆输出,通常可作为畜牧亚系统的饲料输入。

畜牧业系统的畜力和粪便输出,可做为作物亚系统的动力和肥料输入。

3.搜集资料,确定各种实物的流量或输入、输出量

(1)详细测定和记录(试验);

(2)统计资料;

(3)实地调查,抽样调查;

(4)间接估算(如畜禽饲料、粪便、人粪尿、秸秆等的数量)4.将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