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2791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docx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记录

接入网调试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中铁建电气化局遂渝二线站后工程指挥部标段:

SYZHSG标编号:

通信[2011]12号

交底地点

交底时间

年月日

交底

负责人

接受交底

单位及人员

交底内容:

一、操作程序

(一)OLT单机测试

1、OLT单机测试流程

 

2、OLT单机测试操作要领

(1)施工准备

1)检查仪表,将仪表电源连接。

按下仪表开关,进行预热。

2)检查设备地线连接是否牢固,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2)检查电源

1)检查开关电源工作状态,输出电压应符合设备要求。

2)插紧电源盘,使其工作。

测量电源盘工作电压,应符合设备技术条件要求。

(此项工作由厂家调试人员配合)

3)设备开机,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4)安装设备调试软件

设备加电30min后,用PC机安装调试软件。

配合厂家人员设置各种参数,如站

名、站号、系统号、口令等。

(5)光接口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

1)测试方法如图2所示:

 

 

图2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配置图

2)将SDH/PDH分析仪接至2M电接口,发送2048kb/s215-1HDB3测试信号。

3)从ODF架的连接器上拔下连接插头“3”,插在光功率计输入口“3'”。

待输出光功率稳定后,读出平均发送光功率P0(光功率计的测试波长与设备波长一致)。

(6)光接收灵敏度测试

1)仪表连接见图3。

2)将SDH测试仪连接至2M电接口,用码型发生器2048kb/s215-1HDB3测试信号。

3)调节光可变衰耗器,逐渐增加衰耗值,使误码检测器刚显示误码。

图3光接收灵敏度测试配置图

4)调节光可变衰耗器,略减少衰减值,使误码检测器无误码显示(观测时间不少于2min)。

5)拔下光接口插头“2”,插在光功率计的输入口“2'”,测量光功率值,即为光接收器的接收灵敏度。

(7)2M通道连通性测试

1)仪表连接见图4。

CXU2M

 

图42M接口连通性测试配置

CXU——交叉连接单元;

2M——2048kbit/s电路单元。

2)接入PC机,装入“全连通”配置。

3)用光纤软线串联光衰减器,将光接口“收”、“发”环通,调节光可变衰耗器,使光设备正常工作。

4)在2M接口上连接SDH/PDH分析仪,发送2048kb/s215-1信号,观察10s,接收无误码。

(8)音频接口连通性测试

1)仪表连接见图5。

2MCXUACU

 

图5音频接口连通性测试配置

ACU——音频电路单元。

2)接入PC机,装入全连通配置,在DDF架侧将2M接口环接。

3)在音频板的音频接口接PCM测试仪,送1020Hz-10dBm信号,接收应是-10dBm。

 

(9)64k数据接口连通性测试

1)仪表连接见图6。

2MCXU64AU

 

图664k数据接口连通性测试连接图

64AU——64kbit/s接口板

2)接入PC机,装入全连通配置,在DDF架侧将2M接口用跳线环回。

3)在64k接口用跳线环接,接入数据分析仪,发送211-1PRBS信号,观察10s,接收应无误码。

(10)低速数据接口连通性测试

1)仪表连接见图7。

2MCXU低速接口板

 

图7低速数据接口连通性测试连接图

2)接入PC机,装入全连通配置,在DDF架侧将2M接口用跳线环回。

3)在低速接口用跳线环接,接入数据分析仪,发送29-1PRBS信号,观察10s,接收应无误码。

(11)其他功能检查

1)与厂家配合,检查是否具备外同步、线路定时或支路定时接口。

2)与厂家配合,检查是否具有112测量台功能。

3)检查是否具备纳入上一层网管系统接口。

4)告警功能检查,应符合产品技术规范书要求。

说明:

ONU单机测试方法与OLT单机测试方法相同,只是测试内容稍有不同。

(二)业务节点接口检测操作要领

1、接入网(AN)系统中的业务节点接口(SNI),主要检测V5接口协议,应包括下列项目:

1)物理层测试;

2)系统启动程序测试;

3)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呼叫协议测试;

4)控制协议测试;

5)承载路连接(BCC)协议测试;

6)保护协议测试;

7)链路控制协议测试。

2、接入网V5接口协议测试,必须在本地交换机(LE)检测合格已开通使用和接入网设备OLT、ONU已完成调试并已与本地交换机连接构成系统后方可进行。

3、测试方法

1)接入网V5接口协议的现场测试,应采用不中断业务的“监视方式”。

将通用规程测试仪跨接在OLT与LE之间的V5接口上实时监视AN与LE之间的信令流程,记录、显示各层协议的信息内容。

如图8所示。

2)具体测试时应根据接入网设备实际具备的V5接口内容选定测试项目,在用户网络接口(UNI)侧和本地交换机(LE)侧需配合测试。

用户网络接口可选最近一站的光网络单元(ONU),配合测试的电话机可作电路环回到测试端。

    

 

 

(三)用户网络接口测试

用户网络接口测试,必须在业务节点接口(SNI)的V5接口协议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

主要测试内容有:

a、音频二线/四线接口测试;

b、数据终端(DTE/DCE)低速数据接口测试;

c、普通电话业务(POTS)接口测试;

d、64kbit/s接口测试;

e、2048kbit/s接口测试;

f、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速率(ISDN-BRI)接口测试;

g、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速率(ISDN-PRI)接口测试。

1、网络音频接口测试

(1)网络音频接口测试流程

网络音频接口测试流程见图9。

 

(2)网络音频接口测试操作要领

1)施工准备

①配合厂家检查音频接口、通道配置。

②网管上检查各站ONU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2)通路电平测试

①仪表连接见图10。

②输入端发送频率为1020Hz,电平为-10dBm0的测试信号。

③在对端相应通路输出端测量接收电平,应为-10dB。

图10通路电平测试连接图

3)衰减/频率失真测试

①仪表连接见图11。

 

图11 衰减/频率失真测试连接图

②输入端发送频率为300Hz、600Hz、800Hz、1020Hz、2040Hz、2400Hz、3000Hz、3400Hz,电平为-10dBm0的测试信号。

③以测试频率1020Hz的接收电平为基准,测试出对端接收电平相对于1020Hz点的电平偏差。

4)总失真测试

①仪表连接见图12。

 

 

图12 总失真测试示意图

 

②将频率为1020Hz的正弦波测试信号连接到被测通路的输入口,在对端相应通路的输出口,以规定的噪声衡重法测量。

③改变测试信号电平,使其在0~-45dBm0范围内变化。

④测量在(-55、-40、-34、-27、-20、-10、-6、-3)电平时的信号对总失真功率之比。

5)增益-输入电平变化测试

①仪表连接见图13。

 

 

②输入端发送频率为1020Hz,电平为-55、-50、-40、-30、-20、-10、0的测试信号。

③以-10dB点的接收电平为基准,测试出其它各电平点的增益相对于-10dB点接收电平的增益变化。

6)空闲信道噪声测试

①仪表连接见图14。

 

 

②将被测音频通路输入端接600欧电阻。

③在对端相应通路的输出端测量衡重噪声电平。

 

7)路际(邻路)串音测试

①仪表连接见图15。

 

②将频率为1020Hz、电平为0dB的测试信号,连接主串(n路)通路音频输入口。

③在对端的n+1路、n-1路被串通路的音频输入口,测量远端串音电平。

2、数据终端(DTE/DCE)低速数据接口测试操作要领

(1)测试连接见图16。

(2)对数据通路进行端对端误码测试,观测3min,应无误码

(3)测试信号为:

PBRS29-1;测试码型为:

AMI

(4)测试指标:

BER≤5×10-5

 

3、64kb/s接口测试操作要领

(1)测试连接见图16。

(2)对数据通路进行端对端误码测试,观测3min,应无误码。

(3)测试信号为:

PBRS211-1;测试码型为:

AMI

(4)测试指标:

误码秒比(ESR)≤1.28×10-6/km

严重误码秒比(SESR)1.6≤×10-8/km

4、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速率(ISDN-BRI)接口测试操作要领

(1)测试连接见图17。

 

(2)测试内容:

B通道和D通道误码测试,施工测试应测所有已配置通路。

(3)用ISDN分析仪仿真用户,连接在接口上,分别激活B通道、D通道,进行误码率码测试,测试3min,应无误码。

5、综合业务数字网——基群速率(ISDN-PRI)接口测试操作要领

(1)测试连接见图16。

(2)测试内容:

B通道和D通道误码测试,施工测试应测所有已配置通路。

(3)用ISDN分析仪仿真用户,连接在接口上,分别激活B通道、D通道,进行误码率测试,测试3min,应无误码。

(四)系统性能测试

测试工作内容:

STM-N输入口的抖动和漂移容限;

STM-N输出口的抖动;

系统误码性能测试。

1、STM-N输入口的抖动和漂移容限测试操作要领

(1)测试连接见图18。

(2)SDH/PDH分析仪的“发送”“接收”接高精度外时钟同步。

(3)分析仪发送速率为2048kbit/s、码型为HDB3码、215-1的测试伪随机信号;分析仪“接收”应收到信号。

 

(4)用SDH/PDH分析仪中的测试漂移的功能,进行自动测试,测试24h,自动打印结果。

(5)测试指标

网同步定时信号与信息信号的最大相对相位偏移不应大于18μs。

(6)注意事项

在以下几种2048kb/s连路上测试:

传输链路最长的;

定时链路经过网元最多的。

2、STM-N输出口的抖动测试操作要领

(1)测试连接见图19。

(2)通过网管中心,取消SDH网元(A)的光自动关闭功能。

(3)调整光衰减器,使测试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4)SDH测试仪接收设置与SDH网络接口相对应的STM-N接收信号等级。

(5)启动SDH测试仪抖动检测器,分别接入截止频率为f1-f4和f3-f4的带通测量滤波器,读出其最大抖动峰值。

1、STM-N输入口的抖动和漂移容限测试操作要领

(1)测试连接见图18。

(2)SDH/PDH分析仪的“发送”“接收”接高精度外时钟同步。

 

(3)分析仪发送速率为2048kbit/s、码型为HDB3码、215-1的测试伪随机信号;分析仪“接收”应收到信号。

 

(4)用SDH/PDH分析仪中的测试漂移的功能,进行自动测试,测试24h,自动打印结果。

(5)测试指标

网同步定时信号与信息信号的最大相对相位偏移不应大于18μs。

(6)注意事项

在以下几种2048kb/s连路上测试:

传输链路最长的;

定时链路经过网元最多的。

2、STM-N输出口的抖动测试操作要领

(1)测试连接见图19。

(2)通过网管中心,取消SDH网元(A)的光自动关闭功能。

(3)调整光衰减器,使测试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4)SDH测试仪接收设置与SDH网络接口相对应的STM-N接收信号等级。

(5)启动SDH测试仪抖动检测器,分别接入截止频率为f1-f4和f3-f4的带通测量滤波器,读出其最大抖动峰值。

 

 

(6)测试指标

 测试指标表3

参数值

速率(Mb/s)

网络接口限值

测量滤波器参数

B1(UIp-p)

B2(UIP-P)

f1

f3

f4

155.520

1.5

0.15

500Hz

65kHz

1.3MHz

622.080

1.5

0.15

1000Hz

250kHz

5MHz

2488.320

1.5

0.15

5000Hz

1MHz

20MHz

3、通道误码性能测试操作要领

(1)测试步骤:

1)按照传输或测试的需要,对被测系统的SDH网元进行交叉连接配置。

2)SDH测试仪PDH发送速率为2048kbit/s、码型为HDB3码、215-1的测试信号。

3)SDH测试仪PDH接收需设置好接收信号的速率、码型、测试信号序列长度。

4)启动SDH测试仪PDH误码监测器,测试15min,若无误码和不可用时间产生,则系统工作正常。

5)在被测系统工作正常的条件下设定测试时间为24h,误码测试启动后,将SDH测试仪面板锁定。

6)打印误码性能分析记录。

(2)测试指标

用户网总分的端到端误码指标的6%。

具体指标见表4。

用户网误码性能指标

速率(kb/s)

指标性能

2048

34368

139264

155520

622080

误块秒比(ESR)

2.4×10-3

4.5×10-3

9.6×10--3

待定

严重误块秒比(SESR)

1.2×10-4

1.2×10-4

1.2×10-4

1.2×10-4

背景误块比(BBER)

1.2×10-5

1.2×10-5

1.2×10-5

6.0×10-6

二、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依据和参考下列标准:

1、《铁路光缆通信同步数字系列(SDH)工程施工规范》(TB10219-99)

2、《铁路光缆数字通信工程施工规范》(TBJ215-99)

3、《长途光缆通信系统进网要求》(GB13167-91)

4、《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GB/T15941-1995)

5、《光缆通信系统传输性能测试方法》(GB/T14760-93)

6、《光端机技术指标测试方法》(YD/T730-94)

7、设备出厂测试的各项技术指标。

三、安全措施

1、认真执行《铁路通信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2、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防静电规定;

3、设备在调试前应对硬件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无异常情况后,才可进行调试。

4、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当用手指接触单板上的元件和连线。

5、必须按厂家规定程序开关机,插拔和接触机盘时,应佩戴防静电手环。

 

说明:

本表由技术交底负责人填写,接受技术交底方负责人签字认可,本表一式二份,交底单位和接受交底单位各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