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910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x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黔西县第八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

期中复习6课时第1课时总第38课时

课题

复习扇形统计图

课时数

1

备课人

杨杰王梅

执教人

杨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扇形统计图相关知识,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区别三种统计图的异同。

正确选择合理的统计图进行运用。

3、使学生能结合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三种统计图的学习,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认知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如何绘制三种统计图,并计算相关数据。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设计

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引新

1、复习旧知:

提问:

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

其中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

扇形统计图能充分的反应各部分数据和总是之间的关系,折线统计图能反应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反应出数据的差异。

二、复习扇形统计图

(1)特征:

1、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

2、圆代表总体,各个扇形分别表示总体中不同的部分

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3.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

4.在不同的扇形统计图中,不能简单地根据百分比的大小来比较部分量的大小。

(2)、小结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圆心角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扇形面积与其对应的圆心角的关系是:

扇形面积越大,圆心角的度数越大。

扇形面积越小,圆心角的度数越小。

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是:

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度。

计算平原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4)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是:

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度。

计算平原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三、完成练习

师出示练习

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

可利用中国地图先让学生说说我国这几个海域的大体位置,再让学生对照统计图说说体会。

算出各海域的面积后,也可让学生通过求和以达到检验的目的。

4、补充练习

(1)小华家今年房租收入是2.5万元,占总收入的25%,工资收入、投资基金收入各是多少万元?

(出示扇形统计图:

工资收入占45%,投资基金收入占30%)

(2)把下面统计表中的数据占总量的多少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品种

青菜

萝卜

芹菜

猪肉

数量/千克

60

80

20

40

四、小结本节知识。

板书设计

复习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能充分的反应各部分数据和总是之间的关系,折线统计图能反应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反应出数据的差异。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扇形面积与其对应的圆心角的关系是:

扇形面积越大,圆心角的度数越大。

扇形面积越小,圆心角的度数越小。

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是:

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度。

计算平原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教师随笔

黔西县第八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

期中复习6课时第2课时总第39课时

课题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

课时数

1

备课人

王梅杨杰

执教人

杨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

2、如何去计算圆柱和圆锥表面积和体积。

3、用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用直观图例来讲解,使学生明白了解如何去观察。

便于掌握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学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圆柱的特征。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侧面。

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两个地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有无数条。

2、圆锥的特征。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展开是一个三角形。

从圆锥的顶点到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有且只有一条。

3、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4、圆锥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底面

5、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6、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

二、具体练习讲

1、抚州天义广告公司为英特儿托教中心制作一个底面直径是2m,高是3m的圆柱形灯箱,它可以为托教中心的老板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

生做师讲。

3.14×2×3=18.84(m2)

答:

它可以为托教中心的老板张贴18.84m2的海报。

2、王天旭的外婆和外公在房子后的菜园旁边挖了一个圆柱形蓄水池,底面半径是5米,深是4米,这个蓄水池最多能为他们储存多少立方米的水浇菜?

2、3.14×52×4=3.14×25×4=314(立方米)

答:

这个蓄水池能为他们储存314立方米的水浇菜。

3、一台压路机前的滚筒是圆柱体,它的底面直径是1米,长2米,每分钟滚动10周,半小时能压多大面积的路面?

3.14×1×2×10×30=3.14×600=1884(平方米)

答:

半小时能压1884平方米的路面。

4、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半径是3米,高是5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00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

生做,师讲评。

5、把一个高是50cm的圆柱形木料,沿底面直径把它切成两个相等的半圆柱,每个切面的面积是200cm2,那么原来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cm2?

6、水是生命之源,所以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小学生的义务,抚州实验学校的自来水管内直径大约为2厘米,自来水的流速,一般为每秒50厘米,如果在此校读书的你忘记关上水龙头,1小时将浪费多少升?

三、小结本节知识。

板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

圆锥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底面

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

教师随笔

 

黔西县第八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

期中复习6课时第3课时总第40课时

课题

解决问题策略的复习

课时数

1

备课人

王梅杨杰

执教人

杨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

2、使学生学会通过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提升思维水平。

3、在运用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4、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设计

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修改

一、回顾旧知,整理策略

谈话:

通过所学知识,你们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策略?

(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教师帮助回顾整理:

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

二、再次复习转化的策略

1.出示复习例1

学生读题,自主完成。

谈话:

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决,你们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交流情况:

(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

1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2/3”理解2/3这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

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

女生有多少人?

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

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③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是产生解题思路:

先算出1份是几人,再算2份、3份各是多少人。

④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3x,利用美术组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

刚才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检验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吗?

(引导学生交流检验方法)

2、再次复习假设的题目|k|B|1.c|O|m

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

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

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

提问:

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

学生小组讨论。

画图法。

先画10只大船坐50人,再去掉多的8人。

列举法。

从大船有9只、小船有1只开始,有序列举。

并填写右表。

(1)

列表假设。

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1

出示表格。

②借助表格调整。

第一步:

假设租5只大船和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

第二步:

还少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有上船,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

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想法,然后在表中填一填。

第三步:

集体交流,得出方法:

引导思考:

少了2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调整为大船,一条小船调整为一条大船可以多坐2人,2÷2=1(条),所以调整为小船4条,大船6条。

2检验结果。

学生口答检验方法。

三、练习巩固

1、小明家公鸡与母鸡的比是5:

3,公鸡比母鸡多18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

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经行驶了全程的5分之2,离乙地还有15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3、一个书架一共有三层,从上到下各层书的本数比是3:

5:

4。

已知下层放了120本书,这个书架的上中层各放了多少本书?

4、鸡和兔一共有12只,它们的腿有30条,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5、1元和5元的纸币一共12张,共有28元,1元和5元的纸币各有多少张?

四、小结本节知识。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问题----转化----已经解决的问题

画图假设替换列表

教师随笔

黔西县第八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

期中复习6课时第4课时总第41课时

课题

比和比例的复习课

课时数

1

备课人

王梅杨杰

执教人

杨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弄清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进一步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及掌握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判断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过程中,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培养学生的自主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设计

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修改

复习“比”的有关知识

1.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复习《比和比例》。

那么什么是比?

师板书: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你能根据我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举一个例子吗?

你们获取了这样的信息得到这个比。

男生是女生的18:

13,用算式表示是18÷13=18:

13即男生是女生的18:

13。

18÷13我们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板书)也就是的等于1

倍。

根据这条信息,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女生是男生的13:

18,女生是男生的13:

18。

两个数相除我们不仅可表示两个数的比,也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者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看样子,从比的意义看,它与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倍数都有关联。

2.想一想,有关比的知识还有哪些?

又有哪些学过的知识和它联系起来呢。

小组交流一下。

3.反馈:

A.比的各部分名称。

联系除法、分数?

结合课开始的男女的人数比来让学生说说。

a:

b=a÷b=a/b(b不等于0)

B.比的基本性质。

c.区别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用除法,化简比则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而化简比是一个比,它的前后项是最大公约数为1的两个整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如:

求比值:

4:

8=4÷8=0.5(1/2)

    化简比:

4:

8=1:

2或(1/2) 0.15:

0.75   7/6:

2/3 

4.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了比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练习。

看看同学们这些知识掌握的怎样。

5.独立小练习。

A.口答:

(1)把5克的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

(2)甲数是乙数的6倍,那么甲数:

乙数=(   ):

(   )

(3)男生是女生的1/3,男生:

女生=(),男生占全班的

(4)1/3:

6的比值是()。

如果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B化简1/260.12:

561/6:

1/9

C李阿姨是剪纸艺人。

平时李阿姨每天工作6小时,剪出72张剪纸;节日期间,李阿姨每天工作8小时,能剪出96张剪纸。

请写出里李阿姨平时和节日期间剪纸张数及相应工作时间比,并化简。

复习比例。

刚才练习都做对了吗?

看样子同学们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接着看:

1、在上一题中两个比我么能……能组成比例吗?

复习什么是比例?

还可以写出别的比例式吗?

怎么来检验这个比例是成立的。

引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解比例)

2、练习:

如果李阿姨要剪120张剪纸,需要多少小时?

请写出一个比例,并解答?

3、根据情境,想一下,这样的两组比为什么能组成比例?

(正比例关系)怎么判断两个量成正比例?

怎么判断两个量成反比例?

举例说一说。

4.练习

A.火眼金睛判断:

(判断下面两个量是否成比例?

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

(1)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和它的表面积。

(2)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4)圆的面积和半径。

B.选择

C.运用自如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比例

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18÷13=18:

13  =  

前项   后项     比值

   内   项

72      :

6= 96:

8

外           项

比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随笔

黔西县第八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

期中复习6课时第5课时总第42课时

课题

确定位置的复习课

课时数

1

备课人

王梅杨杰

执教人

杨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识图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根据实际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出相应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识图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复习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难点:

会描述方向和距离。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设计

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修改

一、谈话引入

提问:

说说上图的方向?

1.我们学过了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

2.请大家利用我们教室里面的物体,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

3.请大家利用我们学校和学校周围的物体,用东、南、西、北来指明物体的方向和位置?

基本方向:

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东南方向也叫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

二、一一复习。

1.课件出示以黎明岛为中心的平面图。

(1)以黎明岛为中心,黎明岛的上、下、左、右分别表示什么方向?

随机指出:

东——E南——S西——W南——S

(2)在图上指出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的方向。

2.如果知道黎明岛北偏东40°方向20千米处是清凉岛,你能在图上表示出清凉岛的吗?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根据给出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准确画出相关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3.探究操作。

(1)怎么在图上画出清凉岛的位置呢?

在小组中讨论后全班交流。

使学生认识到要先画出表示方向的射线,再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图上距离。

(2)怎么画出北偏东40°的射线?

各自用量角器在图上画一画,边画边思考:

应该怎么摆放量角器,怎么看量角器上的度数?

指名上黑板画,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摆放量角器。

让学生说说画表示方向的射线时要注意什么?

(3)怎么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距离?

图中告诉我们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表示什么意思?

清凉岛在北偏东40°方向20千米处,图中清凉岛的位置在灯塔处沿北偏东40°方向的射线几厘米的地方?

怎么想?

各自计算后指名汇报:

20÷5=4(厘米)

追问:

为什么用20÷5就是图上距离了?

引导学生在图上标出清凉岛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

三.再次出示第52页例3,尝试描述行走路线。

师:

这是李伟家附近部分街道的平面图。

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

(1)李伟家附近有超市、街心花园、医院、敬老院。

(2)大港小学在敬老院的北面。

(3)医院在超市北偏东60度240米处。

教师让学生尽可能的说全图中的位置关系。

师:

同学们从图中找出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么你能说说李伟从家到大港小学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吗?

学生交流。

汇报预设:

四、小结本节知识。

 

板书设计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东北方向:

北偏东西北方向:

北偏西

东南方向:

南偏东西南方向:

南偏西

确定物体的精确位置的三个要素:

观测点、方向和距离

 

教师随笔

黔西县第八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

期中复习6课时第6课时总第43课时

课题

正反比例的复习课

课时数

1

备课人

王梅杨杰

执教人

杨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复习正反比例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正反比例的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设计

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修改

一、引导回顾:

(1)速度 时间 路程

(2)单价 数量 总价 

(3)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二,复习重点

1、两种相关联的量,当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且它们的比值总是一定。

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在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时,我们一要看两种量是否相关联,二要看一个量是否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最后看比值是否一定。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y/x=k(一定)

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2、两种量相关联一种量变化,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

x×y=k(一定)

三、巩固练习

1、方砖的边长一定,要铺地面积和用砖块数成正比例(    )

2、用瓷砖铺地,要用的砖数一定,要铺地的平方米数和每平方米用砖的数量成正比例(  )

3、要铺地的总面积一定,每块方砖的边长与需要的块数成正比例( )

4、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25和0.4,它的两个外项的积一定是10。

(   )

5、梯形的面积一定,高和上下底的和成反比例( )

6、圆的半径一定,圆的面积和兀不成比例(  )

三、应用题练习。

1、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航行25千米,8小时可以到达目的地.从乙港反回甲港,每小时航行2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2、同样的方砖铺地,铺18平方米用砖144块,现有840块方砖可铺地多少平方米?

3、修一条公路,5天共修4500米,照这样计算20天共可修多少米?

5、用边长20厘米的方砖铺一块地,需要200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4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6、一堆煤用载重4吨的汽车运需20辆才能一次运完,如果改用载重5吨的汽车运,需要几辆才能运完?

师让学生做,并检查,讲解。

四、小结本课知识。

板书设计

正反比例复习

1、两种相关联的量,当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且它们的比值总是一定。

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在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时,我们一要看两种量是否相关联,二要看一个量是否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最后看比值是否一定。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y/x=k(一定)

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2、两种量相关联一种量变化,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

x×y=k(一定)

教师随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