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043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9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3页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

自学考试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简答与论述

第一章导论

传播现象由来已久:

1.传播现象的含义:

传播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行为、活动和过程。

2.人类在开始出现群体,组成部落、氏族和社会的同时,就已经有了彼此间传递、交流信息的传播现象。

语言产生的前后,传播行为是通过声音、动作、符号、结绳、烟火、图画、雕刻和实物表意等方式进行的。

在长期的劳动中,原始人创造了语言,也由此开始了较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活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推动力量,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这个主要因素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沟通与扩散的。

4.尽管传播现象古已有之,但对这种现象的科学分析,对传播理论的探索,则迟至20世纪20年代才在西方(主要在美国)开始;传播学逐渐形成一门具有多科性、集纳型特征的边缘学科,并逐步得到整理和系统化,则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

动物之间的传播活动与人类的传播活动的区别:

动物之间也有信息交流。

鸟鸣犬吠,豺狼成群出没,蜜蜂、蚂蚁招呼自己的同伴共同劳作,都是借助信息的传播去维持生存和保护自己。

它们的信息传播都属于单纯反射性的信息传递,而人类的传播是已经演进到更高阶段的有目的性的信息传递,也就更有研究的价值。

人类的传播有社会性,人类能够运用描述或象征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的各种符号来沟通彼此的思想,调节各自的行为,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去从事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

什么是传播?

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

2.传播定义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

②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3.我们把传播的定义归纳为:

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传播是信息的共享的含义:

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

这里要注意的是,传播表面看起来是共享一组信息符号,但事实上是共享了符号的意义。

同时,信息的共享和商品交换有着本质不同。

在商品交换中,当甲方把物品转移到乙方手中时,甲方便不再持有原有的物品。

但甲方和乙方共享信息时,甲方不会由于传递信息而使自己失去信息,而且信息还可以辗转相传,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

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

/论述传播活动的演变和社会需求以及科技发展的关系?

同P33

1.首先,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①最早的传播方式是原始、简单的,信息的内容并不复杂,表达信息的符号和传递信息的载体也相当简单。

②到了近代和现代,出于表达复杂的社会生活内容的需求,加上生产力发展促进传播技术不断更新,传播才一步步发展起来。

2.其次,①人类社会的最早的传播是面对面展开的,是多通道、多样化的对听觉和视觉符号是并用的。

②随着文字的产生,印刷机的出现,视听两种传播通道开始分离,社会信息沟通以视觉通道为主。

③广播电视出现后,听觉和视觉通道重新合为一体。

④现在,网络传播方兴未艾,传播活动正朝着复杂化、多样化、多层次和日益改善的方向发展。

3.总之,社会需求呼唤着更先进的传播工具,科技的发展为新的传播媒介的诞生提供了可能。

传播学的含义:

1.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简而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2.传播学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

它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经济学、统计学和信息科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3.传播学的特点是一门新兴的多科性边缘学科。

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大众传播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

英国的传播学研究有哪些学派?

1.以麦奎尔为首的社会学派;

2.以霍洛伦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派;

3.以奇斯曼和加纳姆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

4.以利兹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职能”学派。

日本的传播学研究的特点:

1.沿袭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理论体系,并着重发展了受众有权直接参加传播过程的“社会参与论”;

2.实践研究优先于理论探讨。

介绍一下传播学研究领域的两大学派:

(一)一派是以美国为中心,包括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在内的传统学派。

1.他们自称为经验学派,认为自己的研究注重经验和实证,是靠得住的。

2.西欧学者则称他们是行政学派,认为他们的研究是从行政当局的利益出发的。

(二)另一派是和美国传统学派相对立的、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1.批判学派其实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整体,它包容了许多学者的不同观点与研究方法,也可说是派中有派。

2.他们中最有实力的当推发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

西方的传播学者在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1.不适当地把传播放到人类第一等重要的地位去加以认识,从而排斥了人类的生产能力这一主要标志;

2.他们把传播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分别归之于人的本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把它们和社会生产方式联系起来予以考察;

3.在研究传播事业的社会控制时,又往往不能彻底揭示社会内部的深刻矛盾等。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传播学研究包括人类社会所有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范围十分广泛。

传播学研究涉及的主要领域有:

传播的信息系统、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与发展传播、政治传播、教育与发展传播、卫生保健传播、传播哲学、网络传播,以及传播新技术、公共关系、妇女权益学术探讨等。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传播学的研究层次:

(一)研究对象:

不同时代(重点是现当代)和不同社会形态以及不同层次的人类信息传播行为。

(二)1.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分为自我(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2.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

理论;模式;研究方法。

3.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

4.按研究的问题与着眼点,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传播的五个主要层次:

(一)自我传播

1.自我传播,即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2.它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

3.自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不同之处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是合为一体的,而且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

同时,这种自我传播的互动过程,仅限于自己,常常不要求、不希望与他人共享。

(二)人际传播

1.①狭义的人际传播仅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为亲身传播。

②广义的人际传播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的层次。

2.人际传播是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层次。

它的特点不仅在于通过传播向他人展现自我,在他人反应中认识自我,减少自我估价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可以了解他人,在频繁的互动中进而认识社会。

(三)群体传播

1.群体传播,是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

2.群体传播已经纳入了社会系统。

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都包含着能动的相互关系。

比较固定的群体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规范,在频繁的互动中形成群体意识,成员们从相互传播中获得相互满足与共同协作。

3.在群体传播中,往往会因传播而形成一种凝聚力。

这是群体成员因聚合在一起而产生一致的认识和亲近的感情,从而保持在群体内的一种合力。

个人参与群体传播也会接受群体的影响,产生对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获得支持的力量。

(四)组织传播

1.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2.几乎每个人都身在不同的组织之中,而组织传播是使组织能够做到思想认识统一并使之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沟通、疏导组织内部上下之间、左右之间、成员之间的关系,要建立、发展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传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3.就信息传递的方向而言,组织传播的方式主要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横向传播三种。

就沟通渠道而言,既有正式的渠道,也有非正式的渠道。

(五)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六)这些层次在整个社会系统的传播活动中,不仅不能截然分开,而且它们是互相交叉和互为补充的。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

2.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

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

4.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

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

6.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既包括传播机构对特定受众的选择,也包括受众对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时间的选择。

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关系:

1.大众传播是传播的五个基本层次之一。

那么作为研究传播和大众传播现象的学问,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是两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兴学科。

2.从理论构架来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规律的学问;而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3.因此,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后者从属于前者,并成为前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传播学提供的是总体理论框架,研究范围量大面宽;而大众传播学则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并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关系,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

(一)1.大众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有很多交叉重合的地方,比如报纸、广播和电视的研究。

2.传播学的发展和新闻界人士的关注和努力是分不开的,一些传播学家曾经长期从事过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许多大学新闻系都率先研究传播理论。

(二)从这两门学科的内在结构和理论成分来看,毕竟不同之处是主要的、基本的。

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

①新闻学的研究路线是:

实务──历史──理论。

②传播学的研究路线是:

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

2.研究方法不同:

①新闻学沿用传统人文学科的思辨型定性分析方法去研究新闻传播这种社会现象。

②传播学以其新兴的社会学科的优势与特点,主要采用实验型定量分析方法。

3.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但亦不尽相同。

①新闻学的研究重点是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事业领域,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

②传播学还研究公共关系、广告、电影、民意测验、图书、大众文化以及各种传播层次,研究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

论述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传播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多科性社会科学。

学习传播学,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传播学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理论框架的完善和体系化,而且更在于它的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对传播学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可以加强人们在传播行为中的自觉性、目的性和有效性。

学习和探讨传播学原理和大众传播学理论,将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大众传播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际间各项事业的交流与合作。

就新闻工作的角度来说,学习和研究传播学,对我国正在进行着的新闻改革可以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将有利于提高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类专业的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新闻队伍的建设。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和知识利用的增值将成为驱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传播学的学习、研究,对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建设,对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高新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及因此而引起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对推动我国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传播学的兴起与学术源流

为什么说传播研究不等于传播学?

1.传播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不可分,因此,人类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关注和探索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但是,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至今不过半个多世纪。

这是因为,前人对传播现象的探索存在一定的缺陷:

①不具有明确的传播研究的意识;②始终局限于某些具体领域,没能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飞跃;③失之于零散;④夹杂着许多不科学的成分。

2.而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一般性、系统性、科学性。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决定了传播研究不等于传播学。

造成早期传播研究缺陷的主要原因:

1.从主观方面看,当时人类的认识能力尚弱小,因此,难以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

2.从客观方面看,传播的作用虽重要,但还不是很明显。

因为①早期的传播还比较简单;②早期的传播尚未相对独立化、职业化。

所以未引起社会的重视。

论述传播学诞生的条件/背景: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可以说是可能(学科背景)和需要(媒介背景)相结合的结果。

(一)从主观条件看,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均面目一新,并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全面、深入,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

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认识,终于成为可能。

(二)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极端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

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

论述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无论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还是从科学认识的水准上看,美国都是最为先进、完备的。

(一)媒介背景

虽然,作为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最早并非出现在美国。

但是,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后起之秀”,它迅捷地追上并超过了先行者。

伴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巨大成功,至19世纪中,美国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的大众化报纸;20世纪后,又创立了最早的广播电台;二战后,建成了全世界最发达的大众传播事业,并拥有一批全球闻名的媒介。

从政治角度看,报纸的作用愈来愈大,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大选或战争期间,报纸在美国的政治机制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经济角度看,媒介一方面以其传播的大量经济信息构成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另一方面媒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企业,为媒介资本家创造出丰厚的利润。

从社会角度看,媒介给大众带来的利与弊,都得到了充分的显露。

于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用和研究,就成为美国各界的急迫而重大的课题。

(二)学科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的美国,有着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相对自由的科研氛围及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学研究的沃土。

二战期间,大批欧洲知识精英流亡美国,也为美国科学研究的繁荣局面作出了贡献。

于是,人类几千年智慧的积淀,在这里培育出一大批新思想、新学科之硕果。

其中的许多成果,与传播有天然的密切联系。

由此奠定了传播学的学科基础。

在这种多学科背景下诞生的传播学,因此具有了“边缘性”的鲜明特色。

媒介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

媒介在美国的政治机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具体表现为:

1.平时,每个政治家都不能不依赖媒介引导舆论,争取民心,以获得选票或维持既有权力。

因而,有关议员选举尤其是总统大选的报道及其研究,构成了美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2.战时,则更离不开媒介对民众的发动、对士气的鼓舞。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国家都利用媒介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

3.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欲向国内外大众宣扬自身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媒介都是很合适的工具。

从经济角度简述媒介的作用:

1.媒介以其传播的大量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构成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美国的广告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其中绝大多数业务是由媒介承担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大厦的支柱之一。

2.为各种企业服务的媒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企业,为媒介资本家创造出丰厚的利润。

如果说,市场经济离不开媒介的扶持,那么,媒介反过来也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滋养。

从社会角度说明媒介的利与弊:

1.大量实用性信息的及时传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娱乐性信息的提供则充实了人们的闲暇。

2.色情、煽情性信息的大肆泛滥,毒害了人们的心灵;不恰当信息的流传,则造成了社会的混乱。

3.这些都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巨大威力。

为什么把传播学称作是多科性边缘学科?

它的主要学术渊源来自哪里?

(一)传播学作为一门多科性边缘学科,在很多方面都迥然不同于传统学科。

1.从学科分类看,它虽被列为社会科学,却明显受到自然科学的渗透;

2.从学科结构看,它虽有独特的个性,却又具有强烈的交叉性、边缘性、多科性;

3.它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却没有一个“诞生的日子”;

4.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上述学科背景所造成的传播学的跨学科性质,亦即其边缘性、多科性。

(二)传播学的跨学科性质,一是来源于众多相关学科的兴起,

二是来源于传播现象、传播活动本身“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跨学科性质。

(三)与传播学关系最密切、直接构成其学术渊源、奠定其理论基础的学科:

1.行为科学(群):

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

2.信息科学(群):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等。

8项经典性的研究成果:

1.从库里到米德的“象征互动理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2.卢因的“群体动力学”和“场论”(社会心理学)

3.李普曼的《舆论》(新闻学)

4.拉斯韦尔对战争宣传的分析(政治学、宣传学)

5.拉扎斯菲尔德对选举投票行为的调查(社会学)

6.霍夫兰对“劝服态度改变”的研究(实验社会心理学)

7.盖洛普对舆论调查方法的改进(社会学)

8.申农和维纳对创建信息理论的贡献(信息科学)

3项具有象征意义的创举:

1.1946年,拉斯韦尔等人编著的《宣传·传播·舆论》一书,首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2.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传播的5W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3.1949年,施拉姆编辑出版《大众传播学》,首次以学科眼光整理、总结了此前有关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拉斯韦尔是美国政治学家,对政治传播进行了比较系统、详尽的分析,为传播学的创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提出传播的5W模式,不仅首次较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还首次较完整地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总体构架,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途径。

2.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

3.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以其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而立下了功勋。

代表作:

《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等。

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拉扎斯菲尔德是美国社会学家,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创立者。

主要贡献有:

1.创建“二级传播理论”,破除了“魔弹论”,使深入探讨传播的效果和机制成为可能;

2.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使传播学步出书斋,投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之中,其影响重大而深远。

代表作:

《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力:

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合著)等。

卢因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卢因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他首创了“群体动力学”和“场论”,其核心内容是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将社会因素引入心理学研究。

1.由于他的学科背景,卢因给传播学的研究带来了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媒介欲对“个体”施加影响,必须考虑到其身后的“群体”的强大制约机能。

2.可贵的是,卢因不满足于仅仅在书斋里著书立说,而且积极投身实践,开展研究,完善理论。

并培养了费斯廷格、卡特赖特、怀特等一批横跨传播和社会心理研究领域的出色弟子。

3.他还提出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等概念,有力地促进了传播学的建设。

代表作:

《解放社会矛盾》等。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霍夫兰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穷其一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成就卓著。

二战期间,曾应聘为美军进行作战心理研究。

战后,一直在耶鲁大学主持“劝服传播和态度改变”的研究课题,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

霍夫兰的研究,由微观入手,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细致的总结;其主要方法是“控制实验法”,这一方法成为传播学的又一基本研究方法。

代表作:

《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等。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施拉姆被称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集大成”——将他人的贡献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使之完善化、系统化,最终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

他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

他先后在伊利诺大学、斯坦福大学、衣阿华大学和夏威夷东西方研究中心建立了4个专门的传播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的许多人,成为当代传播学界的佼佼者;编辑、出版了近30部著述,其中的《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当属经典。

代表作:

《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等。

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各自的特点和不足:

(一)传统学派又叫“经验学派”、“实证学派”,是起源于美国,并历来由美国学者执牛耳的研究学派。

1.特点:

借鉴自然科学的定量研究方法,重视从实验出发的微观研究,强调结论都要来源于精确的实验。

2.缺点:

①是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是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是维护现行体制,缺乏批判的眼光。

(二)批判学派是在60年代崛起的以欧洲学者为主力的研究派别。

1.最大特征就在于“批判”,换句话说,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媒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它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定性分析。

2.缺点是滑向了另一端:

过分轻视微观、中观研究和定量、实证方法。

传播学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

1.整个世界继农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之后,急速地进入信息化时代。

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依赖于“传播”。

2.传播学的普及和提高,直接有利于推动一国的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大众传播事业的建设。

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研究体现在哪三个层次上?

1.中国的传播学研究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即仍以介绍、评价西方的传播学研究成果和初步的应用为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中国人既有极其丰富的“传播实践”史,又有同样丰富的“传播研究”史。

我们完全有可能以此为基础建立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

3.所谓“特色”体现在三个层次的要求上:

①以中国的传播实际为材料;②能切实为中国的传播事业服务;

③能创造出新颖、独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构架,从而为世界传播学的理论宝库增添新的财富。

第三章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传播过程的含义及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的意义:

1.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内部和外部)的结构、要素(环节)和各个要素(环节)之间的关系。

2.对传播过程的研究,是传播学“登堂入室”的第一步,是从宏观上把握传播现象的必由之路,也是传播学的主要任务。

传播学的一般任务和主要任务:

1.传播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与人和社会的关系。

2.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诚如施拉姆所言,就是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