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060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37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 A4版 2.docx

高三化学总复习答案A4版2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

观察、实验、分类、比较

2、基本程序有:

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及结论

二、金属钠

1、

(1)银白小小大低2、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非金属

与氯气反应

2Na+Cl2

2NaCl

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

钠表面变暗,生成白色固体

2Na+O2

Na2O2

钠先熔为闪亮的小球后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与水反应

2Na+2H2O=2Na++2OHˉ+H2↑

浮、游、熔、响(红)

与稀硫酸

2Na+2H+=2Na++H2↑

浮、游、熔、响(反应更剧烈)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Na+2H2O+Cu2+=2Na++Cu(OH)2↓+H2↑

浮、游、熔、响,还有蓝色沉淀生成

思考:

(1)

(2)涉及的主要反应4Na+O2===2Na2O,Na2O+H2O===2NaOH,2NaOH+CO2===Na2CO3+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等。

3、2NaCl(熔融)

2Na+Cl2↑

例1、

(1)有气泡生成,钠熔化成小球且在煤油和FeSO4溶液界面处上下跳动,最终完全溶解

(2)下层溶液出现白色絮状沉淀(3)下降 上升

(4)2Na+2H2O===2NaOH+H2↑2NaOH+FeSO4===Fe(OH)2↓+Na2SO4

巩固练习1、B

三、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物质

Na2O

Na2O2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氧元素化合价

-2

-1

阴、阳离子个数比

1∶2

1∶2

化学性质

与H2O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与CO2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与盐酸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O2↑+2H2O

主要用途

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等

例2、D

巩固练习2、 A

2、烧碱、火碱或苛性钠放热浓硫酸、碱类、碱性氧化物、Na2O2等。

橡胶塞

氢氧化钠易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溶液,使瓶口和塞子粘结在一起,SiO2+2NaOH=Na2SiO3+H2O。

随堂练习1. EF2. AC

3

 

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

一、氯气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毒性

黄绿色

气体

刺激性

比空气大

有毒

(一)物理性质:

(一)化学性质:

3Cl2+2Fe

2FeCl3产生棕色烟Cl2+Cu

CuCl2产生棕黄色烟Cl2+H2

2HCl产生苍白Cl2+H2O

HCl+HClOCl2+2NaOH=NaCl+NaClO+H2OCl2+2FeCl2=2FeCl3

例1、

(1)从下向上依次看到试纸变橙色、淡黄色、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逐渐退色,品红试纸变白。

(2)吸收剩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3)节约药品,操作简单,并有效防止环境污染。

巩固练习1、 B2、 B

例2、

(1)Ⅰ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氢氧化钠 防止氯气逸出污染空气(3)A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B口处,试纸变蓝色,证明氯气已集满

巩固练习3、B

二、氯水

1、浅黄绿Cl2、H2O、HClO、H+、Cl-、ClO-、OH-

2、H+:

CO32ˉ+2H+=H2O+CO2↑Cl-:

Cl-+Ag+=AgCl↓Cl2:

Cl2+2I-=2Cl-+I2

HClO:

稀盐酸H2O+Cl2=HCl+HClO2HClO2HCl+O2↑棕色细口瓶

阴凉溶液先变红后退色

例3

(1)①溶液退色;④有气泡冒出

(2)取一片淀粉KI试纸,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试纸上(3)不能。

由于氯水中含有HClO,能将pH试纸氧化退色。

(4)所用氯水为久置氯水,久置氯水变成稀盐酸,只有酸性无氧化性

 巩固练习4、A

三、次氯酸盐

1、

(1)CaCl2Ca(ClO)2Ca(ClO)2漂白、杀菌消毒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①Ca(ClO)2+2HCl=CaCl2+2HClOCa(ClO)2+CO2+H2O=CaCO3↓+2HClO

②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弱

2、NaClO>ClO-+H2O

HClO+OH-

3、Br-、I-、S2-、SO32-、Fe2+

随堂练习1. 

(1)× 

(2)× (3)√ (4)× (5)√2.C

3. 

(1)√ 

(2)× (3)× (4)×4. 向上排气收集氯气安全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中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第三节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例1、A

巩固练习1、⑴一个分子的质量⑵该气体的物质的量⑶一个原子的质量⑷该气体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⑸该气体的密度⑹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2、错误的有:

(1)

(2)(3)(6)(7)(8)(9)3、 A4、 D5、 

(1)× 

(2)× (3)× (4)√6、D7、 B

例2A

巩固练习8、C

随堂练习1.D2.B3.A4.0.91或91%5.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Mg(OH)2·4MgCO3·4H2O 

第四节物质的量浓度

例1、 

(1)36.5% 11.8mol·L-1 

(2)1mol·L-1

【练习】1、A2、B

用蒸馏水湿润

检验是否漏水

调节天平平衡

4.0

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例2、 

(1)

(2)

(3)C

【练习】3、 C

随堂练习1. 

(1)× 

(2)× (3)√ (4)× (5)× (6)× (7)×

2. 搅拌溶解待恢复至室温 250mL容量瓶3. 25%4.0.64g5.D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元素与物质分类分散系

【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分类【练习】 1.C   2.D   3.B

二、分散系1.①小  大②    大

2.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

<1nm(10-9m) 

1~100nm 

>100nm

外观性质

均匀、透明、稳定

均匀、透明或半透明、稳定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分散质粒子组成

单个分子或离子

分子或离子的小集合体 

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能否透过滤纸

否 

实例

NaCl溶液

肥皂水、氢氧化铁胶体

泥水

3.胶体的性质、提纯、聚沉方法:

 

内容

主要应用举例

丁达尔现象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光区

鉴别胶体和溶液

电泳

在通电的情况下胶体微粒做定向移动

工厂除尘

聚沉

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破坏胶体的稳定性

聚沉方法

加热或搅拌

加速胶粒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较大颗粒 

制豆腐、制肥皂、

沙洲形成

加电解质

中和胶体微粒所带电荷,使之聚结成大颗粒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互相中和电性,减小同种电性的相互排斥而使之聚成大颗粒

提纯

渗析

由于胶粒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透过半透膜,可用此法将胶体提纯 

净化、精制胶体(例如蛋白质胶体中混有氯化钠杂质)

练习4.D

2.⑴分散质微粒直径不同⑵Fe(OH)3胶粒带正电荷,微粒间相互排斥⑶进行丁达尔现象⑷第一位同学搅拌加速胶粒运动,使之易于聚集成较大微粒而发生聚沉。

第二位同学加入大量的FeCl3相当于加入了电解质使之聚沉。

⑸将含有杂质的胶体放置于半透膜袋中,用流动的蒸馏水反复冲洗。

【能力提升】

1.A  2.D3②④⑥⑦

 

第2节 电解质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强弱电解质①④⑨;②⑦⑧⑩(11);②⑧⑩(11);⑦

练习1、C练习2、D

【小结】①非电解质②电离程度强电解质③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

二、离子反应1、有离子参加2、生成难溶、难电离、易挥发性物质、氧化还原.

练习3、B 练习4.D

【小结】①OH-:

Fe3+Al3+Fe2+Mg2+Cu2+SO42-:

Ba2+Pb2+

CO32-、SO32—:

除K+、Na+、NH4+外其他均不溶

②OH-:

NH4+、H+H+:

OH-CH3COO-、CO32-、ClO-等弱酸酸根离子

③NO3-、H+:

I-、S2-、SO32—、Fe2+MnO4-、ClO-:

I-、S2-、SO32—、Fe2+Fe3+:

I-、S2-

④CO32-、HCO3-、CH3COO-、ClO-、[Al(OH)4]-:

Fe3+Al3+

[Al(OH)4]-、SiO32-:

NH4+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

(1)2Al+2OHˉ+6H2O=2[Al(OH)4]ˉ+3H2↑

(2)Cl2+H2O

H++Clˉ+HClO

(3)Ca2++2OH-+CO2=H2O+CaCO3↓(4)CH3COOH+NH3·H2O=CH3COOˉ+NH4++H2O

(5)2H++SO42ˉ+Ba2++2OHˉ=BaSO4↓+2H2O

总结:

强酸、强碱、易溶盐(包括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除BaSO4和PbSO4外的硫酸盐、除AgCl外的氯化物)

2、

(1)NH4++OHˉ

NH3↑+H2O

(2)NH4++OHˉ=NH3·H2O

(3)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总结:

NH3NH3·H2O

3、

(1)MnO2+4H++2Clˉ

Mn2++2H2O+Cl2↑

(2)Cu+2H2SO4(浓)

CuSO4+SO2↑+2H2O(3)Cu+2NO3-+4H+

Cu2++2NO2↑+2H2O总结:

浓H2SO4浓HNO3、浓HCl

4、

(1)NH4++H2O

NH3·H2O+H+

(2)Al3++3H2O

Al(OH)3+3H+

(3)3HCO3-+Al3+=3CO2↑+Al(OH)3↓(4)Fe3++3H2O

Fe(OH)3(胶体)+3H+

(5)S2-+H2O

HS-+OH-HS-+H2O

H2S+OH-

5、

(1)2Fe2++Cl2=2Fe3++2Clˉ2Fe2++4Br-+3Cl2=2Fe3++6Clˉ+2Br2

(2)Ca2++2OH-+CO2=CaCO3↓+H2OCO2+OH-=HCO3-

(3)Al3++4OH-=[Al(OH)4]-Al3++3OH-=Al(OH)3↓

(4)H++OH-=H2ONH4++H++2OH-=NH3·H2O+H2O

(5)HCO3-+Ca2++OH-=CaCO3↓+H2O

【能力提升】1、C2、A3、D

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知识梳理】

一、1.降低、获得、还原、还原、还原;升高、失去、氧化、氧化、氧化

2.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共用电子转移)

练习1.HNO3、Fe、Fe(NO3)3、NO、Fe、N、3NA2.D

二、1.①F2、Cl2、O2、Br2、I2、O3②浓H2SO4、HNO3、KMnO4、MnO2、KClO3、K2Cr2O7、Fe3+

③Fe3+、Cu2+、Ag+、Pb4+④Na2O2、H2O2⑤HClO、NaClO

2.①K、Ca、Na、Mg、Al、Zn、Fe②S2—、H2S、SO2、SO32—、Br—、I—、CO

③Fe2+④C、H2、CO、H2S、SO2

三、1.>;>2.强、弱;强、弱3.氧化、还原、强、强

练习3:

HClO>Cl2>Fe3+>Cu2+>Fe2+

四、1.0.2、0.42.2NA

【合作探究、讨论展示】

1.

(1)H2O2

(2)H2CrO4、Cr(OH)3(3)H2CrO4+H2O2——Cr(OH)3+O2+H2O(4)0.3NA

2.B3.5/3mol5/3

五.练习4、1、C+4HNO3(浓)==2H2O+4NO2↑+CO22、3NO2+H2O=2HNO3+NO

3、2H2S+SO2==2H2O+3S4、4HNO3(浓)=4NO2+2H2O+O2

5、MnO4-+5Fe2++8H+==Mn2++4H2O+5Fe3+

练习5、B6、B

【能力提升】1.A2.A3.A4.C5.C

第4节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金属铁

1、化合态,4。

第四周期第Ⅷ族。

2、①Fe+2H+=Fe2++H2↑②Fe+S

FeS③Fe+2Fe3+=3Fe2+

④3Fe(足)+8H++2NO3-=2NO↑+4H2O+3Fe2+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

这样操作的理由是3、①2Fe+3Cl2

2FeCl3②Fe+4H++NO3-=NO↑+2H2O+Fe3+

4、3Fe+2O2

Fe3O43Fe+4H2O

Fe3O4+4H2

练习1、B

二、铁的化合物

1、完成表格对比铁的氧化物

化学式

FeO

Fe3O4

Fe2O3

俗名

磁性氧化铁

铁红

色态

黑色粉末

黑色晶体

红棕色粉末

与酸反应(方程式)

HCl

FeO+2H+=Fe2++H2O

Fe3O4+8H+=Fe2++2Fe3++4H2O

Fe2O3+6H+=2Fe3++3H2O

稀HNO3

FeO被氧化为Fe(NO3)3

Fe3O4被氧化为Fe(NO3)3

同上

HI

FeO+2H+=Fe2++H2O

2I-+Fe2O3+6H+=I2+2Fe2++3H2O

与还原剂反应(如CO、Al、H2)

FeO+C

Fe+

CO

3Fe3O4+8Al

4AI2O3+9Fe

Fe2O3+3CO

2Fe+3CO2

2、完成表格对比铁的氢氧化物

化学式

Fe(OH)2

Fe(OH)3

名称

氢氧化亚铁

氢氧化铁

颜色

白色

红褐色

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HCl

Fe(OH)2+2H+=Fe2++2H2O

Fe(OH)3+3H+=Fe3++3H2O

HNO3(稀)

3Fe(OH)2+NO-3+10H+=3Fe3++NO↑+8H2O

同盐酸

HI

同盐酸

2Fe(OH)3+6H++2I-=2Fe2++I2+6H2O

稳定性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

Fe2O3+3H2O

制备的离子方程式

Fe2++2OH-=Fe(OH)2↓

Fe3++3OH-=Fe(OH)3↓

3、

(1)①2Fe2++Cl2=2Fe3++2Cl-(在亚铁盐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②3Fe2++NO3-+4H+=3Fe3++2H2O+NO↑③5Fe2++MnO4-+8H+=5Fe3++4H2O+Mn2+

(2)①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2Fe3++SO2+2H2O=SO42-+2Fe2++4H+②2Fe3++Cu=2Fe2++Cu2+

Fe

H2H+Cl2

COFe3+COBr2

ZnCu2+H2HNO3

AlI2Al

SZn

Cl2、O2、HNO3、KMnO4、H2O2

Fe2+Fe3+

Fe、Cu、I-、S2-、H2S、SO2

(溶液为浅绿色)(溶液为棕黄色)

三、离子检验及溶液配制

1、离子检验

Fe2+的检验方法:

取待测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加新制氯水后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证明有Fe2+。

Fe3+的检验方法:

取待测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证明有Fe3+。

2、溶液配制浓盐酸;蒸馏水中,几滴盐酸,铁粉

【合作探究、讨论展示】1、A

2、方法一

(1)稀硫酸、铁屑

(2)加热煮沸(3)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氧气而被氧化2NaOH+FeSO4=Fe(OH)2↓+Na2SO4

方法二

(1)稀硫酸、铁屑

(2)NaOH溶液(3)检验Ⅱ管出口处的H2纯度,当排出的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Ⅰ和Ⅱ,且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3、稀硫酸、KMnO4溶液;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使KMnO4溶液褪色

【能力提升】1、A2、

(1)加热,铁遇到冷的浓硝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铁与浓硝酸继续反应。

(2)3NO2+H2O=2HNO3+NO2NO+O2=2NO2

(3)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课堂检测】1、D;B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参考答案

第1节碳的多样性

【知识梳理】

一、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金刚石、石墨与C60氧气与臭氧分别取少量碳的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然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均变浑浊,则证明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2、

(1)C+O2

CO2⑵C+CuO

CO+Cu或C+2CuO

CO2+2Cu

⑶C+CO2

2CO⑷2C+SiO2

2CO↑+Si⑸C+H2O(g)

CO+H2

练习:

1.B2.A

二、1、碳的氧化物

(1)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①CO2+Ca(OH)2==CaCO3↓+H2O②CO2+CaCO3+H2O==Ca(HCO3)2

③CO2+NH3+NaCl(饱和)+H2O==NH4Cl+NaHCO3↓现象:

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④CO2+2Mg

2MgO+C现象:

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粉末,并在集气瓶壁有黑色固体附着

⑤CO+CuO

Cu+CO2⑥3CO+Fe2O3

2Fe+3CO2

(2)CO2的制备①工业制法:

CaCO3

CaO+CO2

②实验室制法:

a.写出离子方程式:

CaCO3+2H+==Ca2++CO2↑+H2O向上排空气法b.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d.启普发生器氢气

练习:

3.

(1)acde⑵块状石灰石、浓硝酸、水

练习4:

CO2中混有CO:

通过硬质玻璃管中盛放的灼热的CuO。

CO2中混有O2:

通过硬质玻璃管中盛有的灼热的Cu网。

CO2中混有SO2:

通过盛有饱和小苏打或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

CO2中混有HCl:

通过盛有饱和小苏打溶液的洗气瓶。

2、碳酸盐

Na2CO3

NaHCO3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粉末状固体

细小白色晶体

溶解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

与H+反应

CO32-+2H+==CO2↑+H2O

HCO3-+H+==CO2↑+H2O

与C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

Ca2++CO32-==CaCO3↓

Ca(OH)2少量: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过量:

HCO3-+Ca2++OH-==CaCO3↓+H2O

热稳定性

稳定

受热易分解

鉴别

均为固体

各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若生成气体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的是NaHCO3,无此现象的是Na2CO3

均为溶液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入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Na2CO3。

无此现象的是NaHCO3

用途

用于制玻璃、造纸等工业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治疗胃酸过多

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Na2CO3+CO2+H2O==2NaHCO3(溶液)2NaHCO3

Na2CO3+CO2↑+H2O(固体)NaHCO3+NaOH==Na2CO3+CO2↑+H2O(溶液)

思考讨论:

⑴取少量饱和Na2CO3溶液于试管中,向里通入足量CO2,若溶液中有白色晶体析出,则证明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aHCO32Na++CO32-+CO2+H2O==2NaHCO3↓

⑵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

⑶取少量牙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盐酸,若生成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牙膏中含有碳酸盐,若不生成气体则牙膏中不含碳酸盐。

3、除杂

(1)Na2CO3(Na2O2)向固体中通入足量CO2

(2)NaCl(NaHCO3)将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反应完毕后,将溶液蒸发结晶

(3)NaOH(Na2CO3)将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适量Ca(OH)2溶液,反应完毕后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知识整合应用】

一、二氧化碳与碱、盐的反应及CO32-的检验

例1:

 

(1)Na2CO3或NaHCO3 NaOH和Na2CO3或Na2CO3和NaHCO3

(2)①OH-+H+===H2O,CO32-+H+===HCO3-②1.2mol·L-1

名师点击:

掌握本要点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不能用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鉴别CO32-和HCO3-,原因是OH-可将HCO3-转化为CO32-;

(2)加酸后可根据气体是否有气味排除SO32-、HSO3-的干扰;(3)不能用加酸看是否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方法检验CO32-与HCO3-,因两种离子都有该现象发生。

针对练习1【解析】 检验CO32-时,要特别注意排除HCO3-、Cl-、SO42-等阴离子的干扰。

A项中有Cl-存在时也可产生白色沉淀,B、D两项中若有HCO3-也产生类似现象。

【答案】 C

2、Na2CO3、NaHCO3与盐酸的反应

例2:

 C

针对练习2.【解析】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

①只有Na2CO3,②只有NaHCO3,③Na2CO3与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