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管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347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程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制程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制程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制程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制程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制程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制程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制程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制程管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制程管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制程管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制程管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程管理.docx

《制程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程管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程管理.docx

制程管理

第一章何谓制程(过程)Process

1、所谓作业中之制程(过程),即是泛指制造、工程、工作、业务、服务之所有过程。

2、所有过程的质量要做好,即是要做好制品质量、工程质量工作质量、业务质量及服务质量。

第二章制程(过程)管制的概念

1、掌握影响质量的有关因素,于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这些因素加以管制,使结果亦能在管制状态谓之。

2、管制≠检查,质量是于制造过程中形成的,若制程能力不足,则不良率高,检查费用也高,但又无法做好质量保证。

3、制程管制不能只管制结果,而对工作的过程亦须加以管制,亦即要结果好,过程一定要先做好,如图所示。

4、构成制程的有关因素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经过而产生变动,制程要管制的是异常原因的变动。

(有关因素如5M)

 

 

第三章制程变动的因素及管制状态

一、制程变动的原因

制程必定会有变动,无法做出完全同样的产品,其变动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为偶然原因,另一为异常原因。

偶然原因

异常原因

(1)大量微小原因

(2)每个微小原因个别变动小

(3)例如:

同批原料内,机器振动引起,熟手作业员…等微小变动

(4)不易除去

(1)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原因

(2)任何一个皆可能发生大变动

(3)例如:

原料群体不良,机器磨损,生手未训练…等变动

(4)可避免且必须除去

二、制程的状态又可分为两种

1.制程在管制状态

所谓制程在管制状态,即指作业过程中,引起变动的原因多属偶然原因,很少有异常原因发生。

所有作业皆按一定标准及规定进行,很少发生异常现象,这种制程就是在管制状态的制程,能够保持稳定的结果,会在一定能预测的范围、一定状况下产生变动。

2.制程非管制状态

作业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异常原因的变动,作业无一定的标准、规定,全由担常者随着自己的意思进行作业;或者是虽然有标准、规定,但未按规定作业、未依作业标准进行等,这种制程出现的结果是不稳定的状态,无法预测的变动随时在发生。

第四章制程管制之基本观念及前提

一、制程管制应先确立的基本观念

1.制程要在管制状态,才有办法进行管制

─即过程有关因素须在正常的、安定的状况下

2.在管制状态下,不一定代表做好质量保证

─管制点的设定是否周密?

是否与顾客要求的质量有关连?

─制程能力是否足够?

二、制程被管制之基本前提

1.制程进入管制状态(并不代表没有不良发生)

2.进行制程能力研究,如图示

 

3.制程能力值(Cp)足够,能满足质量标准,使用管制图才有意义。

4.若长期处于管制状态且Cp足够,可放松管理周期(频率),或定期汇总分析(如划直方图)。

第五章制程管制的进行步骤

一、先决条件

掌握顾客要求质量,决定重要的成品代用特性。

二、进行步骤

1.决定该单位制程的作业目的

(1)目的尽量予以量化表示,成为管制项目。

(2)管制项目(制程结果的特性值)需和顾客要求质量有关连。

(3)后工程也是顾客。

2.设定达成目的的方法

(1)查明对结果特性有影响的要因。

(2)要因的寻出应以事实解析配合专有技术,摒除先入为主的认定。

(3)找出抑制要因的许多方法,并且不断与目的关连,选择最适当的方法。

3.针对方法制订标准并设定点检项目

(1)制订制造的标准,使质量标准能列入制程中,明示作业方法、作业条件等。

(2)为确保管制项目能在稳定状态,尚须对过程或标准里的重要的方法、条件,设定点检项目,进行查核,使真正做好过程。

(3)可多应用愚巧法,使异常能尽速被发现。

4.制作QC工程图

(1)是管理工程的方法,包括由谁、在何处、在何时、以何种方法管制。

(2)使能明确的追踪产品质量履历及制品责任之掌握。

(3)使自主管理容易进行。

5.依标准及QC工程图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训练

(1)要求作业者遵守标准作业是监督者的任务与责任。

(2)制程管制始于标准化,也终于标准化。

(3)对标准内容重点,制作「作业指示书」,使易记、易了解、易遵守。

6.调查是否依照标准进行作业,并收集数据

(1)设计收集数据之表格或自动记录。

(2)记录结果数据与过程条件、方法之数据并重(以管制点管理)。

(3)调查是否依标准进行作业,务必全员依标准进行工作。

7.作图表、判断、解析

(1)可用管制图等,判断制程是否在管制状态或有无异常原因之变动。

(2)若一直无法进入管制状态则要进行制程改善解析,把有效对策增修订标准,从步骤3.开始。

(3)若有异常,依异常分析,处置的方式找出原因、下对策,并确认对策的效果。

8.

依所探讨之原因及其对策,做标准的增修订工作

(1)依标准作业,结果还是不好,则必是标准内容不好或不够完整充实,应对标准增修订。

(2)确实做好再发防止。

第六章QC工程图制作、管制点设定与注意事项

一、何谓QC工程图(如附件一、二)

针对某产品从原物料供应到成品出货的各工程,以图表明确其管制点(管制项目、点检项目)与管理方法。

二、QC工程图的作法

1.选定产品及其工程、符号

(1)所有工程或重点工程经高阶主管认可。

(2)选定之工程依作业员别或工法别细分到单位工程。

(3)配合管理者责任范围,作明确的工程区分。

(4)符号意义(如需符号表示时)

○:

操作◇:

质的检查□:

量的检查

⇨:

搬运:

停滞▽:

储存

2.检讨管制点(管制项目、点检项目)

(1)依制程重要项目选定管制项目。

(2)依制程点检项目选定点检项目(易失误者尽可能愚巧化)。

3.检讨管理方法(含抽样)

(1)管理图表─检出异常的管理图表,为分析下对策所参改的数据,并决定管理担当。

(2)抽样方法─查核周期、时间、取样方式及样本数。

(3)测定方法─使用测定仪器量具或官感检查。

(4)处置措施─异常判定基准、异常处理及其担当。

4.增修订相关标准检讨

5.记入QC工程图

(1)按每一工程逐项记入。

(2)记入同时由相关人员再作一次确认。

6.QC工程图完成时,由相关主管及高阶主管作最后核可,必要可调整或修正。

三、制程管制中管制点的设定方式

1.在制程的何处,设定何者为管制点,是制程管制能否有效、顺利进行的关键。

2.一般管制点,可划分为

 

(1)管制项目的设定方法

1)对单位工程做什么予以简要说明(what)。

2)以「为什么需要此工程」的质问,来明确工程的目的、任务(why)。

3)以「此工程的目的又是为什么需要」(why-why)的上位机能探求方式,使能与最终产品质量特性关连明确,并能正确的反映制程之良否。

4)针对2)、3)设定目的达成程度可衡量的评价特性为管制项目。

5)若选定的管制项目无法计量化或不易测定者,可从与此项目有相关关系,且可计量化的代用特性中选定,如光滑程度其代用特性有摩擦系数、单位凹凸点数…

6)尽量选定可以很快知道结果的中间代用特性,使能及时的检出异常,如金属的强度,其中间代用特性可为厚度、密度等。

7)尽量利用上位、下位机能的反复探求,使其间关系能更明确,更能贯穿全体。

(2)点检项目的设定方法

1)对单位工程予以细分至要素作业

2)列出各个要素作业里,4M所需具备之条件,使要因的遗漏能减少,如

*人:

进行该作业,人员方面应具备的条件、能力、认知等。

*材料:

零件、材料、半成品的特性值、规格等。

3)检讨各条件对管制项目之影响度

*把影响度大者设定为点检项目,而非把所有的原因全部当作点检项目。

*点检项目尽量具体、明确,如

施工不当→不当如何判定?

不当:

则必有规范、方法或条件,以为判定。

*容易发生失误或涉及人为注意、疏忽的作业,尽量用愚巧法。

*点检项目之设定应让实际作业的担当者参与。

四、QC工程图之制作应用注意事项

1.记入事项除质之外,尚可包含量、成本;除正式工程外,亦可包括准备工程。

2.制程解析后标准之增修订内容应反映到QC工程图中。

3.管制点应定期的检核是否恰当;或制程有异常时也须查察是否适当,有无变更的必要等,不断加以PDCA。

4.以作业员立场,检讨管理方法的周期、表格等,使易于实际进行查(点)检工作。

5.以QC工程图为基本数据,配合作业标准,制作作业指示书,强化人员的自主管理。

 

第七章制程异常的解析与改善

一、维持与改善的观念

1.维持:

确实遵守既有之程序书、标准、保持现状、维持效果。

2.改善:

改变目前的作业方法及条件,打破现状,提高效果。

二、如何迅速反应异常?

1.明确管制点

 

2.窗体有明确的管制基准

使窗体不是只有记录统计的功能,而且也能发挥管理的功能。

3.目视管理

管理的结果与过程能透过广告牌、图表、灯号、颜色…等充份显在化。

4.明确的异常反应处理制度。

5.鼓励基层人员提问题

基层人员若能提出问题,应多加赞赏。

6.培养部属数据观念

7.基层干部于下班前或后召集部属检讨当日的作业状况。

三、异常处理流程及说明

1.依制程管制体系交互说明(补充资料)

2.异常处置

(1)应急措施

*除去不良现象

*治标

*掌握时效

(2)再发防止措施

*除去真因

*治本

*与标准化、愚巧法相结合

 

第八章制程管制的落实

1、依QC工程图,制作各阶层别的管制项目与点检项目一览表,使权责明确,迅速掌握自己管理。

2、在制作时应和上、下充份沟通连系,使所设定的项目,确为所需且能环环相扣,如此上下间方向,重点一致,贯穿整体工程,使管理效果大增。

3、各阶层别项目之异常判定基准、异常报告书以及报告流程亦须明确订定。

4、一般而言,职位愈低点检项目愈多,管制项目愈少,相反的,职位愈高,点检项目愈少,而管制项目愈多。

5、各阶层项目的重要者少部份可能相同,但周期可不一样。

 

(附件一)

QC工程图格式例

工程名称

(流程)

管制项目

点检项目

管理方法

抽样

异常

处置

担当者

担当

周期

时间

图表

作业指导书No

样本数

抽样方法

规格/

判定基准

 

管制計劃

(附件二)

原型先期产品量产品

管制计划编号

担当

部门

初版日期

修订日期

件号

供应厂商/代码

车厂工程认可/日期(若要求才填)

件名/说明

供应厂商认可/日期

其它认可/日期(若要求才填)

NO

制程名称/

操作说明

机械设备

生产用治/工具

特性

特性等级

方法

处置对策

NO

制品

制程

制品/制程

规格/公差

量(测)具

抽样

管制方法

数量

抽样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