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讲课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365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讲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讲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讲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讲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讲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讲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讲课稿.docx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讲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讲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讲课稿.docx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讲课稿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说教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课文。

围绕着美丽这个中心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能力目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创建美好家园的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的景物特点,体会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情感。

三、说教法

(一)说说教法:

在本课中,我结合多媒体课件,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学法。

合理引进适当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说说学法:

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比较薄弱,我把阅读理解放在重要的位置,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重在学生感悟,发展创新思维。

四、说教学设计意图

1、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教学中,我配有精美图片展现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

在图文对照下,吸引学生注意力,直观呈现教学内容,直接展示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重难点词句形象地理解,体会句子的生动描写。

2、情感熏陶,审美鉴赏。

多媒体创设了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丽情境中,能看到小兴安岭的真实画面,他们会惊讶,会陶醉,为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从而有所感慨。

五、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四步设计:

发现美——讨论美——赞赏美——憧憬美。

第一步:

情境激趣,发现美

我这样创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说说你们都去过哪里?

那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江山如画,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此时出示中国地形图(课件),激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读文,整体感知课文,读后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第二步:

品读词句,讨论美

课文第2——7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于是,我营造了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教师扶学“春天美”。

教师先范读本段,并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图,然后默读,让学生自己勾划出作者抓住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学生认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再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

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想象美景。

再通过换词法理解“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散步”“欣赏”,体会拟人句的作用,让学生领悟到语言文字的优美。

紧接着,我这样小结:

这段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选取树木、积雪、小溪、小鹿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春天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我的小结,其实教会了学生概括自然段意思的方法,落实了训练重点,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2、合作探究“夏天美”

“夏天”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我先让学生总结老师教学春天段的步骤(读、划、说、品),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到“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等词的生动、贴切。

通过生生对话,互教互学,既获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技能,培养了协作精神。

学生尝试小结段意,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自学“秋天美”“冬天美”

这两段比较易懂,可放手让学生自学,反馈,小结段意,再指名朗读,读出秋天丰收的喜悦和冬天动物的有趣,再想象出图中没有画出的景色,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步:

发展创造,赞赏美

学生理解课文后,我设计了“朗读背诵”“当小导游”“做小画家”“当小诗人”四种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

学生张扬了个性,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想象力。

第四步:

总结升华,憧憬美

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这里,我及时总结课文后,让学生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我便激励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开发小兴安岭,为祖国的更加美丽而努力奋斗!

好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

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图样板书,不但重点突出,更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春 生机勃勃

   美丽的小兴安岭   夏 花木繁茂  宝库

           秋 果实累累  花园

           冬 雪花纷飞

六、说教学效果预计

通过本课的精心设计,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文结合的生动画面,我相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在“认知、情感、技能”这几方面,既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又掌握了学习方法,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培养,切实体会到了字里行间的准确描写,达到动之以情、理解认识、想象激情、情不自禁、真情流露,在朗读中抒情的完美效果!

说的不当之处恳请在座的各位老师指正,帮助。

谢谢大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理解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课文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的景物特点,体会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说说你们都去过哪里?

那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江山如画,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二、学生谈感受

1、小兴安岭给你们什么感觉?

那里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2、师总结:

大家读的真棒,小兴安岭最大的特点就是树多,

3、你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

三、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一)过渡:

是啊,小兴安岭的景色真诱人啊,让我们一起去小兴安岭的春天看看吧。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能找一找这里藏着哪些景物吗?

2、师范读,指导学习

预设: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枝条是怎样的长出来的呢?

如果换成“长出”好不好呢?

为什么?

(用“抽出”写出了枝条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很形象生动,也避免了语言的重复性)

(2)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A、自由读读,透过这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B、这声音大吗?

不大。

你从哪儿知道的?

淙淙。

描写流水声的词你还知道有哪些?

如:

潺潺叮叮咚咚哗哗

C、那积雪化成的水分别从不同地方,淙淙地流进小溪里了。

“汇”字让我们想到雪水汇成小溪的样子,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遍吧。

(3)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让我们也来写一写,把小鹿的动作、神态写出来。

出示:

说话训练:

小鹿们在小溪边快乐地嬉戏着,有的();有的();还有的()。

3、师生合作读第二自然段

4、小结:

这段作者抓住了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选取树木、积雪、小溪、小鹿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春天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5、总结学法:

读、划、说、品

(二)合作学习小兴安岭夏天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同桌相互讨论圈出特别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

通过这些树木你们感觉这些树木怎么样?

(茂密)

(2)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语你觉得写得好呢,为什么?

(封、挡、遮)指导朗读:

树木竟然把蓝天封起来?

谁愿意愿意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吗?

(强调封)

(3)早晨,……整个森林……”

你们觉得哪个词让你印象最深刻?

整个森林都浸在里面呢?

能把浸换一个词语吗?

(理解浸:

让你们泡在水里,感觉怎么样)。

可是森林呢,浸在哪里?

你仿佛看到什么景象啦?

(4)太阳出来了,千万缕……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为什么要把阳光比作利剑呢?

师生共同小结:

(三)学生自学秋、冬景物

1、分组合作,按照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来欣赏秋冬美景。

2、现在谁愿意来当我们的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下秋冬的景色呢?

(1)秋天有什么变化吗?

哪些词语能够看出这些变化?

(2)冬天会是怎么样呢?

冬天让你感觉如何?

理解“刮”字。

(四)学习最后一段

 这数不清的树木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了不同的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

三、课后拓展 

1、“朗读背诵”“当小导游”“做小画家”“当小诗人”,选出你最喜欢的一种,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

2、小兴安岭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巨大的宝库。

我们要去爱护它,保护它。

  

板书设计:

春 生机勃勃

   美丽的小兴安岭   夏 花木繁茂  宝库

           秋 果实累累  花园

           冬 雪花纷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