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333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docx

拓展性口琴教学设计

 

拓展性课程口琴

 

福溪街道中心小学许笑平

 

第一课时

课题:

初识口琴

课型:

拓展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口琴的发展、种类。

2、通过欣赏国内外口琴家的演奏激发学生学习口琴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口琴的种类

教学难点:

口琴的发音原理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口琴

教学过程:

1、口琴的发展

课件演示

口琴又称口风琴,是体积最小的乐器之一。

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在乐器分类上属于自由簧的吹奏乐器。

口琴源于中国,大约数千年前,被成为“笙Sheng”。

这种由竹簧片发声的乐器很快风靡亚洲,在传统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

十八世纪后期,笙传入欧洲,很快在音乐界流行开来。

于1981年由德国人克利斯坦·路易·布什曼发明,至今已有180年。

十九世纪末,口琴传入亚洲。

1931年,上海生产出我国自制第一批口琴。

口琴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改进,品种已发展到了100多个,吹奏方法也日趋多样化,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由于口琴十分柔美动听,便于携带,容易学习,因此广泛流行于民间,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便在我国流行开来,成为极为大众化的乐器,若进一步学习还能演奏各种复杂的乐曲及重奏于合奏。

二、口琴的种类:

按用途,口琴大体可以分为独奏用口琴和合奏用口琴两大类。

前者主要包括复音类口琴(包括重音、回声口琴)、半音阶口琴和布鲁斯口琴等;后者则有贝司口琴、和弦口琴、铜角口琴等。

按发音方式,又可分为单簧片发音和多簧片发音两种。

半音阶、布鲁斯口琴等属于单簧片发音;而复音类、和弦、贝司口琴则属于后者。

在此,介绍几种同学们易懂的、比较贴近我们生活的口琴。

1.单音口琴

2.重音口琴

3.复音口琴

4.低音口琴

5.和弦口琴

6.半音阶口琴

7.合奏用口琴

三、课后练习

网上查阅口琴的发展史和种类

四、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

课题:

口琴的构造与保养

课型:

拓展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讲解口琴的构造和保养,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口琴,有利于正确使用口琴。

教学重点:

口琴的保养

教学难点:

口琴的构造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口琴

一、教学过程:

(一)口琴的构造

1.盖板:

材质多为铜板,也有些高档琴镀金或银的。

2.音孔:

按材料来分,有胶质、塑料、金属或镀金的。

按照形状,有方孔和圆孔。

3.簧板:

作为簧片安装的基体,簧板应该更为牢固、坚硬,这样才能不影响簧片的震动,使得口琴音色更纯。

4.簧片:

其长短、重量、薄厚都对音量和力度有重要的影响。

(二)口琴的保养可分为三个大方向:

人的部分:

吹口琴前不饮食,吹口琴前要漱口。

琴的部份:

吹奏口琴前要清洁,吹奏口琴时拍口水,吹奏口琴后要保养。

吹完口琴后的清洁,

1、在手掌上铺上一张卫生纸,把口琴的琴格面向手掌轻拍,把口水拍出

2、在口琴盖板的两面,喷上口琴专用轻洁液。

3、用擦拭口琴专用的布。

口琴收藏

1.干燥的地方

2.通风的地方

3.放入口琴盒

关于口琴的保养,大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自己的口琴,最好自己吹,不要随意借给别人。

2.吹奏的力不要过猛,应当轻轻地吹。

3.每吹完一曲,必须把琴内的水分在手帕上用力拍出。

4.吹奏后,不必用冷热水冲洗或用香水喷洒。

5.木格膨胀,用刀片把胀起部分削平。

6.如果临时发生变音或抖音现象,可用纸卷少许,塞进降低的或变音的小孔内,让音簧发音,暂时使用。

二、课后练习

上网查阅口琴使用与保养的知识,与同学分享

三、全课总结(略)

第三课时

课题:

坐姿与站姿

课型:

拓展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口琴的持琴姿势对吹奏口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姿势正确优美,伴随悠扬的乐曲,给人以享受。

2、能正确地掌握持琴的姿势

教学重点:

口琴的持琴姿势

教学难点:

优美的仪表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口琴

教学过程:

1、复习引题

说一说口琴保养的方法和使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新课教学

1、持琴姿势

(1)多媒体播放持琴姿势

(2)教师示范同时讲解要领

持琴的方法多种多样,并没有统一规定:

用左手持琴,琴的低音区在左边,高音区在右边。

左手以虎口处夹住琴身的中央,其余四指尽量并拢,掌心蜷曲成一个音室置于琴身后方,其余三指和食指一个方向伸开即可。

右手拇指顶在吹孔最右端其余四指也是自然伸开。

左右两手腕关节应该可以自由同时左右横移,但不要让手臂也随着移动。

两肩自然下垂不要僵硬,两臂内缘稍贴向身体才不会到处晃动,不管是立姿还是坐姿,上半身应该挺直切勿弯腰驼背,两脚张开与肩同宽,放松身体的肌肉,保持在可以随时准备的弹性状态。

注意手与口琴间不要有明显的空隙。

吹奏程度高一些的人喜欢用口琴夹夹住口琴吹奏,他们可以边弹琴边吹,称之为“无手吹奏”。

手持好琴后,琴孔应露于手之间,不要被手指盖住,以免有的音吹奏不方便.持琴的手不要过于用力,以免你的手没吹一会儿就累了。

正确的姿势不但要有优美的仪表,头正,身体直,收腹挺胸,全身放松,两手自然地挟着口琴,眼睛和脸部的要自然生动,随着乐曲的起伏而富有表情,切忌在吹奏过程中用踏脚或点头来打拍子。

如果已经养成了不良习惯,应逐步加以纠正,应对着镜子边吹奏边纠正。

(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个别纠正

(4)同桌互相纠正

3、课后练习

与父母或者同学一起练习正确的持琴姿势

四、全课总结:

(略) 

第四课时

课题:

我和音阶交朋友

课型:

拓展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口琴吹奏方法,让学生了解吹口琴是靠呼吸的气流冲击簧片震动而发音的原理。

2、通过简单吹奏理解气流的强度、长短,直接影响口琴的表现力。

3、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口琴音阶的排列顺序及音符吹吸规律

教学重点:

口琴的音标的吹吸规律

教学难点:

口琴音阶的排列规律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口琴

教学过程:

1、了解口琴的音部排列

1、多媒体演示口琴音阶图,了解口琴音阶的排列是按照吹吸排列的

2、了解24孔口琴音部的划分

3、学生对照口琴找到从左往右数第9、17孔分别是什么音?

并试着轻轻吹一吹

4、教师演示口琴的吹奏方法,同时注意提示学生注意:

吹口琴是靠呼吸的气流冲击簧片震动而发音的。

气流的强度、长短,直接影响口琴的表现力,而初学者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拿到口琴就拼命吹,这样做不但容易损坏簧片,而且不能吹奏出良好的音色,甚至发出的是噪音。

初学者吹奏时往往感觉气流不够用,这就必须学会掌握呼吸的方法和如何换气。

呼吸采用胸腹联合呼吸,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呼吸器官的作用,使胸腔扩大,增大气息的容量,便于对气流进行调节。

这样,即便减少换气,也能使吹奏圆滑而轻松。

5、学生练习

现在可以试试吹了!

注意,首先找感觉.上嘴唇"搭"在上面的簧片上,下嘴唇"搭"在下面的簧片上.你的嘴唇应该可以和你的食指,拇指轻轻接触,记住,姿势一定要对,因为培养一个好的姿势是一切良好的开始。

怎样运用空气呢?

不必使很大劲呼或吸,用平时说话时的呼吸程度即可,特别猛地吹或吸也减短口琴的寿命,费力不讨好.不过高音部分要比低音部分多使点儿"劲",低音部分比高音部分多费点气。

换气,应预先设计好乐曲应换气的地方,并采用嘴鼻一起呼吸。

主要应用于乐曲的旋律连续的吹或吸时,感到气量不够的地方。

需换气的地方应在乐谱上做好记号。

2、课后练习

1、记住口琴音阶图

2、同桌合作,一人唱出一个音符,另一人先说出是第几格,然后说出是吹还是吸

四、全课总结:

(略)

第五课时

 

课题:

小试牛刀

课型:

拓展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音阶练习,正确掌握口琴吹奏的方法。

2、能比较规范地吹或吸任何一个音阶。

教学重点:

吹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嘴唇以自然方式含住一孔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口琴

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

1、说一说口琴音阶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口琴个音部包含哪些音标?

3、说说口琴吹奏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C大调音阶——乐理基础

低音1——中音1——高音1

2、教师示范吹奏中音部音阶

3、学生自学课本第4页

(1)吹奏时要注意什么?

(2)什么是“一孔”?

(3)演奏时口唇和舌尖的位置是怎样的?

4、学生练习“1”同桌相互纠正,教师巡回辅导

5、用同样的方法演奏“2”、“3”、“4”、“5”

三、课后练习

练习“12345”的吹奏

 四、全课总结:

(略)

第六课

课题:

初识中音区

课型:

拓展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口琴吹奏的姿势、吸气和呼气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中音区音阶排列的规律。

3、会熟练地吹奏“中音12”练习

教学重点:

控制吹奏时的气息

教学难点:

吹下一个音时嘴唇移动距离的控制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口琴

教学过程:

1、认识中音区音阶

1、课件展示音阶图

师:

中音区共几个音?

他们是按照上门规律排列的?

2、教师示范“中音12练习”

3、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吹奏练习曲

要求:

每个音时值要足,移动距离要准确,发音要清晰,音量要平稳。

4、学生吹奏,教师巡回辅导

5、个别学生演奏,学生点评

6、同桌合作,相互点评

2、课后作业

“中音123练习二”

三、 全课总结:

(略)

第七课时

课题:

再识中音区

课型:

拓展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中音区12练习”和“中音区123练习”。

2、通过学习能比较熟练地吹奏“中音12345练习”

3、让学生更加喜爱口琴的演奏方式,同时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

教学重点:

中音区12345吹奏

教学难点:

音阶下移时移位要准确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口琴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1、说说“中音区12练习”和“中音区123练习”吹奏时要注意什么

2、中音区一个有几个音?

是如何排列的?

吹音有哪几个?

吸音有哪几个?

3、检测吹奏效果(个别、小组)

2、新课教学

1、课件出示“中音12345练习”

(1)学生视唱“中音12345练习”

(2)教学全音符、四分音符的时值

2、教师范走奏“中音12345练习”

3、学生练习“中音12345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4、指名学生独奏,教师点评

5、同桌相互吹奏点评

6、经验分享

3、课后练习

练一练:

“中音12345练习二”

四、全课总结:

第八课时

 

课题:

《铃儿响叮当》

课型:

拓展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吹奏《铃儿响叮当》,让学生感受口琴音色的优美,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口琴的兴趣。

2、学习八分音符的时值,并能准确把握八分音符的演奏技巧。

3、会比较熟练的吹奏乐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

乐曲情感的把握

教学难点:

几个同音反复,在吹奏时必须断开。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口琴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铃儿响叮当》

指名学生说一说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一份怎样的感情

二、视唱《铃儿响叮当》歌谱

1、学生跟着钢琴视唱

2、学生看谱视唱

3、教师范奏

教师范奏,1、学生初步感知乐曲说蕴含的轻快、愉悦的思想感情

2、感知几个同音反复的吹奏技巧

4、学生练习

1、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问题个别纠正

2、反馈练习:

指名学生个别吹奏针对问题集体讨论解决

3、同桌练习:

同桌互相练习、纠正

5、经验分享:

指名几个吹奏技巧好的学生吹奏,并说说吹奏经验

6、课后练习

练一练:

“中音567¡”的练习

七、全课总结:

(略)

第九课时

 

课题:

中音部音阶练习

课型:

拓展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中音部整体音阶。

2、会比较熟练地吹奏中音部音阶

3、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

教学重点:

中音部音阶的吹奏

教学难点:

“67¡”的跳跃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口琴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1、说一说中音区包含哪些音?

他们是如何排列的?

2、中音区中哪些音的排列与其他音不同?

2、教学新课

1、学生跟着钢琴视唱“中音部音阶练习”

2、学生独立视唱“中音部音阶练习”

3、学生尝试吹奏“中音部音阶练习”教师巡回辅导,个别纠正

4、反馈

(1)指名个别学生独立吹奏,师生点评

(2)同桌合作互相点评

(3)小组合作:

整段练习反复吹二遍

(4)教师范奏强调“67¡”音的跳跃

5、学生独立吹奏“中音部音阶练习二”

6、经验分享:

指名吹奏水平高的几个学生进行演奏,并谈谈体会

3、课后作业

中音部音阶练习三

四、全课总结:

(略)

第十课时

课题:

百花进行曲

课型:

拓展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中音区音阶吹奏的技巧。

2、理解百花进行曲歌曲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会比较熟练地吹奏百花进行曲

教学重点:

吹奏时要有节奏感

教学难点:

二拍子“强、弱”吹奏时气流的把控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口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中音部音阶的排列

2、中音部吹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全体吹奏中音部音阶,要求:

吐音清晰,强弱合理,吹奏顺畅

二、新课教学

1、欣赏“百花进行曲”

欣赏后指名学生说说乐曲说蕴含的思想感情

2、学生跟着钢琴视唱曲谱

3、学生独立视唱曲谱

4、教师范奏百花进行曲,要求学生领会二拍子“强弱”循环的节奏

5、跟着钢琴分小节吹奏曲谱

6、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回辅导,个别纠正

7、同桌互相纠正

3、课后练习

吹奏《百花进行曲》要求要有节奏感

四、全课总结:

(略)

第十一课

课题:

春天来了

课型:

拓展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中音区音阶吹奏的技巧。

2、理解春天来了歌曲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准确把握三度音程和四度音程吹奏方法

4、会比较熟练地吹奏《春天来了》

教学重点:

附点音符的时值

教学难点:

三度音程和四度音程的准确把握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口琴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1、二拍子的节奏是什么?

在口琴吹奏时如何控制强弱节奏?

2、小组擂台赛:

分小组吹奏《百花进行曲》

2、新课教学

1、欣赏歌曲《春天来了》

多媒体播放《春天来了》,使学生初步感知歌曲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视唱

学生先跟着钢琴分小节视唱曲谱,然后学生独立视唱。

要求:

注意附点音符的时值。

3、吹奏

学生跟着钢琴分小节吹奏(要求连续两个相同的音如22,55,44之间要断开)

4、学生独立练习

学生独立吹奏《春天来了》,教师巡回辅导,个别纠正

3、课后作业

吹奏《春天来了》要求吹奏附点音符时值准确,两个相同音之间断开合理,初步把握四拍子吹奏的节奏。

四、全课总结:

(略)

第十二课

课题:

很久以前

课型:

拓展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中音区音阶吹奏的技巧。

2、理解春天来了歌曲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准确把握四拍子的节奏“强、弱、次强、弱”的用气方法。

4、初步感知低音“5”在琴格的位置,会准确吹奏。

5、会比较熟练地吹奏《很久以前》

教学重点:

四拍子节奏“强、弱、次强、弱”气流的把握

教学难点:

全音符吹奏时吸气和呼气的方法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口琴

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

1、说说附点音符的时值计算方法

2、说说二拍子的演奏技巧

3、合奏《春天来了》

2、新课教学

1、歌曲欣赏

先多媒体播放歌曲《很久以前》,学生欣赏,说一说歌曲的节奏,然后学生再次欣赏歌曲,并用手打出节奏。

2、视唱曲谱

(1)学生跟着钢琴分小节视唱曲谱

(2)学生独立视唱曲谱

(3)自学课文说一说四拍子的节奏

(4)边唱边用手拍出“强、弱、次强、弱”节奏

(5)找一找低音“5”在琴格的位置

3、吹奏曲谱

(1)学生跟着钢琴分小节吹奏曲谱

(2)教师谈谈全音符吹奏时吸气和呼气的方法,学生做重点练习

(3)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个别纠正

4、反馈练习

(1)指名个别学生上台演奏,师生点评

(2)同桌相互点评

(3)小组PK

3、课后练习

吹奏《很久以前》要求准确把握四拍子的节奏。

准确掌握全音符吹奏前后吸气和呼气的方法。

4、全课总结:

(略)

 

第十三课

课题:

送别P12

课型:

拓展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圆滑音吹奏的技巧。

2、通过欣赏理解《送别》歌曲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准确把握四分休止符的停顿时间。

4、知道低音“7”在中音“1”左边一格,会准确吹奏。

5、会比较熟练地吹奏《送别》

教学重点:

圆滑音吹奏的技巧。

教学难点:

四分休止符的停顿时间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口琴

教学过程:

1、歌曲欣赏

1、多媒体播放《送别》学生初步体会歌曲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边欣赏歌曲边打拍子感受休止符停顿时间

2、视唱曲谱

1、学生跟着钢琴分小节视唱曲谱

2、学生独立视唱曲谱

3、同桌合作,感受休止符停顿时间

3、吹奏曲谱

1、学生钢琴分小节吹奏曲谱

2、学生独立吹奏曲谱,教师巡回辅导,个别纠正

3、同桌相互纠正

4、小组擂台赛

4、课后练习

练习《送别》要求圆滑音吹奏用气均匀,休止符停顿时间准确。

五、全课总结(略)

 

第十四课

课题:

挑战自我—跳音P13

课型:

拓展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跳音、大跳、小跳等乐理知识。

2、基本掌握跳音吹奏的技巧。

3、能用正确的姿势吹奏跳音。

教学重点:

跳音的吹奏的技巧。

教学难点:

口琴孔距的把握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口琴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跳音演奏

1、小组讨论:

说一说跳音演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学跳音乐理

曲调中相邻两音之间的距离超过3度的为大跳如:

1和52和6。

不足3度的为小跳如1和3,2和4等

二、教师范奏

1、教师范奏P13“19跳音练习”

2、学生跟着钢琴分小节视唱

3、学生视唱

三、吹奏跳音

1、学生跟着钢琴分小节吹奏跳音(先慢后快)

2、学生独立吹奏跳音,教师巡回辅导,个别纠正

3、同桌互相纠正

4、指名学生个别吹奏,发现问题共同纠正

四、课后练习

P13跳音练习二

五、全课总结(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