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334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

教育专用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语言的演变

第1课

语言的演变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吕叔湘(1904-1998),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人。

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外国语文系。

1936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

1938年回国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后又任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以及开明书店编辑等职。

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主要

作品

  代表作品:

《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

评价

  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

(二)人物轶事

不懂就问的吕叔湘

吕叔湘应邀参加一个教学经验交流会。

因有事耽搁,到会时已有人发言,他便悄悄地挨着张志公坐下,听了一会儿,觉得很生动,低声问:

“这位是谁?

”张志公在一张纸片上写了“刘朏朏”三个字递给他,吕叔湘看后琢磨了一下,指着“朏”字问张:

“这是什么字?

怎么念?

”张志公说:

“人家都叫她刘朏(fēi)朏,我查过字典,应该念第三声(fěi)。

”吕叔湘是当代知名的语文大师,在一般人看来语文大师而不识“朏”,实是丢面子的事,但在吕叔湘看来,汉字既这样多,这样复杂,就是字数有限的《新华字典》,恐怕博学之士,也难以认全……

背景链接

《语言的演变》选自《语文常谈》,《语文常谈》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

课文是其中第六篇,原标题是《古今言殊》,包括“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和“从文言到白话”等四个部分。

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

(一)读准字音

Ⅰ.单音字

1.朱熹(xī)  2.窥探(kuī)   3.骓(zhuī)

4.雒(luò)5.骃(yīn)6.苜(mù)

7.引擎(qínɡ)8.水泵(bènɡ)9.蒲服(pú)

10.匍匐(púfú)11.胰脏(yí)12.忌讳(huì)

Ⅱ.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论

   

(2)搁

(3)卡

(4)淋

2.语境辨析法

(5)火灾发生时,家中只有邢先生一人在睡觉(jiào),觉(jué)察出情况不对,他来不及穿衣服,就翻到了北侧的窗外。

(6)他拿马扎(zhá)时,不小心被扎(zhā)破了手,马上包扎(zā)了一下。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5.

6.

(三)用准词语

Ⅰ.明确词义

1.久而久之:

指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2.朝发夕至:

早晨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便利。

3.欺人太甚:

欺负人太过分,令人不能容忍。

4.席地而坐:

在地上铺了席坐在上面。

后泛指在地上坐。

5.夜以继日:

日夜不停。

语境运用(辨析正误)

没有铁路工人日夜不停地夜以继日的奋战,天堑就不可能化为通途,就不可能有万里之遥朝发夕至,更不可能有傲视世界的高铁第一速度。

辨析:

“夜以继日”指日夜不停。

与前面“日夜不停”重复,故“夜以继日”运用错误。

“朝发夕至”运用正确。

Ⅱ.易混辨析

1.留传vs流传

课本

原句

  古代人说的话是无法听见的了,幸而留传下来一些古代的文字。

辨析

  都有“传下去”之意。

“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后面一般跟消息、故事等名词;“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后面一般跟技艺、遗产等名词。

即境

活用

  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张先生祖辈留传下来的瓷器上就刻有大禹治水的画面。

2.掩盖vs掩饰

课本

原句

  现代的人可以用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就掩盖了语音变化的真相。

辨析

  相同点:

都有“不让发现”的意思。

不同点:

“掩盖”指从上面盖住,如“鲜花掩盖了林中小路”;也指隐瞒,隐藏,如“掩盖矛盾”“掩盖罪行”。

“掩饰”指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如:

掩饰错误、掩饰喜悦。

即境

活用

  违纪违法后的华丽掩饰并不能掩盖曾经的肮脏,违规修、违规建、违规用,这是一种可怕的行径,更折射出当地某些官员的肆意妄为。

第一步

快读课文·明大意

1.熟读课文并概括全文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答:

 

明确:

(1)从总体上举例说明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

(2)分类说明语汇变化的主要内容。

(3)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2.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依然是议论文的范畴,对议论文而言,论证思路是很重要的。

请大家结合课文题目、三个小标题和具体内容,分析这篇课文的论证思路。

答:

 

明确:

本文题目是“语言的演变”,作者第一部分先用一个大家很熟悉也相对浅显的素材证实了语言和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是不断变化的。

这是一个前提,即我们先得确定“语言是演变的”,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探讨“语言是如何演变的”,作者正是依照这个思路来谋篇布局的。

第二步

精读课文·细揣摩

1.厘清语言演变的规律及其具体表现。

2.学习课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写法。

3.品味课文准确通俗的语言特点。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段中谈到朱熹听不懂孔子和弟子们的谈话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

作者为什么选中朱熹来听孔子讲话作为例子?

答:

 

明确:

运用了假设说明和举例说明。

古今言殊,但谁也没有听到过古人的讲话,吕叔湘举了这个例子,人们一下子就明白了。

选中了朱熹去听孔子讲话,因为朱熹是南宋的儒家大师,为《论语》做过注解,是孔子思想权威的解释者。

连他都听不懂,说明不是对儒学的理解水平问题,而是语音、语法、词汇问题了,这样很有典型性。

2.“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的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

”其中“同一种语言”指的是哪些语言?

答:

 

明确:

结合文段内容的表述,可以推知,指的是“同一民族、同一时代的语言”。

(注意并非指“同一民族的语言”或“同一民族、同一时代、同一地区的语言”,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来做出判断。

3.“意义有所不同”“用法有些两样”共有哪三种情形?

请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再用四个字来概括。

    情形

概括要求

第一种情形

第二种情形

第三种情形

一句话概括

意义没有改变,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成分

意义没有改变,使用受到限制

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

四个字概括

不能单用

使用受限

已经不用

(二)阅读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4.“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为什么课文先从语汇说起?

为什么重点写语汇的变化?

答:

 

明确:

比较起来,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变化也最快、最显著,它体现着语言演变的特点。

而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词汇的变化那么大;语音,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

5.语汇的消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

 

明确:

(1)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

(2)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3)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

6.古今词义的变化有哪些类型?

答:

 

明确:

(1)词义的扩大,如“江”“河”;

(2)词义的缩小,如“肉”“谷”;(3)词义的转移,如“涕”“信”;(4)词义的弱化,如“很”“普遍”。

(三)阅读第三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7.第三部分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语音变化?

答:

 

明确:

(1)语言的押韵变化举白居易的诗句。

(2)语言的平仄变化举李白的诗句。

(3)形声字变化举生活中常见的字的读音。

(四)结合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8.本文综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

 

明确:

假设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引用说明。

9.语言通俗、准确、风趣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第三种情形是这里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尽管别的意义还用。

”按照一般说法,“尽管”一词所带的分句是放在前面的,作者为什么要把它放在后边?

答:

 

明确:

作者把“尽管”一词所带的分句后置,用的是复句的倒装形式,其作用是突出、强调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2)“可是总起来看,如果把虚词除外,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词汇的变化那么大。

”删去“如果把虚词除外”行不行?

为什么?

答:

 

明确:

不能删去。

因为从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语法的变化不少,除少数表现在词序不同外,多数是虚词所起的语法作用而构成的古汉语的特殊句式。

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

如何使说明文的语言准确、通俗

[写法领悟]

1.语言准确表现在:

①用词精确,注意分寸。

如“作为连词的‘而’‘与’,只见于一定的文体”,这句话中的“而”“与”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已习惯于用“而且”“和”来表达;只有作特殊的文笔处理,才用“而”“与”。

由此可见,上述句子中用“只”与“一定的”对“见”与“文体”进行限制,就非常精确,很有分寸。

②用语严密,无隙可乘。

如“如果把虚词除外,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词汇的变化那么大”,这句中,“把虚词除外”用得就很严密,因为古汉语中大量使用虚词确实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且较常见的虚词还构成了古汉语的特殊句式。

2.语言通俗表现在:

①少用术语。

本文是一篇语言专著,是社会科学说明文。

但作者在《语文常谈·序》中说,这是“有关语言文字的普及性文章”。

由于作者心中有广大读者,所以文章里专门术语用得极少。

即使说明比较专门化的语言知识,如押韵、平仄……也说得很浅明,并且适可而止。

②用浅显易懂的实例说明抽象的科学道理,如说明语言也像世界上万事万物那样发展变化这一相当抽象的道理,便用一个假设举例,像讲故事一样加以说明。

总而言之,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习见的而不用生僻的例子,因而极易理解。

1.语言准确

准确性是说明事物的先决条件,说明文的语言要不得半点的夸张,事物是什么就是什么。

说明文语言准确,并非一定得用确数,也可以用约数。

比如“大约”“左右”“可能”“估计”,这些词语也同样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比如《中国石拱桥》在写赵州桥的修建年代时就写“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因为赵州桥建造的确切年代已无从知晓,所以作者虽用了“左右”,但是更体现出作者尊重事实,给我们的信息也反而更准确。

2.语言通俗

就是运用群众中明白通顺的话,把本来抽象的概念说得具体生动,把本来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

可多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和举例说明、比较说明、引用说明等说明方法。

请使用准确、简洁、通俗的语言介绍一种水果。

(不少于200字)

答:

 

 

 

 

 

 

 参考答案:

我是人见人爱的苹果。

秋天,是利于我们生长的美好季节。

我们贪婪地吮吸着秋姑娘恩赐于我们的甘露,在农民伯伯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

10月底,我们的果子成熟了。

味道、颜色、形状都十分惹人喜爱。

圆圆的,像个小皮球一样,有的像圆形的闹钟,有的像小灯笼一样……我们长得各种各样:

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粉红色的;还有的是红红的,娇艳欲滴……

我们不仅外表好看,而且还非常好吃。

只要你把我们切开,就可以看见那令人垂涎欲滴的果肉了。

我们的果肉是白色的,里面籽是黑色的,新鲜的汁水,吃起来甜津津的,香脆可口,果肉鲜美,从舌尖直沁肺腑,那娇嫩的果肉诱惑着你再来一口。

我们的营养也很丰富。

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C、E及蛋白质,脂肪,柠檬酸和磷、钙、锌、钠等微量元素。

还有补心润肺、生津解毒、益气和胃、醒酒平肝的功效。

把我们的果皮贴在脸上,还能给你们美容呢!

我们还可以加工成苹果干、苹果汁、苹果粥、苹果沙拉……

怎么样,听了我们苹果家族的介绍,你是不是更喜欢我们了呢?

那就记得天天品尝吧!

                                         [对应学生用书P5]

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

(一)这样积累素材

话题专辑——

1.从教材中积累

课文节选自吕叔湘先生的《语文常谈》。

据作者在序中说:

“1964年春天,有一天《文字改革》月刊的编者来看我,问能不能给那个刊物写点有关语言文字的普及性文章。

结果就是后来在《文字改革》月刊上分期发表的《语文常谈》。

原计划写8篇,可是刊出7篇之后,‘文化大革命’来了,杂志停刊,第8篇也流产了。

后来也曾经想把旧稿整理印成一本小书,可是那几年的风气是以不读书为贵,也就迟迟没有着手。

最近受到一些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们的督促,才又鼓起劲来修修补补送给出版社,离开最初发表已经16个年头了。

给这些文章取这么个名字,无非是说,这些文章内容既平淡无奇,行文也没有引经据典,当不起‘概论’‘基础’之类的美名,叫作‘常谈’比较恰当。

这本书虽只有6万多字,但几乎把汉语语言文字方面的理论和知识都涉及了,给初学语言学理论的人带来很大的帮助。

吕先生给这本书取名时不用“概论”“基础”之类的美名,而用了“常谈”之名,这的确是一种令人敬佩的自谦,更体现了吕叔湘治学的严谨。

2.从历史中积累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太守时,因敬仰东汉隐士严子陵,特地在桐庐富春江给他建造了祠堂,并写了篇《严先生祠堂记》,文中有一首赞颂严子陵的诗: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文章写成后,范仲淹把它拿给友人李泰伯看。

李泰伯读后说:

“‘云山’‘江水’等词,从内容上说,很宏伟;从用语上说,极有气派,而下面用一个‘德’字接它,似乎显得局促,换个‘风’字怎么样?

”范仲淹听后连忙称谢,遂拜李泰伯为“一字师”。

3.从现实中积累

“上卷先生”胡适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曾誉满天下,但他却以“半部著作”论天下。

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白话文学史》等,只有上卷,而未出版下卷,故而被人戏称为“上卷先生”。

是他江郎才尽写不出来了吗?

当然不是。

正如别人评论的那样,胡适先生的治学态度是非常严谨的,他的不把问题彻底弄清楚就不动笔的原则,使他的著作在史学上留下了缺憾的一页,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执着的求是精神,却足以给后来人树立一个精神标杆。

翦伯赞用稿“三不”原则

翦伯赞任《北京大学学报》主编时,用稿坚持“三不”原则:

不用错别字多的稿子,不用学术性太弱的稿子,不用托人说情的稿子。

有一次,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亲手将自己的一篇稿子交给翦伯赞。

翦伯赞看后立即还给了马寅初,并直率地说:

“学报是用来和国内外大学同行交流的。

您这篇稿子学术味儿不太浓,发表后恐怕影响不太好。

”马寅初听后说:

“这些都是我通过实践得来的,怎么不是学术?

”翦伯赞反问道:

“您的稿子里有可靠的实验吗?

有精确的数据吗?

有严格的推演过程吗?

这篇稿子只能算是一篇经验之谈,而不是学术论文。

”最后,马寅初只好悻悻而去。

4.从名言中积累

(1)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所已善者,是以大乱。

——庄子

(2)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扬雄

(3)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徐干

(4)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

——王充

(5)学问须严密理会,铢分毫析。

——朱熹

(6)要养成严谨和忍耐的习惯,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细小工作,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

——巴甫洛夫

(7)最有学问和最有见识的人总是很谨慎的。

——卢梭

(二)这样运用素材

  

唐代诗人贾岛因在“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一诗中,反复斟酌“推”与“敲”哪个字更为恰切而被世人称道。

白居易作诗为通俗易懂而请老妪“把关”。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一字师”、吕叔湘《语文常谈》的命名缘由、翦伯赞用稿“三不”原则,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前人严谨的治学态度,这种态度就是一种美德。

经典名著能流传于世、名言警句能千古传诵、民族文化能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作者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对自己作品负责的精神,有对后人负责的历史责任感,有一种让人崇敬的美德。

他们创作了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作品。

前人严谨治学的佳话启迪着我们,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发扬光大。

[领悟] 紧扣“治学”这个话题,由古到今列举典型素材,深入诠释了严谨治学的意义和作用。

  

①倒溯时光,汉语曾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曹操的老骥之志,是孔明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出奇制胜的《兵法》,是荣辱不惊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②汉语还是笔走龙蛇的书法写意,是梅兰竹菊的纸身墨影,是似字非字的仙风道骨,是人生变数的篆、隶、楷、草。

③当然,汉语也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清风不识字”的杀身之祸;是八股秀才的之乎者也,是范进中举的疯笑癫哭;是假洋鬼子的装腔作势,是九斤老太的絮絮叨叨……五四运动的一声呐喊,汉语剪掉了辫子,脱下了长衫,由儒雅的文言变成潇洒的白话,由圣贤的殿堂走向平民的书摊。

从此,汉语是古都的新韵,是文化的重建;是南腔北调的普通话,是西学东渐的新观念;是社会变革的平平仄仄,是命运沉浮的阴、阳、上、去……

④仰望世界文化的博古架,最受瞩目的仍然是人文学科的汉语版本。

它是儒家之礼,道家之空,佛家之善。

是“无”与“物”的神秘,是“礼”与“利”的深奥,是充满玄机的善恶轮回。

灵澈浑阔的汉语,既是参禅之壁,也是入世之门;既是普度众生之舟,也是叩问天国之磬。

在汉语的奇云诡雾里,隐逸着香炉的紫烟、银河的飞瀑;在汉语的清风丽日下,悠然着南山的牛群、东篱的野菊。

汉语是芸芸子民躬耕的田野,汉语是昭昭仕宦归乡的牧笛。

真理在汉语中,有时是讥诮的民间谚语,有时是雄辩的宫廷演说,有时是点石成金、一石数鸟的区区一字,有时是妙不可言、一字不着的淡淡沉默……

⑤回眸千古华夏,有多少称霸一方的语种陨落了,仅留下有音无字或有字无音的语言残片。

它们像村落的标记,像部族的密码,在带有腥味的中原文明的诱降下,或归附主流你中有我;或地方自治废字留音;或寡居一隅自生自灭;或原本就是从主流分出一支,随着战祸灾荒的迁栖和山川地貌的阻隔而发生了变异。

那些与汉语若即若离、多不胜数的古僻倔拗的方言俚语,尤似二月落红,沾满浊泪,化作涓涓细流,汇入汉语大河,一路举浪回头,旋波拍岸,流淌至今,仍在用幽怨惆怅的音色诉说着一个个让现代人无法听懂的故事。

也正因为有了这许多的次生文化的悲歌绝唱,汉语才显得如此苍凉浑壮、烟波迷茫、涛哮珠滚、沙涌浪黄。

⑥汉语以它绚烂多姿、浓墨重彩的风景线,托举着地球东海岸的太阳。

它萦挽着恒河的肃穆、尼罗河的沉郁、莱茵河的喧闹、亚马孙河的幽谧……汇合成人类语言的交响乐章,让这壮阔无比的多声部合唱,流向宽容、和谐、温情、美妙。

⑦汉语以它天助神佑的自洁能力,大浪淘沙,冲刷岁月,荡涤荒蛮,洗去血腥。

它不求绝对之净、无机之纯——水清则无鱼。

何况,那水天一色的大河中,还腾啸着一条巨龙呢。

⑧像无法选择血缘种族和亲生父母一样,我无法拒绝汉语对我的哺乳。

汉语是我幼年的儿歌,汉语是我少年的作文,汉语是我青年的情书,汉语是我成年的签名。

汉语是我的口音,汉语是我的肤色,汉语是我的血型,汉语是我的生活习俗,汉语是我的思维方式,汉语与我的心律合辙押韵。

⑨我是一个汉语人。

⑩在汉语的大树下,即便落下几片霜染的秋叶,都可能在我的心头神奇地吐出新芽,蓬蓬勃勃地长成童话、小说、散文、诗歌……长成一派春意盎然的生命风景。

⑪我时常沉醉于这样的情境:

枯坐窗前,思绪困窘,一筹莫展的稿纸上,便悉悉走来了汉语向导。

颖慧(有时又是隐晦)的汉字,往往本身就是一块敲击灵感的燧石或指点迷津的路标。

汉语特有的象形美和音韵美,也常常使看似平淡的一字一句陡生奇异,幻化出彩蝶纷飞的意象和行云流水的韵律。

我的心境于是豁然开朗——在汉语的蓝天下,我纵情地放飞着遐想;在汉语的青山里,我从容地采撷着才华;在汉语的海浪中,我虔诚地淘洗着爱情;在汉语的草地上,我痴迷地追逐着童谣……

⑫窗外,有几只觅食的蝙蝠开始跳起黑色的圆舞。

我微合隐隐作痛的双目,坦然以待夜的造访。

冥冥中,忽觉心头盈满一片月光。

⑬不用睁眼我便意识到,这月光,可以触摸,可以聆听,温馨似水,悠扬如歌,它来自高天,来自小女孩的双眸,来自使我一辈子都不会感到寂寞、一辈子都将沐浴在光明之中的——汉语。

 

佳作赏析

汉语是什么?

作者并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用形象的比喻诗化这一抽象的概念:

汉语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以古典的意象营造出浓郁的汉语文化意境,令人遐思,一股热爱汉语的沛然之气,迎面扑来。

写作借鉴

1.学排比

第①段作者以极其壮丽的语言、江河奔海的气势写出对汉语的歌赞。

作者驾驭汉语的能力及对汉语文化的了解显现于笔端。

2.学转承

第②③段作者承接上文,同样运用排比句式进一步写出汉语还是书法,写出汉语的演变。

3.学修辞

第⑤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让我们明白:

回眸千古华夏,有多少称霸一方的语种陨落了,仅留下有音无字或有字无音的语言残片。

4.学佳句

第⑨⑩段不仅体现出作者深谙语言传承的生命力,而且表明了他对语言于个体生命的哺育功能有着深刻认知。

他之所以称自己为汉语人,是因为他觉得离开汉语,就没有这样一个自己。

5.学结尾

文章结尾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月光为载体,饱含深情地表达对汉语的热爱之情。

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

原文:

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

出处:

凡有首有趾①无心无耳②者众,有形者③与无形无状④而皆存者尽无。

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

——《天地》

注释:

①有首有趾:

头脚俱全的人。

②无心无耳:

指不明大道。

③有形者:

指人。

④无形无状:

指大道。

[翻译] 凡是头脚俱全的人,不明大道的居多,所以人是没有与大道共存的。

动与静、生与死、成与败,这些又是不能知其所以然的。

[明理知义] 庄子说: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齐一。

”这就叫作天人合一。

所以不要人为地去改变自然,不要用巧智去破解命定,不要为贪得而不知满足。

这样才能回归真实,这样才能化解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做到真正的天人合一,从而绽放生命的美丽。

“三上”作文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

宋公垂①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

“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②尔。

——欧阳修

[注] ①钱思公、谢希深、宋公垂:

皆北宋人名。

②属思:

聚精会神地思考,构思。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译文:

 

 

参考答案:

读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好学竟也到了如此地步。

参考译文:

钱惟演(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没有什么嗜好。

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僚属说:

“平生惟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史书,躺着则读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种杂记,入厕的时候则读小令,从未把书放下片刻。

”谢绛(谢希深)也曾经说:

“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