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554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docx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内ATP的唯一来源

B.在暗反应过程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因消耗而不断减少

C.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D.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用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解析:

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内ATP来自无氧呼吸,如果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ATP还可来自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不会因消耗而减少;在较强光照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白天,光合作用能产生O2,生成有机物,可提供给细胞呼吸。

答案:

D

2.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

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

解析:

图示的光合作用阶段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该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该过程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均会进行,该过程的物质变化为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其中C3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此外还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温度通过影响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影响C6H12O6的生成,因此,在最适温度以上,提高温度不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答案:

B

3.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对其描述不正

确的是()

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红光,b为白光

B.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

C.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的CO2含量较低

D.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较适宜,b温度较低

解析:

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相同的CO2含量

时,植物对白光的吸收值大于红光,因此光合作用强度较大,即a为白光,b为红光。

答案:

A

4.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分别测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

如下图所示。

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使植物吸收CO2量增加或减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

B.植物在强光下的净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下高

C.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量高

D.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植物

解析:

此题研究强光和弱光对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强光下,植物光合作用强,消耗的原料二氧化碳多,弱光下,植物光合作用弱,消耗的原料二氧化碳少,A是正确的。

此图所列的几种农作物小麦、玉米、高粱都是阳生植物,实际上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植物,D是正确的。

植物在强光下的实际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下高,净光合作用量=实际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而这几种植物生理活动的环境温度并不知道,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也强,消耗的有机物也多。

阴生植物图中,强光下的光合作用量低于弱光下的光合作用量,所以B项不正确。

据图分析,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量高。

答案:

B

5.下图是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左移动

B.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一段时间后检查红色液滴是否移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容器B内加入少量蠕虫,对红色液滴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

D.为使对照更具说服力,应将伊尔藻置于含蒸馏水(不含NaHCO3)的容器中

解析:

当烧杯B内加入少量蠕虫后,气体产生量增加,红色液滴移动加快,因为蠕虫呼吸产生CO2增加了水中的CO2浓度,增加了光合作用强度。

答案:

C

年美国生物学家恩吉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

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

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

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C.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

D.好氧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解析:

好氧细菌的生活中是需要氧气的,因此在好氧细菌聚集的地方应该是氧气多的地方,也就是水绵光合作用强的地方。

答案:

B

7.图一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

请分别指出图一中表示时间的字母与图二中

(1)、

(2)、(3)、(4)所发生的生理活动相对应的选项是()

、e、f、g、c、b、a、g、a、h、c、b、d

解析:

分析图二中

(1)图可知此时植株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分析图二中

(2)图可知此时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分析图二中(3)图可知此时植株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分析图二中(4)图可知此时植株无光合作用,只进行细胞呼吸。

b~c段、g~h段植株既进行细胞呼吸又进行光合作用,但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c时、g时植株细胞呼吸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c~g段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

答案:

B

8.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解析: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缺少叶黄素时对红光的吸收差异不显著;叶绿体中色素层析后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9.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经济价值。

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遮光比例

(%)

叶绿素a/b

叶绿素含量

(mg/g)

净光合速率

(μpol·m―2·8―1)

植株干重

(g)

0

10

30

50

70

90

0

A.适当的遮光处理,不能提高其干重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C.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遮光10%时,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和干重都最大,A错误;叶绿素含量为~变化时,净光合速率减弱,B错误;遮光10%~90%变化时,叶绿素a/b值降低,C正确;遮光90%时,铁线莲净光合为0,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错误。

答案:

C

10.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

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

解析:

本题考查叶绿素的组成和光合作用过程。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在缺镁的营养液中,由于叶绿素不能正常合成而导致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光反应强度降低,光反应产物ATP和[H]减少,暗反应也减弱。

答案:

B

11.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

光照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

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解析:

甲组中光照强度为a时,装置中氧气的增加量为0,表明在该光照强度下,叶圆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

答案 B

12.在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O2的量有一定影响。

将相同数量的绿藻分别培养在完全培养液(含绿藻生长需要的全部矿质元素)和缺Mg培养液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两条曲线。

下列对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的培养液分别为完全培养液和缺Mg培养液

B.在ab段或ac段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C.在d点,二氧化碳浓度可能成为绿藻进一步提高放氧量的限制因素

D.绿藻在bd段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速率小于ab段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细胞呼吸。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组释放氧的量大于乙组,说明甲的光合作用强,所以甲的培养液为完全培养液;到d点时,若继续增加光照强度,氧气的释放量不再增加,这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CO2浓度;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在一定范围内,其吸收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成正比,ab段和bd段在相同温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因此矿质元素的吸收速率相等。

答案 D

13.如下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B.在bc段,单独增加适宜的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图中纵坐标是上浮至液面的时间,时间越短,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越多,说明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结合曲线分析,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产生氧气越多,叶圆片上浮时间越短,故A错误;从图中分析,bc段CO2浓度已不再是制约光合作用的因素,因此单独增加NaHCO3溶液浓度,不会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叶圆片上浮时间不变,故B错误;由于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整体代谢水平下降,叶圆片上浮时间长,故C正确。

答案:

C

14.下图甲表示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图乙表示A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a点与c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依次是

(  )

A.高、高B.低、基本一致

C.低、高D.高、基本一致

解析:

考查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影响。

a点与c点相比较,光照强度一样,二氧化碳浓度不同,c点二氧化碳浓度大,暗反应固定阶段旺盛,C3含量高,C5含量低。

b点与c点相比较,二氧化碳浓度一样,光照强度不同,b点光照强度强,[H]和ATP多,暗反应还原阶段旺盛,C3含量低,C5含量高。

答案:

A

15.如右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

该植物在2000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mL)是

(  )

A.17      B.12

C.18D.23

解析: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在2000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

17+6=23ml。

答案:

D

16.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解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是进行光反应阶段的必需条件。

叶绿体基质是进行暗反应阶段的场所,而淀粉就是暗反应阶段合成的。

答案:

D

17.如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

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

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  )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

B.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

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

解析:

叶片重新浮出液面是因为代谢产生气体的缘故。

在光照条件下,新鲜绿叶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向外界释放氧气。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附着在叶面上使叶片重新浮出液面。

答案:

C

18.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下表:

(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正值表示CO2吸收)

光照强度(klx)

CO2[mg/(100cm2·h)]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在~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B.光照强度在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在klx时,细胞既吸收二氧化碳又吸收氧气

D.超过9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主要是受外界CO2浓度的制约

解析:

CO2的吸收和释放量代表净光合作用(真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当光照强度为klx时,植物释放二氧化碳,这并不表示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而表示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光照强度在~klx之间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强,合成ATP的速率增加;光照强度为klx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表明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对细胞而言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答案:

D

19.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右图所示。

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

B.当CO2浓度约为mmol/L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30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D.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5含量将增加

解析:

本题通过测定CO2的变化量,来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知识。

C项中30min以后小室中CO2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此时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由图可知,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B项由于两种植物细胞呼吸不一定相同,因此当CO2浓度约为mmol/L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一定相等;D项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H]和ATP减少,C3还原受阻,C5含量将减少。

答案:

C

20.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

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夏季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的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右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细胞呼吸减弱

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解析:

本题考查一天中的光照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到4时温度较低,细胞呼吸受抑制,产生的CO2量减少,CO2浓度增加减慢。

从4时开始已经有微弱的光,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只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

到6时,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相等,超过6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所以CO2浓度降低。

10到14时,由于气温不断增高,光照增强,植物为减少水分的散失,关闭部分气孔,光合作用减弱,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减少。

到18时,光照强度进一步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也降低,从而与细胞呼吸强度再次相等,之后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CO2浓度增加。

答案:

A

第Ⅰ卷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21.(18分)下图是在光照条件下玉米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E、G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该细胞中B物质的生成场所是__________。

(3)在夏季光照较强的上午,从O2、CO2进出细胞的角度分析,图中的不妥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与图中所示生理过程的物质A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该细胞内生成A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停止二氧化碳的供应,C5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在二氧化碳供给充足时,该植物从暗处转移到光照处,C3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6)参与上图细胞内代谢过程的两种细胞器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可进行转录过程,除需要自身DNA和原料外,再写出直接参与该过程的两种有机物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7分)用高速离心机打碎小球藻细胞,获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离体叶绿体,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离体叶绿体能合成糖类,碳酸氢钠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若要使该实验中没有糖类产生,烧杯中液体应改为__________。

(2)若要使实验B中离体叶绿体内糖类合成速度明显加快,在光照和CO2条件不变且适宜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

(3)若要使实验C中离体叶绿体产生糖类,锥形瓶内至少应加入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小球藻作为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最终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H2O;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

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共同使用了__________技术。

(5)在实验A中,如果所用的水有%含18O,CO2中有%含18O,则释放的氧气中含18O标记的氧原子比例为__________。

23.(11分)下图1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_。

(2)图1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

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_。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__________M2、N1__________N2。

(6)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8分)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

若用来探究元素X是否为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

(2)若将甲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3)乙图表示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当氧浓度为____

时,无氧呼吸最弱;当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倍。

25.(5分)某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CO2含量以及光照强度对某种绿叶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

实验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新鲜叶片,在室温25℃下进行,缓冲液能调节密闭小室CO2浓度始终保持相对恒定。

对相应装置精确测量,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组别

实验条件

液滴移动

(mL·h-1)

光强(lx)

CO2(%)

1

800

右移

2

1000

右移

3

1000

右移

4

1500

右移

5

1500

右移

(1)第3组装置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在2h内,缓冲液释放到密闭小室空间的CO2约为__________mg。

第3、4两组的结果相同,限制第4组光合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

(2)装置虽均置于25℃环境下,但有同学认为液滴移动的量不一定真正代表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因为光照引起的__________会导致密闭小室内气体的物理膨胀。

由此,实验方案应再作相应完善。

(3)某同学认为本实验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光强和CO2浓度的相互作用,使光合作用进一步增强。

该同学又增设了一组实验,你认为该组的实验条件组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1分)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

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提取叶绿素

X

碳酸钙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原因是。

(2)小李想了解叶绿素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监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