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556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 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三明市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和第Ⅱ卷(综合题部分)

2.所有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综合题答案请用黑色水笔写在相应的答题卡上,不得超出答题扫描区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44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到冬天南方的湿冷让人难以忍受,“南方也要像北方一样集中供暖”成为网上热搜话题,集中供暖需要锅炉和输暖管网等大量配套设施。

读“我国集中供暖分界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集中供暖分界线的分布,与我国下列分界线相近的是

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河流有无封冻期的分界线

③400mm等降水量线

④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虽然网上对于集中供暖呼声很高,但实际中南方难以大面积开展,下列分析正确是

①集中供暖会加剧能源紧张的局面,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②集中供暖的改建费用并不高,但后期管网的维护较贵

③南方房屋墙体较薄,保温作用差,暖气利用率低

④南方冬季温度较高,供暖时间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1.A2.C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的集中供暖分界线大致与我国是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冬季1月份0℃等温线(河流有无封冻期的分界线),800mm年降水量线一致。

A符合题意,BCD错误。

故选A。

【2题详解】

我国南方地区能源相对短缺,集中供暖会加剧能源紧张的局面,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①正确;南方房屋墙体较薄,保温作用差,暖气利用率低,③正确;南方冬季温度较高,供暖时间短,④正确;南方冬季气温较高,集中供暖的改建费用高是南方难以大面积开展集体供暖的原因,②错误。

①③④正确,C正确。

故选C。

下图为“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主要反映出()

A.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加B.土壤肥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加

C.工业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加D.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加

4.根据肥力电子图对农田进行“精确施肥”,需要借助的重要技术是()

A.RSB.GPSC.GISD.数字地球

【答案】3.A4.B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分析,图中反应的农业生产过程是由GPS、GIS等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低消耗、高效、优质、安全,因此体现的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加。

故选A。

【4题详解】

由于成土母质、地形、人类活动(农业生产中

施肥、作物品种、灌溉及其他的一些生产管理措施)等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即便在同一田块内,土壤肥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由图可知,针对这些变异情况,进行GPS定位并制成土壤肥力电子地图,再根据土壤肥力图控制机械利用GPS定位,精确调整养分的施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获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

下图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组合合理的是()

A.草地减少——过度开垦B.耕地增加——草地退化

C.荒漠扩大——水土流失D.森林减少——矿山开采

6.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图中大河下游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②河口海岸线后退③径流季节变化减小④通航能力下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5.A6.C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读图可以看出,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草原面积的缩小和耕地面积的扩大,且出现了沙漠,可推断该时期出现了明显的过度开垦等问题,草地减少——过度开垦符合变化过程。

A正确,故选A。

【6题详解】

过度开垦导致草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从而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通航能力下降,由于含沙量增大河口海岸线向海洋扩张;由于缺乏植被覆盖,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①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相关知识。

由图的信息和荒漠化的成因可推断正确的答案。

美国机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热带森林树木附近的土壤中存在自己的天敌,包括真菌和节肢动物等,它们会有选择地攻击和杀死宿主的种子及幼苗,致使同种树木无法在同一片区城过度聚集。

当啮齿类动物或鸟类等“种子扩散者”把树木的种子带到较远的地方后,新落脚点的真菌和节肢动物攻击的是不同树种,从而让远道而来的树种生存下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热带森林中树木的天敌对森林的影响是()

A.种子无法生长B.生物多样性增加C.森林面积缩小D.土壤肥力下降

8.热带森林的这种机制对热带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作物播种前必须毒杀天敌B.专业化种植能提高生产效率

C.捕捉鸟类等能改善农业生态D.农田多种经营会降低风险

【答案】7.B8.D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天敌攻击的只是宿主,攻击结果是减少宿主的数量,使森林中同时存在大量树种,但每个种类的数目不大,因此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增加,但不会使森林面积减少,故B正确,C错误;根据材料新落脚点的真菌和节肢动物攻击的是不同树种,从而让远道而来的树种生存下来,并非使种子无法生长,故A错误;天敌是真菌和节肢动物等,可以为土壤提供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并分解有机残体,提高土壤有机质,故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热带森林树木的天敌的存在可以使森林生物多样性提高,因此农田多种经营会降低风险,故D正确;作物播种前必须毒杀天敌、捕捉鸟类等行为会破坏生态平衡,故A、C错误;材料中内容与专业化种植关系不大,故B错误,故选D。

【点睛】

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左所示的()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10.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

11.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9.B10.D11.B

【解析】

【9题详解】

该类地下住宅分布于“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躲避炎热天气”的地区。

图中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地符合这一特征。

故选B。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地下住宅比较封闭,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从而保障其正常活动;同时也可以把地下住宅里的废气排到地面,因此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

故选D。

【11题详解】

这类地下住宅的室温有变化,但是变化小;蒙古包位于地上,和这类住宅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类似于冬暖夏凉的黄土高原的窑洞。

故选B。

【点睛】本题组解题的关键是紧扣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知识迁移应用:

“躲避炎热天气”“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位于天气炎热、景观荒凉的沙漠气候区;地下住宅位于地下,通风透气性差,因此设置了通天井便于通风透气;和黄土高原的窑洞同位于地下,冬暖夏凉。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图6为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防洪②减少水土流失

③减缓河床抬高速度④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流域造成的有利影响是()

A.潼关水位下降,河流下切深度增加B.库区面积增大,利于发展水产养殖

C.加快渭河净化速度,提高水质D.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利于发展航运

【答案】12.C13.B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使黄河下游洪峰流量减小,库区及水库以上河流流速变慢,泥沙淤积,降低含沙量,所以对黄河下游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和减缓河床抬高速度,①③正确。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河中游地区,②错误。

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发电能力较弱,不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且这也不是该水利工程枢纽对黄河下游地区发挥的主要作用,④错误。

C正确。

故选C。

【13题详解】

受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的影响,潼关水位会上升,河流下切减缓,A错误。

水库蓄水后,库区面积增大,利于发展水产养殖,B正确。

渭河水流速度变慢,水体净化速度变慢,水质变差,C错误。

渭河流量主要受上游降水影响,下游的三门峡水库对其流量影响较小,D错误。

故选B。

【点睛】三门峡水库受黄河流量季节变化大影响,发电量较小。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南方地区因水污染相继出现了生猪养殖的“禁限区域”,大量养猪企业搬迁至东北、华北地区,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

完成下面小题。

14.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入驻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①人均农用地面积大

②气候冷凉,发病率较低

③饲料丰富

④储运条件更好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5.在“南猪北养”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延长生猪养殖产业链B.引进优质品种

C.养殖的废弃物循环再利用D.扩大养殖规模

【答案】14.D15.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

【14题详解】

东北平原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人均农用地面积大,①正确;纬度高,气候冷凉,发病率较低,②正确;作物或作物秸秆可以作物养猪的饲料,是饲料丰富,③对。

“南猪北养”说明供应南方市场,距市场远,储运条件更差,④错。

故选D。

【15题详解】

延长生猪养殖产业链、引进优质品种、扩大养殖规模属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排除ABD。

养殖的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可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C正确。

故选C。

【点睛】东北平原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作物或作物秸秆可以作物养猪的饲料,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的最主要优势是饲料丰富。

与南方相比,东北利于养猪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

哈密地处新疆东部,煤、铁、铜等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全年多大风。

2014年1月27日,作为“疆电东送”战略第一个工程的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直达输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在哈密特高压换流站建设时对设备安装最不利的因素是()

A.地基不稳B.水资源严重短缺

C.强劲的风沙天气D.科技力量不足

17.哈—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投入运行,对郑州最直接的影响是()

A.扩大了经济生产规模B.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

C.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D.缓解了能源紧张局面

【答案】16.C17.D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哈密特高压换流站建设标准高,设备规模大,高度大。

当地风沙灾害多,风力强,对在较高施工平台上进行设备安装最为不利。

C正确。

地基可以通过工程技术加固,水源短缺可以利用交通工具运输,有电力公司统一设计、施工,技术有保障,ABD错误。

故选C。

【17题详解】

郑州人口多,经济发展较快,能源供给紧张,哈—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投入运行,对郑州最直接的影响是缓解了能源紧张局面,D正确。

增加能源供给,促进产业发展,可以扩大经济生产规模;充足的能源供给可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电力输送,可以减少郑州煤炭、石油等能源消耗,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所以扩大经济生产规模、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之后产生的间接影响。

ABC错误。

故选D。

【点睛】电力施工,电压越高,输电线路离地面的高度越大,施工难度越大。

L集团是世界知名的纺织服装巨头,其市场定位为中高端。

该集团采用“虚拟供应链”模式,直接充当客户供应商的角色,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其它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公司负责统筹并密切参与整个生产流程。

“如果获得来自欧洲的成衣订单。

L集团从韩国买纱并运往台湾进行纺织和染色,到中国订购拉链,之后把纱和拉链等运到泰国进行生产”。

下图为L集团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根据材料,虚拟供应链

核心是()

A.市场需求B.产品开发C.产品组装D.原材料采购

19.L集团把纱和拉链等运到泰国进行服装生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市场B.劳动力C.技术D.原料

20.L集团采用“虚拟供应链”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A.组建跨国集团,开拓世界市场

B.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条件,实现产品款式多样化

C.专性于自身的核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D.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应量

【答案】18.A19.B20.C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根据材料“直接充当客户供应商的角色,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其它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公司负责统筹并密切参与整个生产流程”分析可知,虚拟供应链是以消费订单开始,以产品销售为结束,所以供应链的的核心应是消费者市场需求。

A正确。

故选A。

【19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服装生产环节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泰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故L集团把纱和拉链等运到泰国进行服装生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劳动力成本。

B正确。

故选B。

【20题详解】

根据材料分析,L集团将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其它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说明该模式并不是以组建跨国集团为主要目的,A错误。

据图文资料分析可知,L集团的产品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的,其利用各地优势条件主要是为了控制成本和产品质量,B错误。

L集团专注产品设计,并利用其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C正确。

L集团的市场定位为中高端,核心优势是产品设计和销售,占领价值链高端,利润高,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应量,并不是“虚拟供应链”模式主要目的,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要理解“虚拟供应链”的实质是产业分散,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新型产业模式。

古丝绸之路北路上的“明珠”赛里木湖,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点眼泪”。

赛里木湖是一个高山微咸冷水湖泊,近年来湖面有扩大趋势且水体淡化明显。

左图示意赛里木湖流域位置,右图为赛里木湖流域风向频率玫瑰图。

读图回答下列题。

21.随着湖面扩大,赛里木湖的湖岸线受到了侵蚀。

图中四地湖浪侵蚀能力最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2.赛里木湖面扩大导致湖区部分地势平缓的草场转变为有水草生长的湿地,天鹅等水鸟数量增长明显。

据图判断这种区域主要出现在湖泊的()

A.北部B.南部C.东部D.西部

【答案】21.A22.D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由风向频率玫瑰图可知当地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其次为西风。

因此湖泊的西北部与东部受湖浪的侵蚀明显,图中甲地位于湖泊的东部,丙位于南部、乙位于东南、丁位于西南,相比较甲处,乙、丙、丁侵蚀作用弱,BCD错误,故选A。

【22题详解】

图中西部湖岸距离山脉远,河流流程较长,说明湖泊西部地势平缓,随着湖面的扩大,西部的草场转变成湿地,北部、南部、东部距离山脉较近,地势高,不易形成湿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

第Ⅱ卷(综合题共计56分)

二、综合题(本卷共5题,共计5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塞罕坝与内蒙古接壤,属浑善达克沙地南缘。

该区域海拔高度1500-2067米,夏季平均气温为14.8℃,冬季最低气低于-40℃,六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均76天,历史上,该地区林木稀疏、风沙肆虐,如今经过长期的生态恢复和工程建设,该地区已变身为高原林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但在造林最初两年,林树成活率不到8%。

七星湖位于塞罕坝林场以北三公里处,是七个小湖,远远望去,犹如天上北斗七星降落人间,因此而得名。

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及不同时期景观图。

(1)说出历史上塞罕坝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2)推测该地区早期人工林不易成活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析人工林建设对七星湖泊水文特征的影响。

【答案】

(1)人口的激增;人类活动不当(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2)海拔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气候较

干旱;多风沙所以树木不易成活。

(3)生态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气候变湿,降水增加,湖泊水量增加;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增强,水量增加,水位升高,湖泊含沙量减小(或水质变好);盐度降低。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气候和造林成就,考查区域环境特征的分析能力和土地荒漠化治理等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详解】

(1)说出历史上塞罕坝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位置和人类活动分析。

该地位于我国农耕区到畜牧区的过渡地带,近代人口的增长快;人类活动存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砍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现象,植被破坏严重,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

(2)推测该地区早期人工林不易成活的主要自然原因,可以从气候及水源分析。

该地海拔高气候寒冷,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气候较为干旱,土壤湿度小;多风沙灾害,树木不易成活。

(3)分析人工林建设对七星湖泊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从水量、面积、水质和盐度等方面分析。

生态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气候变湿,降水增加,湖泊来水量增加,胡泊面积增大;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增强,水量增加,湖泊水位升高;入湖径流含沙量减小,水质变好;淡水补充增多,湖泊盐度降低等。

【点睛】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石资源是目前全球需求量最大的自然资源之一。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加坡的陆地面积从约580平方千米扩张到近720平方千米,与此同时,新加坡沙石人均进量长期位居世界首位,而且其沙石多从邻近的沿海国家进口、左图为新加坡沙石进口主要线路示意,右图为位于马来西亚的某沙石产地简图。

(1)说明新加坡多从邻近的沿海国家大量进口沙石的理由。

(2)分析图b所示区域河流下游地区沙石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近年来,部分国家已先后减少或停止向新加坡出口沙石。

请从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的角度说明其理由。

【答案】

(1)新加坡需大量沙石填海造陆,从邻近的沿海国家进口沙石,可以缩短运输距离,利用廉价的海运,以减少运输费用。

(2)流域全年高温多雨,(河流上游地区)广泛分布的花岗岩风化强烈,风化物可提供大量沙石;流域中上游落差大,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强,下游地区落差小,河流搬运能力弱,沙石大量沉积;河流入海口受海水顶托作用,利于沙子沉积,海岸带受海浪作用,也有大量沙子堆积。

(3)(大量开采沙石)破坏天然河道(海岸)形态,危及堤坝(岸)安全;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导致生态失衡,影响生物多样性;污染河流、海洋;加剧河流、海洋等水文灾害等。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新加坡沙石资源进口状况,考查区域资源需求、资源进口途径和资源形成等问题的分析总结能力。

【详解】

(1)说明新加坡多从邻近的沿海国家大量进口沙石的理由,可以从新加坡沙石需求、距离和交通等方面分析。

新加坡为岛国,国土面积狭小,需大量沙石填海造陆;从邻近的沿海国家进口沙石,可以缩短运输距离;利用廉价的海运,以减少运输费用,进口成本较低等。

(2)分析图b所示区域河流下游地区沙石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可以从当地岩石分布和外力作用分析。

图中河流上游地区广泛分布的花岗岩,沙源丰富,质量好;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风化强烈,风化物可提供大量沙石;流域中上游落差大,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强,冲刷搬运的沙石多;下游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河流搬运能力弱,沙石大量沉积;河流入海口受海水顶托作用,利于沙子沉积,海岸带受海浪作用,也有大量沙子堆积,沙石资源丰富等。

(3)从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的角度说明减少或停止向新加坡出口沙石的理由,主要从沙石开采造成的危害分析。

大量开采沙石,破坏天然河道或海岸形态,危及堤坝(岸)安全,诱发洪涝灾害;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导致生态失衡,影响生物多样性;沙石开采污染河流、海洋;加剧河流、海洋等水文灾害等。

【点睛】

25.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导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与阿拉伯联合首长国达成海水稻种植合作协议。

预计到2020年,海水稻人造绿洲将覆盖迪拜10%以上土地面积,成为绿色迪拜和生态迪拜。

材料二:

海水稻(海稻),即耐盐碱水稻。

海水稻之前的耐盐度是0.5%,不能直接在海水中种植(海水含盐率是3.5%)。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计划在3-5年内,选育出能在盐分浓度3-8‰咸水(用淡水稀释海水)灌溉种植条件下,产量更高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其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较高。

下图为阿拉伯联合首长国周边地区示意图

(1)简述阿联酋大力推广海水稻种植的意义。

(2)简析阿联酋“海水稻”品质优良

原因。

(3)有专家认为大规模在沿海滩涂发展“海水稻”,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请为此说明理由。

【答案】

(1)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科技发展。

改善农业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鲁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

(2)科技投入多,品种优良,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盐碱地含有大量有益的微量元素;盐碱地病虫害少,基本不需要施用农药。

(3)灌溉时要用大量淡水稀释海水,淡水需求量大,导致水资源不足;大规模海水淡化,投资巨大;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成海水倒灌;破坏滩涂湿地资源,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海水稻种植的相关知识。

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

(1)种植海水稻,可充分利用阿联酋的土地资源;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海水稻的种植,可改善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当地的农业结构,同时促进农业科技发展。

(2)读图文材料,迪拜降水少,光照丰富,有利于海水稻的光合作用;全年高温,热量充足,生长期长;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盐碱地含有大量有益的微量元素,水稻微元素多;盐碱地不利于害虫繁殖,虫害少,农药使用少,品质好。

(3)由材料可知,海水稻灌溉时要用大量淡水稀释海水,对于缺乏淡水资源地区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淡水缺乏地区要建设海水淡化工厂,投入成本高;大规模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扩大种植面积,会造成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成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出现。

【点睛】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处亚欧大陆和新疆腹地地带、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的库尔勒纺织服装城涵盖了纺纱、织布、服装、粘胶纤维以及其他纺织制品等主体行业和相关的配套行业,以及商贸、仓储、运输等第三产业。

纺织服装城定位于节能、环保、生态的现代化纺织工业,国家纺织产业东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