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563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4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妇产科学习题集.docx

妇产科学习题集

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选择题

1.女性外阴血肿最易发生在:

B

A.小阴唇  B.大阴唇  C.会阴部    D.阴阜部  E.阴蒂部

2.子宫最狭窄的部分是:

D

A.组织学内口  B.解剖学内口  C.子宫颈管 D.子宫峡部  E.子宫外口

3.卵巢动脉、静脉经什么韧带进入卵巢门?

D

A.圆韧带  B.骨盆漏斗韧带  C.主韧带 D.子宫阔韧带  E.卵巢固有韧带

4.切除子宫附件时,切断哪根韧带易损伤输尿管?

    A.骨盆漏斗韧带  B.骶韧带  C.主韧带     D.阔韧带  E.圆韧带

5.月经后子宫内膜的再生起于

    A.子宫肌层  B.致密层  C.基底层     D.海绵层    E.功能层

6.漏斗骨盆是指:

A.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B.耻骨弓狭小  C.中骨盆及出口平面狭窄

D.小骨盆矢状径短  E.入口后矢状径短

7.关于生殖器解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阴道粘膜由复层鳞状上皮所覆盖,无腺体 

B.子宫颈阴道部亦为鳞状上皮所覆盖

C.宫颈管粘膜为高柱状上皮所覆盖,有腺体 

D.宫颈外口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为宫颈癌好发部位 

E.子宫峡部粘膜与宫颈粘膜相同

二、填空题

1.女性生殖系统由内生殖器___、外生殖器___、及相关组织___组成。

2.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___、子宫___、输卵管___及_卵巢__。

3.宫颈外口_柱状上皮__与_磷状上皮__交接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4.子宫韧带包括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宫骶韧带四对。

5.输卵管分为_间质部__、_峡部__、_壶腹部__、_伞部__。

_间质__部最狭窄,_壶腹__部最宽大,_伞部__部有“拾卵”作用。

6.子宫动脉源于_髂内动脉__,其距宫颈___内口水平_内口2cm__处横跨输尿管而达子宫,分为_上__、下___两支,分别称为__宫体支_支及_宫颈阴道支__支。

7.以_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___、的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_假骨盆__和__真骨盆_两部分。

_小骨盆__又称为_真骨盆__,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下,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

8.根据骨盆形状分为_女型__、_扁平型__、_类人猿型__、_男型__四种类型。

三、名词解释

1.阴道穹隆:

阴道上端包绕宫颈,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阴道穹隆。

按其位置分为前、后、左、右四部分。

其中后穹隆最深,与盆腔最低部位的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

 2.子宫峡部:

宫腔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两侧通输卵管,尖端朝下通宫颈管。

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

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粘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组织学内口。

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

 3.直肠子宫陷凹:

子宫浆膜层为覆盖子宫体底部及前、后面的脏腹膜,与肌层紧贴,

在子宫后面,腹膜沿子宫壁向下,至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隆再折向直肠,形成直肠子宫陷凹,亦称道格拉斯陷凹。

 4.骨盆漏斗韧带:

阔韧带分为前后两叶,其上缘游离,内2/3部包裹输卵管(伞部无腹膜遮盖),外1/3部移行为骨盆漏斗韧带或称卵巢悬韧带,卵巢动、静脉由此穿行。

 5.假骨盆:

假骨盆又称大骨盆,位于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之上,是腹腔的一部分,其前为腹壁下部,两侧为髂骨翼,其后为第5腰椎。

假骨盆与产道无直接关系,但假骨盆某些径线的长短关系到真骨盆的大小,测量假骨盆的这些径线可作为了解真骨盆的参考。

 6.真骨盆:

真骨盆又称小骨盆,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下,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

真骨盆有上、下两口,即骨盆入口与骨盆出口。

两口之间为骨盆腔。

骨盆腔的后壁是骶骨与尾骨,两侧为坐骨、坐骨棘、骶棘韧带,前壁为耻骨联合。

坐骨棘位于真骨盆中部,肛诊或阴道诊可触及,是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

耻骨两降支的前部相连,构成耻骨弓。

骨盆腔呈前浅后深的形态,其中轴为骨盆轴,分娩时胎儿循此轴娩出。

 7.泌尿生殖膈:

骨盆底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筋膜及一层薄肌肉组成,覆盖于由耻骨弓与两坐骨结节所形成的骨盆出口前部三角形平面上,又称三角韧带。

其中有尿道与阴道穿过。

在两层筋膜间有一对由两侧坐骨结节至中心腱的会阴深横肌及位于尿道周围的尿道括约肌。

 8.会阴:

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前为耻骨联合下缘,后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

狭义的会阴是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厚3~4cm,由外向内逐渐变窄,呈楔形,表面为皮肤及皮下脂肪,内层为会阴中心腱,又称会阴体。

妊娠期会阴组织变软有利于分娩。

分娩时保护会阴,可防止裂伤。

四、简答题

 1.试述四对子宫韧带的解剖及功能特点。

答:

(1)圆韧带:

因呈圆索状而得名,由结缔组织与平滑肌组成。

起于宫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叶的覆盖下向前外侧伸展达两侧骨盆壁,再穿过腹股沟管,终止于大阴唇前端。

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的作用。

 

(2)阔韧带:

位于子宫两侧的双层腹膜皱襞,呈冀状,由覆盖子宫前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达盆壁而成,可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

阔韧带分为前后两叶,其上缘游离,内2/3部包裹输卵管(伞部无腹膜遮盖),外1/3部移行为骨盆漏斗韧带(或称卵巢悬韧带),卵巢动脉、静脉由此穿行。

在输卵管以下、卵巢附着处以上的阔韧带称输卵管系膜,其中有结缔组织及中肾管遗迹。

卵巢与阔韧带后叶相接处称卵巢系膜。

卵巢内侧与宫角之间的阔韧带稍增厚,称卵巢固有韧带(或称卵巢韧带)。

在宫体两侧的阔韧带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称宫旁组织。

子宫动脉、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

 (3)主韧带:

又称宫颈横韧带。

在阔韧带的下部,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为一对坚韧的平滑肌与结缔组织纤维束,是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致下垂的主要结构。

 (4)宫骶韧带:

从宫颈后面的上侧方(相当于组织学内口水平),向两侧绕过直肠到达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

韧带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外有腹膜遮盖,短厚有力,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

 上述韧带薄弱或受损伤可导致子宫脱垂。

 2.试述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种类及特点。

答输卵管壁内层为粘膜层,由单层高柱状上皮覆盖。

上皮细胞分为纤毛细胞、无纤毛细胞、楔状细胞及未分化细胞四种。

纤毛细胞的纤毛摆动有助于运送卵子;无纤毛细胞有分泌作用,故又称为分泌细胞;楔状细胞可能为无纤毛细胞的前身;未分化细胞亦称游走细胞,为其他上皮细胞的储备细胞。

输卵管肌肉的收缩和粘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分泌及纤毛摆动均受性激素的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

 3.简述女性生殖器官淋巴系统的分布。

答女性生殖器官和盆腔具有丰富的淋巴系统,淋巴结一般沿相应的血管排列,分为外生殖器淋巴与盆腔淋巴两组。

 

(1)外生殖器淋巴分为深浅两部分。

 腹股沟浅淋巴结:

分上、下两组,上组沿腹股沟韧带排列,收纳外生殖器、会阴、阴道下段及肛门部的淋巴;下组位于大隐静脉末端周围,收纳会阴及下肢的淋巴。

其输出管大部分汇入腹股沟深淋巴结,少部分汇入髂外淋巴结。

 腹股沟深淋巴结:

位于股管内、股静脉内侧,收纳阴蒂、股静脉区及腹股沟浅淋巴,汇入闭孔、髂内等淋巴结。

 

(2)盆腔淋巴分为三组。

 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及髂总淋巴结组成;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面;腰淋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

 阴道下段淋巴主要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阴道上段淋巴回流基本与宫颈淋巴回流相同,大部汇入闭孔淋巴结与髂内淋巴结;小部汇入髂外淋巴结,并经宫骶韧带汇入骶前淋巴结。

宫体、宫底、输卵管、卵巢淋巴均汇入腰淋巴结。

宫体两侧淋巴沿圆韧带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当内、外生殖器官发生感染或癌瘤时,往往沿各部回流的淋巴管扩散,引起相应淋巴结肿大。

 4.简述女性骨盆的四种基本类型。

答根据骨盆形状(按Callwell与Moloy分类)分为四种类型。

 

(1)女型:

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髂骨翼宽而浅,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不小于10cm。

该型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

我国妇女占52%~58.9%。

 

(2)扁平型:

骨盆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长,呈扁椭圆形。

耻骨弓宽,骶骨失去正常弯度,变直向后翘或呈深弧型,故骨盆浅。

该型较常见,我国妇女占23.2%~29%。

 (3)类人猿型:

骨盆入口呈长椭圆形,骨盆入口、中骨盆和骨盆出口的横径均较短,前后径稍长。

坐骨切迹较宽,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耻骨弓较窄,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

骶骨往往有六节且较直,故较其他型骨盆深。

我国妇女占14.2%~18%。

 (4)男型:

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致出口后矢状径较短。

因男型骨盆呈漏斗形,往往造成难产。

该型较少见,我国妇女仅占1%~3.7%。

 上述四种基本类型只是理论上的归类,在临床上所见多是混合型骨盆。

骨盆的形态、大小除种族差异外,其生长发育还受遗传、营养与性激素的影响。

二、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选择题

1.妇女一生各个阶段,哪个阶段历时最长?

D

A.新生儿期  B.幼儿期  C.青春期   D.性成熟期  E.更年期

2.血中垂体促性腺激素含量最高的时期是:

A.新生儿期  B.青春期  C.月经来潮前期 D.绝经后三年  E.老年期

3.在绝经期,尿中促性腺激素的排出量

A.排出量不变  B.测不出  C.变化莫测 D.减少  E.增加

4.月经后子宫内膜的再生起源于

A.子宫肌层  B.致密层  C.基底层   D.海绵层  E.功能层

5.预防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可服用

A.钙剂  B.鱼肝油  C.尼尔雌醇 D.甲状腺素片  E.维生素E

二、填空题

1.卵巢的主要功能包括_生殖功能_和_内分泌功能_。

2.青春期的生理特点有_体格发育_、_生殖器官发育_、_第二性征的发育_和_月经来潮_。

3.卵巢分泌的甾体激素包括_雌激素_、_孕激素_和_雄激素_。

4.生育年龄妇女卵巢发生周期性变化,包括_卵泡的发育和成熟_、_黄体的形成和退化_和_排卵

5.子宫内膜的周期性组织学变化包括_增殖期_、_月经期_和_分泌期_。

三、名词解释

1.月经:

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2.月经初潮: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

 3.月经周期:

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月经周期。

 4.绝经过渡期:

从开始出现绝经趋势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

此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5.绝经:

指妇女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月经。

绝经是卵巢功能的真正衰竭,以致月经最终停止。

 6.长反馈:

卵巢分泌到循环中的性激素的反馈作用。

 7.短反馈:

垂体激素对下丘脑GnRH分泌的负反馈。

 8.超短反馈:

GnRH对其本身合成的抑制。

四、简答题

1.试述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答雌激素的生理作用包括对女性生殖系统、第二性征、下丘脑、垂体及代谢的影响。

(1)外生殖器:

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

(2)阴道上皮:

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黏膜变厚,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

(3)宫颈:

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富有弹性,易拉成丝状。

(4)子宫内膜:

使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增生、修复。

(5)子宫肌:

促使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促进子宫肌层变厚;增进血运,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6)输卵管:

促进输卵管肌层发育及上皮的分泌,加强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7)卵巢:

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

(8)第二性征:

促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

(9)下丘脑、垂体:

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10)代谢作用:

促进水、钠潴留;促进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降低循环中胆固醇水平;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

2.试述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答孕激素的生理作用(由下至上):

通常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效应,包括对女性生殖系统、乳房、下丘脑、垂体、体温调节及代谢的影响。

(1)阴道上皮:

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2)宫颈:

使宫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黏稠。

(3)子宫内膜:

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子宫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

(4)子宫肌:

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

(5)输卵管:

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6)乳房:

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7)下丘脑、垂体:

孕激素在月经中期具有增强雌激素对垂体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体期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8)体温:

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

(9)代谢作用:

促进水、钠排泄。

3.试述雌激素与孕激素的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

答协同作用:

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女性生殖器和乳房的发育,为妊娠准备条件。

 拮抗作用:

如下表所述。

 

雌激素

孕激素

阴道上皮

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

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宫颈

使宫颈口松弛、扩张,黏液分泌多,性状稀薄,易拉成丝状

使宫口闭合,黏液分泌少,性状黏稠

子宫内膜

使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增生、修复

抑制内膜增生,使增生期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

子宫肌

促使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使肌层变厚;

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

输卵管

加强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代谢

促进水、钠潴留

促进水、钠排泄

4.简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各部位分泌的激素及其相互关系。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两者与性腺效应细胞受体结合,促进卵泡发育和黄体生成。

在卵巢发生周期性变化过程中,卵巢产生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激素通过反馈调节(正反馈、负反馈),调节GnRH的分泌,从而完成女性生殖周期过程。

5.影响月经周期的其他内分泌腺包括哪些?

其功能异常时对月经周期有何影响?

答影响月经周期的其他内分泌腺包括甲状腺、肾上腺和胰腺。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在青春期前发生,可导致性发育障碍,使青春期延迟;在青春期及性成熟期发生,则可引起月经失调(月经过少、稀发,闭经),病人多合并不孕,自然流产和畸胎发生率增加。

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引起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月经过多、过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或月经过少、稀发,闭经。

肾上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时也可导致月经异常。

胰腺的功能异常:

胰岛素拮抗的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过多-→卵巢产生雄激素过多-→月经失调,闭经

三、妊娠生理

一、选择题

1.胎盘合成的激素中何种具有特异性β亚基?

A.胎盘激素  B.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C.雌激素

D.孕激素  E.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

2.正常脐带含有

A.一条动脉,一条静脉  B.一条动脉,两条静脉  C.两条动脉,一条静脉

D.两条动脉,两条静脉  E.以上都不是

3.下列哪项不是受精卵着床的必备条件?

A.透明带消失  B.合体滋养层细胞形成  C.子宫内膜蜕变

D.囊胚和子宫内膜的发育同步  E.有足够量的孕酮

4.妊娠期与泌乳无关的激素是

A.雌激素  B.孕激素  C.垂体生乳素

D.胎盘生乳素  E.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

5.关于妊娠宫颈的变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宫颈肥大、着色、变软  B.表面可出现糜烂面 C.全部柱状上皮交界处内移

D.宫颈腺体肥大,黏液分泌增多,形成黏液栓 E.临近预产期时宫颈变短,轻度扩张

二、填空题

1.胎盘的生理功能包括_气体交换_、_营养物质供应_、_防御功能_、_排出胎儿代谢产物_及_合成功能_。

2.羊水的生理功能为_保护胎儿_、_保护母体_。

3.按蜕膜与受精卵的部位关系,将蜕膜分为三部分,即_底脱膜_、_包脱膜_和_真脱膜_。

三、翻译成英文并解释

1.着床:

晚期囊胚透明带消失之后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

2.底蜕膜:

与囊胚极滋养层接触的子宫肌层之间的蜕膜,以后发育成为胎盘的母体部分

3.胎盘:

胎盘是母体与胎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胚胎与母体组织的结合体,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受精卵着床?

着床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答晚期囊胚透明带消失之后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

受精卵着床需经过定位、粘着和穿透三个阶段。

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①透明带消失;②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③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并相互配合;④孕妇体内有足够数量的孕酮,子宫有一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

2.胎盘有哪些功能?

答胎盘功能包括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以及合成功能等。

(1)气体交换:

维持胎儿生命最重要的物质是O2。

在母体与胎儿之间,O2及CO2是以简单扩散方式进行交换。

母体每分钟可供胎儿氧7~8ml/kg。

尽管PO2升高并不多,但因胎儿血红蛋白对O2的亲和力强,能从母血中获得充分的O2。

(2)营养物质供应:

葡萄糖是胎儿热能的主要来源,以易化扩散方式通过胎盘。

胎儿体内的葡萄糖均来自母体。

氨基酸浓度胎血高于母血,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胎盘。

自由脂肪酸能较快地通过胎盘。

电解质及维生素多数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胎盘。

胎盘中含有多种酶,如氧化酶、还原酶、水解酶等,可将复杂化合物分解为简单物质,也能将简单物质合成后供给胎儿,如将葡萄糖合成糖原、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等。

IgG例外,分子量较大却能通过胎盘,可能与血管合体膜表面有专一受体有关。

(3)排除胎儿代谢产物:

胎儿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经胎盘送入母血,由母体排出体外,相当于生后肾的功能。

(4)防御功能:

胎盘的屏障作用极有限。

各种病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分子量小对胎儿有害药物,均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致畸甚至死亡。

细菌、弓形虫、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可在胎盘部位形成病灶,破坏绒毛结构,进入胎体感染胎儿。

母血中免疫抗体(如IgG)能通过胎盘,胎儿从母体得到抗体,使其在生后短时间内获得被动免疫力。

(5)合成功能:

胎盘具有活跃的合成物质的能力,主要合成激素和酶。

合成的激素有蛋白激素和甾体激素两大类。

蛋白激素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盘生乳素、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人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等。

甾体激素有雌激素、孕激素等。

合成的酶有催产素酶、耐热性碱性磷酸酶等。

四、妊娠诊断

一、选择题

1.早期妊娠的诊断,下述哪项最为准确?

D

A.停经伴恶心、呕吐  B.阴道充血变软,呈紫蓝色  C.子宫增大

D.超声多普勒检查证明有胎心音  E.自觉有胎动

2.妊娠早期黑加征是指:

C

A.子宫增大变软  B.子宫呈前倾前屈位  C.子宫峡部软,宫体和宫颈似不相连

D.宫颈充血变软,呈紫蓝色  E.乳头及乳晕着色加深,乳晕周围有褐色小结节

3.孕妇初感胎动时间一般在:

C

A.14~16周  B.16~18周  C.18~20周 D.20~24周  E.24周以上

二、填空题

1.妊娠全过程共40周,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妊娠___、中期妊娠__和_晚期妊娠__。

2.妊娠6~8周行双合诊发现,有些孕妇的宫颈变软,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和宫体似不相连,称为黑加征(Hegarsign)___。

三、翻译成英文并解释

1.胎产式: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之。

2.胎先露:

最先进入骨盆的部分。

3.胎方位:

胎先露指示点与母体之间的关系。

四、简答题

早期妊娠的辅助诊断方法有哪些?

早期妊娠的辅助诊断方法如下所述。

 

(一)超声检查

 1.B型超声显像法:

在增大的子宫轮廓中见到来自羊膜囊的圆形光环(妊娠环,gestationalring),妊娠环内为液性暗区(羊水)。

若在妊娠环内见到有节律的胎心搏动和胎动,可确诊早期妊娠、活胎。

该方法诊断早期妊娠快速、准确。

 2.超声多普勒法:

在增大的子宫区内听到有节律、单一高调的胎心音,胎心率多在150~160次/分,可确诊为早期妊娠、活胎。

其最早出现在妊娠第7周时。

 

(二)妊娠试验

 用免疫学方法(临床多用试纸法)检测孕妇尿液中HCG,可协助诊断。

 (三)黄体酮试验

 对月经过期可疑早孕妇女,每日肌注黄体酮注射液20mg,连用3日,停药后2~7日出现阴道流血,提示体内有一定量雌激素。

注射孕激素后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为分泌期,停药后孕激素水平下降,致使子宫内膜剥脱,可以排除妊娠。

若停药后超过7日仍未出现阴道流血,则早期妊娠可能性很大。

 (四)宫颈粘液检查

 宫颈粘液涂片干燥后,光镜下见到排列成行的椭圆体,无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则早期妊娠可能性大。

 (五)基础体温测定:

双相型体温妇女,高温相持续18日,早期妊娠可能性大。

高温相持续3周以上,早孕可能性更大。

基础体温曲线反映黄体功能,不反映胚胎的发育情况。

   诊断早期妊娠,需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注意不要将妊娠试验阳性作为惟一的诊断依据,以免误诊。

六、 正常分娩

一、选择题

1.正常分娩时最主要的产力是:

A

A.子宫收缩力   B.肛提肌收缩力  C.腹肌收缩力

D.膈肌收缩力  E.骨骼肌收缩力

2.正常分娩时,胎头以哪条径线通过产道?

A

A.枕下前囟径  B.枕额径 C.枕颏径 D.双顶径  E.前后径

3.临产后肛查了解胎头下降程度以哪项为标志?

D

A.骶岬  B.骶骨  C.坐骨结节 D.坐骨棘  E.坐骨切迹

4.胎头衔接是指胎头:

D

A.枕骨进入骨盆入口  B.顶骨进入骨盆入口  C.双顶径到达坐骨棘水平

D.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颅骨最低点接近或到达坐骨棘水平 

E.双顶径到达坐骨结节水平

二、填空题

1.决定分娩的三要素由_产道__、_产力__、_胎儿__构成。

2.正常子宫收缩力具有_节律性__、_极性__、_对称性及缩复作用__等特点。

3.真骨盆的三个主要平面是_骨盆入口平面__、_中骨盆平面__、_骨盆出口平面__。

三、翻译成英文并解释

1.骨盆轴

2.骨盆倾斜度

3.衔接

4.内旋转

5.临产

6.第一产程

7.第二产程

8.第三产程

9.胎头拨露

10.胎头着冠

四、简答题

1.试述子宫收缩的三大特点。

2.胎盘剥离有哪些征象?

七、正常产褥

一、名词解释

1.产褥期(Puerperium)

2.子宫复旧(Involutionofuterus)

3.初乳(Colostrum)

4.泌乳热(Breastfever)

5.产后宫缩痛(Afterpains)

6.恶露(Lochia)

7.血性恶露(Lochiarubra)

8.浆液性恶露(Lochiaseros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