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599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docx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docx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

(试行)

 

襄阳诺尔化工有限公司

二O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硫代水杨酸生产操作工艺规程

(试行)

第一章简介

第一节产品简介

硫代水杨酸,又名邻巯基苯甲酸,分子式C7H6O2S

结构式:

HSC6H4CO2H分子量:

154.18

产品外观为淡黄色粉未结晶。

易溶于甲醇、乙醇;易溶于稀碱,稀氨水溶液;不溶于水。

长久高温贮存,或长久暴露于阳光中,易被氧化成双硫代。

熔程164-1700C之间。

含量≥95%的产品,熔程约为20C,如:

164-1660C或165-1670C或166-1680C。

产品包装:

工业产品暂定两种包装。

一种为内衬塑料内袋,外为加厚的塑编袋,25kg/袋;一种为内衬塑料袋的高压纸板桶;25kg/桶。

第二节工艺简介

本工艺采用双硫代为原料,稀氨水为溶剂,并加热脱氨,脱水后,在雷氏镍催化下,加压,加温,加氢还原后,过滤除固体,滤液用稀盐酸酸化析出产品(硫代水杨酸),甩滤水洗,烘干,包装得工业产品。

第二章产品质量标准(见专页)

硫代水杨酸

又名:

邻硫基苯甲酸

英文名:

1)Thiosalilylicacid

2)Mercaptobenzoic

产品质量标准

(商标)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

1

外观

浅黄色均匀结晶粉末

2

溶点0C

164-1700C

3

含量%≥

95%(氧化电位滴定)

98%(HPLC)

4

水份%≤

0.5

5

灼烧残渣%≤

0.1

6

透明度(标样1g溶于5ml甲醇中40-500C)

均匀透明

襄阳诺尔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湖北·襄阳)

电话:

传真:

第三章合成原理

一、双硫代+氨水△双硫代双铵盐。

二、双硫代双铵盐脱氨,脱水亚酰胺和两性季铵盐。

Ni△(A)(B)

三、A+B+H2加热硫代水杨酸铵盐。

四、硫代水杨酸铵盐+盐酸50-700C硫代水杨酸。

第四章工序划分

第一工序:

中和、溶解、脱氨、脱水

第二工序:

加氢

第三工序:

中和,甩滤,水洗

第四工序:

烘干,检验,包装

第五章操作工艺规程

第一节第一工序操作法

(中和,溶解,脱氨,脱水)

一、操作关键

A配料比:

水代水杨酸:

153kg:

水600kg(L):

氨水130±kg(含量17%)。

B重点:

中和开始PH=10-10.5止,脱水PH=5.5,液温102-1030C。

脱水量180-210kg左右.

C难点:

脱水PH=5.5与脱水量的控制

D注意事项:

脱水要脱足,脱到,又不能脱糊,脱黑,脱焦。

二、操作法

1.向1500L溶解釜中加入计量好的水600kg(600L)

2.接着加入153kg双硫代,启动搅拌,将物料搅成糊状。

3.预先将氨水计量罐的重量刻度或体积刻度标准,真空将工业氨水(17%-19%)抽入高位槽150L或130kg以上备用。

4.在室温下快速滴加氨水至PH6-7,然后慢速滴加至PH=10-10.5具体操作办法:

A取样工具,自制底部带凹槽的长木棍,凹槽供取样时能存少量氨化溶液。

B备一个10L水桶装清水,每一次取样测PH值后,将取样棍凹槽氨化液倒干净后放入桶中清水里洗干净,木棍供下次取样用,C在不停搅拌的情况下,用取样木棍快速取样,测PH值。

注意观察:

一般PH=8-9时,试纸显兰绿色,PH=10-10.5时,呈灰色,10.5后,呈黑色或深黑色。

本工序PH值测到呈灰色或灰白色即为终点(注:

每批料消耗17%氨水130kg左右)。

5.密封锅盖,开启脱水冷却器冷却水,开始升温脱氨,脱水,并准备准确收集氨水,计量称重。

6.观察液温即釜壁情况,当液温升到102度时,釜壁上有粘糊,脱水量有180kg以上时,暂停脱氨水,取样测料液PH值,若不到PH5.5,则继续脱水,直到釜壁粘糊物粘着不掉并有些变黑,料液温度102-1030C之间,脱水200kg±(相对上述中和用氨水17%130kg的脱水量)为脱水终点,然后降温到600C停止降温,留作第二工序使用。

第二工序操作法

一、操作关键

A配料比:

第一工序料液总量+催化剂16kg+氢气(适量)以吃足为准计量。

B重点:

①负压置换到真空度0.085Mpa以上

②催化剂严禁暴露空气中,防止失活,失火。

加氢温度控制在135-1450C.

C难点:

加催化剂和控制吃氢终点。

D注意事项:

加氢温度不能过高。

由于第一料,第二料所加的催化剂在釜中积存,造成吃氢速度加快,放热量大,防止温度过高。

1.备料用20kg塑料桶称量10kg水后,再快速取出称量16kg催化剂于水中。

2.打开进料阀将准备好的溶解液抽入高压釜,当物料抽至约50%时,将催化剂和10kg水一同抽入反应釜。

边放边抽,抽干抽尽。

3.物料抽毕后,关闭进料阀,继续减压至负压达到0.085Mpa以上后关闭真空阀门,紧接开进氢阀至釜内压力达到26kg后关闭进氢阀,保持5至10分钟观察釜内密封情况,一切正常,接下一步操作。

(如有泄漏,紧急维修)。

4.开启磁力搅拌两套冷却水,并调节流量后启动高压釜搅拌,调整转速。

开夹套蒸汽升温。

5.升温过程中注意观察釜内压力和温度变化,温度控制在135-1450C之间。

当压力低于21kg时,补氢至26kg,循环往复,当每一小时吃氢≤1kg时判定为物料到达反应终点。

严格记录时间温度,吃氢量。

6.在加氢过程中检查过滤罐是否完好,并清除滤渣,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7.加氢反应结束后开始降温,当温度降至700C时关闭结晶釜底阀,打开高压釜出料阀(缓慢打开)利用自身压力将物料压至酸化釜。

8.物料压完后清洗压滤袋,回收催化剂放入仓库专区,妥善保管,用水保护。

第三工序操作法

(中和、甩滤、水洗)

一、操作关键

A配料比:

第二工序滤出的全部料液+工业盐酸150kg(称量)左右。

B重点:

盐酸滴加完后PH=2.5-3,滴加温度60-700C。

C难点:

PH值控制在2.5-3。

D注意事项:

水洗液PH≤4料甩干。

防止过滤漏炭。

1.料完全压毕后,打开搅拌,排除釜内夹套余水,并给反应釜加热。

2.当温度达到600C之时停止加热,排出余气。

3.将称量好的工业盐酸真空打入高位槽缓慢滴入反应釜内,滴毕后温度约700C左右,PH=2.5-3.

4.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

5.当温度降至400C以下时停止降温。

6.铺好过滤布,启动离心机(三启三落原则)搅拌情况下将料放入离心机甩干,甩干后用常水清洗物料,使PH值≤4.

7.离心机无水出,PH=4即为终点,停止离心,将料清出后装入塑料桶,转入烘干房烘干。

第四工序操作法

(烘干、检测、包装)

一、操作关键

A重点:

烘干温度70-800C,控制水份≤0.5%。

B难点:

控制杂质黑点等混入,控制水份≤0.5%。

注意事项:

物料摆放分批放置,标明架号,严禁混放。

严禁其它杂质进入料盘。

二、操作法

1.将烘干筐套好纤维袋。

2.将甩干料按每盘5kg湿料布均,无大块,装好后从烘干架上排往下排布料。

3.全部装好后用标签标明架号,数量,推入烘干房控制房温70-800C情况下烘干。

4.取样检验,合格后按含量分等级,分批号包装,每袋25kg/包包装入库。

按指定区域摆放整齐。

5.若其它指标合格,水份不合格,继续烘干。

若其它指标任意一项不合格,则作为原料回收。

第六章回收利用

一、催化剂回收利用

得到的催化剂,用塑料桶装好,用水密封保存,放置专区贮存。

2.使用事宜再定。

二、回收氨水的利用

1.回收氨水与购置的氨水用同样方法判别,若含量≥15%作为氨水使用。

2.低于15%的氨水,在中和岗位甩料酸性母液中和后排放。

三、低压氢气的再利用

将氢气瓶内低于26kg压力的瓶子单独存放;加氢开始时使用,瓶中最低压力为2kg。

四、不合格产品回收利用

1.水份不合格的产品继续烘干到合格。

2.其它指标任意一项不合格都作为不合格品,当原料使用。

第七章安全与环保

一、安全管理制度(见附件1)

二、原料、产品分隔贮存区

1.催化剂、回收催化剂分批贮存。

2.氢瓶贮存区。

3.原料贮存区。

4.产品贮存区。

三、消防备料、水。

四、废水综合处理排放(见前页氨水回收利用2)

第八章设备维护与保养

一、设备正常保养检修

二、停产时,所有设备中都不能存放半成品,或原料,特别是高压釜。

三、烘干房,料架定期除锈刷银粉浆,烘干筐、套即时更换。

第九章产品分析检测

一、严格按照暂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分析检测。

1.外观目测均匀浅黄色结晶粉末,不应有黑点或杂物。

2.熔点显微法测定,溶程不超过20C,范围164-1700C.

3.含量氧化电位滴定为≥95%,分级别。

4.水份1200C恒重≤0.5%。

5.烧灼残渣马富炉灼烧。

6.透明度甲醇溶解目测均匀透明无混浊。

二、产品分类

产品质量指标1.2.4.5.6合格后,根据不同含量,将产品分成等级优级品≥98%,一等品97-98%,合格95-97%。

三、产品批号及编号。

按自然生产时间编号,举例:

如2011年7月12日第一批编号为:

2011071201

第十章放大工艺

配料比:

双硫代200kg:

水800kg(800L):

催化剂20kg:

氨水174kg(17%),其它操作同上述操作法。

注明:

本工艺使用是在上述工艺投料连续三批合格后使用。

使用前报总部批准,先使用一批,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后,方可正式实行。

第十一章附录

附录1工艺流程图(见附件1)

附录2分析方法(略)

附录3安全管理制度(见附件3)

 

附件3

安全管理制度

1.厂区划定禁火区,禁火区内禁止动火,吸烟。

2.上班严禁喝酒。

3.氢气空、重瓶分区摆放,严禁混放。

4.原料仓库严禁液、固体原料混放。

5.仓库各种原料产成品分区摆放,并有明显标示,并留好消防通道。

6.回收催化剂及催化剂专库存放,不准与其它原料混放,(并备有水源)。

7.车间临时检修动火,应在禁火区外操作。

8.上班不准赤膊,穿拖鞋。

9.下班时关闭总电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