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602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docx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docx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士人银行家亨利杜南先生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

在看到索尔弗利诺战役残不忍睹一幕,在发动邻近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带成见地医治所有的伤病员。

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的良知和思维。

他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

一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

1864年8月8日至2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外交会议,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公约宣布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和臂章以区别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

公约最后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

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开始发展起来,并得到国际法的保障。

红十字会与联合国、奥委会并称三大国际组织。

  150年来,随着红十字会会员国的发展,红十字会的任务也开始由单一战伤救护发展到对自然灾害的援助、意外伤害的急救、自愿献血、捐献骨髓、捐献人体器官、社会福利以及开展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壮大和平力量,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等。

  我听说我国红十字会不仅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还要遵循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开展工作。

  人道: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

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痛苦发生在什么地方。

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公正:

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偏见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中立:

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独立:

本运动是独立的。

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经常保持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运动的原则行事。

  志愿服务:

本运动是个志愿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利益。

  统一:

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

它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道主义工作。

  普遍: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世界性的。

在运动中,所有红十字会享有同等地位,负有同样责任和义务,相互支援。

 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建国后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红十字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红十字事业走上法制轨道,成为中国红十字事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中国红十字会的宗旨是:

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

工作目标是:

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

主要工作有:

备灾与救灾、卫生救护、社区服务、宣传和传播、推动无偿献血、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建设管理、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红十字青少年、台湾事务、对外交往等。

我旗红十字会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努力当好政府人道工作助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旗红十字会是我旗“三下乡”活动的组成单位。

  

(一)广泛开展助医活动。

几年来我们每年开展大病救助活动,为贫困大病患者送去人道关怀。

仅2013年我们为60名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保报销后自付药费仍为5万的患者发放大病救助。

为农村牧区“先心病、白血病”患儿争取红十字会天使基金救助,每年都深入到农村牧区为农牧民送医、送药。

二各极开展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

2012年春天的雪灾,我会积极筹措资金救助,并积极向上级红十字人争取资金,开展抗灾工作。

2013年的6月6日晚,我旗的星耀镇发生水灾后,我会在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掌握灾情,并开展救灾活动,为一个深机进被埋的村及时送去维修所需工具,投入资金,第一时间解决了300多人的吃水问题。

(二)“博爱助学”独具特色。

2007年到2011年每年开展大学生救助活动,开展“博爱一日捐,助你上大学”工程,2013年又开展了蓝丝带贫困中小学生救助活动,救助贫困中小学生65名,每人发放100到200元救助金。

(三)“红十字博爱送万家” 形成品牌。

2006年以来,每年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 “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筹措救助款物,为贫困家庭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与社会各界的关爱。

2013年我会利用“博爱一日捐”善款20万元,采购了棉被、面粉,为2000多户贫困家庭送去温暖。

(四)志愿捐献成绩显著。

全市已入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4221人份,初配成功106人,再动员率达100%,成功捐献6人;接受捐献遗体报名17人,完成捐献1人;接受捐献角膜报名15人,完成捐献5人。

2008年沧州市红十字眼库正式成立。

(五)社会救助逐步实现制度化。

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切合我市实际的社会救助机制,2008年市政府转发了《沧州市红十字会募捐款管理办法》,市红十字会与卫生、劳动保障、民政和教育部门联合出台了《沧州市城乡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管理办法》和《沧州市博爱助学金管理办法》,全市社会救助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

 

(六)救助阵地建设不断发展。

多方争取资金,积极创建红十字“博爱超市”、“博爱卫生站”和“博爱小学”等救助服务阵地。

争取省红十字会启动资金15万元、救助物资22.92万元,在运河、新华两区及孟村县创办了红十字“博爱超市”;争取总会“红十字天使计划”项目资金5万元,兴建青县下伍村“博爱卫生站”。

2008年争取上海企业捐款15万元,援建海兴县褚王村“博爱小学”,同时配套3万元为该校建起了“博爱图书室”,并为学校配备了电化教学设备;争取中国红基会支持,在5所农村小学建立了“红十字书库”。

(七)救护培训普及范围不断扩大。

一是认真组织实施机动车驾驶人急救技能培训工作,目前培训驾驶员38万多人。

二是全面开展群众性自救互救与防灾避险知识普及培训活动。

全市建立了17个普及培训基地,选配72名师资接受总会培训,编印了《救护员初级救护培训手册》。

开展了救护培训“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目前市县两级红十字会已普及培训群众 6万多人,建立急救站6个,配备急救箱252个。

四、 开展社会募捐,强化救助保障

一是成功开展“博爱一日捐”活动。

四年来“博爱一日捐”活动共募集资金1666.72万元,募捐款全部用于建立大病医疗救助金、博爱助学金和救灾等红十字社会救助。

二是认真做好“项目募捐”和“经常性募捐”工作。

争取会员和企事业单位合作救助项目资金617.57万元,争取企业非定向捐赠款物113.6万元,募捐箱和其它经常性捐赠20.23余万元。

三是积极组织重大灾害紧急募捐。

四年来,组织灾害自救和对外援助紧急募捐15次,募集款物1329.42万元。

2006年以来,市县两级红十字会共筹集资金5627.89万元,为红十字会开展的各项救助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士人银行家亨利杜南先生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

一场战争--索尔弗利诺战役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还发动邻近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带成见地医治所有的伤病员。

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的良知和思维。

他回到日内瓦后立即撰写出版了著名的《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以直观感人的方式叙述了在索尔弗利诺见到的情景,这本书在欧洲各国引起强烈反响。

他在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

一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

1864年8月8日至2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外交会议,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公约宣布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和臂章以区别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

公约最后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

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开始发展起来,并得到国际法的保障。

  150年来,随着红十字会会员国的发展,红十字会的任务也开始由单一战伤救护发展到对自然灾害的援助、意外伤害的急救、自愿献血、捐献骨髓、捐献人体器官、社会福利以及开展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壮大和平力量,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等。

  我听说我国红十字会不仅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还要遵循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开展工作。

  人道: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

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痛苦发生在什么地方。

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公正:

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偏见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中立:

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独立:

本运动是独立的。

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经常保持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运动的原则行事。

  志愿服务:

本运动是个志愿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利益。

  统一:

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

它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道主义工作。

  普遍: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世界性的。

在运动中,所有红十字会享有同等地位,负有同样责任和义务,相互支援。

红十字会与联合国、奥委会并称三大国际组织。

 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建国后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红十字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红十字事业走上法制轨道,成为中国红十字事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中国红十字会的宗旨是:

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

工作目标是:

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

主要工作有:

备灾与救灾、卫生救护、社区服务、宣传和传播、推动无偿献血、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建设管理、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红十字青少年、台湾事务、对外交往等。

江苏省红十字会成立于1956年。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江苏红十字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全省13个省辖市和104个县(市、区)已建立了红十字会,有红十字基层组织6910个、会员419.8万人、志愿者19.9万人。

全省各级红十字会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努力当好政府人道工作助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主持人:

党委政府从哪些方面如何支持红十字会工作?

  红十字会被是我旗“三下乡”活动的组成单位。

  

  我们一贯坚持捐赠款物收支公开透明,尊重捐赠者的意愿。

截至2013年底,全旗募集

  其外,还支援台湾“莫拉克”风灾、西南旱灾、玉树地震、南方部分地区水灾、舟曲泥石流等灾区,共募得款物近2亿元已拨发到灾区一线。

省红十字会还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的号召,主动参与对口援疆工作,向江苏省对口支援的伊犁、克州援助资金30万元、医疗检验设备价值人民币53万元,支持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在支援兄弟省份外,还援建省内贫困地区博爱学校、博爱超市、博爱医院、老年公寓、乡村卫生站,救助大病患者、特困师生、贫困孤儿学生、残疾人,慰问农村贫困老党员和老战士,支持贫困农户改水改厕,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助乡村医生培训等。

我省红十字会已连续16年17次组织的“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募集款物7800多万元慰问困难群众,已成为省“三下乡”活动组成部分,多次获得省“三下乡”特别贡献奖和组织奖。

  主持人:

潘会长您刚才提到省政府将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纳入今年为民办实事之一。

现在你们是否实施?

  潘会长:

救护培训是红十字会的传统工作,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规定的职责。

据统计,2011年,全省红十字会培训初级救护员77.68万人,救护防病知识普及174万人次。

  今年2月9日,李学勇省长在江苏省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11年工作时肯定红十字事业取得新进步,在阐述2012年省政府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中提出“新增应急救护培训100万人”。

为了提高群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生产事故、意外事件所致伤亡,2011年12月,省红十字会向省政府请示,2012年在全省实施公益性“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共培训500名救护师资、20万名初级救护员并对80万人开展普及性培训。

项目由省红十字会负责救护师资培训,根据各市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将初级救护员和普及性培训任务按比例分解到各市执行,并由省、市财政给予经费支持。

省政府十分重视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将其列入2012年省政府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充分体现了省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关心重视和对红十字事业的大力支持。

目前,全省各地红十字会正在严密组织、规范实施、有序推进“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百万培训任务,促进我省红十字系统救援体系建设,在项目结束时向省政府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

  主持人:

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人的生命,前些年的两岸三地挽救我省生病女孩陈霞生命的爱心接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潘会长介绍一下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建设情况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

  潘会长:

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自2002年10月31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

在制度管理、宣传发动、注重质量、服务患者上下功夫。

江苏省分库启动至今,已有报名志愿者10万多人,已检测HLA的入库数据9万多人,有240人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其中3例捐往台湾、4例捐往香港、1例捐往韩国),入库数和捐献数都位居全国第二,在240位捐献者中,有78位来自于医疗战线,占32%。

资料库的建设推动了我省移植和检测技术,我省2005年成立的移植医院协作组率先提出了协作组方案,在2011年底总结了使用该方案的188例非血缘关系移植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并进行统计:

3年为65.4%,5年为58.4%,达到了国际水平;苏州HLA高分辨实验室获得了国际上最为权威的美国组织相容性和免疫遗传学会(简称ASHI)认证,标志着HLA检测技术与国际接轨。

捐献造血干细胞项目在2011年10月荣获了首届江苏省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人体器官(组织)捐献工作也扎实推进。

南京市召开了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筹建江苏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体系,制订了一正套制度,成立了组织机构,组建了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指导南京市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

2011年7月1日,省红十字会全体人员在鼓楼广场以参加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采样、登记捐献人体器官(组织)和遗体的特殊方式,庆贺中国共产党90华诞。

当晚,南京市民林先生在南京鼓楼医院实现了器官捐献,成为江苏省开展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首例器官捐献者。

至今全省已有15人成功实现了器官捐献(南京6人、无锡5人、苏州4人)。

各地红十字会建立捐献遗体志愿者纪念园,彰显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大爱精神。

2011年10月,南京市红十字会、市文明办共同主办“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志愿者之友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大会”。

目前,南京市共有5500多人登记身后捐献遗体,有930多人实现了捐献。

  主持人:

潘会长,红十字会是三大国际组织,省红十字会近年来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潘会长:

2009年,省红十字会接待了德国巴符州社会养老事业考察团来江苏考察社会养老事业;接待了日本红十字会石川县分会代表团的交流访问,双方签署了开展两省县红十字青少年互访与交流协议书,举办了“2010年中日红十字青少年互访与交流”;接待了3批香港红十字青少年代表团、1批由台湾红十字组织王清峰副会长率领的31人参访团对江苏省的友好访问,举办了第二届江苏省红十字会台湾青少年博爱夏令营;应高雄市红十字会邀请,江苏省红十字会组团赴台湾进行了学习考察。

应邀出访了德国、瑞士、挪威、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红十字会,对筹资、应急反应、急救与志愿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救助等专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增进了友谊与合作。

潘会长:

今天我着重谈了几项重点工作,另外还有志愿服务、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推动无偿献血、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等方面工作,由于时间关系不一一介绍了。

  主持人:

潘会长,今年5月8日是第65个世界红十字日,活动的主题是“人道的力量”,世界各地红十字会都会以多种形式举行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国家元首和政要及红十字会会长也会发表纪念讲话。

最后,想请您介绍一下今年我省红十字会开展哪些活动。

  潘会长:

今年,我省红十字会将五月份定为“红十字博爱月”,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在这个月中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

“5?

8”世界红十字日前夕,省红十字会领导接受中国江苏网和江苏电视台访谈;5月5日,省和南京市红十字会举办2012年世界红十字日宣传纪念活动;配合总会在太仓组织好“2012年红十字博爱周暨中非红十字会合作论坛”的宣传工作;举办应急救护和防灾避险知识讲座和两岸青少年书画作品展;5月12日国家防灾减灾日期间,在全省各地举行省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之一“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进社区培训演示活动;开展“学雷锋、献爱心”—红十字关爱弱势群体活动;举行蓝天救援队救援演练和媒体记者“红十字博爱环省行”活动。

  2012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红十字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

做好全省红十字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全面实施《江苏省红十字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深化改革创新,强化自身建设,着力完善全省红十字会组织体系、业务体系、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动员社会能力、服务公众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把我省红十字会系统建设成为党委政府人道救援的助手、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帮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推手,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