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750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docx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

附件1

济源市统计专业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

济源市劳动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

(一)

统计工作要求内容

标准分

统计工作要求内容

标准分

一、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150

五、统计资料的提供、发布

100

1.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劳动统计人员

50

1.建立统计资料发布制度

30

2.指定劳动统计负责人

30

2.重要统计资料经市统计局审核同意后,方能对外提供和发布

70

3.统计人员经过统计业务培训,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

40

六、统计档案

150

4.按时参加统计专业知识培训,熟悉并掌握劳动统计报表制度中的各项规定

30

1.建立统计资料管理制度

30

二、原始记录

100

2.设置统计资料档案室或档案柜

30

1.劳动统计的原始记录采用纸介质或电子计算机磁介质进行登记,凭证齐全、记录真实、完整

70

3.一切原始记录、凭证、统计台账、报表、统计分析资料等(包括纸介质和磁介质)应分别立卷归档、分类保存

40

2.原始记录分门别类装订成册

30

4.统计资料由统计人员管理,统计人员岗位变动,应办理统计资料交接手续,做到统计资料完整

30

三、统计台账

100

5.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20

1.根据现行劳动统计制度设置相关台账,历史、进度统计台账齐全

50

七、统计信息化建设

150

2.统计台账格式规范,填写认真,计量正确,与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相关指标相衔接

30

1.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配备相应的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

70

3.建立统计台账的使用、保管、交接、归档制度

20

2.统计人员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完成统计报表数据处理等工作

30

四、统计报表

150

3.实行统计数据的网上传输,实现网上直报

50

1.按劳动统计制度要求,及时报送各种报表

50

八、统计法执行情况

100

2.如实填报,数出一门,相关指标与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数字相衔接

50

一年内无统计违法记录

100

3.上报的统计报表有签名;印章齐全;字迹清楚;指标填报完整

50

 

 

济源市贸易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

(二)

统计工作要求内容

标准分

统计工作要求内容

标准分

一、统计人员和统计工作制度

200

2.统计指标填写完整,表内指标之间无逻辑性差错、无趋势性错误,计量单位应用正确

50

1.明确有统计工作分管领导和负责人

20

3.上报统计报表,要有报表签名;印章齐全;字迹清楚;指标填报完整

40

2.配备与统计任务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50

五、统计资料的提供、发布

50

3.统计人员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

30

1.建立统计资料发布制度

10

4.具有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和进行统计分析能力

20

2.重要统计资料经市统计局审核同意后,方能对外提供和发布

40

5.按时参加市局组织的业务培训会议和年报工作会议。

30

六、统计资料整理和归档

150

6.各项职责任务明确,规章制度健全

50

1.有明确的统计资料档案管理责任人

20

二、统计原始记录

100

2.统计资料整理齐全,实行档案化管理。

做到纸介质统计资料整理整齐,卷内有目录,卷外有索引,分类清楚,查阅方便

100

1.原始记录采用纸介质和电子计算机磁介质进行登记,凭证齐全、记录真实、完整

70

3.磁介质统计资料归集整理齐全,有备份、有明确标注

30

2.纸介质原始记录分门别类装订成册

30

七、统计信息化建设

200

三、统计台账

100

1.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计算机及打印机等设备。

100

1.建立健全历史台账和进度统计台账

50

2.统计人员要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及时完成统计报表数据处理等工作

50

2.统计台账要与原始记录或基层报表相互衔接一致,登录及时、完整、全面

30

3.实行统计数据的网上传输,实现网上直报

50

3.建立健全电子台账

20

八、统计法执行情况

50

四、统计报表

150

一年内无统计违法记录

50

1.严格执行统计报表制度,按时报送各种统计报表

60

济源市工业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三)

统计工作要求内容

标准分

统计工作要求内容

标准分

一、统计机构和负责人

100

3.统计台账格式规范,填写认真,计量正确

30

1.依法设置统计机构

50

4.与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相关指标相衔接

20

2.指定统计负责人

30

六、统计报表

120

3.统计负责人具有相应的技术职称

20

1.按统计制度要求,及时报送各种报表

30

二、统计人员

100

2.如实填报,数出一门,相关指标与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数字相衔接

60

1.配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统计人员

20

3.上报的统计报表规范、印章齐全,手续完整,字迹工整

30

2.统计人员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

30

七、统计数字质量检查

100

3.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熟悉并掌握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中的各项规定

30

1.制定数据质量检查制度

20

4.具有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20

2.每年两次统计数据质量自查和检查

80

三、企业领导的统计行为

80

八、统计法执行情况

100

1.有一名厂长(经理)主管统计工作。

40

一年内无统计违法记录

100

2.领导重视支持统计工作,主管领导了解掌握本单位统计工作情况

20

九、统计自动化

100

3.执行《统计法》和有关规定

20

1.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微机设备

40

四、统计原始记录

100

2.统计人员用微机完成统计报表

40

1.统一管理、统一编号、格式规范、完整配套

30

3.全国联网直报企业和全省重点工业企业经济信息直报单位应具备联网传输条件并设置电子邮件信箱

20

2.满足统计、会计、业务三大核算的需要,数据相互衔接

30

十、统计资料的管理

100

3.填写规范,记录真实、完整,计量正确,签名齐全

40

1.建立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

20

五、统计台账

100

2.设置统计资料档案室或档案柜

30

1.根据现行工业统计制度设置相关台账

30

3.装订成册、统一编号、统一封面、分卷管理、分类保管和归档

50

2.历史、进度统计台账齐全

20

济源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四)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标准分

总分

1000

一、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保障措施

400

统计机构

单独设置统计机构的得50分,其他部门代管的得40分,没有部门管理或管理部门不明确的不得分。

50

统计

负责人

1.有明确的负责人得20分,否则不得分。

20

2.负责人切实负责日常统计工作的得20分,否则不得分。

20

3.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得6-10分,否则不得分。

10

统计

工作

人员

1.有专职统计人员得50分,是兼职人员得40分。

50

2.有《统计资格证》的得50分,否则不得分。

50

3.依据统计人员统计业务和计算机水平进行打分,生疏的不得分。

100

企业

领导

统计

职责

1.了解和执行《统计法》及有关法规得10分,支持统计人员依法履行统计职责得10分,了解统计工作流程和主要数据来源的得10分。

30

2.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

有办公桌椅5分、档案柜5分、有微机10分、微机能上网10分、有打印机5分、必要的办公用品和耗材5分。

40

3.保证安排的统计人员素质的得10分;保证统计人员的稳定性:

统计人员连续从事统计工作2年及以上的得20分,不足2年的得10分。

30

二、企业统计数据的采集、报送和保存的基本要求

500

原始

记录

设置

1.有企业证照、工程建设批文等基本情况复印件的10分,有统计负责人的《技术职称证》的10分,有统计人员的《统计资格证》复印件的10分。

30

2.房地产开发制度中的完成投资情况报表与工程部门形象进度数据相一致的20分,资金来源和财务报表要财务部门数据相一致的20分,销售情况报表与销售部门的销售情况相一致的20分。

(每错一笔扣1分,扣完为止。

60

3.原始记录的填写字迹清晰的10分,数据修改规范的10分,计量单位标准的10分(金额用万元、面积用平方米),有原始记录时间的10分,有填报人或负责人签名(章)的20分。

(每错一笔或少一笔的扣1分,扣完为止。

60

统计

报表

填报

1.报表的及时性(包括网络传输报表):

纸介质报表没有迟报的50分,每次报表迟报一小时扣5分,扣完为止,迟报时间超过一天的本次考核验收不予通过。

网络传输报表没有迟报的30分,全年迟报两次及以上的本次考核验收不予通过。

80

2.报表的准确性(包括网络传输报表):

每错一笔扣1分,扣完为止。

80

3.报表的规范性:

上报的纸介质报表签章齐全的10分,字迹清晰的5分,填写报出日期的5分,报表中差错数据更改规范的5分,如果通过网络传送报表,在报送电子报表的同时,做好电子报表备份的5分,打印纸介质报表保存和使用的10分。

(每错一笔或少一笔的扣1分,扣完为止。

40

统计

台账

建立

1.原始记录台账:

装订规范的10分,原始记录完整的40分。

50

2.统计报表台账:

装订规范的10分,统计报表完整的40分。

(缺少一个月的统计报表扣2分,扣完为止。

50

3.统计工作台账:

统计报表制度或统计指标解释10分,网上报送操作手册10分,其他统计工作文件、说明、要求等10分。

30

4.有电子统计报表台账的20分。

(缺少一个月的统计报表扣2分,扣完为止。

20

三、企业统计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

100

统计

工作

检查

1.统计工作检查:

企业建立统计检查制度的6分,实施统计检查(依统计检查纪录为准)的14分。

20

2.检查记录:

有统计检查记录的5分,写明检查时间2分、被检查部门2分、检查事项2分、参加人员2分、存在问题3分、处理意见2分、负责人签名(章)2分。

20

日常

统计

工作

管理

1.统计工作的衔接:

统计人员因出差、病事假等原因没有影响统计数据收集、汇总和报送的20分。

(依据每月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情况打分。

20

2.统计工作的交接:

统计人员因岗位调离,统计工作交接比较好的20分。

(依据统计台账交接情况打分。

20

3.统计资料的管理:

历史统计台账归档完整的5分,装订规范并附有目录卷号的5分,有历史电子台账的5分,有专用档案柜保管的5分。

20

济源市镇、街道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五)

项目

工作标准

代码

扣分标准

标准分

合计

00

 

1000

(130分)

1.设置有承担综合统计职能的机构。

11

无机构扣25分;有机构但无文件可查扣10分。

25

2.有专用统计办公室、计算机办公设备和统计资料存放设施。

12

无专用统计办公室扣20分;办公设备不齐备扣5分;无计算机扣20分。

50

3.有保证统计工作需要的专用经费。

13

财政收入300万元以下的统计经费不足1万元的、300万元以上的统计经费不足2万元的扣10分;统计人员差旅费不能及时报销的扣10分。

20

4.建立有辖区内完善的基层统计调查单位联系名册。

14

无辖区内基层统计调查单位名册扣10分;缺项、不健全或不及时更新的扣5分。

10

5.各项职责任务明确,规章制度健全。

15

岗位职责、资料搜集、提供服务、微机管理、档案与资料交接等制度每少一项扣5分。

25

(150分)

1.明确有统计工作分管领导和负责人。

21

未明确分管领导扣10分;无统计负责人扣10分。

20

2.配备与统计任务相适应的(地区GDP10亿元以上不少于4名、5-10亿元不少于3名、5亿元以下不少于2名)统计人员。

22

无专职统计人员扣20分;不按标准配备统计人员,以所缺比例乘于30扣分。

50

3.统计人员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

23

以无证上岗者所占全部人员比例扣分。

20

4.具备统计业务知识,熟悉并掌握从事专业统计报表制度中的各项规定。

24

不熟悉统计业务知识扣5分,不熟悉统计制度5扣分。

20

5.具有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和进行统计分析能力。

25

不具备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1人扣5分;季、年度无统计分析报告1人扣5分。

20

6.各村、企业及统计调查单位等有承担统计任务的人员。

26

没有统计人员的调查单位1个扣2分。

20

(120分)

1.及时接受和领取上级政府统计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

31

不及时领取统计任务1次扣5分,缺席会议1次扣5分。

25

2.及时将工作任务向领导汇报。

32

不及时汇报1次扣2分。

5

3.及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责任明确。

33

没有提出贯彻落实意见扣3分,责任不明确扣2分。

5

4.组织实施。

34

 

85

(1)基本单位调查和名录库的动态维护。

341

 

45

①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

3411

没有建立名录库扣10分;名录库多或少1个单位扣5分。

10

②进行年度基本单位调查

或核查;

3412

没有核查扣10分。

差错一处扣1分

10

③上报新增减单位材料完整、准确并有增减原因说明;

3413

不完整或不准确一处扣2分,无增减原因说明扣3分。

5

④及时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库;

3414

更新不及时扣5分。

5

⑤新增减单位有备案;

3415

新增减单位无备案扣5分。

5

⑥无不符合条件单位进入名录库,不重不漏。

3416

不够条件的进入名录库一个扣5分,有重复、遗漏1个扣2分。

10

(2)召开相关统计工作会议,贯彻新修订的统计报表制度。

342

没有召开贯彻新修订的统计报表制度会议的扣10分。

10

(3)及时培训和讲解统计业务知识和报表填报方法。

343

没有培训讲解扣5分。

5

(4)实行统计报表责任人制度。

344

没有实行统计报表责任人制度的扣5分。

5

(5)组织相关统计人员参会,缺会补课有记录可查。

345

无参会人员记录扣2分,无缺会补课记录扣3分。

5

(6)起报单位领取统计报表及时,并有记录。

346

无记录扣10分。

记录不全1次扣5分。

10

(7)有工作计划、有年度总结。

347

无工作计划扣2分,无年度总结扣3分。

5

(230分)

1.符合收集和采集时间规定要求。

41

每发生一处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扣5分。

50

2.及时记录收集和采集情况。

42

少记录1次扣2分。

30

3.收集和采集齐全,不齐全的要有正当原因文字说明。

43

无正当原因文字说明的少一个单位扣5分。

50

4.对拒报、迟报的有催报记录,对统计数据有异常变化的有说明、有报告、有记录、有存档。

44

每缺少一例扣5分。

30

5.报表指标数据和签章填写规范完整。

45

不规范不完整1处扣2分。

20

6.统计人员无代替统计调查单位填报报表数据现象。

46

代填1次扣10分。

30

7.各项原始记录收集齐全,按要求装订保管。

47

不齐全少一个单位扣5分;装订不规范一处扣2分。

20

(150分)

1.对基层统计报表和综合统计报表的审核情况有记录及说明。

51

无记录扣5分;无说明扣5分。

10

2.审核后的基层统计报表。

52

 

30

(1)指标填写完整;

521

遗漏1处扣1分。

5

(2)表内指标之间无逻辑性差错、无趋势性错误;

522

逻辑性差错1处扣1分;趋势性错误1处扣5分。

10

(3)计量单位应用正确;

523

计量单位不正确发现1处扣2分。

5

(4)数据资料配套完整;

524

数据资料少一种扣2分。

5

(5)对异常数据要及时查询、核实并要求答复,《统计报表审核查询记录卡》填写完整。

525

无查询核实记录扣2分;不完整扣1分;缺1个月扣1分。

5

3.汇总表指标数据之间没有逻辑性差错、结构合理,汇总数据没有趋势性错误。

53

指标数据之间有逻辑性差错1处扣5分;汇总数据有趋势性错误1处扣10分。

20

4.综合统计报表。

54

 

30

(1)表内各种平衡关系计算准确,逻辑审核通过;

541

差错1处扣2分。

10

(2)与有关报表相关指标相衔接;

542

不衔接1处扣2分。

5

(150分)

(3)同一指标纵向对比,上升或下降幅度过大,必须查明原因且有说明;

543

无查明原因扣2分;无说明扣3分。

5

(4)对下列情况有查询、有说明。

增减趋势与宏观经济形势不符;月度、年度间增减速度不衔接的;产值、产品产量增减过大的;相关指标数量或增减幅度相差过多的。

544

无查询扣5分;无说明扣5分。

10

5.计算机使用。

55

未使用计算机的扣20分。

20

(1)按要求使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数据处理;

551

未按要求1个表种扣5分。

10

(2)统计数据机、表一致。

552

机、表数据不一致1处差错扣1分。

10

6.建立健全统计台账。

56

 

30

(1)建立健全历史台账和进度统计台账;

561

无历史台账扣5分;无进度台账扣5分;台账建立不符合要求一处扣1分。

15

(2)统计台账的登录与审核后的原始记录或基层报表相互衔接一致,登录及时、完整、全面。

562

登录不一致、不及时、不完整1处扣2分。

15

7.建立健全电子台账。

57

1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10

(120分)

1.上报的统计报表数据来源于原始记录或基层报表,主要指标数据由统计台账过录。

61

上报报表数据无原始记录1例扣10分,没有基层报表1例扣10分;主要指标数据不是由统计台账过录一笔数据扣5分。

30

2.实行统计报表审核报送流程卡制度,签章齐全。

62

不实行流程卡扣20分;流程卡签章不齐全1处扣5分。

20

3.主要指标数据及报表审核情况有文字说明。

63

缺一个表种文字说明扣5分。

10

4.上报的统计报表数据做到及时、完整、准确。

64

迟报1次扣10分;1处差错扣5分。

20

5.按要求进行网络传输统计报表数据。

65

不按要求使用网络上报扣20分。

20

6.查询订正期内,报表直接责任人对查询订正内容核查清楚、及时答复。

66

查询或答复不及时1次扣5分。

20

(60分)

1.数据提供。

71

 

30

(1)按上级政府统计部门审核认定的统计数据进行提供和使用;

711

未按认定的统计数据进行提供和使用,一个指标扣1分。

10

(2)按要求向有关方面提供统计数据与信息;

712

不按要求提供1次扣1分。

5

(3)无提供错误信息造成不良影响事例发生;

713

提供错误信息1次扣5分。

5

(4)无泄露被调查者单项资料和个人及家庭隐私、统计调查单位商业秘密行为。

714

有泄露行为1次扣10分。

10

2.统计资料开发利用。

72

 

30

(1)为党政领导和社会服务,有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

721

无综合分析扣20分。

20

(2)有针对当地经济特点和热点、难点、焦点的专题分析。

722

无专题分析扣10分;少开展1次专题分析扣2分。

10

(40分)

1.有明确的统计资料档案管理责任人。

81

未明确责任人扣10分。

10

2.统计资料整理齐全,实行档案化管理。

做到纸介质统计资料装订整齐,卷内有目录,卷外有索引,分类清楚,查阅方便。

82

统计资料每缺一种扣5分。

无卷内目录扣5分;卷外无索引扣5分;装订不整齐、分类不清、查阅不方便,一处扣2分。

20

3.磁介质统计资料归集整理齐全,有备份、有明确标注。

83

缺一种扣2分;无备份扣10分,一种未明确标注扣1分。

10

济源市建筑业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六)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标准分

总分

 

1000分

一、组织机构和统计负责人

 

100分

1.企业设置或指定统计机构

企业设置统计机构(30分)、指定统计机构(20分)。

30分

2.企业明确统计负责人

明确统计负责人(20分),实行总统计师或主任统计师负责制(20分)。

40分

3.企业明确统计负责人职责

企业明确统计负责人职责(30分)。

30分

二、统计人员

 

100分

1.企业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企业综合统计部门配备专职统计人员(20分)、配备兼职统计人员(10分),专业部门配备专职统计人员(10分)、配备兼职统计人员(5分)。

30分

2.企业统计人员持《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上岗

企业50%以上统计人员持证上岗(15分)、50%以下(10分)。

15分

3.企业统计人员熟悉并掌握统计报表制度规定

企业统计人员熟悉并掌握统计报表的指标涵义(5分)、口径范围(5分)、计算方法(5分)、资料来源(5分)、指标之间的关系(5分)等。

25分

4.企业统计人员具有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

企业统计人员具有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10分)。

10分

5.企业明确统计人员职责

企业明确综合统计人员职责(15分)、明确专业统计人员职责(5分)。

20分

三、企业领导的统计行为

 

50分

1.企业明确一名经理主管统计工作

企业明确一名经理主管统计工作(10分)。

10分

2.统计人员保持相对稳定

统计人员从事统计工作连续两年以上(20分)、两年以下(15分)。

20分

3.企业领导了解本企业统计资料主要数据的来源和计算方法

了解数据来源(10分)、了解计算方法(10分)。

20分

四、原始记录

 

150分

1.企业必须建立的基本原始记录:

9种基本原始记录,设置未使用者不得分,使用在二年以上得满分,二年以下得标准分的50%。

60分

(1)施工任务单

 

5分

(2)工程合同书

 

5分

(3)开(竣)工报告单

 

5分

(4)单位工程产值核算记录

 

20分

(5)工程变更通知单

 

5分

(6)安全生产记录

 

5分

(7)从业人员考勤记录

 

5分

(8)机械台班台时记录

 

5分

(9)质量验收记录

 

5分

2.原始记录按照标准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认真及时填写,并有填写人、负责人签名。

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填报错误每笔扣1分,填写不认真、及时扣2分,无填写人、负责人签名扣2分。

80分

3.原始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