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777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docx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练习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南宋初年中原人民大量南迁,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民获得收益,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

材料反映了

A.南迁的中原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B.《农政全书》的出版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C.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D.铁制农具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耕种效率提高

2.后梁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唐朝的灭亡。

后梁政权的建立者是

A.黄巢

B.李亨

C.朱温

D.王莽

3.下列图1、图2、图3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3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4.“他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担任元朝官员17年。

后来,他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意大利,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较大影响。

”“他”是()

A.阿基米德

B.伯利克里

C.马可·波罗

D.查理·马特

5.“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苏轼在诗中赞美颜真卿的()

A.书法成就

B.变法思想

C.狩猎技巧

D.医学思想

6.“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这句话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你知道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A.契丹族

B.女真族

C.畏兀尔族

D.回族

7.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是在

A.西汉武帝朝

B.隋炀帝朝

C.唐太宗朝

D.清朝康熙帝

8.公元10世纪初,统一了契丹各部的首领是()

A.成吉思汗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

9.西方人认为科举制度“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们提升自身的地位。

”这主要是指科举制度()

A.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B.保证官员清正廉明

C.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D.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10.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流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11.“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杜甫的《无家别》描述的是安史之乱的

A.原因

B.过程

C.特点

D.影响

12.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早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

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秦朝咸阳

D.北宋东京

13.最近,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为民服务》这段词很火:

“林黛玉葬花以后,那把锄头放哪里了?

火烧赤壁那天是礼拜几?

高俅踢球踢什么位置?

孙悟空筋斗云‘𠲍(该节目读diū音,表声音)𠲍𠲍’十万八千里,那么一个‘𠲍’多少里?

”。

请问塑造高俅这个人物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4.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及其代表作品是()

A.马致远、《窦娥冤》

B.孔尚任、《桃花扇》

C.汤显祖、《牡丹亭》

D.陈洪绶、《西厢记》

15.下列有关两宋时代服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棉布成为最主要衣着原料

B.女性服装样式新颖多变

C.麻布仍是主要原料

D.官服与百姓的服饰有明显的区别

16.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

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

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C.澶渊之盟、安史之乱

D.贞观之治、澶渊之盟

17.位于今河北省新多市的陈桥驿站曾见证了王朝更替的历史,下列政权的建立与其有关的是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18.下图是“民族与建立的政权”的简易表,空白处政权名称依次正确的是()

A.辽金清

B.宋元明

C.辽元清

D.宋元明

19.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

A.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

B.在会宁称帝,建立金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D.建立元朝

20.在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上,与①、②、③处时间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①建立隋朝②统一全国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统一全国

二、判断题

21.(判断题。

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三、列举题

22.列举题:

(1)列举宋元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

(2)列举宋代杰出词人(3人)和明清时期的四大古典小说及作者。

四、简答题

23.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唐诗繁荣兴盛)

充实了汉文化宝库,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请在下面方框空白处填写正确的内容,并列举出图(a)人物的两部代表作。

●唐朝被誉为“诗仙”的是________,他号“青莲居士”,诗风飘逸洒脱,充满了想象力和感染力。

●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他被誉为“__________”,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2)(对外交往活跃)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朝的鼎盛,显示了唐朝的博大胸襟和大国气度。

下面两位是为唐朝对外交往作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请简述他们的主要事迹。

(3)(民族关系融洽)

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维护了边疆的安定。

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方式:

①________。

时间:

唐太宗时期。

双方:

唐与吐蕃。

作用: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方式:

②________。

时间:

唐玄宗时期。

双方:

唐与渤海国、回纥、南诏。

作用:

巩固了边疆的稳定,增强了民族间的交往。

24.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世界的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2013年6月4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演讲时声称,“印度与中国在陆地上接壤,日本与中国则经海洋接触。

然而,1500多年以来,中国同日本、印度的关系从来不曾圆满。

(1)材料一中“1500多年以来,中国同日本、印度的关系从来不曾圆满”。

请你举出古代史上中日、中印友好史实各一例加以驳斥。

(2分)

材料二:

2014年3月8日,全国人大会议上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

“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

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

(2)一战前,英、德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组建了哪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2分)1894年中日之间发生了哪场战争?

(1分)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1分)

材料三:

新时期的“东方慕尼黑”                《露馅》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你认为造成目前中日关系僵局的原因有哪些?

(2分)

(4)面对中日关系,青少年应怎么做?

(2分)

五、综合题

25.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请回答: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这一盛世局面是?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回答,唐朝农业经济繁荣,出现“公私仓廪俱丰实”得益于哪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

材料三: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

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26.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

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

他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除此之外,再列举一例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事件?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判断题

1、

三、列举题

1、

四、简答题

1、

2、

五、综合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