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4163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docx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讲解学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编

1、课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

“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

“何以知之?

”对曰: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

‘君何以知燕王?

’臣语曰: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相如曰:

“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相如曰: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

“谁可使者?

”相如曰: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缻。

相如曰: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秦之群臣曰: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

“不若也。

”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二、事件背景

和氏璧的故事: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

"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

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

"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7即位。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

"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

"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

时代背景: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其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秦国南边的楚国和赵国势力稍弱。

秦王听说楚王得到了稀世之宝,自然希望能据为己有,冠冕堂皇地说用十五座城交换,楚国危难之际派出舍人身份的蔺相如护送和氏璧,最终蔺相如不辱使命。

三、文学常识

✿作者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子长,太史令司马谈之子,早年游踪全国,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初任郎中,后继父职,得尽读史馆藏书,后因历法进行改革,又为李陵辩解受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皇帝身边掌握机要的宦官),发愤著书,写成《史记》,又有《报任安书》传世。

 

✿《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包括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该书对许多历史人物的记述描写形象逼真,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融汇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传,史书所用文体的一种,首创于《史记》,为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

用以记述帝王、诸侯以外的历史人物的事迹。

 

✿纪传体,史书体例名。

指以各种人物的生平、经历为线索,以人物的活动反映历史进程者,如《史记》、《汉书》等。

四、通假字

1.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查、察看。

4.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7.为一击缻。

“缻”通“缶”,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8.详为予赵城。

“详”通“佯”,假装。

五、古今异义词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亲戚:

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2.请指示王。

(指示:

古义指给……看;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3.于是相如前进缶。

(前进:

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4.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

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5.布衣之交。

(布衣:

古义指平民;今义指麻布衣服)

6.左右欲刃。

(左右:

古义指左右的侍从;今义指左和右两方面)

7.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

(鄙贱:

古义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谦词;今义指鄙视,轻视)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约束:

古义为名词,约定、契约;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9.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美人:

古义姬妾;今义美女)

10.明年复攻赵。

(明年:

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下一年)

11.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

古义从这里到那里今义指以前)

12.不如因而厚遇之(厚遇:

古义好好招待;今义优厚的待遇)

1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宾客:

古义门客;今义客人)

14.王不行。

(不行:

古义指不前往;今义指不被允许、不好)

六、一词多义

1.为

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琴声(演奏)

②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是)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

④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作为)

⑤拜为上卿(担任)

⑥为一击缶(介,替、给)

⑦则请立太子为王(动,成为、做)

2.负

①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3.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4.于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在)

②君幸于赵王(被)

③故燕王欲结于君(和、与)

④归璧于赵(到)

⑤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引出对象,无意义)

5.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6.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7.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侥幸)

8.之

①大破之(代,指齐国) 

②秦昭王闻之(代,指赵王得和氏璧这件事) 

③即患秦兵之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助,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均之二策(代,这) 

⑤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助,的) 

⑥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代,我) 

9.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

⑦特以诈佯为予赵城(介,用)

10.欢

①逆强秦之欢(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11.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是)

12.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趁机)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④因跪请秦王(于是,就)

13.传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

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

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

14.从

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从)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

15.乃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竟然)

②乃前曰(于是,就)

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

16.而

①而绝秦赵之欢(反而)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转折连词,但是) 

③去亲戚而事君(顺接连词) 

17.孰

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谁,哪一个)

18.闻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

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听说)

19.使

①使不辱于诸侯(动,出使) 

②使人发书至赵王(动,派) 

③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名,使者) 

④使归赵(介,让) 

20.虽

①相如度秦王虽斋(即使)     

②相如虽驽(虽然) 

21.见

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③我见相如(动词,看见) 

22.上

①怒发上冲冠(向上)

②臣乃敢上璧(献上)

23.因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③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24.急

①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作名,急难)

七、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

①乃前曰;蔺相如前曰;于是相如前进缻(前:

走上前)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

安置住宿)

③左右欲刃相如(刃:

用刀杀)

④乃使从者衣褐(衣:

穿)

⑤怀其璧(怀:

怀揣着)

⑥臣乃敢上璧(上:

献上)

⑦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

向人敬酒或献礼)

⑧臣语曰(语:

告诉)

⑨赵王鼓瑟(鼓:

弹奏)

⑩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嘻:

惊怒时发出的声音,这里作动词)

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廷斥之(廷:

在朝堂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

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

③奉璧西入秦(西:

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④怒发上冲冠(上:

向上)

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

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

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

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毕:

使……完毕;归,使……回去)

⑤以绝秦望(以:

用……来;绝,断绝)

⑥归璧与赵(归:

使……归)

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

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

宽宏大量)

③大王必欲急臣(急:

逼迫,使……急)

形容词作名词

①而绝秦赵之欢(欢:

友好关系)

②宁许以负秦曲(曲:

理亏之责)

动词作名词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

盟约)

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吾羞,不忍为之下(羞:

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

以……为先;后:

以……为后)

八、流传成语

1.完璧归赵:

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2.价值连城:

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3.渑池之会:

也作“渑池之功”,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

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4.布衣之交:

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

也指显贵与无官职的人相交往。

5.负荆请罪:

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

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6.刎颈之交: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7怒发冲冠: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

8白璧微瑕:

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美中不足。

九、特殊句式被动句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而君幸于赵王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④使不辱于诸侯

宾语前置

①何以知之

②君何以知燕王

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蔺相如者,赵人也。

 

③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④我为赵将。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⑦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⑧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状语后置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③而君幸于赵王

④拜送书于廷

⑤大王见臣列观

⑥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⑦使不辱于诸侯

⑧设九宾于廷 

⑨会于西河外渑池

⑩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省略句

①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②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③不如因(之)而厚遇之。

 

④请奉盆缶(于)秦王。

 

⑤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⑥秦王坐(于)章台见相如。

 

⑦大王见臣(于)列观 

⑧欲以(之)击柱   

⑨使(之)归(于)赵  

⑩为(之)一击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